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战争中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 第1页

     

user avatar   wu-wen-chen-3 网友的相关建议: 
      

6来来来,让你见识下最没有底线的“女人弹”战术。图略多,推荐wifi食用。

图片来自美剧《太平洋战争》。

主角斯瓦齐是美制双足人形作战机器军团的一员,随队增援Okinawa作战。

在向冲绳南部推进的过程中,主角一行小队遭遇了难民群


可以看出军龄不同的陆战队员反应各不同,第三图里的老兵已经对接下来的事有所察觉。

难民出现了。

正要接应难民跨过泥坑过来时,主角也发现不对劲了。

那个抱着婴儿的妇女情绪很奇怪。

并且她试图向美军求助,但由于不懂日语,大兵们不清楚她在说什么。

有个大兵似乎理解了妇女的意思,女人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士兵。

好奇怪……

老兵冷漠.jpg


尽管大家不太理会她,但是这位母亲依然坚持要把孩子托付给敌国的士兵。

咦……情况好像不对!



人弹爆炸后,跟在难民后面的日军小队对美军攻击。

双方展开近距离的激烈战斗,在美军火力优势下,日军袭击失败,但是交火现场的平民几乎全灭。

只活下来一个身上都是血的女孩,毫无疑问婴儿也成灰了。

女孩恐惧得全身颤抖,连哭声都发不出。

连从瓜岛一路打过来的老兵都崩溃了。

这次遭遇“女人弹”导致后面男主宁愿无视停火命令,也要掏出左轮毙了泥坑里的日军伤兵。



日军把冲绳12所高中的全部男生都编入铁血勤皇队,结果死亡率达到50%。而高中女生则被编入战地护士部队,分别被冠以山丹花,梧桐,瑞泉和白梅的部队番号。她们的伤亡也很大,达到70%。这几乎让冲绳整整损失了本地一代知识青年。

而当地民众被强迫参与工事建设和战地服务,这些缺乏军事训练和战地经验的平民在美军的海空军火力,特别是空袭下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日军在战役中实施阵地收缩时,日军以武力胁迫大批民众向冲绳岛南部转移,在美军的军事打击下,这些民众的伤亡达到几万人的规模。在日军下达自杀令之前,撤退的日军就给被美军火力阻隔无法南撤的冲绳民众分发手榴弹和刺刀,监督大批民众自杀。

到日军战败前夕发起最后的自杀性的万岁冲锋时,彻底疯狂了的日军用刺刀逼迫手无寸铁的冲绳民众参与冲锋,在日军发出自杀令后,干脆逼迫民众大规模集体自杀,如果拒绝自杀就被日军疯狂屠杀。最后这一阶段死亡的民众占到死亡民众的一半,而其中死于日军之手的保守估计超过2万人。

当时冲绳民众总数47万人,在战役中死亡了15万人。


user avatar   dong-xiao-ru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要说一个解放军空军的战术,谈不上丧心病狂,应该算聪明的战术,为了击落敌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4年12月18日下午,一架国民党空军的RF-101侦察机从台湾起飞,低空掠过海峡,往浙江飞去。

该机飞行员是第6大队第4中队作战官谢翔鹤少校,他经验丰富,飞行时长达 2800小时,曾多次执行侦察大陆的任务,均全身而退,因此他自己充满信心。

然而这次等待谢翔鹤少校的,是解放军精心布下的天罗地网……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国民党逃到台湾后,一直派出飞机骚扰大陆。

第4中队是1955年新成立的,于1959年11月接收了4架RF-101侦察机,1960年1月开始在东南沿海进行侦察活动。

他们装备的RF-101侦察机是在F-101战斗机的基础上改装的,最大平飞速度达1.5马赫,最大飞行高度为15500米,多在大陆沿海区域活动。

由于它优异的性能,于是号称“雷达看不到、高炮够不着、飞机追不上、导弹瞄不准”。我军称其为“妖中妖”(101的谐音),称拦截行动叫“捉妖”。

1962年6月至7月,该中队连续出动了RF-101侦察机26批共28架次,侦察了北起浙江路桥,南到广东汕头的目标,最猖狂的时候竟敢从军用机场上空掠过。

RF-101的战术一般是在150米的超低空掠过海峡,并保持无线电静默,当接近大陆时,对准目标打开加力爬升到9000米至10000米的高度,然后改平进行侦察照相,完毕后迅速转向俯冲高速返航。

第4中队利用此战术成功进行了很多次侦察行动。我军此时装备的歼-5战斗机,在速度和升限上均不如RF-101,不能有效地拦截敌机。

然而敌我力量此消彼长,1963年我国成功仿制了苏联米格-19战斗机,即歼-6。1964年6月装备部队,具有了威胁RF-101的能力。

1964年底,中央军委针对拦截RF-101,统一部署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拦截分队,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964年11月底,驻青岛流亭机场的海军航空兵第4师接到命令,要求该师第10团组建拦截分队,转场到浙江台州路桥机场,伺机出击。

然而第10团仅有6名飞行员经过了改装训练,经验尚不充足。尽管如此,第4师周克林亲自率领第10团副团长王鸿喜、副大队长高绍英和飞行员王相一,带两架歼-6,于12月6日早晨6时秘密转场到了路桥机场。

