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喜欢? 第1页

                 

user avatar   a-lun-dai-er-liu-xiao-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出非常有名的戏,叫做《红鬃烈马》。讲的是当朝丞相的女儿王宝钏,搭彩楼,扔绣球,砸中了寒士薛平贵。王父嫌贫爱富。但是,王宝钏恋爱脑,与父亲决裂,追随薛平贵到寒窑,宁肯过苦日子,也对薛平贵不离不弃。随后,薛平贵征西,一去十八年,王宝钏清受寒窑,备受艰辛。期间,王母曾经来探望,怎奈王宝钏不为所动。

十八年后,凤凰男一步登天,在西凉勾搭上了当地的公主,终于靠女人发达起来了。回到家乡。第一眼看到王宝钏,一个为你守寒窑十八年,为了你,抛弃了富裕生活,抛弃了父母亲情的女子,你的结发妻子,看看他说的什么话:

“洞宾曾把牡丹戏,庄子先生三戏妻。秋胡戏过罗氏女,薛平贵调戏我自己妻。……,薛大哥无钱将妻卖,将大嫂卖与了当军的人。……,好一个贞洁王宝钏,百般调戏也枉然。用手取出银一锭,将银放在地平川。这锭银,三两三,拿回去,把家安,买绫罗,做衣衫,我与你风流的夫妻咱们过几年。“

一番调戏,王宝钏不为所动。他最后居然说:“是烈女就该在家园,为何来在大道边?为军起下不良意,一马双跨到西凉川。“

你是留下钱了,还是留下矿了?你还不让女人出门干活。合着女人就活该在家饿死。

当然了,渣男渣就渣了。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咱们的女主。到后来,唐王晏驾,王宝钏的父亲篡位。凤凰男带着西凉兵打入长安。斩了女主的两个姐夫,抓了老丈人。然后,自己当了皇上。这时候,王宝钏才知道渣男在西凉娶了一个公主。这家业都是人家公主带来的。

到最后有一段非常有名的唱段,叫做“十三嗨“。好听是真好听。但是,您看看这词:

“王宝钏低头用目看,代战女打扮似天仙。怪不得儿夫他不回转,被她缠恋一十八年。宝钏若是男儿汉,我也到她国住几年。我本当不把礼来见,她道我王氏宝钏礼不端。走向前来用手搀。贤妹呀!尊一声贤妹听我言:儿夫西凉你照看,多蒙你照看他一十八年。“

代战公主简直王宝钏2号,“姐姐说话礼太谦,小妹言来听根源:说什么儿夫我照看,可怜你受苦一十八年。“

凤凰渣男美了:“孤王金殿用目看,二梓童打扮似天仙。宝钏封在昭阳院,代战西宫掌兵权。孤赐你二人龙凤剑,三人同掌锦江山。“

代战公主:“你为正来咱为偏。“

王宝钏:“讲什么正来,说什么偏?姐妹二人俱一般。二人同掌昭阳院。“

然后,两位坑爹受虐狂,开始一起“嗨”了:“学一对儿,一呼呀呼嗨,凤凰女,一呼呀呼嗨,伴君前,一呀呼嗨,一呼呀呼嗨,一呀呼嗨,呀呼嗨,嗨呼呀呼嗨,呀呼嗨,呀呼嗨……,真嗨皮!“

就这剧情,唱的再好听,有多少年轻人能喜欢?!

