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中国 SaaS 能做起来吗? 第1页

  

user avatar   quan-shi-18-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约中国SaaS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方面是中国的SaaS创业者容易犯这些错误:

第一,不明确靠什么赚钱、谁是客户。

很多人在谈概念,谈模式,于是催生了很多免费的东西,然而面对非常微小的企业,免费并不能走得通。

第二,未认识到软件是不是真的创造了价值

相较互联网行业和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软件行业其实一直都不太好。这其中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盗版,这与所有的行业从业者都有关;再有就是中国的软件业所提供的产品,并没有改变企业太多的效率,创造的价值本身也不够。

第三,追求创业资本化和娱乐化。

创业是非常困难的,而创业成功,更是一个非常偶然或者非常幸运的事情。现在很多创业者很快乐,因为能拿很多钱,很多创业公司开出的薪资甚至比BAT还要高,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当你拿到了股权,就不要拿太多工资。如果创业没风险,创业就是在耍流氓,当下的创业资本化和娱乐化太可怕。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认为,未来中国SaaS一定会成功。美国去年的SaaS收入第一次超过软件业,差不多有1600多亿美元。中国的SaaS行业目前收入还是非常低,但成功是必然的。

建立产品的竞争力独特性

SaaS的成功,只与两件事有关,第一是人,需要一些靠谱的、把这件事当自己命去干的人。第二是时间,时间容易被忽略,但是非常重要。正确的人和时间能让SaaS走向成功。

除此之外,想要取得成功,千万不要去追求特别复杂的技巧、复杂的商业模式,要去坚持那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

首先,明确我们在哪,在什么时候,为谁创造了价值。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今天有很多创业者做的产品都是to VC的,这是非常麻烦的,因为VC不需要你创造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要to VC去做任何产品。

其次,建立好自己的竞争力独特性。SaaS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壁垒。如果没有,最好别干。中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没有独特性的事情做不远。

最后,一定要收费。收费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对SaaS来讲,我们必须呼吁一定要收费。很多人占便宜的心理永远没完没了,你在什么地方创造了价值,就得从这把价值收回来。

创业是一个艰苦的事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下面从经营层面分享几点建议,给所有的SaaS人共勉。

第一,产品做小,小就是大。

很多SaaS公司,如HR、财务、各种资源管理、客户管理等,公司规模都很大,然而美国只有不到5%的公司在做所谓的“平台化”。当你的产品有很多人用时,自然而然就平台化了。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搜索平台,其实在5年前还仅仅是个工具而已。

而从全时自身来说,从2008年开始做SaaS,一直做了10年才开始做第二个产品。跟今天做SaaS的大多人一样,当时我以为做网络会议很简单,WebEx颠覆了我的观点。WebEx总部在美国,公司占据十层楼,其中7层都在搞研发,也就是说有2000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反观国内很多企业,第一个产品还没成功,就开始盲目地开发第二个产品,创立一两年就号称要改变世界。一个成立一两年的公司能入门就不错了,有什么资格去改变世界?今天很多成功的公司差不多都有超过十年的时间。

第二,开放是一个必要条件。

开放,是做SaaS的一个基础。目前很多公司做SaaS还很封闭,这是非常糟糕的。中国所有做软件做SaaS的人都应该开放自己的一片,这样才能让别人去连通。

第三,永远不要碰客户的数据。

如今大多数最成功的公司,比如有的公司,一直在强调要做DT,我不赞同这一点。数据运营在消费品互联网行业是可能的,但是做SaaS去碰客户的数据,我觉得这是非常糟糕的一个想法。所有靠数据讲故事的SaaS公司,我觉得很快会死掉。

第四,减少融资频率,回归业务本质。

全时也投资了一些SaaS公司,我进董事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停所有的再融资项目,因为要开源节流。开源是向你的客户赚钱,而不是向资本市场赚钱。开源不是融资。如果CEO的第一能力是融资的话,这在SaaS行业当中是非常危险的。


user avatar   xiao-ye-d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是能做起来的,只不过现在还处在类似互联网初期的门户网站时代,不过随着产业升级成熟,已经有一批比较好的SaaS企业露出来,比如金蝶、用友等,金蝶和用友名声在外,产品大家也比较熟悉,我本人电商起家,所以对电商ERP比较了解一点,这里面比较好的如打单软件、发得快电商ERP等都是比较成熟的电商类服务软件,目前来看增长势头很强劲。

要说制约因素,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我们的产业本身还处在升级过程中,大部分产业企业都是很传统的在做,这是制约因素,也是巨大机会,这会造成这些人故步自封,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另外,产业层次不高,意味着标准很难统一,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的SaaS最后都会非常笨重和冗余。

另一方面,SAAS市场里,我们不缺技术型人才,我们缺的是既懂产业(行业)又懂技术和产品的人才,常常造成外行去设计内行用的产品的尴尬局面,最后产品和市场不匹配,无法变现,这类人失败之后就开始鼓吹中国的SaaS不好做,其实不是不好做,是他们不懂罢了。


user avatar   ma-chun-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user avatar   simonzhang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克劳备忘录也好,凯南电报也好,有两大共同点。首先,都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双方的关系。然后,给出的建议都是阳谋,并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执行起来需要的不是鸡鸣狗盗的小聪明,而是惊人的意志力。

而美国现在战略界现实主义被边缘化,我推测,布热津斯基,基辛格那帮人应该写过不少。不过没所谓,美国能执行大战略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这一代精英上半年能管下半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个需要两代人以上持之以恒去完成的大战略,搞出来他们也执行不了。

冷战时期,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尼克松,最后到李根老布什,个人性格和政治偏好差距不要太大,但是都忠实地完成了他们历史任务,沿着围堵政策做下去。这种战略定力和延续性,世间少见。在中国领导集团上能看见一些相似的东西,但是我们离得距离太近,反而看不清。但在美国精英层身上完全看不到这一点。

个人愚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看待字节跳动推出火山引擎云服务?将会给用户带来哪里价值? 
  TP-Link云计算部门能干什么? 
  维基百科的服务器架构是怎样的?是如何支撑起如此高的访问量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全部搬到云上?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全部搬到云上? 
  哪些云主机值得推荐? 
  如何评价亚马逊云服务(AWS)在12月7日的us-east-1出现的问题? 
  腾讯辟谣「腾讯云数据库泄露」,造谣者可能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如果云计算企业数据泄露影响有多严重? 
  华为云水平到底怎么样? 
  用香港服务器还是国内服务器好呢? 

前一个讨论
印度疫情这么缺氧气,那这个不能自己生产吗?
下一个讨论
本人有离职的意愿,和领导讲了,之后,非要我在本月离职,意思,就是让我提前走,请问,我该怎么办?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