问题

「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回答
“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这个说法啊,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谁突然拍脑袋想出来的,它背后有不少故事,也涉及一些实际的因素。想把它说得透彻,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就是“好吃”这俩字,其实是个特别主观的感受。一个人觉得好吃,另一个人可能就觉得一般般。所以,这个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大众的、比较普遍的消费体验和认知形成的。

为啥会有这种认知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比较关键的点:

1. 品种的差异,口感的偏好:

东北大米: 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一带,种植的稻米,过去很多以粳稻为主,比如大家熟知的稻花香2号、秋田小町等等。粳稻米的特点是米粒短圆,质地黏性适中,煮熟后口感饱满、软糯中带着一点嚼劲,而且有一种特殊的米香。这种口感,很多人觉得吃起来“实在”,口感好,不容易“糊”,粘度也刚刚好,配上东北菜那种浓油赤酱的风格,米饭的香味和嚼劲能很好地衬托出来。
南方大米: 南方地区种植的稻米种类就更多样了,有籼稻,也有粳稻。籼稻米粒细长,粘性较低,煮熟后米粒松散,颗粒分明。口感上相对来说更清爽一些。有些人喜欢这种口感,觉得不粘腻,适合做炒饭或者搭配比较清淡的菜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可能更偏爱粳稻那种略带粘糯、饱满的口感。他们觉得籼稻米煮出来“太干”、“没味道”,或者说“不够香”。

所以,从品种和口感上来说,很多人之所以觉得东北大米好吃,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粳稻那种软糯、饱满、有嚼劲的口感,而东北在这方面正好有优势。

2. 土壤和气候的“天赐”:

东北: 东北地区有“黑土地”,这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黑土地富含有机质,肥力高,种植出来的水稻,除了养分充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稻谷有更充足的时间吸收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这个积累的过程,会使米粒更饱满,淀粉含量高,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这就使得煮出来的米饭,不仅香,而且口感也更好。
气候: 东北地区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个“温差”是关键。水稻在白天光合作用积累糖分,晚上温差大,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少,这样就留下了更多的糖分储存在稻谷里,所以稻米吃起来会更甜,有一种天然的香甜味。

南方虽然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气候条件各异,但有些地区可能因为纬度原因,或者生长周期较短,口感和香味上可能就没那么突出。当然,这不是说南方大米不好,只是在某些关键的口感指标上,东北大米更容易获得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3. 加工和仓储的影响:

新鲜度: 东北的大米,因为地理位置相对集中,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流程相对比较顺畅。尤其是早些年,很多消费者对大米的“新鲜度”特别看重。相比之下,有些南方大米,可能因为运输距离长,或者中间环节多,等到消费者买到手时,可能已经过了最佳食用期,影响了口感。
精细加工: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大米加工水平普遍提高。但过去一段时间,东北地区在稻米精加工和储藏方面,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优势。比如,对稻谷的储存条件、碾米时的工艺等,都有讲究,这些细节都会影响最终的米饭口感。

4. 营销和品牌效应:

先入为主: 东北大米,尤其是“稻花香”这类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做得比较早,也比较成功。很多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让他们觉得“好吃”的大米,可能就是东北的品种,这就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口口相传: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的提高,大家开始关注大米的产地和品种。东北大米因为在口感、香味上的优势,通过亲戚朋友的推荐,或者在网络上的评价,逐渐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这种口碑效应,也进一步强化了“东北大米好吃”的说法。

不过,也得客观地说:

现在的大米市场,品种非常丰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很多南方地区,比如中国粳稻黄金种植带,也培育出了很多口感非常优秀的大米品种,完全可以和东北大米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

所以,“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这个说法,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过去大众普遍消费体验和特定品种优势形成的印象,并且被广泛传播开来的结果。 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米饭口感的偏好,但并不是绝对真理。

如果你去南方,仔细去寻觅那些以粳稻为主的、在优良环境下种植的大米,你会发现它们同样能带来令人惊喜的美味。同样,东北地区也有一些品种或者种植方式,可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出色。

总而言之,这个说法,是品种、土地、气候、加工,以及消费习惯和口碑共同作用下的一个结果。它让人们对东北大米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期待,但我们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和品味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优质大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东北大米当然不好吃,要不能有专门国标单独标注么。