与《红鬃烈马》异曲同工的,还有更有名的一出戏,叫做《四郎探母》,讲的是:杨家将满门忠烈,在双龙会上中了埋伏,杨四郎被擒,改名木易,被辽国萧太后招了女婿。十五年后,萧天佐大摆天门阵,佘太君押运粮草;四郎思母,欲往探,为公主识破,乃以实相告;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四郎当夜私回宋营探望的故事。

现在民族团结,咱就不吐槽杨四郎背叛祖国,踩着父兄的尸骨当驸马了。只看其中有一折,叫《见妻》,渣到现在一般电视上都不怎么好意思演了。是说杨延辉原来是有个原配妻子孟氏的。跟王宝钏倒霉程度差不多吧,也是守了十几年的活寡。初见杨延辉的时候,还“夫呀”,“妻呀”的一通的叫。结果两句话,渣男就现了原形了。

杨延辉:“沙滩赴会一阵败,隐姓埋名躲祸灾;萧后待我的恩似海,铁镜公主配和谐……“

孟氏:“听一言来奴不爱,铁镜公主配和谐;奴为你懒把鲜花戴,十五载未上梳妆台。“

杨延辉:“虽然失落番邦外,常把我妻挂心怀。“

好家伙,就是这么“挂心怀”的,全本听下来,没听见他跟铁镜公主提过一句他有原配发妻的。最后,要走了,孟氏问他要个说法。

杨延辉:“ 你苦苦留我为何来?“这不废话吗。真是渣到了无语了。就离婚,你也得给个安家的钱吧。

孟氏:“你不念婆婆年高迈,你把为妻我怎安排?“

看杨四郎怎么安排的。

杨延辉:“狠心肠将我妻抛账外。”

杨四郎没当成薛平贵,唯一的原因就是萧太后还活着。否则,《见妻》也就变成《武家坡》了。

—— 总结 ——

京剧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它本质上就是地方戏的提高和润色。它发殖于中国十八世纪的农村,代表着中国最落后的生产力。由于十九世纪起,被统治阶级所喜爱,所以才能够广泛的流传。但是,你在京剧中看不到任何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

京剧的主要观众,过去是农村的乡绅和富农,以及他们家的太太和女儿们。他们的思想,也就决定了京剧的思想。而对于观众的谄媚,京剧达到了所有其他文艺都不曾企及的高度。京剧完全站在他们的思想和立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思考。你从京剧中,既学不到知识,也看不到真理。这一点,一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才稍有改变。(如程砚秋等)。然而,进步微乎其微。而很快又被样板戏,这样的社会运动所打断。后来拨乱反正,几乎退回了原样。

京剧,直到今天,从本质上还没有脱离“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的格局。但是,观众的文化和艺术鉴赏水平,提到了何止一两个层次呀。

这样一种,只有躯壳,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文艺,年轻人不喜欢,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我删除了对于昆曲的评论。可能我真是不了解昆曲吧。但是至少表面上看,昆曲还像个古玩。我家里有一本古老的,不知道谁留下来的阿英编著的《红楼梦杂剧》,我觉得书看起来,挺有意思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听他们唱,就真受不了。虽然骂了半天京剧,最后还是去听“春秋亭外风雨骤”了。)

—— 分割线 ——

看到一些评论里说:这是主要由于“古代的三观现代人接受不了了“造成的。还有人提出:

“我看着你的答案感觉特别别扭,仔细想想才发现,你非要用现代人的婚姻道德观念评价古代人的行为,你这是用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你这是真正的双重标准,你可以不喜欢他们的行为,但你不能说他们是错的 因为在古代,他们的行为是正常的。比如刘邦把吕雉推下车,比如蒋介石等很多民国人都会和家乡的妻子离婚而和志同道合的女子重新结婚,这都是有时代背景的,抛弃当时的情况直接骂渣男,你这是历史虚无主义“

这是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古人的三观没有任何问题。

“君心如磐石,妾心如蒲草。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忠贞的爱情,自古传颂。

用所谓历史局限性给渣男找借口,坚决不能接受。哪怕你贵为天子,渣就是渣。现代这种行为渣。古代也一样渣。刘邦的行为,就是在汉朝也是为人所不齿的。

京剧,尤其是传统京剧,它的问题就在于,完全站在了腐朽的统治阶级立场上,完全没有对于被欺侮,被压迫,被奴役的人们的一点点怜悯。京剧就是乡绅地主和他的家眷们,为了麻痹自己,也为了麻痹人民,所编织的迷梦。


user avatar   zhuxiao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的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剧,每天上班,大家可能会讨论一下剧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么的。几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讨论京剧的,剧情啊、唱腔啊、明星啊什么的,各种花边新闻,各种追星,圈内各种烂七八糟事儿。跟今天是一样一样的。