国民党空军还不知道新式的歼-6已经部署到位,仍然在第二天派出RF-101前来侦察,但我军起飞太晚,没能拦截成功。

12月4日之后天气不佳,王鸿喜和高绍英等认真总结教训,听取了驻地歼-5飞行员的拦截经验,分析了敌机的飞行数据,并与歼-6做了比较。

敌机的高空高速性能优异,高空侦察和俯冲返航阶段拦截难度很大,战机稍纵即逝,因此必须在敌人爬升到位之前就开始攻击。

敌机在爬升阶段有几个弱点,首先飞行员需要检查地标,精力分散,其次飞机速度尚未起来,歼-6可以跟上。

地面导航员将歼-6引导到敌机后方,隐蔽接敌,突然攻击,有希望将敌机击落。为了拦截成功,还需要各部门紧密配合,争分夺秒。

警戒雷达需要尽早发现敌机,为我方飞机起飞赢得时间;导航员需要准确判断敌机航线,把歼-6引导到正确的位置;飞行员需要准确完成致命一击。

明确了拦截方案后,王鸿喜和战友们进行了苦练,在“快、准、狠”上下功夫,一个细节也不放过。

为了尽快上飞机,他们总结出了“先穿伞,后挂钩,两带扣好接插头”的口诀。

为了尽快发现敌机,他们总结出了“听引导、看方向、压坡度、找下方”的口诀。

为了尽快瞄准敌机,他们总结出了“下决心、朝前靠、光环套、光电稳准就开炮”的口诀。

为了配合歼-6,驻地的歼-5也会升空,对敌机进行干扰。万事俱备,只等敌人前来挑战。

时间来到了12月18日,天气有所好转,飞行员们感觉敌人会趁机来侦察。果然临近中午的时候,两架RF-101朝大陆方向飞来。

但预警来得太迟了,尽管王鸿喜和高绍英立即起飞,刚收起起落架就被命令扔掉副油箱,开加力爬升,但还是晚了一步,敌人已经侦察完毕转向返航了。

飞行员们没有气馁,立即分析出了原因,一是预警雷达没有及时发现敌机,二是没有计算准敌机到达的时间,延误了起飞。

尽管首战失利,但大家不敢放松警惕,随时应对敌机的下一次侦察任务。

果然到了下午两点,路桥机场接到了预警通告。二十分钟后,海航6师的两架歼-5起飞,佯动迷惑敌机。

这就是文章开头那一幕,国民党空军第6大队第4中队的谢翔鹤少校驾机飞进了包围圈。

14时42分,真正的杀手锏王鸿喜驾驶歼-6升空,爬升到4000米后飞往机场东北空域埋伏。

14时58分,披山岛海军雷达2团警戒连捕捉到了敌机,位于路桥机场东南方向约150公里,高度300米,航向330度。

很明显,谢翔鹤想通过超低空飞行,利用山体掩护躲避雷达。路桥基地司令员吴长武认为:敌机会在披山岛至温岭段进行爬升,然后抵达路桥机场上空侦察。

在爬升阶段干掉敌机是最合适的。15时,雷达发现敌机即将进入大陆上空,地面领航员乔连吉立即命令王鸿喜扔掉副油箱,向预定空域飞去。

就在这关键时候,地面雷达因操作失误跟丢了目标。领航员临危不乱,采用推测引导法,预估RF-101的航线,并与王鸿喜时刻保持联系。

雷达重新捕捉到了目标,发现敌机正沿着推测的航线快速爬升。地面领航员立即告诉王鸿喜:“敌机在你的右侧5000米处,高度1500米。”

王鸿喜回忆道:“我按照地面领航员的引导飞去,没有发现敌机。不一会儿地面又告诉我:‘敌机在左侧,高度2500米。’”

然而王鸿喜还是没有发现敌机,焦急的他想起了之前总结的口诀:“敌爬高,我爬高,高敌两千不可少;敌改平,我改平,高敌一千为最好。”

于是王鸿喜爬升到了5500米的高度,仍然没有敌机的踪影。这时地面领航员又告诉他:“右转40度。”接着又说:“敌机和你重合在一起了。”

王鸿喜说:“我按口诀‘压坡度,找下面’搜索,敌机果然在右后下方,正在爬升。”

“对方应该没有发现我,未进行规避动作。我立即右滚转倒扣下去,接着左滚转到敌机后面改平。此时距离有点远了,我打开了加力,追了上去。”

王鸿喜不断地接近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打开了半雷达瞄准具,把敌机套入了瞄准光环中。

“下狠心,向近靠,不到二百不开炮。”这是另外一句口诀。王鸿喜驾机逼近到了距敌机大约200米的位置,连飞机蒙皮结合处都看得清清楚楚。

15时6分,敌机在9700米的高度改平,王鸿喜趁机瞄准敌机尾喷管上方开火,敌机左机翼瞬间冒出了一股黑烟,整架飞机剧烈摇晃,接着滚转倒扣脱离。

王鸿喜接着说:“我立即做了半滚倒转跟下来,两架飞机一前一后,俯冲到了披山岛附近,高度仅有200米。我抓住机会继续开火,炮弹成功命中了敌机。”

歼-6装备了30mm机炮,威力巨大,RF-101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飞行员谢翔鹤见甩不掉歼-6,只能弃机跳伞。

王鸿喜看到敌机飞行员从座舱里弹射出来,便拉起了飞机,没有继续攻击。此时高度已经很低了,而那架RF-101坠毁在了浙江温岭以东45公里处的海面上。

打下了敌机的王鸿喜兴奋地说道:“我在降落伞上空转了一圈,看到飞行员掉到海里了,便向指挥部报告了情况,然后奉命返航,最后安全着陆。”

谢翔鹤落水后很快就被渔船上的民兵俘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居然会被击落。

好戏还没有结束,后来谢翔鹤被带到了东海舰队航空兵司令部,一名解放军军官拿出了一张照片,里面正是他和妻子参加第4中队舞会的场景。

解放军军官还告诉谢翔鹤:“你不需要说什么,我们知道的比你还多。那天你一起飞,我们就知道是老谢你来了。”

这次战斗深入分析了敌机侦察活动,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路桥的战斗经验迅速被推广。三个月后,空军第18师再次击落了RF-101,有力地震慑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战史堂」,推送高质量的近现代战斗故事。


user avatar   xia-er-xie-fu-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375年,是明代刚刚确立全国性统治的时候,但是全国各地依然有元代的残存势力。而元太尉纳哈出割据东北,是其中比较强大的一支。当年冬天,纳哈出率蒙古大军进攻辽东,直指辽东金州城。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明军人数远远少于元军,金州城是座卫所小城,而城墙也没盖完,战争的胜负似乎已分。

但是金州城的明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发明了一种真·重口的战术:

泼粪!

