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绝对不能去高级餐厅吃东西,他们的上海菜不像上海菜,广东菜不像广东菜,总之没有一间是正宗的。至于日本料理,更是气死人,台湾朋友以为好大面子地请我去,指着一块粉红色的鱼,大叫:「Toro!Toro!」其实那并不是金枪鱼的肚腩部份,是一种旗鱼Kajiki Maguro的次等鱼,钓到了,旗鱼飞跃,血倒流,白肉变成粉红色罢了。但是尝试解释给他们听,他们立刻发脾气,说你不识货乱讲!
较像样的还是他们的四川菜,这一点我承认香港一直没有好好发扬,香港吃得过去的四川菜馆不多,台湾每间都有点水准。湖南菜也不错,福州菜更好,香港根本就吃不到福州菜。
典型的福州菜包有红糟和醋溜。红糟鸡、猪、羊,颜色鲜美,吃进口中,一股酒味,肉松化,是他们至高的文化。如果你不是醉客,那叫他们的醋溜腰子好了。一个腰子切成四大片,整齐地割着花纹,把锅子中的油爆得冒烟时,将猪腰、海蜇皮头、油炸鬼块一齐扔进去,淋上糖醋,即起。腰子入口即化,海蜇头弹牙,油炸鬼吸汁,酸酸甜甜,可吃白饭三大碗。
谈到他们的白饭,是用一个个的小麻绳篓盛着米,隔水蒸熟。侍者把蒸熟白饭的篓子一挤,香喷喷的一团饭倒在你面前的空碗中,包你没吃过那么好的白饭。
喜欢吃面的话,福州海鲜面是一绝,用整只的膏蟹,加虾、鱼片、墨斗、蛏子等八九种海产熬了的汤,变成乳白色。在黄颜色的油面煨了一煨上桌,和白饭的水准一样,再次包你没有吃过那么好的面。
但是来到台湾吃甚么福州东西?最上乘的当然是光顾地道的台湾餐。你向朋友要求,他们即刻抓头皮,因为他们也没吃过台湾餐。台湾没有台湾餐,那不是开玩笑吗?的的确确,一般上只有「青叶」、「梅子」餐厅等台湾小吃,正式的台湾餐,要找到台湾老饕才能找到。
台湾餐份量很足,一席十个菜,十二个人也吃不完,要是人数少,可叫「半席」,那只有五味。
头盘的冷热荤是在一个大盘中盛着鲍鱼片,这是不经炮制,把罐头鲍鱼切片,就此而已。多春鱼的柳叶鱼是炸的,有十二尾。五香卷用猪肉、肉猪肝等以腐竹皮包了炸香切片。卤肉,猪的五花腩卤后切片。炸鱼片,当天有甚么新鲜鱼就用甚么鱼炸成一团团地,沾日本丘比婴儿牌的沙律酱吃。林林总总的花样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中间摆的响螺肉,响螺在旧台湾很珍贵,几乎吃不到新鲜的,他们的响螺也不是香港的那么巨大,只是像在日本观光地烧着卖的嵘螺Sazae,拳头般大,弃其肠壳,只有颗栗子那么小的螺肉,装进小罐头中。上桌时,为表示货真价实,整罐罐头放在盘中,还可以看到未完全打开的铁盖上的锯子痕。
接下来的菜很特别,名堂叫不出,台湾等基本上是福建菜,汤水特别多。像蒸平鱼,潮州人是用碟子盛,他们的蒸平鱼可以说是「煮平鱼」,用咸酸菜,肥猪肉丝、香菇丝、中国芹菜加红辣椒丝等等蒸之,蒸时用了大量的汤,以大碗分盛后上桌。客人除了吃鱼肉和配菜之外,还用汤匙喝汤;酒徒不喜吃东西,只饮汤,特别合胃口。
有些菜干脆用整个锅上桌,锅中的东西有点像新界的盘菜,是一层层的。最下面用大粒的蛤蜊铺底,加一层芋头,芋头上铺的是:一层炸过的排骨、一层粉丝、一层白菜、一层猪杂、一层冬菇、一层鱼肉、一层韭菜黄再一层鸡肉、一层蛋卷等等,数之不清,整锅东西加了大量上汤炖个数小时,你说味道鲜不鲜甜?
海参的做法是用葱、姜、绍酒把海参发了之后,煮鸡汤、猪肉汤,把肉扔掉,留汤煨之;再将猪肚、猪舌、鸭肝、鸭肫、冬笋等爆后捞起,加莲子、切成小块的猪脑拌后炒之,味道错综复杂,绝非红烧海参或虾子海参那么简单。
上面四种只是副菜,主菜为台湾式的佛跳墙,单单是材料有:一、鱼翅。二、鱼唇。三、刺参。四:干贝。五、鲍鱼。六、鱼肚。七、火腿。八、猪蹄尖。九、猪蹄筋。十、猪肚。十、羊肘。十二、鸭。十三、鸡。十四、鸡肾。十五、鸡蛋。十六、冬菇。十七、冬笋。十八、红萝卜。十九、豉油。二十、酒。二十一、茴香。二十二、冰糖。二十三、桂皮。二十四、葱白。二十五、姜。二十六、猪油。炮制方法和时间不赘,已知是绝品。
最后有台湾炒面和炒米粉,其实只是这两样,已经饱腹。
台湾菜的师传已经卖少见少,能够享受一次,是福气。
到台湾如果吃不到台湾菜的话,那只好吃街边小吃,包括有:卤肉饭、排骨饭、牛肉面、苦瓜排骨汤、切仔面、蚝仔面线、烤香肠、杠丸汤、猪血汤、金菰鱿鱼羹、金不换炒羊肉等等,我的口水已经流个不止……
一次去台湾,为了谈生意,被人家请到「来来酒店」的沪菜厅。主人客气地问道:太太呢,怎么不一齐来?我黑口黑面地:「她去吃大排挡,她比我幸福。」
第一次用知乎,发现好多知友对我的到来很是惊讶,年纪虽然一大把,但一颗保持学习的心却是我不愿放下的,学着用年轻朋友所用的工具,了解年轻朋友的想法。
我曾在我的书中写道“遇缘则有师”,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所碰见的人,都是有意义的,可以启发我们智慧的,如同各位与我在知乎这个空间相遇,是一种因缘的不可思议。愿各位朋友不要忽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因缘,在此也代火云邪神问候各位了!