前几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上海福州路来福士的 imax 排起了长队,一票难求。几十年前,就在这个地方,就在福州路对面的天蟾戏院,今天也还是天蟾戏院,一样的场景,梅老板、程老板、马老板来的时候,比抢《阿凡达》 的票还火爆。别的不说,就我爷爷年轻的时候,走好几个小时的路,也要去看戏。

只不过,时代过去了,仅此而已。

当然,比起别的曲艺来,京剧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个。同样是时代都过去了,相声还存活在小剧场里,还存活在网络视频里,还能接地气,还有好角儿、好作品。京剧呢?倒了血霉了。

倒霉就倒霉在它被政治看上了。一门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和魅力,浑然天成,妙手偶得。艺术的天敌,是行政性的、强制性的、口号式的、样板式的东西。

只可惜,那个神奇的年代,没有电视,电影也很贵,相声、快板、大鼓什么的都不够全面,作为当时覆盖面最广的大众媒体,京剧遭遇飞来横祸,变成了承载意识形态宣传任务的最佳载体。

从前的京剧,可不全是陈腐的才子佳人,各种类型片都有,就像是今天的电影电视,武打、刑侦、言情、战争、历史、官场、惊悚......京剧也不都是墨守陈规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都排过现代装束的戏,一样受欢迎,甚至还有取材自印度民间故事的舶来品京剧。曲调音乐也是与时俱进的,杨宝忠除了京胡一绝,当年在现代装束的戏里还能穿西装在台上用小提琴伴奏,曲调也都是新创的。

虽然,我是一个京剧遗少,但我不觉得,别人就应该喜欢京剧。什么博大精深、什么民族国粹,都是扯淡。哪里有文化了?就是当年的电视剧呗。什么“我与你插~插~插上这朵海棠花啊”、什么“夏侯渊我的儿啊”、什么“你好比鲜花无人赏,卑人好比那采花郎”,这能高雅到哪里去?就是给没大有文化的普通老百姓看的呗,跟今天的电视剧一样的。

当年好多有文化的,都不爱这个,就像今天很多人讨厌俗套的电视剧一样。鲁迅就贼讨厌京剧。俞振飞,自己昆曲京剧两门抱,但是不爱上台唱京剧,“寒碜”,太低俗。余叔岩,多牛逼,但是也不爱登台,很多戏根本就不演,丢不起那人。

但不高雅,不代表着就不严肃。高雅不高雅,是艺术题材,严肃不严肃,是艺术态度。

就拿程砚秋说吧,如果你今生只看一出京戏,我推荐《锁麟囊》。不到三个小时,跟今天一场电影差不多时间。富贵荣华,起起伏伏,不过台上一瞬;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是戏中真意。我觉得,《锁麟囊》跟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电影、小说、诗歌比较,都豪不逊色。这戏关注的不是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而是超越了生活的那些东西,是在拷问命运和人生。就像黑泽明的电影堪比莎士比亚的原著,我觉得程砚秋的戏也能达到这个程度。

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的写照。京剧就像今天的电视剧,鱼龙混杂,出了很多垃圾作品,甚至大多数是垃圾,最多是平庸之作。但是京剧也出了程砚秋这样的艺术家、《锁麟囊》这样的艺术作品。我喜欢的,是这些人、这些戏。

程砚秋说,京剧绝不是有钱人消遣的玩意儿,而是一门严肃的艺术。他正值当打之年却远赴欧洲考察西洋戏剧,奋笔疾呼京剧唯有改革才是出路。他抛弃了传统的京剧科班,创办了新式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不光教唱戏,还教文化课。在一堆吃喝嫖赌抽的京剧角儿里,他不抽大烟,不三妻四妾,不收女弟子,不让自己孩子唱戏。