城内的明军把城里的厕所里面的屎尿都拿出来,并且把水烧开,把翔、尿和开水混合起来,泼向元军!

这一古代生化武器的威力实在是太大,据史料记载,被煮沸的翔袭击过的人类皮肤先会被烫伤,然后就会被翔里面的病原体感染,在没有抗生素的古代,基本属于必死无疑。其他幸存的敌军的心灵也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士气大减。

正如大家所猜到的,金州城保住了


user avatar   lin-wei-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北宋初年,北宋力争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辽国针锋相对,两国在北方战斗十分激烈,城池频繁易主

《合肥广记》中记载了一则战争中发生的趣事,“蝈蝈外交”


北宋名将宋乙奉诏北伐,从开封一路打到保定地区,一路大杀特杀,所向披靡,打到保定时遇到艰难的抵抗,因为辽国奉命守保定城的也是辽国名将耶律义。


未待宋军到达保定,耶律义面对众军说道,宋军此行志在必得,战斗力虽强,但此次我方是以逸待劳,他30万兵马,从开封一路至此,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不出半个月,北方援军一到,宋军一击便破。


宋乙到保定城下,一刻也不休息,立马对保定城9个门分别攻击,耶律义守的十分艰难,战争连续打了半个月,宋乙无法攻入城中,耶律义也死伤惨重,他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守到援军到来之时。恰逢此夜正是中秋夜圆,无论是宋军还是辽军都已经疲惫不堪,望着当空圆月,许多士兵心中十分感慨,也许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望见如此月圆,不知能否离开此地,回乡团聚。


感慨中,南军营中竟有人唱起来江浙民谣,一时间全军都陷入了一片温柔的歌声的海洋里。城楼上的辽军也想起北方的家,唱起北方民谣,一时间,竟有了双方情歌对唱的赶脚



耶律义在城楼上见到此情此景,也是感慨万千,当下,他想了一个神奇的计策



他了解在斗蝈蝈成风的南国里,对方主将宋乙也十分好这一口。时传,中原三大蝈之首,神威将军,就在宋乙的手中,可见他调教蝈蝈的神通,想到此,他立刻指派使者进入宋军大营,提出一个艰难的决定:辽宋本是一家,今贵军劳师远征,不如达成君子协定,双方用自己的蝈蝈比试比试,如果耶律义的蝈蝈赢了,则耶律义甘愿让出空城,宋军五日内不可追击,若耶律的蝈蝈赢了,宋乙军队请退后三百里。


此言一出,宋乙马上意识到耶律义城中怕已经是易子相食了,不然不必提出这么神奇的“蝈蝈外交”,将士们听到此,均向宋乙表示不愿受到此番侮辱,愿意领兵一举破城。但宋乙答应了使者的条件,请使者回报明日各出蝈蝈决战。


使者走后,众将不解,其一,此番言论证明城中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其二,宋乙远征哪里会带着自己的“神威将军”在身边?“中原三大蝈”除了第一的“神威将军”在宋乙手上,另外两只均在耶律义手上。原来在那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耶律义也是斗蝈蝈的狂热爱好者,当时要是有杨老师,耶律义肯定要被抓去电击戒蝈蝈瘾


所以耶律义也深知宋乙同样作为蝈蝈爱好者,一定会接受这样的挑战,即使宋乙“神威将军”不在手中,也会使用他的其他蝈蝈来应战,以捍卫蝈蝈er的尊严。


但是耶律义没有想到的是,宋乙有另一番打算,宋乙知道虽然保定城中已经不堪一击,但自己的军队也处在崩溃的边缘,士气到达了最低点,士兵已经是每日一餐,而即使如此,剩余的粮草已经不够支持五日了,他知道即使耶律义输了,也不一定会遵守条件让出空城,但希望借此机会在“蝈蝈外交”中取得胜利,振奋士气,一举破城。而他的蝈蝈还远在千里之外的开封,如何能在一夜之中取得自己的蝈蝈呢?


宋乙想到了自己一直带在身边的特种部队:虎骑营,这是一只全副胡械的军队,他们的马都是精选自中亚的汗血宝马,在此番攻城战中没有发挥作用,没想到这时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宋乙亲自上马,带着虎骑营向南狂奔,临行前敦促副将,若一夜未回,请组织有序撤退。


这一夜是难熬的一夜,谁也不相信,什么样的马能在一夜完成千里来回的奔袭。天将将明,副将已经在准备有序退兵,城上传来辽军的嬉笑声,正在这时,浓雾中慢慢显现出十几匹黑马的轮廓,他们做到了!不愧是举世闻名的虎骑营!


副将不见宋乙,忙问,宋乙呢?虎骑营解释到,在即将到达保定的时候,宋乙跌进阴沟,卡在水中,十几位骑兵停下来准备解救他,他说道,不用管我,赶紧把蝈蝈带到保定去,这只蝈蝈比我宝贵十倍!说着从自己的身上取出蝈蝈,交给了骑兵手中


全军听后十分感动,当“神威将军”出现在战场上时,耶律义惊呆了,他难以相信竟然真的有这么丧心病狂的人能够千里取蝈蝈,知道自己输了,闭门不站,宋军全军上下义愤填膺,各个从饿肚子的阴影里走出来,神勇非常,耶律义知道此城守不住了,自己带了三十骑弃城而去,宋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保定


