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个时刻开始,你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残酷无情?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今年4月17日入职中石化控股的重庆龙禹石油公司的加油站,11月7日辞职。在工作期间在加油站拯救过一个人的性命却没有得到一句表扬和一分钱的奖励,但是犯了一个错误(做一个本来不是我岗位的工作,而且是在我没有上岗证的情况下独自操作了四个月,然后出了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大概1000元钱的损失,公司领导就通知加油站站长转告我:让我自己辞职或者做一辈子加油员。

我辞职时离职体检发现耳朵半聋,可能是因为加油站噪声造成的,疾控中心也给出的建议是进行职业病鉴定。但是公司完全换了一副嘴脸,管理所有加油站的中层领导说不知道有噪声(但是国家明确规定加油站有噪声危害),我们没有职业病鉴定需要的文字材料,这个事不归我管我也不知道归谁管,如果你要文字材料你就写申请。我申请已经写了12天了(11月29日提交的申请)还是没下来,打电话加油站站长说公司领导告诉他公司没有任何义务给我出具职业病鉴定所需要的材料。
之前站长和站上的一个管理人员还威胁我如果去鉴定了公司有实力让我在本市找不到工作!!!

以上证据我都有录音的!

以下是12月10日更新

更恐怖的是,在公司明确知道加油站有噪声危害的情况下,没有给我进行入职体检耳朵听力测试,然后以此污蔑我说是我自己与生俱来的问题。然后解释说他们是咨询过专家,在加油站七个月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的。但是我今年六月刚从大学毕业,这个是第一份工作,并且工作时有四个月每个月26天每天24小时呆在加油站的,而且在上班期间还出现过耳鸣症状。

以下是12月11日的更新

终于在12月10日我下定了决心要抗争到底。想要弄清楚为什么入职体检时公司没有让我体检听力就让我入职,为什么出了问题公司不积极配合反而还要污蔑我,为什么还要威胁我让我在重庆市找不到工作?难道就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没有时间和公司耗,如果不重新找新的工作就会饿死的穷人吗?

在这里按照时间线更新事情原委

2017年4月18日入职中石化控股国企石油公司:重庆龙禹石油有限公司,当时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石化富源加油站上班。

2017年5月04日,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上岗前体检,体检内容只有汽油,没有规定中的高温以及噪声,体检结果显示:目前未见异常。

2017年07月03日,公司调我去重庆市璧山区中石化河边加油站工作,在富源加油站工作近三个月,领了三次工资,没签过或者最多只签过一次工资单。

2017年09月21日,在加油站工作中遇见突发事故,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一个妇女的性命。公司甚至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国庆节加中秋节八天假期,我上了6天白班,加班费只有240元钱。

2017年11月20日之前正式离职,在未进行离职体检的情况下公司让我签署了离职协议,并且截至到2017年12月11日还未收到属于我的那份离职协议。

2017年11月20日在璧山区疾控中心进行离职体检,检查内容为为:苯+汽油、高温、噪声。检查结果为:左耳高频大于40dB。职检建议为:暂停作业,脱离噪声环境一周后复查听阈。

2017年11月27日在璧山区疾控中心进行复查。检查结果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建议为:暂停作业,脱离噪声环境1周后复查听阈。

2017年11月28日联系加油站站长,站长原话为:公司发现你进公司就没有做过噪声体检。你耳朵的问题多半是你来公司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现在公司的人也咨询了专家说仅仅在半年的时间在加油站是不可能造成听力损伤的。

然后我决定去公司,站长说不知道应该找谁,叫我自己去就行。然后我就寻找到了公司中层管理,去之前给他发的短信请公司出具一份职业史证明,未收到回复,11:27分给他打电话呼叫43秒未接通。

来到了公司,与他对话我从录音中梳理一份:

1.他说我们公司没有《职业史证明》

2.我说我所有检查资料都已经在公司了,他说不知道,并称不知道我耳朵出了问题

3.然后推卸责任,这个事不归他管

4.我说询问了律师,他说咨询律师干嘛,要告公司吗?