假以时日,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戏剧界的莎士比亚。沿着这条路子走下来,也许我们今天能欣赏到《天龙八部》、《哈利波特》、《指环王》等等的京剧,这都是多好的本子啊。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后面的事儿,我们大家都知道。程砚秋一生,都想再登台演一次《锁麟囊》,到死都没实现,连段录像都没能留下。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去看电影《霸王别姬》。如果你知道,那就不用细说了。也不能细说,说多了不好。

就像王澍老师说的,他不是现代建筑师,而是一个古代工匠,一个古代文人。我虽然很没文化,但起码是个中国人,读过一点点书,多多少少能体会一点。现在的京剧,不说了。幸好还有老唱片,我们还能听到真正的京剧。

如果你懂得,你能听得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能听得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听得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能听得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无可奈何花落去”。生老病死,万物都是如此。该消亡的总归要消亡,谁也拦不住。永存在记忆里,比一点点糟蹋干净强得多。这我都能接受。

但是,我不能接受的是,明明好好的,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冲上去一顿打,生生给打成了植物人。然后又把这个植物人推到前台,号称是民族瑰宝、文化国粹,每年春晚还让于魁智上来唱一段不着四六的东西,这不是寒碜人么。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屈辱的活着。

补充:

根据大家的评论,我再补充几点:

  • 关于艺术与强制性的、样板式的东西:我没记错的话,就在我们这个时代,好像还唱过红歌
  • 关于京剧与体制:时至今天,京剧院团的衣食父母依然是王部长、李主任,而不是广大观众。不想混体制的,像言兴朋,出国了;体制内真正想做点事情的,像上海的王佩瑜“瑜老板”,前两年出来挑班单干,很可惜,没能成功,兜了一圈又回体制内了。
  • 关于过去的京剧曲目:不像电影《霸王别姬》里表现的那样,不可能两个人一辈子就唱这么一出戏。看看今天的郭德纲就知道了,必须定期出新活,否则观众就看别人去了。
  • 关于今天的创新京剧大制作:爱谁谁,反正我不觉得那叫京剧。说穿了,不过是给某些人的政绩添砖加瓦的面子工程罢了。

user avatar   dong-lin-shi-d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围观过某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于现场请教演出方:何为“高雅艺术”?

我听过很多种回答,包括受众偏少、一般不容易自由创作、欣赏有门槛等等。

于是我有了个疑问:假如把德云社平移到刚果(金),德云社的相声算不算“高雅艺术”呢?

一个土生土长的刚果(金)人,要想听得懂德云社的相声、跟我们一样乐,他至少要学习3-5年中文(这已经是语言天才级别了);要想创作相声,那至少还得学习3-5年;门槛如此之高,受众肯定不会多。

那么德云社的相声到底算不算高雅艺术呢?

可能有人要说我“杠精”,但恕我直言,很多艺术形式,其实是被时间、空间活生生“逼”成“高雅艺术”的。

比方说西洋歌剧,现如今我们去听个歌剧(有的剧场)还要求正装、现场还不能出声,殊不知以前欧洲歌剧现场比德云社相声现场安静不到哪里去;

现如今被“雅”上了天的芭蕾舞,有研究称在起源阶段与色情表演脱不了干系。

京剧也一样。

早年的京剧,毁三观的剧情、当面骂人的台词比比皆是,现场欢迎喝茶嗑瓜子、叫个好喝倒彩都情在理中;表演者根据需要随时改词、改唱腔甚至改剧情,只要观众能接受就行。

现如今全都“高雅”了,你敢改就是“不尊重传统”,剧院别说嗑瓜子了,很多地方一瓶水都不给带进去。

你自己选择脱离群众,就不能怪群众不待见你。


user avatar   jian-zai-w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跟着某教授跑田野,试图拯救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授心心念念想要老艺人开班收徒,将艺术传承下去,还给他们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头衔。