不知道他们后来有没有想起来回去救阴沟里的宋乙


但不管怎么样,这一战沉重打击了辽军的士气,为其后的一百年宋辽之争奠定了良好的开头

后人有诗赞曰:沟里蝈价胜十乙,骑营火赴必取之


user avatar   da-ma-lin-jiang-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马来亚的紧急法令衍生的政策——华人新村。

1945年二战日本战败后,英国重新掌管马来亚。在抗日战争立下大功的马来亚共产党打算加入马来亚的政治格局,但被重新返回东南亚的英国反对,并且遭到取缔。为此马来亚共产党(马共)展开武装行动,成立马来亚人民解放军,杀死了不少汉奸和在日本占领马来亚期间帮日本人带路的马来人。当马共杀死了三个欧洲人园主后,英国总督宣布紧急法令,全面取缔马共。后来这名总督被刺杀,新总督采用英国在非洲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的新村政策,强制把马来亚50万名华人集中到远离马共根据地的特定地段,这些地方叫做华人新村,目的是为了隔绝马共的主要支持者,让马共无法获取民援(马共后援部队)的支援。新村被篱笆围起来,并且被士兵驻守,出入口只在早上7点至晚上6点开放,出入新村必须要有“登记”(身份证),并且不能把粮食带出新村,伙食都是由政府配给。自此,马共全面失去人民的支持,被迫撤退到马来亚半岛蒂蒂旺莎山脉里种菜为生。而英军和马来兵团也对在树林里打游击战的马共展开围剿,放火烧山、喷毒气是其中的手段。到了后期,马来亚境内的马共的据点被英军刨除后,他们被迫驻扎在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的边界。至今马来亚半岛境内还存有452个华人新村,而东马来西亚的砂拉越州也有为了防范砂拉越共产党的3个华人新村。

这些新村成为那段年代仅存的记忆,很多老一辈马来西亚华人都是在新村里度过童年。我的童年也是在新村里度过的。

每一个新村都有各自的特色,比如我这个村的福建人比较多,而其它地方的新村广东人比较多等等。而且在新村你能看到民国时期福建和广东特有的建筑样式,非常传统,同时也结合了马来西亚的气候,建筑样式是中华的,而建筑材料是马来人的亚答叶,形成南洋独有的华人文化。

马共的书记总陈平于1989年在泰国与马来西亚政府签订《1989年合艾协定》,正式放弃抵抗,马来亚人民解放军解散,结束了马来西亚的武装威胁。2013年9月16日,同是马来西亚成立的第50周年,陈平在泰国曼谷逝世。他的遗愿是希望骨灰能撒在他位于霹雳州家乡的大海和蒂蒂旺莎山脉,但马来西亚政府至今仍然没批准。


名词解释:

马来亚和马来西亚不是同一个概念:

1、地理上的马来亚包括马来亚半岛和新加坡。

2、马来西亚联邦是马来亚联合邦、沙巴和砂拉越组成的主权国家。

3、马来亚联合邦是马来亚半岛上11个州(邦)组成的联邦。

4、马来亚共产党和马来西亚共产党不是同一个政党,马来西亚共产党是从马来亚共产党分化出来。

福建人:祖籍闽南地区的人

广东人:祖籍粤语地区的人


第一次更新:2018年1月2日

第二次更新:2021年2月21日

图片及资料来源:

马来西亚紧急状态. (2020, December 2). Retrieved from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zh.wikipedia.org/w/inde


user avatar   summereast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0年6月27日,英国战时内阁制定了“夺取、控制乃至消灭法国舰队”的计划,即“弩炮计划”。这是英国政府在法德停战协定签字后做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该计划于7月3日开始实施,历时11天,结果法国本土以外的舰队的绝大部分均被英军控制或摧毁

1940年6月22日,法德签订了停战协定, 根据停战协定,法国将大半的法国领土,所有大西洋岸的口岸基地,重要的工业和富饶的农业区交给德国占领,而法国维希政府只保留南部法国与法属北非的殖民地,由维希法军进行管理,并不许通敌。针对法国海军,协定是这样规定的:

希特勒之所以没有直接征用法国的海军力量,一方面考虑到法国民众非常强烈的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大片的法属北非的殖民也需要力量去防守。与其自己派兵,不如让法国人自己来守。根据这条协定,法国海军——这支世界第四大海军,主要集中在土伦、阿尔及尔、奥兰港和卡萨布兰卡等几个港口。它的不幸,也由此开始……

这时的法国海军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尚未施展拳脚,就已经没有了敌人,也失去了盟友,何去何从的问题困扰着法海军的灵魂人物达尔朗海军上将。为了法国的军舰上还能飘扬法国的军旗,为了保留法兰西的半壁江山,也为了法国人最后残存的尊严,他选择了服从维希政府,驻守法国南部港口及北非殖民地。

但是法国海军的选择让作风非常强硬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大为不满,他不能容忍强大的法国海军力量有一天成为威胁英国本土或威胁其海上运输线的可能性存在,要么拥有它,要么消灭他。于是在他的授意下,英国制定了旨在夺取和控制法国海军,代号为“弩炮计划”军事行动。

行动在三个区域先后展开:

6月24日,法德停战协定签定后第三天,英国海军突袭停泊在英国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军港的法国军舰,解除其武装,并接管舰队;

7月3日,在法属西印度群岛,当地法国舰队与美国达成协议,解除了武装;

如果说前两区域还算顺利,激战出现在了法海军主要集结地的北非海岸的奥兰和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皇家海军“H舰队”在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的指挥下,将法国舰队围堵在军港内,提出条件:要么加入英国开展对德作战,要么六小时内自行凿沉所有舰船。

