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哪些技巧?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bai-ding-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诗词鉴赏提分方法论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2263798909898752

这是我最近新录的一个高考诗词鉴赏导论性质的视频,也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我最近也有做一个诗词鉴赏系列课,欢迎到我的主页或者私信了解详情。

【2020年2月29日更新】

今天刷知乎的时候,我偶然看到这个问题下另外一位答主在指责“最高赞回答”,说这个回答在“误导”其他考生,我反应了半天才发现是在说我。我很震惊,立刻回看了我自己的回答,对这个回答的内容做了反省。为了能够“不再误导”同学们,我想为此做一个简单声明:

首先,这个答案中所有的方法、技巧和公式,均总结于2015年7月之前,距离今天已有5年,可能有些内容的确有过时之处,此处的确应当请同学们使用时注意判断和取舍。

其次,这篇答案写在2018年,我起初的用意只是把当年的资料发上网,为同学们提供一点思路上的借鉴和经验,难免有纰漏和不足,本身也随时欢迎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指正。没想到,这样的分享反成罪过,成为了被某些人指责“迷惑”、“多且杂”、“没有章程”、“乱七八糟”的靶子。为此我感到十分不解和难过,不知应作何种回应,或许应当向那些被我“误导”的同学们说声抱歉吧。

对所有这篇答案现在的读者们,我想说,语文还是要靠积累、理解和灵活的知识运用,任何模板和公式都不能成为决定性的依据,这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观点,希望同学们不管参考什么样的资料,都要保持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把做题建立在能力而非捷径之上。

对于我自己而言,来到知乎3年多,我的本心一直是分享,只额外做了一点付费的项目,我自问无愧于心。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同行能适当地保持一点基本的自尊和尊重,以便能够在这样一个以分享为主题的社区友好地共存。

最后,如果这段时间有空,我会重启这篇答案的更新,向同学们分享一些新的方法和建议,与大家共同进步。

感谢大家的支持,诸位新学期加油!


【3月11日更新,已完结】

还记得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深受古诗词鉴赏的困扰,百般尝试,答题都答不到点上。那时候高考试卷还没有改革,题目是一道5分简答+一道6分简答,还没有那道多选题,当时最多能得到8分。为此,我高二那年找了一份不到20页的资料,后来每做一道有代表性的题目,就会在上面积累一道、归纳一道,到快高考的时候,这份资料已经快要被翻烂了,补充得也满满当当。那时候再做古诗词,就已经感觉得心应手了,没有意外的话,一般就能达到10分了,当时我很是自豪,尤其是为这份资料自豪。高考完各种亲朋好友找我来要资料,后来还有教育机构想出钱买,但这份资料我都没舍得拿出来,即便是复印我都觉得不甘,辜负了自己的心血。不过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了,我也希望能把它分享给更多人,如果能或多或少帮到大家,也算它再次发挥余热了。

此外,由于内容太长,我需要多次更新,我尽量在一周内完成,还望大家见谅。

另,本资料严禁任何电子媒体转载,如纸质读物刊载请私信沟通。

===============废话不多说,以下是正文===================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 人物形象

(1)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题公式:①结合诗句,逐句简要翻译、解读 ②刻画了一位……(两个四字词)的诗人/主人公形象。

(2)请分析主人公的心情。

答题公式:①结合诗句,对抒情句、涉及情感的诗句简要翻译、解读 ②刻画了主人公身为……(身份,可以视情况省略),……(两个四字词)的心情/志向/抱负等。

题型解读:解读步骤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从整体意境到个别意象;从标题、身份、时代背景,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剖析性格特征。应特别注意的是,此类题目有对诗人进行介绍的注释、对时代背景进行解读的注释一定对解题有意义,此外,还要分析人物的社会意义,有特别意义的,一定要点出。

例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诗中三、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2. 景物形象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具有哪些特点?

答题公式:①对诗句中的意象简单解读、串连 ②带给读者的感受/特点:清冷、凄清、悲凉、雄壮……(一个四字词或两个两字词为宜)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题公式:①时令(如果有,务必点明)+意象+感受(四个字以内) ② 刻画了……的图景/画面,抒发了……的感情。

(3)这首诗中有哪些典型意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什么?

