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更好地阅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第1页

  

user avatar   daniel-fc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世纪备受推崇的小说,很多都是很难让人读下去的;相较之下,马尔克斯的作品,已经是比较业界良心了。您要是不信,可以去抓本《喧哗与骚动》来看看,也可以去抓本《万有引力之虹》来读读;读完之后,您就会发现,马尔克斯老先生,是多么随和亲民啊。

但我们作为一般的读者,读起《百年孤独》来,还是会觉得比较艰涩难懂。如果要想能顺畅地完成阅读,我们必须先了解清楚,为什么这篇作品会构成阅读障碍。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聊一下外国文学史吧。

小说兴起的时候,文本的驱动力,是由情节提供的。我们看《鲁滨逊漂流记》,首先,是鲁滨逊这个人进入到我们的视野;然后我们了解他做的事,知道了他的个人背景;接着,鲁滨逊遭遇灾难,我们跟随他的脚步,看他如何化解危机,解决问题;最后,陪伴他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传统的小说与戏剧有着相同的血脉,它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起因-冲突-高潮-回落”的结构,驱动文本前进和发展。有时,这种结构是偏于线性的,如卫斯理式的科幻;有时,这种结构则是环状的,如金庸所著的几部长篇。

有时候,这种血脉表现为另一种形式,它通过悬念,持续地提供文本以动力;并通过悬念的解开,制造出作品的高潮。比如各类的侦探小说即是如此。

这种以情节为文本主要驱动力的小说,有效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不自觉地跟随文本的脚步进行阅读。

但以情节为驱动力的文本,面临的是一个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读者为了追逐情节,找出悬念背后的真相,会在阅读中不可止遏地发足狂奔。于是,文本中细节被忽略、被丢弃。作品中着力表现的人物形象、个体特征在读者眼中,都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当读者终于面临作品的高潮,迎来作品的结局之后,就再也提不起精神,重新细品这部作品了。

如同把佛跳墙,捧给一个饥肠辘辘的食客。果腹之后,不知真味。

而一个有野心的作者,远远不止满足于此。

比如卡夫卡,选择的是在一个无止境接近的结局前迂回,在

城堡

的边缘徘徊;昆德拉,则是通过复调的手法,早早地把结局呈现出来,构建文本的蒙太奇,以探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卡尔维诺,这位

寒冬夜行人

,则把10本小说都撕得只剩下开头,然后把它们拼在了一起。

他们通过种种的方式,去消解文本的情节驱动力。所以当我们进行阅读的时候,我们的阅读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直苦苦追逐悬念和高潮;而是能动地挖掘一些潜藏得更深层次的东西,在文本中、在文本外,引发出多一点点的思考和回味。小说不再是一条单程的高速公路,它有了回廊,有了屏风,有了层次。

他们致力创造的,不再是一本阅完即弃的一次性产品;而是一本能在真正意义上能反反复复地激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书籍。

如果这批作家穿越回19世纪,他们的作品一定乏人问津。一部缺乏情节的小说,完全不会引起一个传统的阅读者的兴趣。

但19世纪的作家,却训练了一批阅读能力更强的读者。这批读者,阅读能力更强的同时,口味也更刁钻。他们能够理解作家的意图,懂得在小说失却驱动力的时候,自主探寻更加丰满的世界。

20世纪,也长出了一批对作家更加挑剔,但也更加娇纵的文艺批评家。

于是,作家们,就开始兴致勃勃地写起了那些对初读小说的入门阅读者而言平庸乏味,不知所言;但能使初窥门径的阅读者读得津津有味、阅后绕梁三尺的作品了。


马尔克斯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选择的对情节的消解的手法之一,是回环式的时空结构。

以《百年孤独》的开头为例: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如果换成英译本,有更明显的时态变化,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Many years later as he faced the firing squad, Colonel Aureliano Buendía was to remember that distant afternoon when his father took him to discover ice.

作者的观察视点,是立足于某个不确定的“现在”的。以一种预言式的笃定的语态(多年之后、准会)描述未来的情景,而后通过未来的奥雷连诺上校的视角,对过去进行回顾(遥远的下午)。

这种回环式的视角,在保留了作品的叙事性同时,极大程度消解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悬念。这部小说,从视角到情节,都是非线性的;叙事视角大幅度漂移穿插。所以一个传统的小说阅读者,读到这篇小说的时候,会觉得跟不上作者的视角,进而觉得乏味犯困。

除此之外,与回环式的叙事相互呼应的另一个问题则是不同角色重复出现的人名。

小说中人名高度重复,尤其是男性的姓名高度重复。凡是名字相同的角色,其性格特征都相近。作者通过相同的人名,表征这些人群具有相似的特征;但这些相同人名的不同角色,因为经历的不同,其行为模式也各有不同。