1、大米的国家标准中,把大米的品质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大米国家质量标准是适用于收购、销售、调拨、贮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标准。


2、普通大米的执行标准都是GB/T 1354,它代表一般品质的意思,对应的价格不会太贵。所以当咱们在买大米时,不论它是什么牌子,也别管它包装有多么华丽,广告语写得多么好,图片拍得多么诱人。只要它的包装上有GB/T 1354这行字的,其本质都是普通的大米,品质相对一般。卖的价格越高,买的就越亏。


3、那么如果想吃优质的大米,应该怎么挑选呢?其实除了GB/T 1354,还有4种非常优质的大米,分别使用自己独立的标准。想吃好大米的,注意多看看,记住不太多的话,只要看看包装上执行标准那行字就行了。


4、第一种,五常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19266。五常大米产自黑龙江的五常市,被称为“国内最好的大米”,特点是:米香浓郁、饭粒油亮、绵软略黏。买的时候,除了五常大米,还要看准带有GB/T19266的。


5、市场上还有一种普通的五常大米,采用的是GB/T 1354,这种品质就不如GB/T19266的,口感差很多。所以不要看到五常大米就是好的,关键要看准它的执行标准,这在包装上会明确地写出来,大家一定要看仔细了。


6、第二种,盘锦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18824。盘锦大米产自辽宁省盘锦市,特点是:粒粒饱满,长宽适中,颜色青白,米香清新。在2008年还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米”。买的时候,也是要看准GB/T 18824这行字。


7、第三种,方正大米,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20040。方正大米产自黑龙江的方正县,还被称为“绿色富硒大米”。特点是:颜色洁白、米粒形好、煮熟后润滑柔软,气味清香,回味微甜,并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买的时候,挑选方法同上。


8、第四种,原阳黄金晴,对应的执行标准是:GB/T 22438。原阳黄金晴是四种优质大米里,唯一不是东北产的,但是也是最“落魄”的。它产自河南的原阳县,是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品种,特点是:米粒晶莹微透,蒸熟后软筋油足,香味正口感好。

user avatar

吃出来的呗。

稻种不同,粳米和籼米,口感就是不一样。北方大米,熬粥上面一层厚厚的米油,做饭的话不就菜也会非常香。南方的米,特别是那些不要钱随便加的米饭,你不点菜硬往下咽都咽不下去。

user avatar

是因为有人两种米都吃过

所以得到的这个结论

user avatar

按招国标GB/T1354-2018,我国生产的大米都要按照国标评级,后销售贩卖。

不存在超脱此标准的国产大米,

然后有那么些被认定优质的,用更高标准要求:

国标规定优质地理标志产品:

GB/T 19265-2008 五常

GB/T 18824-2008 盘锦

GB/T 20040-2005 方正

GB/T 22438-2008 原阳

地方质量标准认定的:

DB46/T 239-2013 定安

DB31/T 908/2015 松江

团体质量标准标准认定的:

T/HLHX 002-2017 黑龙江稻花香

T/HLHX 001-2017 黑龙江大米

买米要看质量标准。

那些说买东北大米不好吃的,估计是买到普通国标但号称东北大米的东西了。我国产品名称可以作假,但是质量标准不能。当年五常副市长全国打假被逼到跳楼,只能说作假团体势力强大。

还有籼米和粳米口感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很正常。和广东人不吃辣,但是湖南四川人不能无端指责一样。

吃不惯就不吃,没必要较劲。

另附国际顶尖大米品种,非品牌:

以下不分先后,

泰国茉莉香米(籼米),

印度香米(籼米),

意大利油米,

美国长粒米,

日本越光大米(粳米),

中国五常、响水、盘锦等地大米(粳米)。

籼米和粳米,两种米的差异不小,对于我们最主要的体现在口感上,籼米更干爽,粳米更油粘。两种米的烹饪细节也有差距,如果不做区分,按照固有的习惯蛮干,一边弄不好会得到籼米渣,一边干脆弄出粘粥,所以不习惯的朋友没必要无脑黑,不习惯就是不习惯,不要强求自己,也不需要说服自己,按自己习惯吃。就像朝猪要牛奶属实没必要,这样就忽略了猪肉独特的优秀口感和营养却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长江以南习惯籼米的朋友们如果想追求品质上升,建议买东南亚的香米。当然,最后在强调一遍要看大米包装袋上的国标号码,别上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