我劝他:作为研究者,记录就好,研究就行,不要想着逆历史潮流而动,试图推广和复活戏曲。

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戏曲,衰亡是必然的。

因为时代变了,文化语境变了,受众的审美趣味也变了。

1.戏曲适合农业社会的慢节奏,咿咿呀呀,一个小小的故事能唱上半天。

现在是信息社会,很多人连网文都嫌节奏不够快,要去玩抖音。

网文的黄金三章很有名,其背后折射的是受众无法忍受任何拖拉的心理状态。

而看戏,会有一个比较长的入戏过程。

大部分年轻人,还没等到入戏,早就放弃了。

年轻人有太多更好玩的东西了,有太多能迅速让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游戏了,自然很难接受戏曲这种慢悠悠甚至啰哩啰嗦的艺术样式。

2.戏曲的内容也是个问题。戏曲产生的年代,其道德内涵是不同于今日的。

所以年轻人看了,估计会觉得三观有毛病。

譬如戏曲里到处弥漫的愚忠愚孝、重男轻女。

当然,内容其实是可以更新的,譬如越剧就有人这么干的。

可是问题又来了,更新了,还是传统吗?

这不只是个学术问题,观众才不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是直接做出判断和选择了。

3.搬上电视的戏曲和在剧院、祠堂、草台上演出是完全不同的。

戏曲戏剧是非常注重现场感的。被镜头过滤过和剪辑过的戏曲是不完整的戏曲。

艺术的欣赏是非常注重氛围的,文化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小时候经常去看戏,很开心。

因为那个时候吧,演员都是村里人,她们一打扮,那么神奇又神气,令人羡慕啊。

看着平时的熟人上了台,突然产生了一种神圣感,仿佛蒙上了一层光辉。

然后敲锣打鼓的,多热闹啊,给平淡枯燥的乡村带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戏曲内容也更加俚俗,各种土味骂人的话,各种调情挑逗打情骂俏的话,都上来了。

你要是拍成电视,过不了广电一关。

更关键的是互动啊。

戏台上演员把仙桃馒头摘下来就往下扔,大家伙那个起哄激动的。

群众也把红包啊戒指啊往心怡演员手里衣服里塞。

还有一种唱法,超有意思。

演员唱一半,后场唱一半,甚至观众一起唱。

这样的气氛,绝对不是那些所谓国粹能具备的。

大家一边看戏,一边嗑瓜子,看戏的主要是老头老太,年轻人都是借此机会相亲幽会谈情说爱的。

……

现在,农村都快消亡了,戏曲的舞台其实已经没有了。

不要以为在城里盖一个漂亮的剧院就能替代农村的草台子。

替代不了的。

因为更关键的不是场所,而是场所里的人。

人没有了,基础就没有了。

这就是传统戏曲必然消亡的原因。

ps:题主说京剧曾经辉煌无比,大概觉得很可惜。其实论辉煌,还不如武侠小说呢,你看它说衰落就迅速凋零了。

在信息时代,艺术的更迭在加快,老的死去,新的产生,很正常,不必过于介怀。


user avatar   zxw666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论你是京剧评戏昆曲梆子,古典戏剧兴起的理由和没落的理由都是一样的。

兴起的时候,它是新鲜事物,它是时尚,所以受到了当时人的追捧,所以它成了“国粹”、从“新兴艺术”变成了“传统艺术”。


百年过去了,它不再创新了,它的传承人只会继承不会弘扬,它就是陈旧事物,它不再是时尚了,群众就会很自然地抛弃它了。

哪怕你送门票、送鸡蛋,也不会有人真的愿意去的,喜欢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你因为什么火起来的,你就会因为脱离什么而走向衰败。

再因循守旧,传承上的灭亡就是必然。


我还是希望《京剧坂本龙马》、《三堂会审伽利略》、《京剧加勒比海盗》、《京剧圣斗士星矢》、《列宁在1918》、《京剧圣诞老人》这样的段子越来越多。

传统曲艺想要复兴,就这么几个创新段子是远远不够的,不够,远远不够。

这一点上,现在的京剧从业者的眼光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在的评书艺人了。

哈利波特、霍比特人、魔兽世界、jojo的奇妙冒险……没什么是评书不能说的。

而且这类新评书内容的火爆已经事实证明了,老百姓喜欢!它的生命力就又重新旺盛了起来,再也不是死气沉沉!