5.他说只查汽油,加油站没有噪音,只是机操工才有噪音。把政策了解清楚,问律师,先回去咨询清楚以后再来

6.不承认加油站职业危害因素有噪音,称那是职业禁忌不是职业病

7.他没有任何义务去管这件事,也没这个能力。询问他咨询谁他也不说

8.给他看政策他不看叫我打印出来

9.推卸责任叫我找站长

10.没入职体检耳朵,就说我自身的毛病,找他开证明他不开,先问详细情况。

11.璧山疾控中心无资质(但是河边加油站整个加油站的人员全在那里体检的)

12.告诉我提出书面申请需要《职业史证明》。于是我11.29提出书面申请,至今没有拿到

13.他说我提前没联系他,但是我发短信也打了电话

14.再次询问他应该找谁,避而不谈

15.出于校友,一面之缘的情况帮忙

16.叫我后续联系站长

12月04日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双耳高频6000HZ频段69dB,建议:疑是职业病;建议到上级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当天去加油站,站长以及另外一名管理人员疑是对我进行威胁,以下为原话:1.我去进行职业病体检,这个情况很特殊,公司会在大会上说这个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名声不好。另外一个管理人员说我行为出现了问题。公司领导的人脉比我人脉强多了,以后找工作......

12月05日给站长提出合理要求,以下为原文:我决定这两天去认定职业病,在之前公司开具《职业史证明》时必须将我从七月四日到十一月七号这一段时间每个月长达26天,每天24小时就连吃住都在加油站的事实写在上面。

12月06日给加油站站长打电话,站长说公司领导称:公司没有义务配合我进行职业病认定。

以下为12月12日更新内容

十二月11日,咨询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给的建议:

第一单位需要开介绍信,上面有我的职业史,接触史

第二单位提供现场环境检测报告(每年的),上面有我岗位所面临的噪声

第三两次复查结果带上

第四去重医附一院做客观听力

最后再去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定

十二月12日,去两江新区安监局

工作人员分析我出现的问题:合同是和公司签的,但是1.公司注册地属于两江新区2.有三个月工作时间时间在沙坪坝区3.有四个月在璧山。

然后给公司经理打电话,我只能够听见安监局工作人员的讲话(以下他均指代的我):

1.按照要求应该给他提供资料

2.不是建议,你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有义务给他提供各种报告和资料,你去看职业病防治法,这是有条款的

3.(这个事情你)不能扯(皮),这个是你们公司的事情,你可以督促下面的公司出具报告,他可以向璧山安监局投诉你

4.回到璧山吗?嗯嗯

5.可以啊,那我就叫他去璧山了哦,但是去了璧山,你们的注册的还是在两江新区。你反正就是要配合,最终一点,你提供他各种报告去做诊断

6.不是提供给我,是提供给他本人

最后工作人员然后通知我:第一公司说会有人和我对接。第二公司叫我找属地(璧山)的安检部门。打电话的时间大概在14:40,截至晚上22:26更新还未有人与我联系

---------------2017年12月13日的分割线---------------

十二月13日,早上上班时间去璧山区安监局,得知管理职业病的整个科室出去检查去了,其他工作人员留了一个座机号码给我;下午来到了璧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咨询劳动仲裁相关的事,得知:

1. 必须先认定工伤之后才能进行劳动仲裁

2. 诊断为工伤之前的事情不归劳动局管理

3. 参保地在两江新区,那么工伤鉴定以及认定都在两江新区,到时候劳动仲裁也要去两江新区

4. 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是参保里面的基金里面出钱

在知乎一位朋友建议下仔细查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其中: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根据这条法律,公司可能触犯了三点法律第一、公司未让我进行入职听力职业健康检查;第二、如果我是天生耳朵有问题的话,可能存在职业禁忌;第三、在我体检报告未出来之前公司就和我签订了离职协议

第五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根据这条法律法规,公司依旧触犯了法律第一、公司未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的我进行诊断,反而选择不配合;第二、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与我解除或者中止了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再次声明:在这件事未得到妥善的处理之前我是不会放弃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现在是2017年12月13日20:26, 公司依旧未安排相关人员与我联系!

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

今天我能在知乎上遇见各位替我说话,是我的幸运。但是社会上还生活着很多维权无门的人,他们如我一样没钱请律师,但是却不知道去找监管部门,更不知道如何使用网络发出自己微弱的维权声。因此我想做的就是和大家一样,替小人物维权:

时间2017年12月13日23:45,我在此郑重承诺!

我这一次维权所获得的赔偿,除去我的医疗费用,剩下的所有的钱我会用来成立一个维权工作室,在之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免费帮助任何有需要人的维权,直到我吃不起饭为止!

所以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在知乎、微博、直播等各大社交媒体上讲诉普通人的维权经历,毕竟这个世界是需要我们大家温柔善待的。在我获得正义的同时,我也将会用我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普通人获得自己的正义!