高傲的法国人既不想臣服于德国,更不想屈服于英国,他们拒绝了英国人的条件。英国皇家海军开始进攻,法军在让.苏尔海军上将指挥下奋起还击,这就是著名的米尔斯克比尔大海战。毕竟英军有备而来,而且海空军力量更强一筹,法海军损失惨重,包括3艘战列舰在内的一大批舰艇被毁,1297名法国水兵被打死, 341人受伤。而更令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是,打败他们的德国人尚且允许法国人保留自己的海军,而几周前还并肩做战的盟友英国人却要对法国人赶尽杀绝,颜面扫地。这一事件激起了法国人的公愤,导致贝当政府断绝了与英国的外交关系。达尔朗当即下令采取报复措施,轰炸了英军在直布罗陀的基地。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弩炮计划”执行后,法国海军虽实力大损,“黎赛留”号战列舰的存在仍使英国海军并不放心,在1940年9月,英国对在北非达喀尔的法国海军舰队又发动了“威吓”行动。在达喀尔战役中,驻达喀尔的法军舰队得到了炮台和本土赶来的巡洋舰队的有力支援,击伤了英国驱逐舰三艘,重创了“坚决”号战列舰。法国也有两艘驱逐舰被烧毁和搁浅,“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创。达喀尔之战法军取得了胜利,但英国也完成了最主要的目标——“黎赛留”号战列舰被创。英国不再面临来自法国的海上威胁。

米尔斯克比尔战役和达喀尔战役,也使英法这对昔日的盟友反目,法海军视英国为宿敌。

在相对沉寂了两年左右,时间转眼到了1942年,美英两国共同制订了在法属北非登陆的“火炬”作战计划,计划以此为跳板,进攻意大利,实现反攻欧洲大陆的目的。两国特混舰队在1942年11月8日分别于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域登陆。在登陆过程中,遭到了对英军极度仇恨的法国海军的猛烈还击。在阻止盟军登陆的战斗中,法军损失了1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10艘潜水艇, "让巴尔"号战列舰也被重创,伤亡达3000人。事情的转机又发生在达尔朗身上,这时的达尔朗,已经是维希政府三军总司令。出于对德国人的极度憎恨,而这种憎恨超过了对英国人的恨,他命令法属北非各地立即停火,并下令在土伦和达喀尔的法军剩余舰队迅速开往北非。但是,在土伦的法国舰队不愿与英国舰队一同作战,他们无法原谅英国人在米尔斯克比尔和达喀尔所犯下的罪恶,土伦舰队司令拉博德海军上将坚决拒绝了达尔朗要求。英国人为他们当年的行动付出了代价。

与此同时,法属北非各地立即停火的消息传到德国,法国人的投降激怒了希特勒,他立即下令占领全部法国,并计划夺取在土伦的法国舰队。面对德国人的包围,高傲的法国海军拒绝了英国人的援助,他们不愿意向敌人屈服,不论他们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他们选择了一条最悲壮的方式——自沉。包括3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16艘鱼雷艇,16艘潜水艇,7艘通讯舰,3艘侦察舰,以及60多艘运输舰、油船、挖泥船和拖船在内的法国舰队全部自沉。这支曾经是世界第四的海军用充满悲壮色彩的自我毁灭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也捍卫了自己的荣誉。法国人的高傲决定了他们不会向自己的敌人投降,法国海军的荣誉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user avatar   jiang-cheng-94-43-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日本人两种战法最为恶心。

一个是731部队。




伪康德9年(1942年)6月,七三一部队在安达特别靶场上用活人进行鼠疫跳蚤“石井式”磁壳炸弹效能试验。把15名被试验者绑在实验场的铁柱子上,用飞机将20枚炸弹投向试验场上空。

死亡女性



石井四郎中将下令:“尽可能多地将‘圆木’和PX从满洲抢运回国。由于美军将于8月25日由东京附近的相模湾登陆,所以我们要抢在他们之前将病菌武器分布在日本全国,伺机对进驻日本的美军发动全面病菌战争。

中国“圆木”指的是携带病菌的中国受害者。“满洲”PX指沾染了病菌的跳蚤,由731部队第四部提供。第四部是个大型的病菌战武器制造厂,每3个月生产45公斤带病菌的跳蚤,相当于1.45亿只。日本美女是比较疯狂的设想,就是由甘当“自愿者”的日本女性充当携菌者,使其与美军进行“亲密接触”,以期达到“奇袭”的效果。

日本有过战争史上最肮脏的“金马计划”。金马是日本著名人体病毒学博士,他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军部提出了一个无耻的建议:太平洋岛屿的土著居民,性格粗犷豪放,再加上天气炎热,女性多袒胸露腹,性关系比较混乱。在太平洋作战的美军士兵性行为一向不检点,一旦接触土著妇女,极易出事。

如:



日本详细的有:“细菌植入”、“活体解剖”、“极限测试”、“人马猴血互换”等惨绝人寰的实验,在这里进行。实验区域分为男部、女部,女部有学生、教师、抗日志士家属,主要用来做性病实验。被凌辱的女“马路大”生下婴儿,为了保住孩子,自己经历所有残忍的实验。但孩子还是难逃实验材料的命运——婴儿冻伤测试......

这是转载的:

被关押在特设监狱中的人,就像实验室里饲养的小白鼠。平均每2天就有3人被拉出去做实验,从此一去不回。在这种情况下,一批“马路大”不到2个月就全部被杀害。但却有一个“马路大”在这里整整活了两年,他就是所有“马路大”中唯一留下编号和记载的第909号,一些资料、包括证人口述显示:“909号年龄三十多岁,身高1.75米,是一位通晓日、英、俄三国语言的中国人。据他本人说,在被带进731部队之前,他一直在苏满边境当警官。”

  由于语言天赋,日本人把909号当作了与马路大沟通的翻译,于是909号趁机代表狱友提出了改善居住条件等要求。同时,909号似乎还在进行刺探情报的工作,有一次,他突然向一位日军军医发问:“听说,你为了升官正在进行考试前的学习吧?”又有一次,他跟一位熟悉的日军军医搭话:“蒙您多方照顾,请把这个送给您夫人吧。”赠送的是909号不知什么时候亲手制作的一双中式女鞋。