作者通过大量重复使用相同的人名,并且在情节上设置乱伦的情节,消解了人物形象的个体性,刻意让读者对角色身份,形成模糊混乱的认识,使小说呈现的,不仅仅是多个个体的经历,而是一个大家族所共同面临的孤独困境。作品以重复的人名,反复强调家族的整体性。血脉传承百年,孤独也蔓延百年。

所有的阿尔卡蒂奥都是强壮、重视肉欲、有掌控欲、感性的;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瘦削、执着于追求真理、坚韧、理性的。

(奥雷里亚诺第二与阿尔卡蒂奥第二由于是双胞胎,且有疑似被互换身份的经历,因此双方都兼具两个姓名对应的特征,而奥雷里亚诺第二更倾向于属于阿尔卡蒂奥,阿尔卡蒂奥第二更接近于奥雷里亚诺)

最后,还会对阅读构成障碍的,自然还有这篇小说的叙事特色了。文章中,作者随时都可能用笃定的口吻来叙述一些荒唐离奇的事情。比如载着雷麦黛丝飞上天空的床单:

“俏姑娘雷麦黛丝话刚落音,菲兰达突然发现一道闪光,她手里的床单被一阵轻风卷走,在空中全幅展开。悄姑娘雷麦黛丝抓住床单的一头,开始凌空升起的时候,阿玛兰塔感到裙子的花边神秘地拂动。乌苏娜几乎已经失明,只有她一个人十分镇定,能够识别风的性质——她让床单在闪光中随风而去,瞧见俏姑娘雷麦黛丝向她挥手告别;姑娘周围是跟她一起升空的、白得耀眼的、招展的床单,床单跟她一起离开了甲虫飞红、天竺牡丹盛开的环境,下午四点钟就跟她飞过空中,永远消失在上层空间,甚至飞得最高的鸟儿也迫不上她了。”

这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成为了文本的一大特色。当你试图刨根究底地去探索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时候,这种特色就会阻碍你的正常阅读;但当你如同空杯一样接纳文本呈现的世界的话,那么你就自然而然地觉得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的话,看起来似乎也变得有点可爱了。


简要概述一下常见的阅读障碍:


  1. 情节乏味,使人犯困;
  2. 内容荒诞,不便理解;
  3. 人物繁多,关系复杂,重名角色多。


罗列一下克服这些阅读障碍的举措:


  1. 针对“情节乏味,使人犯困”的举措

    这个问题应该不会算特别严重,因为百年孤独本身的叙事节奏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但如果仍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应该是在于阅读者在阅读之前有着与文本不符的预设。认为小说应该是通过情节进行驱动,阅读的目的就是了解情节发展。

    这部分阅读者,应该还不是《百年孤独》的主要受众。他们还没有准备好走进现代小说的世界。与作者的思维相互追逐碰撞,去迎接新的阅读体验。

    如果您是这部分未做好阅读准备的读者的话,您可以尝试先阅读一些中短篇作品:如《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以及《迷宫里的将军》,以及线索相对较简单的长篇,如《霍乱时期的爱情》

    或者说先尝试阅读一些其它在艺术创作上先锋性没有如此强烈的作品。比如《1984》《挪威的森林》,甚至更干脆地去读一下《寻秦记》《笑傲江湖》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弥足珍贵的个体阅读体验。小说,本身就是一种我们并没有非读不可的必要的艺术品而已。如果您读得开心,那么不妨继续往下读;如果读得不够愉快,稍微先把它放下,阅读经历和人生经历渐长之后,或许总有一天,你会重新爱上它的。


  2. 针对“内容荒诞,不便理解”的举措

    当您认为它内容荒诞、情节混乱的时候,您不一定已经被它吸引,但您至少获得了第一份作者试图传达给您的阅读体验了。

    请珍惜她!

    作者煞费苦心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马孔多,就是为了让你拥有这份异彩纷呈的阅读体验。您不需要逐字逐句去品鉴。只需要囫囵吞枣地把这部小说看下去就好了。看过之后,您或许会记得患了失眠症的马孔多,在全镇贴满了“牛”、“山羊”、“猪”的标签;你或许会记得长有猪尾巴的婴儿奥雷里亚诺;你或许会记得军队用机枪打死一群聚集在车站上的三千多名工人,血水弥漫。

    但您或许不能将这些片段,拼接在一块。

    这正是作者希望达到的效果,这使读者和文本间构建了一种陌生化体验。

    (关于陌生化体验,可以参考:《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霍乱本身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书名表示这段爱情与霍乱有什么关系?的第三点,篇(da)幅(zhu)有(tai)限(lan),恕不展开。)