恳请大家继续关注我,让我这个小人物也能够有机会为这个社会做一点点贡献,谢谢。

-------------2017年12月14日分割线-------------

12日14日电话联系璧山安监局:

早上打电话咨询:办事人员个人认为加油站噪声不应该是它主要的危害因素,但是还是帮我了解一下情况

下午打电话咨询:等(龙禹)打电话联系我我再和你联系,明天一天我都在外面检查没办法和你联系

今天有幸得到一位重庆市某区安监局工作的知友帮助,替我解答了许多问题。

以下图片是我整理出来的问题以及诉求:

2017年12月14日20:22分公司依旧没有安排相关人员与我联系,希望公司以及各个主管部门不要再继续踢皮球了,我是真的真的快要饿死了。

-----------2017年12月18日分割线-----------

以下为这段时间的维权记录


user avatar   liu-mao-mao-73-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双十一前几天,上海公司的HRD有事找我帮忙:她和北京公司HRD提交的双十一线上事业部和技术支持加班的费用预算(早午晚餐,红牛咖啡,水果零食,开房休息,车费,纪念品等)在总裁那里被毙了两次,再不通过来不及实施了,让我帮忙去疏通一下。

这事关系同事利益,我马上屁颠屁颠的给总裁打了电话。原来总裁对人均200,总共10000的预算不满意,认为太多,人均五六十足矣。跟他好一顿讨价把开房休息和每人发一个11.11纪念品的预算去掉,最后卡在人均120,总共6000块钱。重提流程,批复,看着出纳付款,让hrm赶紧去安排。

~~~~这还都正常的分界线~~~~

高潮是11.10当天晚上,公司高管股东八个人一起吃饭预祝11.11大卖,半个晚上酒喝了200000人民币。不用怀疑,八个人酒喝了二十万:四瓶30年老茅台兑四瓶新茅台,一人一斤微醺而归。

资本家可以一个人一晚喝掉两万五,却对50人爆肝加班24小时吃喝睡预算一万元不满意。

真他妈黑。


user avatar   chen-jian-ku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跨国资本家的代理人希拉里(参见TPP)管自己国内三千万工薪阶层的人叫无可救药的一篮子可悲的人(a basket of deplorables)

一方面竞选期间她不停的把自己塑造成弱势群体的保护者,指责川普和其支持者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恐绿,恐同,恐外。没完没了的管人有几十上百个性别叫做进步, 嚷嚷接纳几万难民叫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面对真正经济上弱势的群体,无法发声的结构性失业需要帮助的制造业工人投以极其轻蔑和鄙视的目光。回想最近国内的因为缩写误解产生的某敏感词,人家希拉里可是正大光明的说一遍又一遍啊,而且绝对没有歧义的。然后全天下的白左还把她当圣人,可悲

参见副总统候选人辩论

Tim kaine : "I cannot believe that Gov. Pence will defend the insult-driven campaign that Donald Trump has run,"

mike pence: " Ours is an insult-driven campaign? To be honest with you, if Donald Trump had said all the things he said in the way you said you said them, he still wouldn't have a fraction of the insults that Hillary Clinton leveled when she said that half of our supporters were a basket of deplorables. She said they were irredeemable, they were not American... "

绝大多数川普的支持者也没否认川普有很多毛病,也确实说过过激言论。但是他们选择支持川普因为在三德子被坑之后只有川普还在一些地方替老百姓发生。

结果看看整个竞选期间的民主党,各种社会名流,好莱坞演员,新闻主播这些住在高档小区自诩弱势群体保护者的人是怎么轮番嘲讽所有川普支持者的。好像这些人仅仅是因为支持另一个党派的候选人就都是无可救药的社会垃圾得开除国籍了

2. 这是最近的Times封面。来点德国, 瑞典的被神族人性侵后被当地政府封口的?还有那个被希拉里污蔑的幼女受害者?


user avatar   francheesebac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者:大伯,如果你有十亩地,你愿意把一半的收成献给党吗?
大伯:愿意!
记者:如果有两栋别墅,愿意一栋献给党吗?
大伯:愿意!
记者:有两部车呢?
大伯:愿意!
记者:有五百万呢?
大伯:愿意!
记者:有两头牛呢?
大伯:不愿意!
记者:为啥那些都愿意,牛却不愿意了呢?
大伯:因为我真的有两头牛!

其实不用像高票答案那么惨,平常生活里比比皆是。

例如前几天深夜我在小区楼下见到一个外卖小哥,一手拎着客户的外卖,另一只手上的手机屏幕打亮了他的脸,他焦急的盯着app上的配送倒计时。因为联系不上买主没人能给他开单元门,急的直跺脚,一边半带哭腔骂娘,但在小区里又不敢骂的太大声。

直观地来看,让一个正值好岁月的青年在深夜里无助、愤怒、委屈、压抑的源头只是区区一个app上的数字而已。