  撰写还原731部队书籍《恶魔的饱食》的日本知名作家森村诚一在书中转述了前731部队成员对909号的评价:

  “无论被关在怎样绝望的环境之中绝不灰心丧气。支撑909号的,不仅是人,而是一种不屈的信念。但是,他作为‘马路大’的命运结束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1942年秋天,909号被用于赤痢菌的人体实验,在服用活菌液体三天之后,909号剧烈腹痛腹泻。后来腹部被切开,身体还冒着热气。

  将909号活活杀死的人中,就有那位接受女鞋当礼物的军医。事后,这位军医将女鞋烧掉,还认为自己对909号已经仁至义尽。在他看来,如果909号经受住实验活了下来,那么还得经受冻伤实验和毒瓦斯实验,遭受二遍、三遍苦。

  从1997年开始,关于“特别移送”的档案陆续被解密,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自己亲人的真实下落。档案材料的解密,也触动了一些当年参加特别移送行动的日本老兵。原关东军大连宪兵队曹长三尾丰在去世前讲述了当年参与特别移送的全过程:“1943年10月,我从大连赶到天津,抓捕了共产国际的情报员王耀轩。”

  三尾丰曾回忆说,“在哈尔滨火车站设有很少有人出入的出口,出站后装上漆黑的没有窗子的卡车,‘马路大’用于人体解剖实验材料被送到七三一部队并被强行用于人体实验的史实,这是人所共知的,‘马路大’也是绝对不可能活着走出去七三一的。 ”

  2001年,王耀轩的儿子王亦兵作为细菌战受害者遗属赴东京起诉,得到这个消息的三尾丰特地赶来出庭作证,并多次向王亦兵当面谢罪。但是更多的受害者以及他们的亲人却没有等到任何的道歉,甚至没有任何回应。



18篇"绝密"论文透露出的秘密

  731部队从成立到战败前整建制撤回日本都是日本国最大的秘密,这次采访中我们偶然发现了58篇论文,这是前段时间刚刚由日本友好人士搜集到的731部队原队员在1939年至1944年期间撰写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其中18篇带有“秘”字图标,哈医大医史学教授李志平说,这些带“秘”字样的论文在当时是绝对机密,而这18篇“绝密”论文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鼠疫、跳蚤的。粗略翻阅这些日文原文的论文,731部队当时对鼠疫、跳蚤研究程度之细令人乍舌。



  实验发现投入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的带菌跳蚤其中80%会在爆炸中幸存,带菌跳蚤最多可存活30天,在此期间具有较强传染性。如果将10个人关在一个每平方米有20只带鼠疫菌跳蚤的房间内,这10个人中的6个人会因感染鼠疫死亡。

  跟731部队在研究细菌方面已经达到极致相比,在细菌战中被感染致死致残的中国百姓显得那么无辜和脆弱。我们采访期间前往浙江义乌,当年细菌战侵害过的地方之一。抗战胜利70年去,细菌战的伤痛还在这里不能抹去。我们去了一个叫崇山的村庄。

日本军医以活人实验作为论文依据

  除了清洗般地毁灭了整个村庄,崇山村的遇难者还成为日军细菌部队研发更具杀伤力的细菌武器的实验品。甚至在战后,还被作为实验依据撰写了不少医学论文。近喰秀太是南京1644部队细菌兵器研究制造部门的一名少佐军官,近喰秀太用“松山株”在老鼠身上进行感染试验,培养出了新的传播媒介印度客蚤。他在1949年12月1日的日本《昭和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有关鼠族对于鼠疫菌的感受性》的论文,就是以崇山细菌战受害者的野外试验,以及在人体中培养提取鼠疫菌“松山株”(松山,崇山的义乌方言谐音)标本,和“金华株”、“南京株”野外试验情况作为论文依据的。

日本实验是用活人的。有时候为了测量数据,甚至对东北村庄做实验

还有些图片可以网上查得到。太恐怖,就不放在网上了

还有就是日本神风护卫队。

根据<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总结报告>(太平洋战争部分),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6月冲绳战役,日本一共发动了2550次神风攻击行动。

他们的命中率约20%,也就是说5架飞机中有1架设法击中敌军舰船-有些被炸沈,有些受到损害。其他飞机要么在飞行中出现机械故障,要么被敌方飞机拦截,要么被他们试图袭击的舰船的防空火力击中。

神风特攻队的成员包含一些不知生死为何物,但具有狂热爱国心的日本青年。神风特攻队在军中、民间招募军民青年,当时甚至包括日本的前殖民地如台湾,皆曾有年青人参加。在进行简单的飞行训练后,让其驾驶只有单程油料的飞机满载炸药起飞,抵达美海军军舰上空后,以自杀攻击的方式撞向军舰。内中或者有像关行男那样,在军国主义与自己的生命之间作过一番挣扎的较年长军人。但也有报道说部份神风特攻队队员是被迫的,尤其是在战争后期,指挥官甚至命令其空军的优秀飞行员一并充当敢死队。

某些资料显示,特攻队员被绑缚于特攻机或战机上,当然不提供伞具,断绝其求生的希望。

上级对因故取消任务(如敌踪消失)的特攻员们,会动员同侪加强心理压力,务使坚定执行下一次必死任务的意志。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user avatar   jinz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美国驻韩「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陆军上将,1951 年在朝鲜战争中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

说到丧心病狂,怎能忘了「范弗里特」。

面对仅有 3.7 平方公里的上甘岭,用 300 多门重炮将 190 万发炮弹,连同 5000 多枚航空炸弹倾泻而下,将上甘岭整整削低了两米。

▲朝鲜战场上美空军进行的地毯式轰炸

攻击 983 高地时,授意手下大将拉夫纳。

在 9 天时间里,发射了 36 万发炮弹,1 门 1 天 320 炮,把森林炸成了焦土。

在范弗里特出任驻韩「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司令期间,美军的弹药消耗是之前的五倍,美军飞行员曾从空中发回报告称:「不可能再有什么生物存在了」。