贴近现实,贴近当下的生活,从来都是曲艺致胜的法宝。

你要是只会几代人来来回回翻来覆去就会唱那些百年前的老段子和样板戏,你们行业不灭亡,那才叫天理难容。


user avatar   liao-hao-ran-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京剧,真的曾经被大多数人喜爱过吗?

在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提到他对当时的京剧的印象:

同那些神情厌烦的京剧观众相比,这真使人惊奇,因为在中国,看戏的把时间主要花在吃水果、嗑瓜子、聊天、把热毛巾扔来扔去、到别的包厢里去访客上面,只是偶尔才看一下台上的戏。

无独有偶,在《基督山伯爵》中,也描述了所谓风靡一时的歌剧的一些社会情景:

其实,那些女郎都在谈论自己的事儿、自己的恋情和欢乐,谈论第二天开幕的圣周狂欢节,根本无暇顾及演员的表演、剧情的发展,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大家才转过身去,听一段柯赛莉唱的咏叹调,或者为莫里亚尼的精彩唱段鼓掌,或者为斯佩克的出色表演喝彩,随后她们又继续私下交谈。

差不多嘛。社会在变,思潮在变,科技在变,人是不会变的。

无论京剧,还是歌剧,最风光的日子里,喜爱的也永远是少数。大多数人,其实是为了社交二字,赶一个话题。社交才是最永恒的娱乐,京剧的好坏,一点也不重要。

我们可以想想,现今较为流行的,譬如综艺、漫威、世界杯或者电竞等,多少人是主动爱看,多少人是怕落下话题呢?也无怪乎有那么多“假球迷”了。

是故,时运一去,社交场子变了,京剧的受众数量就落回到一个核心的小群体中;社会进步,单就这个小群体而言,数量应该是增加了的。

要有个大契机,引起话题上的热议,吸引一波流量,京剧当然有再火热的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其实是连了解一下的机会都没给过——但我想,这种火热无甚意味。

泰坦尼克号里,有一幕情节,说船即将沉没,小提琴手们决定再演奏一曲。有一位问,船都沉了,奏给谁听呢?另一位则回答说,反正平时也没人听。于是他们演奏起来。

做艺术的,干嘛贪图一点流量呢?这世上那么多好的东西,核心受众也只有一点点——艺术总是有门槛的,大多数人又“不学无术”。

而至于为想光耀京剧,而嚷嚷着建国时的改编不对,嚷嚷着该投入低俗的人们,或者真魔怔了。那样的京剧有个锤子值得喜欢的。


user avatar   lu-pi-gong-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再也没有当年编样板戏的资源给京剧创新了。

样板戏是给京剧续命的最后一口气。之后的京剧,因为被新中国抬得太高,再也没资源创作像样板戏一样情节高大全,艺术水准又不低的新剧,愣是把自己活活憋死了。

早期的别说京剧了,凡是唱戏的都一直被人骂下三滥下九流,这不仅仅是职业歧视,而是早期中国戏最流行的永远都是屎尿屁杀人放火黄赌毒。

现在地方戏里还有“血彩”,武松开膛破肚杀潘金莲戏台上直接抽出肠子,板砖碎头剪刀插眼各种凶残手段连杀西门庆十八个手下,杀子报人头落地等等是过去中国戏剧里最流行的节目。

