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最喜欢的访谈视频是哪一个? 第1页

  

user avatar   lei-chao-jie-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必须要说,是柴静和丁仲礼院士的访谈。

这个访谈深刻地暴露出了我们的“公知”和“科学家”在很多本质问题上的认知差距。

丁院士:我(中国)在历史上比你(美国)少排放(碳)那么多,那么未来几十年,我只需要达到你人均排放的80%就行。
柴静:那他(美国)会觉得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你这一乘的话,那个基数太大了。
丁院士:那我就要问你了,中国人是不是人?

访谈视频完整版在此,字字珠玑,全程高能:

https://www.zhihu.com/video/1119953880775180288

最新回答请欣赏:


user avatar   mayana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七印部落】乔布斯:遗失的访谈


Bob Cringley在1995年曾采访乔布斯,当年只用了一小段采访,后来采访母带从伦敦运往美国途中遗失。乔布斯去世以后不久,导演在车库里发现了一分VHS拷贝。乔布斯生前很少接受电视采访,如此精彩的访谈更罕见,它记录了乔布斯的坦率、非凡的魅力和独特的视野。


时长72分钟,以下为节选:


Bob:当时你多大?


乔布斯:21岁。


Bob:21岁就这么大成功,可你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完全是凭直觉,你是怎么学会管理公司的?


乔布斯:在生意场多年,我发现一个现象。我做事前总问为什么,可得到答案永远是“我们向来这样做”,没人反思为什么这么做。(这句话强调一下,是因为我前几天看到 @杨硕 的这个答案如何评价 Apple Watch?很受启发。)
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在车库里组装Apple I时,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可工厂生产Apple II时,财务部门用的是标准成本,每个季度估算标准成本,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于是我不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贯的做法,6个月后我发现其实是因为无法精确计算成本,所以只能先估算,然后进行修正,根本原因是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但没人承认这一点。
后来设计Macintosh的自动化工厂,我们抛开这些陋习,做到了精确控制所有成本。生意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我称为陈规陋习,因为以前这样做,所以就一直这样做下去。所以只要你多提问多思考,脚踏实地工作,你很快就能的学会经商,这不是什么难事。


Bob:最早接触HP1900时,你谈到自己编程的事,都是些什么样的程序?用途是什么?


乔布斯: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设计“蓝盒子”时,写了很多程序,用来处理繁琐的计算工作,计算主频、分频之类的东西,还计算不同频率的差错率和容错性,编程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它没有明确的实用性,重要的是我们把它看作思考的镜子,学习如何思考,所有美国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的人未必都成为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同样,编程教你另一种思考方式,所以我把计算机科学看成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花一年时间学习的课程。


Bob:显然Apple II很成功,公司飞速发展,成功上市,你们都成了富翁,富有的感觉如何?


乔布斯:很有趣,我23岁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财产,24岁超过了一千万,25岁超过了一亿。但这不重要,我不是冲着钱去的。钱允许你做想做的事,钱让你实现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人才、产品,是产品带给客户的价值。所以我不太看重金钱。


Bob:为什么施乐垮了?


乔布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认识Sculley以后,我现在有了清晰的答案,就像Sculley一样,他以前在百事可乐工作,他们的产品可以数十年不变,顶多更换一下可乐瓶子,所以产品部门的人说话没什么份量。
在百事公司谁最有发言权?是营销部门的人,他们很容易升职从而掌管公司。对百事来说,这不是件坏事,问题是垄断科技公司也有这种情况,比如IBM和施乐,即便IBM和施乐的产品经理能做出更棒的产品,那又怎么样?这些已经垄断市场的公司很难再提高业绩,要想提高业绩还得依靠营销部门,于是他们逐渐控制公司,而产品部门的人被边缘化,公司就丧失了打造优秀的产品热情和能力。产品部门的功臣慢慢被不懂产品的人排挤,后者通常缺少研发产品的技术和能力,而且也并非打心底愿意替客户解决问题。


