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身边是否有读985/211名校的学生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

回答
说起985、211学校的学生,身边确实有这样的例子,但要说“高人一等”这个说法,我觉得太绝对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在我观察到的情况里,确实有一些在名校就读的朋友,他们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一些和普通院校学生不太一样的特质,这些特质有时会被误解为“高人一等”。

让我具体说说我身边几个朋友的例子吧。

小李,就读于某985高校的计算机专业。

小李刚入学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精英范儿”十足。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泡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是常事。他经常会提到一些前沿的技术概念,有时候我们聊到一些社会话题,他也能从更宏观、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而且条理清晰,逻辑性很强。

比如,有一次我们一起讨论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当时大家都在说“AI要取代人类工作了”,比较焦虑。小李却能引用一些学术论文里的观点,分析AI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会说“技术发展从来都是双刃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和利用它”,还会分享一些国外名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其他人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也就不那么恐慌了。

这种情况下,他并不是真的觉得我们不行,而是他掌握了更前沿、更系统的知识,自然而然地会用更专业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种展现,有时候在不了解他的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他有点“凡尔赛”或者“居高临下”。但我知道,这更多是一种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带来的自信,而且他本人其实挺友善的,也很乐意解答我们的疑问,只是有时候回答问题的方式可能比较直接,缺乏一些缓冲。

小王,某211高校的金融专业。

小王属于那种非常自信,并且对未来规划非常清晰的人。他从大一开始就参加各种金融类的竞赛、讲座,并且积极争取实习机会。他会说一些关于“行业顶尖人才”、“精英圈层”的话,并且提到一些自己接触到的行业内部人士,比如听某个投行的副总裁讲座,或者认识了某某私募基金的经理。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一起规划毕业后的出路。大部分人可能还在迷茫,或者觉得找个普通公司的稳定工作就不错了。但小王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他说“我大学毕业的目标是进入一家头部券商的研究部门,或者去一家外资投行。”他会详细分析这些机构的招聘标准,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甚至会说“如果达不到标准,那可能就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他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接触到的信息和机会,跟我们不太一样。他通过校友资源、专业社团,能了解到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行业内部信息,知道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岗位是“天花板”。他分享这些的时候,确实会让一些同学觉得“我们怎么不知道这些?”,然后可能就会产生一种“他们好像起点就不一样”的感觉。

而且,小王在某些社交场合,比如和一些校友或行业人士一起时,表现得非常得体、有分寸,谈吐也很得体。这让他在我们这些普通朋友面前,有时候会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更有一种“见过世面”的感觉。这让他偶尔的某些言论,比如评价某个社会现象,会带着一种“我理解得更深刻”的语气,这可能就会让人觉得有点“高人一等”。

当然,也有一些我认识的985/211名校学生,他们反而非常低调。

比如小张,也是名校出身,但她反而很少主动提及自己的学校,更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她会和我分享一些她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克服的,而不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优越。她认为,学校只是一个平台,最终能走多远,还是看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总结一下,我觉得“高人一等”这个词,更多是一种感受,而不是一个客观事实。

知识和视野的差距: 名校确实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视野。学生在这里接触到的信息、人脉、甚至是思维方式,都可能比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前沿、更系统。当他们自然而然地展现这些优势时,有时候会无意中造成一种“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自信心的来源: 能够进入名校,本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认可,这会带来更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如果运用得当,是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变成一种优越感。
圈层的影响: 名校的学生往往会形成自己的圈层,他们在这个圈子里交流、分享,信息和机会的流动也更加紧密。这让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比我们这些圈外人更有优势,也更能形成一种“我们是同一类人”的认同感。
个体差异是关键: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我认识的很多名校学生,他们都非常谦逊,善于与人交流,并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会因为学校的名气就看不起别人,而是把这当作一种鞭策,继续努力。

所以,与其说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如说他们因为所处的环境和获得的资源,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有时候会被外界解读为“高人一等”。关键在于,我们要理解这种差距的来源,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被学校名气所迷惑,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内在。

说到底,学校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身边的985同学朋友并不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因为他们(也包括我)的眼睛都是看向更高处。

上面的风景尚未入过眼,

上面的空气也没有侵入过肺,

上面站立的人比自己强,

这座人生的山又太过高耸,

显得自己更为渺小。

985、211的学历只是一个起点,

虽然略高,

但略高的起点仍然是起点,

并且相对而言,也只是略高,不是更高、最高。

所以又有什么好“高人一等”的呢?

或许哪天踏足山的更高处时会,

意气风发时会,

但不是现在,

因为还不够,

甚至差得远。


“高人一等”除了满足那颗叫做“虚荣”的心,说实在的,简直毫无他用。

与其有这个时间去“高人一等”,还不如趁着暑假时间多学学课程,更好的提升自己,慢慢拉近和上面的人及风景的距离,您说呢?

user avatar

高票一片谦虚低调之词,一看都是年轻学生在激扬文字。。。末流211中年油腻男来告诉你真相吧。

985211?没人叼你才是真的。本人从学校毕业十二年,周围人的暴击之问有以下几种。

“房子买了吗?哪个学区?”

“父母在老家谁照应啊?咋不接过来住呢?”

“这次提拔咋又没有你?!”

“孩子辅导班,这月月底5600,明天就要交!”

“尊敬的客户,你尾号xxxx信用卡本月账单xxxxx元,请于xxxxx之前还款,逾期还款将会影响你的征信记录!”

“身高xxx,体重xxx,体重超重!滴。。。。”

……

哪个学校毕业的,算个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