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外国人通常有哪些对中国人的误解? 第1页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相当一部分欧洲人坚定不移的相信中国是一个黄皮苏联……

点名波兰人。

接触过几个波兰人,他们坚定不移的,近乎于宗教式的,不可动摇的认为,中国是一个黄种人组成的苏联,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早晚会面临和苏联一样的结局。

另外,他们顽固的认为西藏和当年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卫星国是一回事……

哦对了,还有几个波兰人坚信上海是中国首都……

他们还认为我党和苏共的关系,与当年东欧那些卫星党和苏共一样,是分支和老子党的关系,然后他们认为东欧卫星党因为苏共的垮台而垮台,而我党没有垮台,他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感到不可思议,就像是看到太阳西升东落一样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类似于殷浩整天比划咄咄怪事的样子……

他们坚信日韩蒙古4V可以轻易消灭中国,之所以没有这么做,只是不愿意而已……不要问为什么蒙古也在这个列表里面,我也不知道……

他们坚信中国人特别喜欢吃章鱼/鱿鱼,并且拿出视频为证……我指出他们的视频里的是韩国人之后,他们继续咄咄怪事……

刚上手2077的时候,这游戏本地化工作的精美程度令我感到极为惊讶,因为其中的一些用典已经穿透了表层文化内容和符号化语境,而进入到了较深层次的当代中国亚文化和民俗语境中,实现了彻底的中国本土化,比如裤裆藏雷这种梗,不是一个有一定阅历的当代中国网民是用不出来的,而永不消逝的电波这种典故,则是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历程有深刻理解的正儿八经的人才能用出来的,必然是正宗中国人做的。

所以2077的本土化工作令我惊讶不已,难以想象这是一个波兰游戏,这和我接触的那几个波兰人对中国的认知水平实在是差别太大了。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一次在网上和一个老外交流,跟他谈过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他跟我发一个图,说中国的贫富差距

我说不是不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是这样的。

然后他又给我发了一个更破,对比感更强烈的图。

我很尴尬,我说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是你想的“那种贫富差距”,说句他不相信的话,就左边那种破破烂烂的房子在北京二环还挺多的,但是我告诉他,他买不起。

他不相信,老觉得我在糊弄他。

我也无奈。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除了汉字、彝文、谚文等极少数文字外,无论欧亚,绝大多数现存文字都能溯源到腓尼基字母,都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文字”。

“谚文借鉴八思巴字笔画”的说法未有实证,至少组合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八思巴字仍以线性排列为主,而谚文反倒有些效仿了汉字的结构。

当代各种文字间的借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 在同一套字形标准下借用和扩展(多数欧洲语言西亚、中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亚美尼亚语、格鲁吉亚语等例外。我国境内的胡都木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满文/锡伯文之间属于这类关系)
  • 改造后另外建立了一套字形标准(多数南亚语言和部分东南亚语言使用的文字系统属于这类,我国境内的藏文、版纳傣文、德宏傣文等也属于这类)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一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少”。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二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多”。

第一种方式即使用到极限,也就是像越南语这样,多出些变体字母和加符,比如

  • 基于拉丁字母A的:Àà,Ảả,Ãã,Áá,Ạạ Ăă,Ằằ,Ẳẳ,Ẵẵ,Ắắ,Ặặ Ââ,Ầầ,Ẩẩ,Ẫẫ,Ấấ,Ậậ
  • 基于拉丁字母O的:Òò,Ỏỏ,Õõ,Óó,Ọọ Ôô,Ồồ,Ổổ,Ỗỗ,Ốố,Ộộ Ơơ,Ờờ,Ởở,Ỡỡ,Ớớ,Ợợ
  • 基于拉丁字母U的:Ùù,Ủủ,Ũũ,Úú,Ụụ Ưư,Ừừ,Ửử,Ữữ,Ứứ,Ựự
  • 基于拉丁字母Y的:Ỳỳ,Ỷỷ,Ỹỹ,Ýý,Ỵỵ
  • ……(还有些就不列举了)

而第二种方式直接各定字形标准,起步就是abcd和αβγδ的差别。

这张是各位知友用过几十遍的图

比如东南亚常见的tuk-tuk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现实中tuk-tuk指的是下面这个:

这个拟声词来源于机动三轮车马达的“突突”声。

在柬埔寨、泰国、老挝三个国家的写法如下:

  • 高棉文 តុកតុក或ទុកទុក
  • 泰文 ตุ๊กตุ๊ก - ตุ๊ก ๆ
  • 老挝文 ຕຸກຕຸກ

一看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字,没错。

下面放大再看——

是不是好像有点关系了?

如果将腓尼基字母衍生出来的文字体系视为一棵参天大树,以上三种文字的差别,只相当于在一根枝梢末端,几条新杈的距离。

发源于南亚的婆罗米文字系统,则相当于一根繁茂的枝干。

下面再看个例子,

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龙”的原型,据说参照了南亚神话中的“那伽”。

这个梵语借词用中南半岛几种文字写出来分别是: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ກ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对内部结构进行“对齐”

也就是严格按原字母对应关系来“转写”,忽略各语种正字法的差别

得到这组:

  • 缅文 နာဂ
  • 老挝文 ນາຄ(实际不这样写)
  • 泰文 นาค
  • 高棉文 នាគ

放大再看——

是不是也好像有些关联?

或许有朋友注意到,左边的梵语天城文、缅文,和后边几种文字差别更大。

这是因为,相比于高棉文、泰文、老挝文的关系,它们只能算是“远亲文字”。

为什么南亚和东南亚没有出现“统一”的文字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应历史时期,这片区域未曾出现像罗马、隋唐那样的“绝对中心”

古印度之于南亚、东南亚,古高棉之于暹罗、澜沧,顶多像古希腊之于欧洲多数地区那样,只是处于“文化高位”,而非在整体国力和影响力上的全面碾压。

而在中南半岛内部,西边的孟族、缅族,中间的高棉、泰族,东边的占族、京族,也没有任何一方长期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崇。

欧洲其它语言借入希腊语的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写。

东南亚语言借入梵语巴利语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各自改订后的文字体系书写。

甚至,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天城文也不过是用来书写梵语的众多文字之一。

这就好比,假如东亚历史上始终并立着众多实力相差不远,谁也不服谁的政权,几套意音文字各自发展,或许也就不知分化成多少种文字了。

延伸阅读:

《寻龙传说》讲的是哪个国家的故事?

为什么《猫和老鼠》不叫《汤姆和杰瑞》?

卡梅隆为拍摄《阿凡达》创造了纳美人的语言?

是《旺达幻视》还是《旺达和幻视》?

有什么好看的法文原版电影?

有哪些像《人潮汹涌》这样改编了多个版本的电影?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39种语言


user avatar   zhou-kyl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28g空间800块,这是三星新的旗舰存储嘛?




  

相关话题

  英国留学读研有什么要求,需要多少费用? 
  有哪些令人感动的名人最后一幕? 
  撰写留学申请的个人陈述 (PS, personal statement)时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间谍都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搜集情报的? 
  iPhone12 pro值不值得买? 
  你估计秦始皇陵中有可能最惊人的秘密是什么? 
  现在还有哪些歌手安安静静地写着好歌? 
  大家有过哪些离奇的受伤经历? 
  外国人和中国人对旗袍美的欣赏角度有什么异同? 
  假如你和对象分手时他说了让你伤心的话,到后来你愿意和他复合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电视上那些虚假的“老中医广告”都是真的,那会有怎样的故事?
下一个讨论
宇航员在外太空短暂打开头盔又关上会发生什么?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