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目前,哲学最前沿在研究什么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azad-88-6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个好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找到新一期的philosophical review/mind/PPR,开始看abstract,然后就会发现两件事:(1)写啥的都有但(2)我却啥也看不懂。

先从mind 开始吧

第一篇(language loss and illocutionary silencing)作者认为语言的消亡会造成这些语言社群失去做出一些语言行为的能力。我估计这可能会联系到一些文化身份或者权力之类的东西吧。属于女性主义语言哲学的内容。

第二篇(equal opportunities in Newcomb’s problem and elsewhere)应该是关于决策理论的。不想看abstract了,但newcomb’s problem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假设你在一档真人秀上,主持人现在要给你一个选择奖品的机会。盒子A里装有100块,盒子B里有多少钱你看不到。但是你知道盒子B里有多少钱是由一个预言家决定的。如果预言家认为你两个盒子都会拿走,他就不会在B里放钱。如果预言家认为你只会拿B,他就会在B里放10000块。假设你知道预言家的语言不会错,那么你应该拿两个盒子还是只拿B?(想一想博弈论)

第三篇(knowledge from vice: deeply social epistemology)是社会认知论的东西。大概是关于一些在传统认知论中被认为是缺点的机制是如何在社会认知论中产生知识的。

第四篇(the rationally supereogatory)是关于额外行为的。一般都是指道德额外行为。(例如,就一个快淹死的人是一个责任,但把自己的工资捐给非洲孩子们就是一个额外行为,它是好的但不是强制性的)这里的作者认为在非道德的决策中也有额外行为。

这里的第一篇(from paradigm-based explanation to pragmatic genealogy)应该是关于起源谬误的。(不是很确定)起源谬误说的是一种行为的起源和发展不能解释这个行为现在的用处。

第二篇(against person essentialism)显然就是反对人格本质主义的。人格本质主义认为如果你是人,那么你在所有可能世界只要存在就依然是人。你不可能是一只蟑螂(卡夫卡对不起)。

第三篇(on the possibility of hallucinations)是关于感知哲学的。感知哲学中有种看法认为,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直接的、没有其他中介的。但是这种看法的问题是我们的感知有时是和世界没有对应的(例如幻觉)。这个作者显然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篇(grading modal judgement)是关于认知模态的。在认知逻辑里,“我相信p”这句话会被刻画为“Bp”。但这样的刻画方法就把信念这种东西当成二极的了:你要么信要么不信。然而,我们生活中的信念一般都是有程度的。我十分相信地球绕着太阳转,但我对森林狼夺冠的信念就弱很多。这个作者似乎就是想把这一点考虑进认知逻辑里。

哈哈既然这么多人想看就再加个PPR吧 谢谢支持

第一篇(Bertrand’s paradox and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是关于概率哲学的。概率论中的无差别原则认为在已知证据不偏向两个猜测中的任何一个时,我们应当给两个猜测分配一样的可信度。但这就会带来一些问题。(Bertrand’s paradox有些复杂,但你可以想象类似关于上帝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没有证据时我是给无神论和有神论各50%呢还是给无神论基督教佛教等等全都一样的概率呢)贝叶斯理论可以试图通过给更简单(更少假设)的猜测更高可信度的方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这差不多就是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但这里的作者认为这还是解决不了原本的问题。

第二篇(classical opacity)是关于弗雷格的疑问的。弗雷格认为一个命题的真值不会因为其中一个词被替换成了另一个指称相同的词而改变。但虽然“特朗普”和“美国总统”指称一样,“我相信特朗普是sb”和“我相信美国总统是sb”却可能有不一样的真值。(因为我不知道特朗普是美国总统)作者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篇(why truthmaking is not grounding)是形而上学里的。使真者(truthmaker)是世界中指使得一个命题为真的东西。(例如,“桌子上有水杯”这句话的使真者就是桌子上的水)奠基关系(grounding relation)则是一个个体和一个更加基础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只包含了我的水杯的单元素集就被我的水杯奠基)很多人认为使真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奠基关系。(一个使真者为一个事实奠基)这个作者反对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奠基关系的起源是亚里士多德,只在最近几年才被ted sider Jonathan schaffer等人复兴。(如果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去看看jonathan schaffer的 “on what grounds what” 据说要成为经典了,这种讨论基本性而不只是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也是近几年的风潮。好像还给叫做了“post-modal turn”了..)