而深层次的看,这些数字连同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一道,都是资本主义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将人类物化、量化、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冷酷的地方在于,整个链条上可以连一个私德有亏的人都没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都被系统性的驱使着压迫和被压迫、剥削和被剥削,无暇关心家庭、关心身体、关心兴趣爱好、关心智慧、关心社会其他成员,一旦想离开或者改造这个系统大概率粉身碎骨连个响都没有。

都是好人,争来斗去,你我身上,天天直播。


user avatar   ggg-lll-84-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8年5月19日

最近半年这件事的发展可以说狠狠打了包括我在内众多看不起封建教权势力网友的脸。在教会的帮助下,我朋友现在筹到了2万无息的借款,前往澳大利亚留学。澳大利亚的医生资格是受到北美承认的,所以我朋友毕业后回到北美就可以当医生了。学费更便宜,学制也短,而且我朋友的成绩不错,学校还有一笔奖学金给他。

教会知道了我朋友的困境后就发动教友为我朋友筹款。有一位资深的教友是我们当地的老医生,他愿意一次性捐给我朋友3万元帮助他渡过难关。注意,是捐,不用还钱的。但是我朋友没有接受,只要了5000的无息借款,将来还上。其他教友也是类似的无息借款,最后总共借到了2万加元。有个企业主借了1千给我朋友,结果其他教友都骂他,因为他很有钱,比医生更富,但是我朋友很感激他,说借多少都是帮助他。

现在我朋友已经去了澳大利亚,出了少量租金,住在当地教友的家里,而且当地教会给他提供了一份兼职。他现在可以说渡过了难关,生活走上了正轨。前两天他给我发了一个视频是他在墨尔本当地的教会做礼拜的场面,看上去过得挺好的。他跟我说他非常感谢上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一直知道上帝会帮他,现在上帝果然帮他了。如果他当时按我想的那样,为了穆斯林女友的事跟教会闹翻了,他现在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事后我还是反思了一下自己,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可能我太低估宗教势力对加拿大社会的重要性了,纯粹地把他们视为反动势力、封建残余。现在看,他们还是社会底层人民的互助组织,所以个人不敢也不会随意脱离教派也可以理解了,不是单纯的洗脑那么简单。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哭笑不得,按说加拿大的福利制度也很出色了,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我朋友遇到绝境的时候,它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最后一切都靠教会解决了。经历了这件事,我朋友对上帝的信仰更坚定了。我相信我朋友将来做了医生以后,也会像那个老医生一样关心教会的晚辈,支持教会事业,这对教会的长远发展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2017年12月7日原答案...............................

某个少数族裔的加拿大朋友,因为家庭贫困不得不从医学院辍学,然后每天打三份零工赚学费,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下班。因为助学贷款太贵,贷不起。

然后打工的时候因为疲劳驾驶被警察抓了,还得应付异地官司,现在官司都没打完,至少要罚一千加元,雪上加霜。

接着谈恋爱的妹子因为双方家庭宗教不同,被迫分手。这哥们的母亲尤其顽固,不但要求妹子是同一个教会的,还非要妹子的老家跟他们是一个国家。我一查,他们这个族裔在加拿大总共才3万人,结果是老妈说你找不来我给你包办。

这还不是最残酷无情的地方。最惨的是我跟我一个法学院的白人室友说辍学这个事,对方表示这不可能在加拿大发生。

你看这两个人住的距离不过3公里,年龄一样,出生地也一样,上的大学也一样,然而如果没有我这个外国人做中介,他们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生活是怎么样的——知道了也不相信。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中数学:

命题A是真命题

命题B是真命题

那么命题A不成立的时候,命题B成立吗?

====================

命题A:你在资本主义社会

命题B:你被社会蹂躏

那么你以为你不在资本主义社会,你就不会被社会蹂躏了?

容我大笑三声。

那些忽悠你的人,都是在野党啊。

你以为在野党的话能信?


记住咯,命题B是真命题,你被社会蹂躏是真命题。

懂什么叫真命题吗?不懂就回去读书。


古人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诚不欺汝。

这个社会不管是什么制度,都是残酷无情的。

丢掉幻想,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user avatar   xu-xin-hang-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爱马仕的包,一个要几十万。

