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会有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现象?或者说「小时了了」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第1页

  

user avatar   xia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朋友那儿看到一个故事:

前两天软件工程课的老师发了篇有意思的“争论”给我们,是两个大牛之间发的一系列电子邮件,内容是Linux项目发起人Linus TorvaldsEric Steven Raymond(“开放源代码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并且是最为大众所知道<并最具争议性>的黑客”)关于“common code helps”这个观点对不对的争论,其中Linux之父Linus支持这个观点,而黑客大牛Raymond反对。
老师介绍说Raymond "is just soooo smart",写代码或者做项目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在脑子里、并且可以只在脑子里——包括*所有*东西之间的联系、以及该怎么运用。脑子里想好,写出来就能是对的”。这神级大牛基本上能一个人handle所有任务,无论在常人看来有多复杂,而且还都完成的很好。于是他认为“让任何人都能来参与开发”(common code)是“wrong thing”。
以上为背景。


Linus的整篇反驳都谦逊而不失立场,而其中有一段类比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
“When you were in college, did you ever meet bright kids who graduated top of their class in high-school and then floundered freshmen year in college because they had never learned how to study? It's a common trap. A friend of mine calls it 'the curse of the gifted' -- a tendency to lean on you native ability too much, because you've always been rewarded for doing that and self-discipline would take actual work...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s always increases to a point where your native talent alone doesn't cut it any more. The smarter you are, the longer it takes to hit that crunch point -- and the harder the adjustment when you finally do.”
大致意思是,就像在大学里看到的一些学生一样,他们在高中是尖子,但是到了大一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因为他们之前(不自觉地)太多依赖于自己天生的聪明才智,而其实没有学会怎么学习。而你遇到的问题的规模总会增长到一定程度,使得你单凭自己天生的才能已经不能应付。你天资越高,就会越晚遇到这个问题,而当你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越难调整好。


里面提到的“native talent”,正面的说法是“天资聪颖”,但这种聪颖如果一旦阻碍了你探索系统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变成了贬义的“小聪明”。




  

相关话题

  如何自己一个人带孩子?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32 岁清华女教授赵慧婵获百万奖金,如何看待搞科研的年轻人? 
  为什么很多中学老师说以后千万不要当老师? 
  如何看待90后单亲奶爸带着女儿骑行? 
  你见证过周围人怎样的堕落? 
  申请哈佛、耶鲁等顶尖名校,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分量的申请材料,才能有 6 成以上的把握被录取? 
  一年级就开始内卷了,最近发现班级里其他孩子每个人都报了特长班,很是着急,但自己的孩子并不想学,怎么办? 
  如何给孩子列一个书单? 
  如何看待五部门印发通知「学校不得强制或暗示购买指定资料」? 

前一个讨论
大学毕业后想进入腾讯公司工作,计算机专业目前应学什么高级语言?
下一个讨论
听说马化腾经常会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其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封?





© 2025-04-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