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谢谢
@袁霖同学的邀请。作为一名见证过几百个生命最后时刻的ICU医生,我大概是知乎上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之一了。
先说我个人的看法:“回光返照”只是一种民间流传的说法,现代医学对此没有确切的定义和解释(感谢 @何以缎音 知友指出在中医理论中称之为“假神”),即使存在该现象,也是极为罕见的,其原因只能猜测为神经、激素、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从临床经验上来说:用激素等来解释这个现象感觉片面且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激素在临床上有长期的应用历史,持续大剂量泵入以维持循环衰竭患者心率、血压的用法也很常见,然而在我工作以来接触的数百例大剂量输注此类药物患者中(包括临终前抢救性使用和心脏术后短时过渡性使用),从来没有出现“突然清醒”、“食欲好转”这样戏剧性的情况,也没有听哪位同行提到过有类似见闻。至于“ATP迅速转化”之类的解释就更不靠谱了,细胞摄取利用能量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远不是向要熄的炉子里添两根柴就能把火催起来那样简单,含有ATP的各种辅助用药早已大行其道,也从未听闻有此奇效。此外,被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吹得神乎其神的参汤,也曾应家属要求使用过,据说还是高价求购来的老山参,也并未出现奇迹。
从社会生活角度:极少数没有急性严重疾病、寿终正寝的老年人,在临终前确实会有一段比较清醒的时期,我认为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器官衰竭过程较为缓和,对自己身体的状态有比较清醒的了解,所以在临终前会“积攒”精力,用于交代比较重要的后事或与重视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另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成员会下意识地记住老人临终前状态比较好的片断,而忽略掉那些不是那么好的时段,在葬礼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家人亲友之间的交谈又会强化和放大这种记忆。此外,在现代化大型医院出现之前的近代,多数人的最后时光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的,我相信那时候人们关于自家老人“回光返照”的记忆一定比现在多得多。标准化的抢救流程逐渐取代了亲人的送别,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从科研角度来说:我专门去中文和英文的论文数据库搜索了一下,没有相关的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倒是有几篇,但是都是随笔、漫谈性质的,似乎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严谨的研究方向,比较严肃的论文大概就是这篇病例报告了:《Lightening up before death》.
http://www. ncbi.nlm.nih.gov/pubmed /19939314,但是也仅仅只有6例而已,作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临终前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抑制作用下降所致,但是也只是一种猜测。相关研究的缺乏,也从侧面说明“回光返照”现象不但少见,也缺乏公认的标准。
归根到底,“回光返照”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一种美好心愿,与其指望老人家临终前能突然清醒地交代后事,还不如平时多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心愿和想法。
“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岁渐长,看到这句话总是感触良多。
(图片来自
菲儿)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