答题公式:①意象+典型意象涵义+感受(四个字以内) ② 抒发了……的感情。

题型解读:这类题目对于语文积累有很高的要求,提升的诀窍在于多读诗歌鉴赏文章,同时熟记常见的典型意象含义。此外,三种典型题目中,单纯询问景物的题目,一般不需要涉及景情关系和情感阐释(如第一种题型),如果涉及画面、意象、表现、表达等等词语,就需要答景情关系和情感/象征阐释。

典型意象:诗词常见意象解读_爱学术 这篇论文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对于高中生而言绝对是武林秘籍一样的存在。

例题:

满江红(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上片“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答案:①通过“铁马”、“营壁”、“楼船”、“风涛”等意象,描绘了金军入侵,南宋军队抗敌的紧张战场战事场景;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暗含作者渴望杀敌报国之情。

(4)分析诗歌中景物蕴含的感情。

答题公式:①通过描写……(景物概述)+意境氛围;②表现出……的情感。

(5)简要分析诗歌的意境。

答题公式:①较为全面、概括地描述图景+氛围特点;②形成了……的意境+解释(可以省略解释)。

(6)请从景情关系/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简要分析。

答题公式:①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手法;②描绘了……(景物概括)+分析关键意象和词句;③抒发/寄寓/表现了……的感情。

题型解读:上面三类题目都涉及了景情关系这个考查要点。对于这类题目,首先应当分析诗歌的意象,先用自己的话把图景描述出来,切忌直接抄袭原诗。同时注意,对于诗歌涉及的典型意象和主要景物,必须在概括中加以提点。其次应当概括诗歌中的氛围意境特点,一般使用两个双音节词加以总结(下面会对这类词语进行归纳)。最后,如果诗歌中涉及明显的写作手法或在题目中直接询问景情关系、写作手法,就必须点明表达景情关系的写作手法。这类手法包括四种:①借景抒情、②寓情于景、③情景交融、④以景衬情。判断方法如下:如果诗句中有直接表现感情的词语、句子,那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如果诗句中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只是在物象中寄寓了某种感情,那就是寓情于景;若情感与景色交织一体,则为情景交融;最后,如果存在以乐景衬哀情的情况,就属于以景衬情。此外,在手法中,还可能出现比兴的手法,或可答为“以景起兴”。如果全诗仅上片或前二到四句出现景色,后半部分以叙事等为主,则属于这类手法,其作用在于以景喻人、喻事,营造意境,加强情感。

描述意境的答题用语归纳: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远、朦胧渺远、空灵高远、苍凉悲壮、优美近人、清静幽远、宁静恬淡、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肃杀萧条、衰败孤寂、壮丽秀美、清新淡雅等。

例题:

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词作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①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②营造衰飒、萧索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出词人此时此地的悲苦心境。


3. 事物形象:象征、托物言志诗

(1)本诗是如何借助……展示诗人的抱负/形象/感情的?

答题公式:①本诗展现了……的……的形象(总括);②结合诗句,选择关键特点解读;③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运用象征手法,赞扬/抒发/歌颂……

例题: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借助“早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①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雪未消”之喻,展露出早梅的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品质;②诗人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情感

问法: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何种情感?

总括答题公式:①以……之景/物+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②总括:表达了因……而产生的……的情感。(视情况而笼统回答或分联、阙分析)

题型解读:相比鉴赏诗歌的人物、景物、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情感要求更高,需要一定的思维步骤,一般来说,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分析是比较稳妥、全面的:作者(身世、经历、年代、注释内容)→ 标题 → 意象 → 典故 → 手法 → 整体感受。

其中,在这里回答的情感,尽量使用带有定语的双音节词,使之具体化,如“因遭受贬谪而产生的愤懑不平之感”。

常见的诗歌类型与其表达的情感关系如下:

边塞诗: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愤懑、壮志难酬的悲愤、山河飘零的痛苦、久别家园的乡愁;

送别诗:不舍、互勉、理想志向的吐露;

闺怨诗:(注意诗人性别、用词风格和典型名词暗示)闺中怀人、少女怀春、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幽怨;此外,如果是男性诗人所作,很可能是因遭到贬谪放逐、君王弃用、久不得志,而假借女性之口抒写的失意、愤懑、郁郁不得志、对报国的渴望之情;最后,若是男性诗人所作的征妇诗和一些具有明显社会代表性的闺怨诗,往往是表达对战争之苦、君王暴政的痛斥和对百姓的怜悯同情;