第四篇(empa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是关于政治哲学的。一种看法认为民主制度的好处在于大多数人的选择更可能带来知识。(epistemic democracy)这里的作者同意这个看法但她认为这里的知识应该理解为人们的互相理解而不是怎样治国有效这样的真信念。(我觉得这个说的超对啊,大选迫使想法不一样的人们互相交流理解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虽然在某国就变味了……)

第一篇(what is an extended simple region)是关于形而上学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延展性是否是一片时空的内在属性。这个问题似乎和时空形而上学里时空实质主义和时空关系主义之间的对决有关。

第二篇(is iconic memory inconic?)是关于映像记忆和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的。作者认为这两种能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分,但两者的表征模式不一样。而这个区分对于感知与认知的界限、非概念的感知等等有很大关系。(感觉像是把神经科学应用到了myth of the given?听起来很酷)

第三篇(respecting the game: blame and practice failure)是在攻击一个对于可责备性的普遍看法。普遍看法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做了错事时才可以被正当的责备,而这个作者反对这个看法。

第四篇(the moral worth of intentional action)说的是一个行为,如果它是符合正确的道德理论的,那它就是一个好的行为。但仅仅如此不足以使这个行为有价值(moral worth)。一个有价值的行为必须是出于道德原因而做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不能只是做了好事,还得有好心)这个应该和strawson的名篇freedom and resentment有关。

其实我也就是大概翻译和解释一下abstract,顶多看个introduction,大家其实也可以自己去鸭。最后再加两张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和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截图给大家感受一下哲学研究的多元性吧。(这abstract我也看不懂了lol)



user avatar   zhao-hui-q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是分两派吧。美国的分析哲学和欧陆的后现代派吧。前者越来越转向认知哲学,其实可以改名为认知科学中的哲学思想。真正的哲学还是要看欧陆,后结构,反罗格斯,应该没有什么最新的革命性思想了吧


user avatar   nuclearcarro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说一个例子,仅供参考。

上次有一个复旦大学的教授来给我们做讲座,讲的内容是关于框架问题的,The Frame Problem。

框架问题本来是一个 AI 中的问题,但是由于和认识论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不少哲学教授也在研究这个东西。

我们在刻画认知过程,尤其是在刻画归纳过程的时候,我们会进行判断,比如说我们要验证「苹果是红色的」这一个命题,那么正常人类的思路是去找一个苹果,看它是不是红色的;找第二个苹果,看它是不是红色的;找第三个苹果,看它是不是红色的。看到的苹果越多,并且如果其中没有出现反例,那么我们就越发能够确信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检验了 100 个苹果,里面有 99 个是红色的,我们在默认的情况下会进行缺省推理,也即,如果有人告诉你 X 是一个苹果,那么你就会立刻联想到它是红色的。这是人的认识过程:归纳 - 验证 - 应用,或者是:获取某个判断 - 验证 - 应用。

但是机器的思路很奇葩。这里的思路奇葩是指在验证的过程中思路奇葩。

机器的思路是,要验证「苹果是红色的」,就要找出这个命题的所有等价形式,然后才开始验证。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苹果是红色的」等价于「不是红色的东西不是苹果」。所以,在正常的情况下,机器和人是一样的。首先如果机器识别到了一个苹果,并且确认它是红色的,那么会在两个计数器上加一(和这一事件相关的计数器至少要记录两个值,总值越大表示结论越可靠,观察和命题相符的次数与总值的比值表示一般情况下命题正确的概率,比如说 99% 的时候表示几乎总是如此, 80% 表示常常等等)