自从乾隆开始,杀人放火通奸偷情这些戏就屡禁不止,乾隆爷甚至亲自下场要求抄没全国的戏班子的不良戏本焚毁,但是屁用没有,过几年歌照唱舞照跳。

就是现在,av这玩意也没被打绝了吧?别说美国大片了,长津湖不照样是战争场面火爆?喜欢黄,喜欢暴力猎奇,是人类的天性,改不了。

但是建国之后,要求把下九流改造成艺术家,这个相声大家都知道,侯老先生自己都说,解放前说相声的都得说脏口荤段子,说之前得说一声“大闺女小孩子请回避”,不然挣不到钱。解放后侯先生积极改造相声,不再说脏口了,说文明新相声。

京剧也是一样的,阿q最爱唱的就是小寡妇上坟,这样的戏过去特别有活力,基本年年月月翻新。但是解放后,都不让说了。

相声的衰落大家有目共睹,说文明相声之后,从侯老先生到马三立老前辈乃至再到姜昆四十之前,还都能保持相当的创作更新能力,而这些人一旦不在了,创作能力衰退了,相声几乎立刻一潭死水。

京剧的衰落比相声还惨,京剧原本最流行的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屎尿屁搞黄色搞暴力,结果现在硬是被抬到不许接一丝俗气的地步,他不死谁死。打个比方,现在京剧改一处红楼梦,唱个黛玉葬花还好,要是来一段贾宝玉操袭人信不信上到精神文明办下到民间红学会得手撕了这帮“亵渎红学”的?原本是娱乐大众的东西,现在愣是得拔高到绝对神圣不可亵渎,搞的看个戏还得升华灵魂提升觉悟坚定信念,累不累呀。


看看光绪年间的喜剧曲目吧,小上坟,勾引寡妇的。瞎子捉奸,这名字简单明了。打斋饭,直接拿和尚是色中饿鬼开涮。巧姻缘,打樱桃,秦淮河,荡河船,这名字看不出啥意思的基本都是木头疙瘩。杀子报更是从大清到民国屡禁不止。过去的戏,多数都是下三路的,本身就是穷老百姓的娱乐,非得搞的和四书五经一样,那最后下场自然就和四书五经的八股文章一样完蛋了。


user avatar   zheng-tian-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他们地位拔的太高,定位成了传统艺术和国粹,导致一帮老古板自以为真是艺术家抱着“老祖宗“这块牌子不放,搞来搞去封建师徒制那一套,既放不下身段拓展用户编排贴近现代生活的节目; 又由于文化素养低,没有更卓越的艺术探索能力,总结不出体系化的美学标准,完全凭主观臆想对所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进行私人化歪曲,借此打压行业内一切创新。其评价体系,完全成了小圈子相互吹捧的圈地自萌,对一种文化载体而言根本是自杀行为。

其实解放后京剧发展最好的时候恰恰是文革,毕竟那时候还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这样的新编戏剧,尽管是样板戏但确是贴近当时人民的心里反应,那时候的这些京剧就像时下的流行歌曲一样。实际上把京剧就定位到“下九流”,类似流行音乐的地位,逼迫他们去贴近群众创造新的节目,反而会让他们新生。

人们热爱某种文化表达模式,不是因为表达模式本身多么了不起,而是他承载的内容和信息。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前关公战秦琼就不说了。什么骂人的京剧,讲黄段子的京剧,不穿衣服的京剧,现场XX的京剧,只要你想看,只要你有钱,就没有看不到的。

要么人民群众怎么可能白白喜欢你?


user avatar   yejo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难听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男子拒签不平等婚前协议,结婚前一天悔婚? 
  为什么现在汉服被人说成和服? 
  中国的宗教是什么? 
  如果社会底层的上升通道被完全堵死会怎么样? 
  战场上是否应该杀死身负重伤的战友? 
  欧洲为什么能突破内卷? 
  为什么上海人喜欢喝咖啡要被嘲? 
  如何回答孩子提问,『什么是小年?小年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氛围变了,从「女神」回到「妇女节」? 
  你见过哪些以开玩笑为名的欺负? 

前一个讨论
同样是黄晓明的前任,为什么大宝贝对待李菲儿和秦岚完全不同的两个态度?
下一个讨论
杨颖现状如何?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