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句话能流行,是因为多数“读书人”没啥逻辑。

证明如下:

1,「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是读书人写的,具体谁写的,已经有其他答主考证,不再详述。

2,读书人深入交往的,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也是读书人,而不会是屠狗辈。

3,由于第二条可以知道,能背叛或者背刺读书人的,大概率只有读书人,而极小概率是屠狗辈。没有屠狗辈背刺读书人的原因,不是屠狗辈“仗义”,而是屠狗辈进不了读书人圈子,没资格背刺。

4,在古代,屠狗辈看读书人的时候,是一种仰视的视角,因此会有自卑和跪舔的冲动,来跟读书人老爷套近乎,“与有荣焉”,因此即使是外围的屠狗辈,背刺读书人的概率也很低,而且很可能被读书人老爷疯狂报复。

5,由3和4可以推断,从读书人的视角来说的这句话,是有选择性偏差谬误。

6,选择性偏差谬误能够流行这么久,证明多数读书人没逻辑。

证明完毕。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 “诚实都是农民工,犯罪多为城里人”。那是古代的“政治正确”,没人敢反对,也没人会相信。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句话的历史背景, @殷守甫 介绍得很好了,我在这里补充一个侧面:如果以婚姻稳定性来作为「负心」的一个尺度,那么应该是「负心少有读书人」才对。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其实开始说的不是情感话题,而是泛指道德操守。然而,在今天却常被用于评价人的亲密关系,在这里就只讨论这一个角度。

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离婚率和夫妻一方的受教育水平成反比。美国一项针对婴儿潮时期(1957 - 1964)出生人口的研究表明,50% 未完成高中教育者经历过离婚(截至 2013 年),而对于有大学学历者来说,经历离婚的概率为 30%,虽然依旧很高,但至少显著低于前者。(来源:Alison Aughinbaugh, Omar Robles, and Hugette Sun, "Marriage and divorce: patterns by gender, rac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Monthly Labor Review,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ctober 2013,doi.org/10.21916/mlr.20.)

PEW Research Center 的统计则表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容易维持一段长期婚姻。 2006 - 2010 年针对美国家庭的调查数据表明,有 78% 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的女性能够维持一段超过 20 年的婚姻,而对于大学未能毕业和没上过大学的女性来说,该数据只有 49% 和 40%。(来源:pewresearch.org/fact-ta)在我老家(又黑公务员省),有一种说法认为高学历女性不够「踏实」,但数据却雄辩地提供了相反的依据。

基于英国家庭情况的统计数据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上图展现了婚姻各个阶段的离婚风险,横轴为婚姻持续的时间,纵轴为离婚风险。可以看出,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女性(最下面的一条虚线)在婚姻的各个阶段离婚风险都保持最低。(来源:Diederik Boertien and Juho Härkönen, "Less Education, More Divorce: Explaining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s Education and Divorce",Stockholm Research Reports in Demography 2014: 11)

如何解释这一数据?以上提到的几篇统计报告和论文给出了多方面的解读:拥有较高学历者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居所、能够养育更健康的后代、能从工作中获得更大的幸福感、双方各自父母也有更加稳定的家庭生活,诸如此类的因素共同提升了婚姻的和谐程度。

同样用中国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user avatar   yinshou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如果只读图的话未免可惜。

@Kaiser

提到了一点,这是是明代曹学佺的对联。这里提示我们,这两句话是以明清社会为背景的,换而言之,这其实是明清许多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当然,这个时段我读过的文献实在是非常非常有限,只是说一些印象。

明中期以后,商业城镇已经非常发达了(De Weerdt, 2013)。江南自然如此,新近的许多研究表明,在四川、陕西(Ong, 2008),乃至边远的云南贵州(Yang, 2008)等地,都有许多新兴的市镇涌现。相应的,城镇中的许多产业也就发展起来。

肉食品加工业(屠狗),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新兴的城镇居民,这些肉食品加工业的个体经营者(屠狗辈)并没有许多的资金。他们的生存或者说势力,更多的来自于他们社会关系,以及他们的公共形象。在这其中,仗义,是他们行为准则的一部分,是他们的社交关系的纽带,也是他们获得同侪认同的核心。这种纽带和认同可以迅速地转化成权力,当然,也许,在文人写成的小说中,这样的屠宰者会以恶霸的形象出现。无论如何,做一个仗义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道德冲动,更是一种适应新的生活的需要。

而这一时期,读书人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大体南宋后期以后,由科举而入仕变得越来越不现实(Chaffee, 1985),但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他们的子侄投入到科举大军中(Ho, 1962)。这里便有一个问题:这些家庭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明明不太有希望,为什么要投资自己的子侄去参加这样一场考试呢?近来的学者们似乎认同以下这样的观点:即,推送子弟参加科举本身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即使不能高中进士,能获得一个举人乃至秀才的头衔也足够好了。这一文化身份可以帮助整个家族在地方上获得更大的威望(Elman, 2013),甚至,和地方官建立多一重的联系。换而言之,让子弟参加考试,是地方精英家族们竞争地方控制权中的一个环节。

因而,这些读书人、这些秀才们,就势必为另一种伦理所左右了:家族的生存与发展。对他们来说,保全自己有别一种意义。某种意义上,他们是整个家族推送出来的一手棋,如果因为一时冲动、仗义出手,固然在某时某地赢得了一种名声,但这种声誉却无助于家族的长期发展。因之而断送了科举的前程,也就辜负家族的诸种投资了。换而言之,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伦理是以自保为中心的。但这也会发生改变。如果一个读书人考上了进士、做上了京官,那么,情况就不同了。尤其在明代,他需要能够在君主面前坚持原则,甚至不惜以主动挑衅的方式,吸引君主的惩罚,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这样,他获得的好名声是具有全国性的,他会被作为道德的楷模传颂,他的家族在其所在的地方上,就会获得别一种尊重。他,也就完成了家族交给他的使命了。

这其中的社会背景决定了,仗义是屠狗者的行为准则, 而苟且定义了秀才在许多公共生活中的角色。

要之,曹学佺的对联是以明清社会为基础的,也是明清社会的一个窗口。其他时代其实未必然。比如今天,读书人依然无行,屠狗辈也失去了往日的仗义。为什么呢?来吃狗肉的多半是游客,以后就不会来了,能斩一刀是一刀,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了。

可以补充的是,在这个回答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社会科学的视角,所谓“符号互动”,所谓“理性选择”:我假设了每个行动的单位(人或家族)是理性的,我假设了他们是在互相的认同中理解自身的。因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当然也有其局限。我们需要更多的史料来丰富各中的理解。




  

相关话题

  烈士遗孀可以再嫁吗? 
  工会是一个什么组织?是不是没什么作用?为什么? 
  中国最聪明的一批人是那些被高考筛选出来的清北学生吗? 
  如何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洗脑的定义是什么? 
  那些学术造假的教授,后来怎么样了? 
  念大学是选城市还是选学校? 
  我要求得了抑郁症的儿子上进是否过分? 
  如何看待 42.8% 的未成年人因玩手机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如今防沉迷成效如何? 
  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独生子女时代的隐痛: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拍风景照时,常常要在镜头前加一块有色玻璃?
下一个讨论
当组织遇到困难时,总是挺身而出,主动承担或要求承担,当有晋升机会时,是不是一定会被优先提拔?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