人们总是犯糊涂,公司在犯糊涂。公司规模扩大之后,就会变得因循守旧,他们觉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迹般地继续成功,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员工就把遵守流程和纪律当作工作本身。 (People get confused,companies get confused,when they started getting bigger,they want to replicate their initial success,and a lot of them think somehow there are some magic in the process,of how success is created.So they started to try to institutionalize process across the company And before very long,people get confused that the process is the content.)
IBM就是这样走下坡路的,IBM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守纪律的,他们恰恰忽略了产品。苹果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擅长管理流程的人才,但是他们忽略了产品本身。
经验告诉我,优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着产品的人,(And in my career,I found that the best people are the ones who real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虽然这些人很难管理,但是我宁愿和他们一起工作,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


Bob:你建立了团队,而且负责鞭策和引导它,我们采访过很多Macintosh团队成员,他们都提到你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想法,你如何处理工作的轻重缓急,你觉得什么对产品最重要?


乔布斯:我离开苹果以后,发生了一件几乎毁掉苹果的事。Sculley有个严重的毛病,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见到过,就是盲目乐观,以为光凭创意就能取得成功,他觉得只要想到绝妙的主意,公司就一定可以实现。
问题在于,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因为你会发现新东西,思考也更深入。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总有些问题是电子设备解决不了的,是塑料、玻璃材料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工厂和机器人做不到的。设计一款产品,你得把五千多个问题装进脑子里,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每天都会发现新问题,也会产生新灵感。这个过程很重要,无论开始时有多少绝妙的主意。
我小时候,街上住着一位独居老人,他大概80岁,看上去凶巴巴的,我认识他,我想让他雇我帮他修剪草坪。有一天他说“到我车库来,我给你看点东西”,他拖出一台布满灰尘的磨石机,一边是马达,一边是研磨罐,用皮带连着。他说“跟我来”,我们到屋后捡了些很普通的石头,我们把石头倒进研磨罐,加上溶剂和沙砾,他盖好盖子,开动电机,对我说“明天再来”。磨石机开始研磨石头。第二天我又去了,我们打开罐子,看到了打磨得异常圆润美丽的石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头就像这样互相磨擦着,互相碰撞,发出噪音,最终变成了光滑美丽的石头。
我一直用这件事比喻竭尽全力工作的团队。正是通过团队合作,通过这些精英的相互碰撞,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相互打磨,磨砺彼此的想法,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石头”。这很难解释,但显然这并不是某个人的成就。
我成功得益于发现了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而且我发现只要召集到五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他们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样优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几个精英,他们就会自己扩大团队。Mac团队就是这样,大家才华横溢,都很优秀。


Bob:你怎么看苹果的现状?(当时是1995年,是他重返苹果的前一年)


乔布斯:苹果正在衰落(Apple is dying today),非常痛苦地衰落,我离开时,苹果领先业界整整10年,微软10年后才赶上我们,他们能赶上来是因为苹果止步不前。今天的Macintosh与10年前的几乎没有区别。苹果每年的研发费用数千万,累计已经超过50亿,有什么效果?我没看到。
他们不懂如何利用新技术,不懂如何创造新产品,优秀的员工被困在公司里,束手无策。因为缺少有眼光的管理者,所以苹果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了,包括市场份额,产品的优势已经被微软赶超,现在只剩下一群老用户,而且数量在缓慢递减。老用户带来的收益还能再撑几年,但是逐年减少,很糟糕,而且我现在看不到挽回的希望。


Bob:你觉得微软怎么样?


乔布斯:微软唯一的问题是没品位,完全没有品位可言,只会一味模仿,产品缺少文化和内涵。为什么这很重要?比例字体的灵感来自字体设计和精美书籍,如果没有Mac,微软永远不会想到这些。让我难过的并非微软的成功,我一点不嫉妒他们,他们的成功基本上是靠勤奋工作换来的。我难过的是他们做的是三流产品,他们的产品没有灵魂和魅力,太平庸,更让人难过的是用户居然毫无察觉。但人活着是要追求极致,并分享给同类的,这样人类才能共同进步,学会欣赏更美的东西(But the way we are going to ratch it up… our species, is to take the best , and to spread it around everybody,so that everyone grows up with better things)。微软不过是另一个麦当劳,这才是我难过的原因,不是因为微软赢了,而是因为微软的产品缺少创意。