这就是疯狂的战法「范弗里特弹药量」。

▲朝鲜战场上,美军恐怖的弹药消耗




范弗里特是个典型的笑面虎,无论是在军中或是面对媒体和公众,他都是一副笑脸。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说过范弗里特是「美国最伟大的将军」。

韩军将领白善烨在回忆录中写到:「范弗里特和美军其他高级军官不同,他从不和总统李承晚发生争执和冲突,而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温和的像个农民。」

就是这个白善烨口中的「农民」,在一档名为《国家成就》的电视节目中,回答主持人提出 「朝鲜战场上什么最值得称赞?」的问题时,却面带笑容的给出了一震惊世界的答案 --「我杀了很多人。」

▲范弗里特在参加美国一档名为《国家成就》的节目时的视频截图。图片出自纪录片《铁在烧》

1951 年初,刚当上第八集团军司令一职的范弗里特上任不久,就在写给全体士兵的信中立了一个 flag,他写道:

「李奇微将军和我,对第八集团军有信心,我们一定会赢。」

▲经过美军士兵「涂鸦」的谢尔曼坦克

同年 5 月第八集团军集中所有精锐倾巢而出,仅 21 日西线部队就向前推进了 80 至 100 公里,远远超过了徒步前进的志愿军的行军极限。

为了对付志愿军他挖空心思,大量调动部队,企图最大限度造成中国军队伤亡。

作家萨苏说过范弗利特这人的「四大」:「个子大,腰围大,胆子大,弹药消耗大。「

▲美军的炮火轰炸,照亮了夜空

单说「弹药消耗大」范弗里特可真是「名不虚传」,继承了李奇微「火海战术」的他,试图集中飞机和重炮合击,让美军所经之地寸草不生。

8 月 18 日 6 时,范弗里特麾下美第 2 师长拉夫纳少将集中全部火力(中、轻炮 7 个营共 126 门和中、重迫击炮 72 门)一齐攻击,将 983 高地炸成了「血染岭」。

▲M40 155 毫米自行榴弹

在范弗里特的授意下拉夫纳师长执行了「在攻击中弹药没有限制"的方针,一时 983 高地炮如雨下,攻击异常凶猛。

此时「人民军」的炮兵和迫击炮阵地完全被爆炸的烟尘所覆盖,整个战场像是个人间地狱,感觉一个活人也没有了。

▲M43 型 203 毫米榴弹炮

9 天的战斗中所消耗的弹药仅炮弹就发射了 36 万发,相当 1 门炮发射了 2860 发(平均一门炮 1 天 320 发)。

幸好当时正在下雨,才中止了空军支援,否则破坏将更加巨大。

▲B-29 轰炸机恐怖的投弹

正当 1952 年朝鲜战场中美军队呈现僵持局面时,10 月 14 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志愿军发动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以上甘岭地区(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高地)为主要进攻目标的"金化攻势",代号"摊牌行动"。

▲M43 型 203 毫米自行榴弹炮

范弗里特有一句著名的人生格言:「没有什么阵地是十万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十万发不行,那就再来十万发。」

面对仅有 3.7 平方公里,在地图上标高不超过海拔 597.9 米的上甘岭,范弗里特决定大开杀戒,他夸下海口要以 200 人伤亡的代价,在 5 天内全歼中国人民志愿军。

▲T34「管风琴」火箭炮

此役范弗里特动用了 300 多门重炮,190 万发炮弹,连同 5000 多枚航空炸弹倾泻,将上甘岭的山头整整削低两米;

志愿军这边整个上甘岭阵地上,随意抓一把沙土,就能抓出数十个弹片。

在一截不到一米长的焦黑树干上,密密麻麻嵌着几百个弹头和弹片。

面对恐怖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志愿军战士们选择了英勇抵抗。

据统计在 1952 年 10 月至 11 月,在大约 43 天的鏖战里,中美双方反复争夺阵地多达 59 次,面对凶猛的地空炮火的攻击,志愿军击退敌人 900 多次的冲锋。

一轮炮击过后,硝烟弥漫的高地上美军常能看到中国军人像从地底下钻出来似地,没有丝毫退缩。

曾经妄想以 200 人伤亡为代价全歼志愿军的范弗里特,却不得不面对美韩军伤亡 2.5 万的现实,当然志愿军也付出了将近 1.2 万人伤亡的代价。

联合国军指挥官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沮丧地说:「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 8000 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原本等待着得胜返乡的美国大兵们,却不得不吞下自己酿的苦果。

▲1954 年玛丽莲梦露到前线慰问美军大



前不久看纪录片《铁在烧》时,志愿军第 63 军 188 师老兵贾文岐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中国曾经遭到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我们就有一个信念,这种惨状绝不能再在祖国重演,所以就是死,也要把敌人顶回去。」


看两张战后朝韩百姓的照片,或许更能理解老兵的话。


▲一名韩国女孩背着她的弟弟在 Haengju 地区逃难

▲1951 年韩国首都,首尔街头的 3 个难民,这么年幼的姐姐背着一个孩子,牵着自己的弟弟


2014 年 3 月 28 日 9 时 30 分许,搭载 437 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离开祖国 60 多年的烈士英灵回家。


文字与影像素材资料 参考:

1、《铁在烧 -- 志愿军第 63 军铁原战记》 纪录

2、《断刀:朝鲜战场大逆转》 纪录片

3、《铁在烧》 人民出版社 萨苏

4、《朝鲜战争》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树增

5、《朝鲜战争 -- 未曾透露的真相》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约瑟夫·· 古尔登


user avatar   chen-k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了对付美军的近乎无敌的装甲部队,想了不少办法,也搞出了不少光怪陆离的武器备,既有黔驴技穷的色彩,也有丧心病狂的意味。