田园山水诗:对祖国大好河山之美的赞颂和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事变迁、时节变易的感慨;

咏物诗:表达自己的志趣、赞颂某类人群的品格;

咏史诗:(注意地点、典故和特殊意象)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慨,怀才不遇的愤懑、自比古人,意欲建功的报国之志、讽喻现实,表达对君王暴政的不满、百姓困苦的关切;

羁旅诗:离别、思想、怀人之作,其表达的往往是思乡怀亲(友)之情,也有羁旅异乡的孤独苦闷。

例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①本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包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②后两句中,“望”字写出对收复失地的期盼,“又”字则表达出对苟且偷生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埋怨,将亡国之恨展露无遗。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这类题目的答题要素须包括:明确指出表达技巧+结合原文分析如何使用该技巧+该技巧如何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首先,我们来辨析一下“表达技巧”这个概念。

如上图所示,当题目中问“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等,其范围在诗词中一般包括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三个部分,有时还会特别考察与结构作用有关的知识;若问“写作手法”,则仅包括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类比、对比、衬托、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等。

至于手法的内容,由于篇幅所限,建议大家直接参考 古诗词艺术手法大全 这篇文章,基本涵盖了常见的手法,并且举例也非常简单明晰。

此外,就一些疑难概念,我在下面做一些辨析和特别说明:

动静关系:在涉及动物及包括气象、夜晚、室内、声音等环境的诗歌中,动静关系经常出现,注意常见的反衬——以动衬静,也有时有动静结合、化动为静的手法。

正衬和反衬:它们都属于衬托,是非常重要的大技巧。如果是反衬,在答题时除了答出“衬托”外,还应该回答具体是哪种反衬,如以少衬多、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等。

对比与衬托、烘托与渲染的关系:对比是无主次的,只是相反事物的直接比较,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衬托是主次分明的,次要对象的存在是为了表现、突出主要对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烘托与衬托的区别在于,烘托实质上就是侧面描写,根本没有主要对象的出现,而衬托则需要主要对象“露脸”,烘托的例子如“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里已经没有再直接刻画弹奏的语句了;渲染,与前三者皆不同,其核心在于正面大量着墨,属于正面描写,目的主要是营造气氛,直接强化被描写对象的形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大量着墨直接营造悲凉肃杀的气氛。

正侧结合:除了渲染与烘托之外,如果两种手法同时出现,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同时出现,则应考虑“正侧结合”的手法,其优势在于全面、全方位地突出表现了被描写对象的形象。

联想和想象:判断的关键在于诗句中诗人的想象是否有明显的直接源头,若有,则为联想,否则为想象。如果已经想到这个手法,同时也要考虑虚实关系,很可能运用了虚实结合。此外,虚写并非都会对想象加以明示,而是常常把一些虚写之景之物隐藏起来,因此,只要是出现了与全诗描写不在同一时间、地点线索上的物,都要进行检验,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四时”就是虚写、联想的结果。

多角度描写(摹):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手法,一般出现在写景、状物诗中,尤其是在景色、感觉、画面繁杂之时,往往伴有这种手法,其形式包括:变换视角、移步换景、定景换点、定点换景、不同时刻、不同方位等。

细节描写:一旦涉及细节,不仅要考虑细节描写,还要考虑“以小见大”的手法。

白描:简练朴实的语言中,往往隐藏着这种手法,如果把握不准,建议参考陶渊明的文风,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列锦:与白描类似,但列锦中没有描摹,只有对意象的罗列,其意不在被罗列的对象本身,而在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点面关系:点即详写,面为概括。诗歌中常见的就是点面结合,即对同一对象描写的详略结合。

铺垫、伏笔、悬念:一般存在较多叙事内容的诗词中常见。

简单对表达技巧作以说明后,我们来介绍答题公式。

  1. 结构作用类

(1)……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答题公式:①结构作用+分析;②写作、修辞手法作用+分析。

(2)本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题公式:……层。①第一层的结构和手法;②第二层的结构和手法;③第三层……