Bob:我们节目组想请嘉宾展望一下未来,你怎么看未来10年的技术发展趋势?(1995年)


乔布斯:软件行业正在发生两件激动人心的事:一个是面向对象编程,另一个就是Web。Web将实现我们盼望已久的梦想,计算机不再仅仅充当计算工具,开始承担通信功能。创新的机会很多,Web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你知道美国有15%的商品是通过电视购物销售的,电视购物很快会被Web取代。网络销售的潜力巨大,网络将成为最直接的销售渠道,而且在网络上小公司与大公司看起来没有区别。如果将来回顾计算机发展历史,Web技术必然成为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潜力很大,会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计算机行业。


Bob:我很想知道你的工作热情来自哪里?是什么在激励着你?


乔布斯:我小时候读过《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篇文章,杂志比较了地球上不同物种的移动效率,比如熊、猩猩、浣熊、鸟类、鱼类等,计算它们每移动一公里消耗的热量,还有人类。最后秃鹫赢了,它的移动效率最高,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排在倒数第几位。但是杂志特地测量了人类骑自行车的效率,结果把秃鹫远远甩在了身后,在排名上遥遥领先。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类擅长发明工具,工具赋予我们奇妙的能力。

我坚信如果将来回顾人类历史,计算机将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硅谷参与这项发明。这就好比画几何向量,开始时失之毫厘,结果会谬以千里,我们刚刚起步,只要找对方向,以后就会非常顺利,我们已经尝试了几次,结果让人非常满意。


Bob:你怎么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


乔布斯:最终得由你的品味来决定。你要熟悉人类在各种领域的优秀成果,尝试把它们运用到你的工作里(You know,ultimately it comes down to taste, It comes down to trying to expose yourself to the best things that humans have done, And try to bring these things in to what you are doing)。毕加索说过:Good artist copy great artist steal.我从来不觉得借鉴别人的创意可耻。 Macintosh团队里有音乐家,有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历史学家,这些人恰巧也懂计算机,所以Macintosh才这么出色。如果没有计算机,他们也会在其他领域有所作为。大家各自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Macintosh因此吸收了各个领域的优秀成果,否则的话,它很可能是一款非常狭隘的产品。


Bob:最后我问一个规定问题:你是嬉皮士,还是书呆子?


乔布斯: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我肯定是嬉皮士,我所有的同事都属于嬉皮士。不同的人对嬉皮士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对我来说,60~7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活动就是在我家后院举行的,嬉皮士运动启发了我。 有些东西是超越日常忙碌琐碎的生活的。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家庭、财产、职业,它更丰富,就像硬币还有另一面。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在生活的间隙,尤其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某种冲动,许多人想找回生活的意义。有人像梭罗那样隐居,有人在印度神秘仪式里寻找答案。
嬉皮士运动大概就是这样,他们想寻找生活的真相,生活不应该是父母过的那样。当然,后来运动变得太极端了,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可贵的。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有人宁愿当诗人也不愿做银行家。
我很欣赏这种精神,我想把这种精神溶入产品里,只要用户使用产品,就能感受到这种精神。Macintosh的用户真心喜欢我们的产品,在此之前,你很少听人说真心喜欢商业产品,但你可以从Macintosh感受到某种奇妙的东西,我觉得优秀的同事都不是为了计算机而工作,而是因为计算机是传达某种情感的最佳媒介。他们渴望分享。


再过几天就10月5号了,逝世三周年了。Thank you for making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May you rest in peace.




  

相关话题

  你看过哪些作死的节目? 
  你觉得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在全球排行多少? 
  如果让你当游戏动漫中的最终boss,你会如何打败主角并活到最后? 
  假如你是慕容复,要复兴大燕国你会怎么做? 
  现在留学机构美国top50 保录取是什么形式呢? 
  哪款洗发水比较好用? 
  购房过程中交完定金后悔了,定金还能退吗? 
  你运气最好的经历是什么? 
  女人在生孩子后,有多少人对老公很失望? 
  如何应对乱停车? 

前一个讨论
在美国生活是不是比在中国生活舒服得多?
下一个讨论
《庆余年》大结局是什么,最后范闲和谁在一起?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