问题是,如果机器识别到了一个黑色的东西,比如说一坨屎,并且确定这个东西不是苹果,那么计数器上也会加一,因为这证明了「某个不是红色的东西不是苹果」,进而支持了「不是红色的东西不是苹果」,而这等价于「苹果都是红色的」。并且这在逻辑上好像真的没有问题,但就是不符合人类的认知模式。

这就是问题的一个具体情况。

概括来说就是,我们是怎么样判断两个事件之间的关联度的?(注意,这个地方是「我们是」,而不是「我们应该」,这个问题是一个实然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应然性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注意,实际上我们最后在建模的时候,建出来的模型只是一个好的模型,而不(一定)是一个正确的模型。)

而那个来给我们做讲座的教授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了一个好的理论,没错,是找到而不是创造,然后发展了这个理论,之后和那个理论的创始人一起找赞助商。

现在的哲学,尤其是认知方向的哲学,有不少都是在做这一类事情。当然,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觉得这的确不是哲学家做的事情,但是那个教授是哲学教授,拿的学位是哲学学位,他追随的那个家伙也算是一个哲学家,那我也没办法啊……就像我想否认马克思是哲学家,但是你们不肯那样……

现在已经很少能够有像是康德、休谟、维特根斯坦那样几乎是各自为战的大家了。大部分哲学家都是抱成团做事情,比如说一个人忽然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用来解释某个现象的模型,然后剩下的拥护者们就要去拉赞助去实现它。(别以为 AI 相关的实验不用花钱,程序员们可以想一下进行认知模拟是一个什么级别的问题。)

其实各个学科都是这样啊,以前一个人一个实验室就可以当化学家了,一个人一个电路就可以当物理学家了。现在呢?

唉……

对不起我又伤感了……

啊啊啊,言归正传。所以说现在的哲学家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也是要码代码的,他们也是要做实验的。至少和认知相关的那一部分哲学家是这样的。当然,研究哲学史的那些人自然还是在各种翻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还是在那里孜孜不倦地从第一卷翻到第几十卷。(虽然我始终认为哲学史不是哲学而是收藏学,但是这个我还是没有资格说话啊 QAQ)

你可能会问,哲学不是和数学一路嘛?怎么也沦入实验之流了?

原因很简单啊亲。我问你是不是所有满足 x=x^2 的 x 都是正数,你找到一个 0 不就反驳了么?在没有系统解法的情况下,像个无头苍蝇那样乱撞也算是实验啊 =w=。再比如说,一个根据物理模型建立的数学方程组,如果解出来和实际情况有很大出入,比如说结果差了一个数量级,那么在方程没有列错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会回去检查是不是我们的计算过程有问题。哲学同理,我们研究人类理性界限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最后找到一个和人类大脑等价的系统,而无论是要检验这个系统,还是利用这个系统,我们都要先把这个系统造出来才行啊。虽然思想实验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但是具体到细节上的技术问题,果然还是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呢。

另外我还是应该不忘记吐槽大业才是的。

哲学里面的前沿问题其实是一个挺别扭的说法,因为哲学和科学不同,哲学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避免前人的观点,基本上我们说过的东西前人都已经说过了,不像是物理学里面那样,古希腊的人、中世纪的人或者是牛顿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想象宇宙不是非欧空间,没有办法想象不确定性那样。物理学或者是化学,又或者是生物学,甚至包括心里学,的发展都是非常明显的。数学的发展也是很明显的,但是哲学不同。

数学里面没有什么人会忽然把一个已经被抛弃了的观点,比如说朴素集合论拿出来说事,化学里面也不会忽然重提燃素说。但是哲学不同,这不,上个世纪又有人在提德性伦理学了。所以说……╮(╯▽╰)╭