看上去比较正常一些的九三式反坦克地雷、燃烧瓶、九九式爆破筒、棒地雷,以及大家相对熟悉的王八一样的九九式磁性反坦克地雷就不介绍了,咱们来看看一些其他玩意儿。

水雷

对,水雷。就是非常任性地把九六式水雷和二式水雷从水里捞出来直接埋滩头。二式因为外形缘故,美军称为茶壶雷。

一式玻璃瓶氰氢酸毒气手榴弹

英军于1942年遭遇过该武器,美军于1943年在瓜岛缴获过这个东西。这东西摔在坦克上碎裂之后,毒液流进坦克迅速蒸发,乘员两秒内失去意识,5分钟内死亡,10分钟后毒性实效,普通过滤式放毒面具无法抵御。但只能在一定封闭空间起作用,不适合对暴露在外人员使用。差不多的还有一式玻璃瓶烟雾手榴弹。

二式深水炸弹型简易反坦克地雷

这个酷似大垃圾桶的深水炸弹被埋在了地下,重达113.4公斤,压发引爆,威力可以用丧心病狂形容。日军还将227公斤的航弹做过同样改装来达到让美军坦克坐土飞机的效果。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

这个看上去极为lowB的武器需要用那个绳子甩出去,为了有足够的惯性和撞击力引爆手榴弹,日军必须使出很大力气,并且为了保证安全,要与目标至少保持11米的距离。最为坑爹的是投掷方式和链球差不多,需要不断旋转加速挥舞,一旦掌握不好出手时机,不慎撒手了……身边的队友……

三式、四式地雷

三式分为甲型和乙型,甲型为陶制,乙型为木制。四式地雷为木制,都是资源匮乏的无奈之作,类似的还有四式陶制手榴弹。

试验型反坦克手榴弹

这个黑球可以炸穿70毫米装甲,但极不安全,安全销拔掉之后,掉地上就响了。此款武器在游戏《战争之人》中的表现极为坑爹,甩到对方坦克上之后弹出去老远,炸出一大坨烟土之后对方坦克屁事没有。答主曾经用它炸过一辆苏军装甲汽车,仅仅崩飞了人家一个轮子,炮塔从容不迫地转过来把暗算的凶手突突了。

刺雷

挺雷便刺的那位小哥手里的家伙就是刺雷,使用方法如图所示,拔掉销子上去怼就行了,玉碎精神不是很强的话可以当标枪甩出去。日军曾经强迫美军战俘使用刺雷攻击缴获来的坦克进行实验,击毁了m3,战俘也炸死了。从实验数据来看可以炸穿150毫米装甲,60度倾斜的可以炸穿100毫米,消灭M4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其使用方法限制了威力的发挥,绝大多数刺雷的攻击行动都惨遭失败。美军称为傻瓜棍。

吸盘雷

使用方法与刺雷一样,怼。

不同的是有10到18秒的延时,但感觉意义不大。

杆雷

在竹竿上绑着各类爆炸物都称为杆雷。可能绑九三式反坦克地雷、三式地雷以及炸药包等等,后来的钩雷多了一个挂住坦克的功能,也有用带钩绳子甩爆炸物的。

坐垫雷

基本上就是炸药包,战果寥寥。

背包式反坦克地雷

一个十多斤的木制盒子背在身后,当敌军坦克路过时突然钻入车底拉导线,玉碎。

简易空心装药雷

日军称为急造爆雷。木制盒子,有3公斤型,5公斤型,7公斤型,10公斤型,15公斤型,通常电控爆炸,可以炸穿70毫米装甲。

工具箱地雷

……就是雷壳是工具箱的……地雷。为九三式的简易版。

混凝土雷

……就是雷壳是混凝土的……地雷。18.14公斤,电导线击发爆炸。

椰子雷

还有一个nb的称号——火炎丸。

南太平洋的日军就地取材,将反坦克作战的普遍真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日军特色的军国主义反坦克新路。极富创造性,威力极为有限。

分为杀伤爆破型和燃烧型,杀爆型就是往椰子里插一个九一式手榴弹,能对小型车辆造成威胁。燃烧型就是把汽油橡胶塞进去,当燃烧瓶使。

还有其他各类改装“爆雷”都大同小异。

以及极富特色的反坦克居合斩,反坦克竹枪术等等……


user avatar   li-er-wang-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二战时日军的心理战也很丧心病狂。

比如,他们用飞机播撒了大量“投降票”,妄图能以此动摇中国士兵的战斗意志,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还有叫同志票的,跟投降票其实完全一样。


另外,还有针对美国士兵的英文投降票。


为了投美军士兵所好,日本人竟然还在投降票中加入了特别元素。。。




     

相关话题

  通过专门的生物病毒能够对特定的生物群体进行灭绝打击吗? 
  为什么三大战役里徐东阻击战没有塔山阻击战那么出名? 
  有哪些失传多年后又被发现的文章或诗词? 
  什么叫休克疗法?在俄罗斯具体怎么实施的?给俄罗斯带来了哪些影响及结果? 
  二战日军在瓜岛大势已去直到最终投降这漫长的两年多,作战意志和具体计划多大程度受到夸张战报的影响? 
  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意大利人势力都经历了怎样的兴衰? 
  如何评价乾隆和华盛顿同一年去世? 
  爱新觉罗五世祖疑似是03,爱新觉罗真是汉人后裔? 
  历史上有哪些「痛击我的队友,保护我的敌人」的案例? 
  历史上有哪些“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实例? 

前一个讨论
如果《成龙历险记》里的圣主穿越到原神会发生什么?
下一个讨论
明日方舟中艾雅法拉和银灰是否过于OP了?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