题型解读:这类题目中重要的考察点在于结构作用。与散文、小说类似,诗歌往往在首、颔、颈、尾联中各有分工,或在上下阕中有层次划分。其中,开头部分的作用包括六种,即①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统领全诗;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作铺垫/伏笔;④照应题目;⑤点明时节、环境等背景;⑥隐含……感情。这些作用不可能同时全部出现,但是可能有所组合。其次,如果就全诗中部进行提问,多半为承上启下,从…到…自然过渡(如从写景到抒情,从怀古到讽今)。最后,对于结尾部分,常见作用包括四种:①卒章显志;②以景结情(本已叙事、抒怀结束,不该再次跳回景物,但笔锋一转,景物收尾,无疑是这种作用);③总结全诗,照应题目/开头;④特殊写法: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这里对特殊写法作以解读,一些诗人在诗尾转换视角,从写景至写己、抒怀至写景(即以景结情)、叙今至怀古,往往起到了增添情趣/丰富层次,含蓄、委婉地表达……感情,以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例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有何作用?

答案:①为杜鹃的出现作了铺垫;②渲染了孤苦悲戚的气氛,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凄苦的心境奠定了基础。


2. 表达方式类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2)本诗在表达上有何特色和技巧?

(3)如何从……(表达方式名)的角度鉴赏本诗?

答题公式:点明表达方式+描写/抒发/记叙/评论的内容概括和分析+目的(表达某种情感/突出表现……等)

题型解读: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明确表达方式的设问范围,熟记表达方式的常见种类。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四种,在诗歌中,此类题目往往涉及描写和抒情。当题目询问表达方式时,我们不只要点出表达方式的类型,还要具体地指明运用的技巧,这才是考查的核心。以下对表达方式类题目的答题范围作以归纳。

常见描写技巧:侧面描写、对比、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具体抽象结合、多角度描摹。

常见抒情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卒章显志

常见叙事技巧:一般只考察借古讽今、欲扬先抑

例题: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从侧面表现夜雪之大的。

答案:①作者主要运用侧面描写和多角度描摹的方法,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②从“衾枕冷”起笔,通过触觉,写出天气寒冷,为写雪作了铺垫,也是从侧面表现雪大天寒;②“窗户明”是视觉表现,仍未见雪,但已见雪反射的光线的明亮;③最后落笔在听觉,“折竹声”正是夜雪压断了竹枝,衬托夜雪之大。


3. 狭义的表现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1)本诗是如何描写……的/抒发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请鉴赏……

(4)本诗…联有何作用/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题公式:点明手法+手法的形成+目的(表达某种情感/突出表现……等)

题型解读:这类题目的出题中往往有“简要分析”、“鉴赏”、“说明”等字眼,对于这些用词要特别注意,其目的在于暗示学生对手法形成加以准确的解读。特别在这里点明,就是因为这类题目在试卷统计中往往呈现为丢分重灾区。此外,这类题目中还要区分涉及手法的数量,从而确定题目的答法。对于6分题目,若有两个以上的手法,那么手法形成的分析可以摘要点睛即可。如果无论如何只能找到一个手法,就要特别注意详细说明手法形成,并且指出在本句中、全文中各自的作用。最后,上述的四种问法,都可能不止要求回答狭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也要兼顾在前面讲到的表达技巧、结构特点,不可顾此失彼。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简要分析“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案:①本句运用以乐景写哀情/对比的手法。②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愉快的情趣。作者借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自己凄凉之感对比,表现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和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四、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不单单要求我们分析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诗人选用这种写法的用意和实际达到的作用,这是解答这类题目并获得高分的诀窍。


1. 炼字练词类

(1)请简要分析诗中的“X”字/词好在哪里。

(2)“……”是全诗的诗眼,请分析本诗是如何围绕……展开的。

(3)“X”字历来为人称道,但也有人认为,换成“X”会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公式:(1)(2)字面含义+深层蕴意+画面/氛围/情感等的作用

(3)亮明态度(好/不好)+原词含义+新词含义+其中一个的优势(即深层含义的独特之处)

题型解读:一般而言,待鉴赏的字词都有多重含义或者一语双关,在鉴赏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既写出……又寄予/暗含/暗示……之意”等方式点明表面含义和深层蕴意。以下是几类常见的答案方向:

动词:一语双关;诗眼,写景起笔之处,分析其在后续画面中的作用;烘托氛围,暗示情感

形容词:抓住特点、还原情景;令人身临其境;烘托氛围,暗示情感

叠词:强调……;增强韵律感,带来音韵美

倒装/词性改变:增强表现力,化腐朽为神奇


例题:

湖上晚归(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

答案:“过”,意为“穿过、超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2. 语言风格类

(1)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语言风格。

(2)本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题公式:一到两个四字词概括风格+诗中找出2~4处例证+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题型解读: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技巧在于通读把握,要求对诗歌有一定的理解力和阅读经验,才能够准确地把握语言风格的类型。答题时应当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用四字词概括该类语言风格,这样的四字词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清新自然、清新明快;朴实无华、浅显易懂;晓畅自然、多用口语;辞藻华丽;委婉含蓄;深沉隽永;慷慨悲壮;豪迈雄奇;婉转细腻;沉郁顿挫;诙谐幽默、讽刺见长。


例题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结语】

诗歌鉴赏的“道”:这个答案更新了断断续续一两个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对我更新迟缓的包容。前面讲了这么多“术”的东西,现在我觉得也该讲讲“道”了。

诗歌鉴赏有多难呢?它真的不难。人人都有眼和脑,怎么鉴赏这都是自己的事——我觉得一首边塞诗它还挺雄壮它就该雄壮,我觉得它悲凉它就悲凉。一部作品出世之后,他的作者就应当从作品的生命中消失了,它此后的生命就是读者赋予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诗歌鉴赏不应该有答案,有答案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如果你能接受这个观点,那我希望你多去读一些古诗词,去混沌地领略那种磅礴的语言穿山越岭、跨越时间与我们相遇的豪迈和洒脱,而不是囿于答案,苦苦寻觅。

当诗读得多了之后,你却会很惊讶地发现,读诗这件事还真的是有答案的。在那些词句中,即便是唐代和清代的诗人,都似乎有一种神奇的灵犀,在同一个主题上,诗人跳不出原来的那个怪圈,写这个意象就是表达这个情感,用那个意象就是表达那个意蕴,这是共性,是客观存在的,无关我们解读的意愿。这不是禁锢大家的思路,而是锻炼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也在考验诸位还原历史、解读人文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中国古体诗的诗人都是非常迂腐的,他们不会背叛古诗的逻辑和法门,这也恰恰就是我们解读一首诗的诀窍和原理。到了这个境界,你就会发现,诗歌鉴赏,真的不太难。

所以总结起来,我的建议就是,多找找古诗词鉴赏的精品题目和解析(高考、联考、精品教辅上的),不用写、不用背,就单单拿起来读诗、读答案,每天几篇,一百天之后,在高考出题的难度范畴内,诗歌鉴赏将不再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苦差,而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乐事了。


另,如果是打印、抄写留作自用资料就可以不用在评论区或者私信问我了,这不属于转载,无需授权哦。最后还要谢谢大家的热情关注,我也只是作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只希望能多给大家在备考路上一些帮助而已。评论和私信太多,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再次感谢大家的热情关注和互动。


新live:

应对高考语文,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高考作文:写出文采和风格

相关回答:

陈白丁: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陈白丁:有哪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学习方法?

陈白丁:逼格比较高的作文素材?

如何学好高中英语,在高考中取得130以上的成绩?

陈白丁:有哪些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作文题目?




  

相关话题

  你们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喝酒吗? 
  为什么凭借高考的几张试卷来选拔人才?高中各学科的学习到底让孩子具备什么能力和素质? 
  为什么家长不让高中的孩子化妆? 
  如何看待农家女 23 年前疑被两次顶替上大学,班主任称「我女儿没有你聪慧,无奈让她顶替你」? 
  成绩全校30名左右,还算好。想通过学习编导,走艺术上浙大。有减分优惠吗? 
  2021 各省市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你查分了吗?你的分数能上想去的大学吗? 
  2018山东和河南同样考全国1卷,但是山东理科比河南理科本科线高61分,为什么总是认为河南高考更难? 
  西湖大学 2022 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建议报考吗?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如何看待一山东14岁高中生高考数学149分、总分69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与前几天火的某位相比如何? 
  如果你可以回到了高中重新来过,你会嫌弃当前的人生吗? 

前一个讨论
成年男性在父母面前只穿内裤正常吗?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洗钱?为什么洗钱?





© 2024-05-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