当然,可别以为哲学完全没有发展哦,至少现在没有什么人会提唯心主义、二元论以及像是行为主义这样的理论了。在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领域内,也有不少重要的概念被澄清了。所以说呐,哲学还是很不错的,就是稍微慢热了一些,而且纵观历史发展,哲学在近代虽然比不上科学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是以前却是在不停地进行澄清,并且把自己已经做完了的部分扔给科学。无论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还是政治科学都是这样。

最后再次澄清一遍:我真的不知道大部分哲学家们在研究什么。我所说的这个例子只能代表我所见到的某个特定的尖端研究是什么样的,就像@吴昊 同学所说的那样,现在数学中也有很多很漂亮的关于数论的结论,但是数论并不是现在数学的主流。


user avatar   weirdness-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年最后一天总结一下今年(这几个月,前半年记不起来)看过的最喜欢、最有意思的五篇论文(2015年出版的一篇,17年2篇,20年两篇),正好也能反映很小的一部分哲学前沿问题,之所以是很小一部分是因为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哲学领域,更进一步主要围绕的是意识和自我意识问题,这只是前沿哲学研究涉及的问题中的很小一部分。这些论文也许和一部分朋友对哲学的印象有些差别,原因之一是它们都具有跨学科性质,多涉及自然科学提供的经验证据基础上的概念分析和哲学思辨(也涉及一些有时被视为怪力乱神,但在国外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科学研究对象的一些现象)。实际上历史上的经典哲学家们多对当时的自然科学有过了解和研究,所以这或许本来就是哲学部分领域的应有之义。下面我主要根据印象写几句关于这些文章的介绍,感兴趣的话还是看摘要或者自己去下载论文全文吧。

  1. 各种各样的无我The varieties of selflessness-Raphaël Millière 2020
    这篇论文的主旨在于反对一个历史悠久的论题,即所有的意识经验必然涉及自我意识作为其构成性要素。Millière归纳了六种不同类型的自我意识,并且根据各种精神病理学、致幻剂等经验研究案例指出,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意识经验的必要条件。最后,作者指出存在一些极为特殊的意识状态缺乏上述六种自我意识中的任何一种,因此存在着完全无我(total selflessness)的意识状态。完全无我的意识状态主要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况中:1. DMT引导的自我消融;2. 高阶冥想者在冥想中达到的三摩地状态(samādhi)和不二觉知(non dual awareness)3. 清明的无梦睡眠(lucid dreamless sleep)。

2. 自我无界:致幻剂经验中的自我消融Self unbound: ego dissolution in psychedelic experience-Chris Letheby and Philip Gerrans 2017
本文中Letheby和Gerrans以预测处理(predictive processing)、Metzinger的自我模型理论和致幻剂中的自我消融的实验室证据为基础论证一种无我的自我意识观。自我模型理论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意识到的自我是自我模型运作的产物,而自我模型是透明的,这意味着在意识中我们能体验到的仅仅是它的产物,即自我,而不能看到它生成自我的过程。自我模型的运作涉及将许许多多不同的特征赋予一个虚构的自我,推断存在一个自我作为我们思维和行动的发起者,以及这些思维行动导致的感官输入的原因,这样能提高信息的整合程度,更好地做出预测。但这不意味着自我确实存在,致幻剂中的自我消融经验展示的正是自我模型整合自我功能出现问题后的情形。简而言之,自我模型并不指称一个实际存在的实体或殊象,自我的构造是工具性的,只是进化历史中为了更好地整合信息进化出的功能。

