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既然 Android 是开源的,那么 Google 如何盈利? 第1页

  

user avatar   Gavin_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Kenneth

@pansz

两位老师已经说得很棒了,我来进行一些补充吧,主要是集中在本答案的后半部分。

对于绝大部分厂商,Google都要求其必须内置Google服务和Google Play,以及部分Google出品应用;对于Google Play的开发者,鼓励其接入Admob SDK。

详细说来,其实就是以下两点:


一. 抢占移动端入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小小的手机屏幕所能承载的内容有限,用户的心智和注意力愈发成为了稀缺资源,入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有了入口,才有流量;有了流量,才有生存空间,才有想象的可能。

不久前,UC浏览器加入了“UC头条”功能,在浏览器首页推送新闻,遭到了强烈抗议,许多用户都用在各大应用市场狂打低分的行为表示抗议。(可参考:

UC浏览器首页加入新闻是进步还是后退? - 互联网

然而,UC官方并没有因此将该功能下线,而是仅仅在设置菜单中添加了“UC头条省流设置”,允许用户在“默认更新”、“仅Wifi下更新”、“简版展示”三项中选择而已。

UC不重视用户的意见么?数百个“1星”评价真的一点也不重要么?

显然不是。UC的产品经理们,肯定也是希望它能一直保持简洁清爽的;但真正有决策权的高层,显然更看重加入“UC头条”后用户使用频率、时长的提升,带来的入口价值。

一个类似的例子:搜狗输入法在输入框上方添加搜索结果也是如此。明明会对用户体验造成损害,但为了抢占入口、获取更大利益,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而为了能够成为这样的入口,他们必须在用户日常使用的流程中,不断寻求向前插队的机会

原先,用户需要用浏览器访问新闻站点,才能看到新闻;于是UC看到了机会,插队到了“访问站点”这一步的前面,让用户不用记住网址就能阅读新闻,成功获得了利用用户注意力在内容中添加广告的价值。

原先,用户需要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点击“搜索”按钮,才能看到结果;于是搜狗看到了机会,插队到了“点击搜索按钮”这一步的前面,让用户在打关键词的过程中被引导到搜狗的合作搜索引擎去,成功获得了流量分发的入口价值。

而又有什么入口,是比操作系统更为底层的、更为靠前的呢?

Android中内置的Google服务,以及预装的Inbox、 Google Map等应用,为Google带去了极大的入口价值。



二. 获取广告收入

Android给Google带来的广告收入,是需要分成两块来看的。

第一块,是摆在明面上的,来自Google Admob的广告收入。

Admob是一家移动广告平台,09年11月时被Google收购。但因反垄断调查,直到10年5月才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这背后的考量,一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流量从PC端向移动端”的潮流,二是为了给开发者们提供“付费下载”外的其他获取收入途径,从而降低Google Play里的应用售价,帮助Android系统普及。(私以为这也是Google Play付费应用比例较低的原因之一,Google从付费应用下载中获得的“三成佣金”总额很小)

开发者接入Admob的SDK,让其代理自己应用中的广告位(也称“媒体资源”),并与Google进行分成。为了鼓励开发者们这么做,Admob提供了当时业界最高的分成比例,以及整合了许多Google Analytics的功能。

这些举措的效果非常显著。据Admob官网称,已有超过65万款App接入,并已向开发者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在Android市场上站稳脚跟后,Admob也加强了对iOS等平台的支持。Google从这其中分得的收入,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第二块,是没有摆在明面上的,移动端布局对Google整体数据能力的巨大提升。

众所周知,广告是Google最核心的营收来源。

而在目前整个在线广告行业里,“跨屏追踪”都是一个没能完美解决的难点,也是许多公司发力的方向。

什么叫“跨屏追踪”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白天,你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看了会儿漫画连载,刷了会儿游戏直播,还搜了搜最近热映电影。晚上睡觉前,你打开手机浏览器,开始看连载小说,却被页面上一条“《疯狂动物城》主题手游”的广告吸引,于是就忍不住点击“下载”按钮……

你使用的设备从PC换到了手机,前后查看的内容相关度也看似不大,但广告系统却能认出两台设备的使用者都是你,并且通过对你在网络上的历史足迹进行分析,成功猜到了你的兴趣所在,为你推送了最容易让你产生点击冲动的广告。这一过程中,将PC端和移动端打通、追踪到同一个用户的数据能力,就叫做“跨屏追踪”。

跨屏追踪目前遇到的难点很多,比如IP资源有限造成的“多对一”、模型和算法的不完善、设备信息的不稳定、Cookie有效期较短等,但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数据覆盖面的不足。数据量不够,覆盖面不广,训练出的算法自然也就精度有限。

而现在,Google坐拥移动端的底层系统(Android)、基础服务(云服务)、账号体系(Google账号)、高频入口(Inbox)、用户兴趣数据(Admob)、广告展示场景(接入Admob的应用),可谓是深度渗透了移动端的每一个用户场景。

移动端的精心布局,再加上PC时代AdSense、 AdWords、 Double Click的雄厚积累,使得Google的数据能力不断进步,广告精准度也继续提升,在跨屏追踪领域大有可为。这个在明面上难以看到的收益,却会是Google未来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那么,Google到底从Android系统中获得了多少收入呢?