最后答一下昨日给各位知友留下的疑问,近日新开了公众号,签了些书打算送关注我的朋友,此次准备的数量不多,若知友感兴趣参与,欢迎到我的公号"林清玄”后台回“知乎”即可,下次再准备多些也给知友送送福利。
-------------------------------------------------------------------------------------------------------------------------
台湾的美食相信知友们已经推荐过许多了,对于吃这件事,我并不十分动心,但每次被问起美食这个话题,我最爱推荐的,还是我曾写过的一篇旧文《清雅食谱》中的美食,一些街头巷尾不起眼的美食,反倒是能引起我的兴趣,有些现在不一定能找到了,但回想起来,这些平淡的食物也自有滋味。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份我眼中的台湾美食,每次吃也只当作寻常事,并未专程拍下照片,如果有朋友刚好吃过,欢迎一起来分享!
1.馒头
在台北四维路一条阴暗的巷子里,有好几家山东老乡开的馒头铺子,说是铺子是由于它实在够小,往往老板就是掌柜,也是蒸馒头的人。这些馒头铺子,早午各开一笼一次,开笼的时候水气弥漫,一些嗜吃馒头的老乡早就等在外面了。
热腾腾、有劲道的山东大馒头,一个才五块钱,那刚从笼屉被老板的大手抓出来的馒头,有一种传统乡野的香气,非常的美味,也非常之结实,寻常一般人一餐也吃不了这样一个馒头。我是把馒头当点心吃的,那纯朴的麦香令人回味,有时走很远的路,只是去买一个馒头。
这巷子里的馒头大概是台北最好的馒头了,只可惜被人遣忘。有的馒头店兼卖素油饼,大大的一张,可蒸、可煎、可烤,和稀饭吃时,真是人间美味。
二.油饼
在顶好市场后面,有一家卖饺子的北平馆,出名的是“手抓饼”,那饼烤出来时用篮子盛着,饼是整个挑松的,又绵又香,用手一把一把抓着吃。我偶尔路过,就买两张饼回家,边喝水仙茶,抓着饼吃,如果遇到下雨的日子,就更觉得那抓饼有难言的滋味,仿佛是雨中青翠生出的嫩芽一样。
三.水仙茶 说到水仙茶,是在信义路的路摊寻到的,对于喝惯了茉莉香片的人,水仙茶更是往上拔高,如同坐在山顶上听瀑,水仙入茶而不失其味,犹保有洁白清香的气质,没喝过的人真是难以想像。
四.冻顶豆腐
水仙茶是好,有一个朋友做的冻顶豆腐更好。他以上好的冻顶乌龙茶清焖硬豆腐,到豆腐成金黄色时捞起,切成一方一方,用白瓷盘装着,吃时配着咸花生,品尝这样的豆腐,坐在大楼里就像坐在野草地上,有清洌之香。
五.桂花酱
在南门市场有一家南北货行卖的“桂花酱”也是如此,那桂花酱用一只拇指大的小瓶装着,真是小得不可思议,但一打开桂花香猛然自瓶中醒来,细细的桂花瓣像还活着,只是在宝瓶里睡着了。
桂花酱可以在任何饮料或茶水中,加的时候以竹签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所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放时,空气都流满花香。我只知道桂花酱中有蜜、有梅子、有桂花,却不知如何做成,问到老板,他笑而不答。“莫非是祖传的秘方吗?”心里起了这样的念头,却也不想细问了。
六.决明子
桂花酱如果是工笔,“决明子”就是写意了,在仁爱路上有时会遇到一位老先生卖“决明子”,挑两个大篮用白布覆着,前一篮写“决明子”,后一篮写“中国咖啡”。卖的时候用一只长长的木勺,颇有古意。
听说“决明子”是山上的草本灌木,子熟了以后热炒,冲泡有明目滋肾的功效,不过我买决明子只是喜欢老先生买卖的方式。并且使我想起幼年时代在山上采决明子的情景,在台湾乡下,决明子唤做“米仔茶”,夏夜喝的时候总是配着满天的萤火入喉。
食物原是如此,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但也不尽然,在通化街巷里有一个小摊,摆两个大缸,右边一缸卖“蜜茶”,左边一缸卖苦茶,蜜茶是甜到了顶,苦茶是苦到了底,有人爱甜,却又有人爱那样的苦。
“还有一种人,他先喝一杯苦茶,再喝一杯蜜茶,两种都要尝尝,”老板说,不过他也笑了,“可就没看过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可见世人都爱先苦后甘,不喜欢先甘后苦吧!”
后来,我成了第一个先喝蜜茶,再喝苦茶的人,老板着急地问我感想如何?
“喝苦茶时,特别能回味蜜茶的滋味。”我说,我们两人都大笑起来。
旁边围观的人都为我欢欣地鼓掌。
至此美食分享完了,顺附一张昨夜朋友为我拍的签书照,大家猜猜这书我是为谁而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