3. Being for no-one:Psychedelic experience and minimal subjectivity——Chris Letheby 2020
(这篇论文的标题不知道怎么翻译,但是很有趣,是对Thomas Metzinger的masterpiece Being NO One的改写。)文中Letheby详细分析和反驳了现象学家关于前反思自我意识(pre-reflective self-consciousness)或for-me-ness的论题,即所有意识状态中都存在着前反思自我意识。如Zahavi所说,意识状态的what-it-is-likeness更合理的称呼应该是what-it-is-like-for-me-ness, for-me-ness是所有意识状态中必然存在的最小主体性(minimal subjectivity),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状态缺乏这种前反思自我意识或for-me-ness。Letheby的论证主要是将for-me-ness置于一个两难中,要么for-me-ness确实构成了意识经验的一部分内容,要么没有。前者在致幻剂研究中有明显的反例,后者则与现象学家们的论述,以及他们想用这个概念达到的论证目标相冲突。


4. 无我和拥有的现象性No-Self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Ownership-Monima Chadha 2017
这篇论文中,Chadha辩护了一种源于阿毗达摩佛教的自我意识无我观。她将这种古老的观点诠释为no-ownership view(无拥有观),并置于当代心灵哲学和相关科学关于拥有感(the sense of ownership)、尤其是身体拥有感的复杂讨论中。在日常经验中,我们似乎对所有的意识经验都有一种“拥有感”,就心智状态的拥有感来说,例如,当我感觉到愤怒时,我知道是我在愤怒,愤怒这个心灵状态属于我,我拥有这个心灵状态。就身体拥有感来说,如在著名的橡胶手错觉中,受试者会感觉到橡胶手成为了他们身体的一部分,他们拥有橡胶手作为身体的一部分;躯体失认症的患者在可能保留身体部分的痛觉和触觉的同时否认他们的一只手臂是他们自己的。这些特殊情况似乎暗示我们对我们的肢体有一种特殊的拥有感。Chadha根据她对世亲菩萨的诠释重构出了用于否认所有关于拥有感的说法的论证。接着她以无拥有感观为背景解释了通常的拥有感现象:首先,拥有感只是普通的身体感官(触觉等),并没有独特的拥有感的经验;其次,诸如躯体失认症的案例并不是因为缺乏拥有感,而是拥有特别的异化感或不拥有感(senses of disownership),即感觉到相关肢体是一个异物。

5. 心智自律M-Autonomy-Thomas Metzinger 2015
这篇论文中Metzinger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主张每个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没有心智自律(mental autonomy/M-Autonomy)。简言之,心智自律指的是我们能够自由地终止当前的心智内容的能力。标准的、范式性的有意识的思想并不具备上述特征:意识内容自行展开,我们通常没有办法阻止或终止它们(这对于所有冥想练习者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冥想经验也许并不重要,想象被某个音乐洗脑后脑内不断重播音乐片段的情况吧)。只在少数时间中,我们是真正的心智自主体,大部分时间我们更像是梦游者,即使我们醒着。

新年快乐!

——————————

关于最后这篇论文的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读这篇Metzinger的普及文章aeon.co/essays/are-you- 五星推荐!

以前翻译的一小段视频

其他相关答案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哲学前沿目前有三大问题:内外双循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入关

众所周知,三大问题有四个,所以还有: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相关话题

  “Quine最终提出没有纯粹的分析命题。”但是在逻辑中像矛盾律不就是纯粹的分析命题吗? 
  你是火车司机,而你会选择撞哪个(请看问题描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怎么解释? 
  哲学无法与辩论相结合吗? 
  历史虚无主义是什么? 
  轰20的作战定位和技术特征是什么?什么时候能研制并装备? 
  为什么很多学西哲的人看不起学马哲和中哲的? 
  为什么有人说“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定义不清晰导致的”? 
  康德的道德,与孔丘的道德、老子的道德有何异同? 
  人,有必要消极的活着吗? 

前一个讨论
不是很理解唯心主义的逻辑,宇宙先于人类而独立存在是显而易见的,有大神可以答疑释惑吗?
下一个讨论
民调显示:特朗普获评 2020 美国人心中「最受尊敬男性」称号,你怎么看?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