2014年,高盛的分析师曾发文表示,Android每年大约能为Google带去3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现在看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数字太低了。

相信不少人都记得Oracle与Google间关于“Android对Java技术的使用是否合理”的拉锯战吧。它已进行了五年之久,让人难免有些审美疲劳。可就在前不久,这场纠纷出现了新的波澜——Oracle向Google提出了88亿美元的天价索赔!

因为,Oracle聘请的顾问团根据保密的财务数据推断,Google已从Android系统中获得超过310亿美元的营收,和超过220亿美元的利润!(新闻链接

戳我

而Google对此是什么反应呢?

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我们不会把Android系统带来的营收和利润从Google整体运营状况中剥离并公之于众。这项不对外公开的财务数据是高度敏感的,一旦曝光,可能会对Google的业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Google向法官递交了一份信函,要求撤下法院网站上该文件的电子版,并就违反“信息保密条例”严厉处罚Oracle。

也许,这个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我们将永远不得而知。



本文同步发表在我的个人专栏:

理性与感性各半的商业世界

我的其他答案推荐:

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识和信息的? - Gavin Li 的回答 有类似爱范儿、36氪、瘾科技的外国网站推荐一下么? - Gavin Li 的回答

user avatar   kennetht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google怎么从安卓赚钱?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提醒大家别忘了google的本质,他不是一个设备公司(如apple)也不是一个软件公司(如microsoft),而是一个广告公司。google需要的是它的应用能够让越多的人来使用,这样他就可以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作为audience targeting和behavior targeting的来源,使得广告投放可以更加精准。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说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拿google maps来说,越多的人使用google地图,google就越能准确的了解到,在某个地方有什么样的人在生活(audience),他们喜欢消费什么产品以及消费能力(behavior),这样的数据对于广告投放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对于受众精准定向的广告投放,能够给广告主节省这“浪费的一半”。另外一方面,应用本身也可以成为广告的载体,比如搜索结果和地图“周边”里面的软广告,效果又好又不影响用户体验。

再回过头来说google为什么要做android,上面有位同学说的好,是为了“避免有某一家垄断了移动平台的入口”,这个是对的。如果市面上只有苹果一家公司,那么苹果就能决定什么应用可以在苹果的app store上架,什么不可以,因为没有对比嘛,用户不知道有更好的应用,所以苹果不会有压力。而如果这个市场不是一家独大的呢,通过开发出优质的应用,google能让大众知道他们有好的产品,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的不是android平台的手机,他们对google的产品也是有需求的。这个需求苹果公司是不敢无视的,因为一个喜欢的应用不被支持而抛弃一个平台,这种行为在用户有充分选择权的市场中太司空见惯了。比如iphone5的苹果地图事件,这事苹果干的真是太操蛋了,知道google搜集了大量有用的数据,想把这些数据从google那边拦截下来,简单粗暴的搞法就是自己开发一套地图应用,这样可以阻挡google的数据入口——但是用户不买账啊,苹果地图的品质太差了,用户还是喜欢google maps,所以苹果不得不又让google地图重新回到苹果,这一个回合下来,可以说苹果是完败。通过这个思路,你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google会把iphone上的google地图做得比android上的还好用,因为他需要通过优质的应用使用户对它的服务产生粘度——越是在它无法掌控而又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平台上越是要如此。所以google完全不忌讳给iOS开发优质应用,而同时完全没兴趣在WP上开发同样的应用,因为WP平台及其用户群体目前来说还无法证明其具备广告潜力和价值。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跟商场运营一个道理,

为什么花钱建个楼,进去的人不收门票,有人蹭空调怎么办?

以Google 来说比较明显收入,商场广告位我是收钱的(即移动广告),在我家代销商店我分成30%(应用商店)

更大收入在于,比如我把周围几家商场人流吸引进来,会有更多收入形式。




  

相关话题

  想去谷歌 大学应选择什么方向? 
  韩国将立法结束苹果谷歌应用收入抽成,对其他国家有哪些启发? 
  想去谷歌 大学应选择什么方向? 
  如何看待Google Play要求八月份起新应用须打包为AAB格式?对鸿蒙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 Google 宣称率先实现量子霸权? 
  如何看待 Max Howell 被 Google 拒绝? 
  如何评价谷歌于 GDC2019 公布的云游戏平台 Stadia ? 
  假如谷歌重返中国,国内哪些产品会被秒的渣都不剩? 
  想去谷歌 大学应选择什么方向? 
  湾区大厂听起来那么轻松,会不会把人待废? 

前一个讨论
有大神研究过华为 P40 上的鸿蒙 OS 2.0 吗?事实它到底是个全新的自主操作系统还是个套壳安卓?
下一个讨论
好奇心研究所提问:你觉得男性比较容易上哪种消费陷阱的当?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