    建议您在阅读过第一次之后,把您的思绪清空,然后重新读一次。这一次,手边放一支笔、一张纸,按着故事的时间线,梳理出整个故事的重大事件,理清事件发展的逻辑。

    第一次的阅读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为了获得感性层面的认知,让小说自然而然地在感性层面与我们相交互;而第二次阅读时,则梳理故事情节、找出故事大纲的方法来使我们对小说的认知,从纯粹感性的层面,走向理性层面,帮助我们厘清人物关系,情节发展。

    这一种分多次重复阅读,并写出故事纲要的阅读方法,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但这个习惯,相信对于您之后阅读其它的现代主义小说的尝试,都会很有帮助。


  3. 针对“人物繁多,关系复杂,重名角色多”的举措

    这就是要发大招的节奏了。

    如果您有读过外国文学史之类的科目,有过彻夜不眠,把一大堆一大堆外国人名在一个晚上塞进自己脑袋的经历的话,这个问题应该是难不到您的。

    但一般的青年,谁乐意当个苦逼文青啊。

    所以在这边推荐一个记忆小说人物的方法:

    男性角色是不需要记忆的,他们遵循之前提到的
    “所有的阿尔卡蒂奥都是强壮、重视肉欲、有掌控欲、感性的;所有的奥雷里亚诺都瘦削、执着于追求真理、坚韧、理性的”
    这一原则。在阅读的时候,同样人名的,不妨先把他们看作同一个人就行了。

    而女性角色的话,记忆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把小说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一一做个映射。

    比如老苏尔乌拉,就是隔壁的刘婆婆;俏姑娘雷麦黛丝,则是同专业的蔡蔡。

    这种记忆方法,把未熟悉的东西,和自己已经熟知的人物进行了联系;那么,我们只要想到我们熟知的人物,就能马上回忆起小说中,我们未熟悉的那个角色了。而我们通过这种记忆方法,充分调用了视觉记忆功能。因为激活了多种感官记忆功能,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刺激,我们记忆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因此,应用这种方法其实是能够非常快速地记住一些本来需要费劲记忆的东西的。

    这个记忆方法,百试百灵。本来有点想藏私的,毕竟文学类的话题,关注度比较低,这个答案放到记忆术范畴中,或许更多人能看见。

    但想想大家辛苦看了这么长的文章,不给多点干货给大家,挺对不起的。所以还是写下来了。

    最后,如果大家还是整理不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的话,可以点开文末的大图:




来源:《百年孤独》的笔记

(第五代这行当中有小疏漏。由于图不是自己做的,就不作修改了。)


马尔克斯老先生,RIP!


Daniel FC

2014-04-22


相关问答:

为什么《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女主角一见思慕了几年的爱人后突然不爱他了呢? 《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霍乱本身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书名表示这段爱情与霍乱有什么关系?

user avatar   sentimental_anima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高中基本是一口气看完的,还反复看了几遍。当时还真没觉得很难啊……

我当时因为看了一部分之后发现总是得往前翻这个谁是谁(因为家族名字总是起得非常类似,翻译的名字那么长更觉得记不住),于是自己在一张稿纸上做家族谱,出现一个新人物就写上一个。就这么看完了。据说新版的书都是自带家族谱的了,或许可以考虑不看那个,自己顺着做一个。其实蛮有意思的。

当时深深被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吸引,不过当时还不知道这个词就是了。就是很喜欢里面夸张的想像和细致的刻画。

---------------------

家族里面最美的女人飘走了~~~家族的创始人被绑在树上疯着死了~~~~家族创始人的老婆在一个小柜子里干枯着死掉了~~家族的最后一人被白蚁吃掉了~~~倔强的上校一直用灵巧的手艺做着一条又一条小金鱼~~还有五大三粗如野人一般的男人把女人干得嗷嗷叫~~~多么有意 (qi) 思 (pa)的情节啊。




  

相关话题

  对你触动以及感受大的诗词是哪一首? 
  「待会去码头整点薯条」是什么梗? 
  你如何全方面评价鲁迅? 
  面对部分网友的代笔质疑,韩寒自证文学水平有哪些途径? 
  小说家是否需要大量阅读历史的积淀,才可以创作以古代为背景的作品。靠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架空的时代可靠么? 
  如何快速入门《周易》? 
  张爱玲是否爱国? 
  读一本烂书是种怎样的体验? 
  有哪些读起来平平淡淡却令人深思的句子? 
  你都听说过哪些神奇的比喻句? 

前一个讨论
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中国,哪些国家比较有前途?
下一个讨论
2022 年 1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你认为有何意义?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