贵妇们一周买一个,一年要花几百万,但她们什么劳动都不用干,吃银行利息或者股权粉红就行。

孩子上大学,学费一年5000。

劳动妇女缝缝补补,一年多赚几千块,但还是凑不够。


user avatar   han-dong-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美国,你要是有点儿正经的官司要打,300刀一个小时的律师根本就是个渣。你找他那就是找输。


每小时价格不上七八百,那律师基本就是没脑子的角色。


想请个大律师出山,你丫连认识人家的门都找不到,互联网上只能搜到给平民的信息,能够翻云覆雨的角色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价钱嘛,你听过辛普森案大概就能有所了解了,辛普森尽其家产换回自己杀人无罪的结果。


这样的律师,你,请得起吗?


请不起好律师,“公正”的法律能保护你吗?


我知道你听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你可曾听过“法律是任律师打扮的小姑娘”这个观点?


有钱就有好律师,有好律师就有法律上的公正,你说资本主义残不残酷?



如果你以为有钱人为所欲为靠的只是暴力,你就太单纯了。


有钱人的为所欲为,其实靠的是法律。


user avatar   caterpillar-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

改制前丧心病狂的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分流,优秀的学生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差生直接进入恶性循环:考试不好-教育资源变差-成绩更差-去理工或者ITE。

小学四年级之前的教育很依赖家庭环境,所以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阶级再生产流程。

相比而言我朝就是太年轻了,培养了一群心比天高对社会不满的大学生。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契约精神,特指资本主义市场中的契约精神,并不一定是个褒义词,甚至有时可以非常残酷。

在这里想分享一个美国保险法里面的重要判例,Strickland v. Gulf Life Ins. Co., 240 Ga. 723 (1978)。本案中,原告Strickland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承保范围包含了一旦发生意外需要截肢时的手术费用。在一次事故中,原告右腿严重受伤,经过长达118天的治疗,这条腿还是没能保住,不得不进行截肢。

这时候,保险公司跳出来了,指着合同上的一行字说,按照合同,此时我们不用支付手术费。原来,合同中对于截肢手术有一项例外规定:保险公司仅仅对发生事故后90天内的截肢手术费用负责,而原告已经超时了28天,因此需要费用自付。

Strickland想要起诉保险公司,但一审法院直接驳回了起诉,上诉法院也维持了这一判决。上诉法院解释道,“我们不能代替保险公司重写这份合同。基于本州和其他州的诸多判例,我们也不认为可以基于社会导向作用的原因宣布这份合同无效。原告的肢体没有在合同规定的90天内被切除,因此相关的费用不再保险范围之内。”

Strickland一直上诉到了乔治亚洲最高法院,这一次,法院至少认为应当立案审理而不是直接驳回,并允许Strickland向法庭提交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过程中相关的证据,从而判断合同条款的合理性。

在乔治亚州最高院判决的多数意见中,法官表达了这样的顾虑:这样的合同,是否是在迫使原告做出一个“可怕的选择” --必须在90天之内决定要不要这条腿,这样才能让保险公司支付手术费,要是想再尝试继续治疗保住这条腿的话,保险公司概不负责。因此,多数意见认为本案应当发回重审,让原告有机会提交除合同文本之外的其他证据,供法院综合考虑。

而本案判决中的反对意见也相当旗帜鲜明,公民有遵守合同的义务,说了90天外概不负责,就不能延长到118天,否则何谈契约精神呢?

在这个判例中,尽管Strickland经过两轮上述最终“赢”了,但他赢得的,仅仅是一个走进法庭,在庭审中呈现证据的过程。对于这个1978年的案子,我没能找到后续的报道,法律数据库里也没看到发回一审法院重审的结果,可能双方和解了,也可能原告最终放弃了。

--

大家可能都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小时候,我只觉得有钱人真可恶,居然要用“霸王条款”割别人身上的一块肉;后来,却又觉得这个故事里面的资本家也有值得同情之处,明明是双方你情我愿的借贷合同,但最后对方赖账还有理了。到现在,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割一磅肉和完全不用还一分钱之间,有没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分配结果,例如将利率视为约定不明,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执行。

难道在朴素的正义观和严格的契约精神之间,真的没有求同存异彼此调和的空间吗?

--

诚然,在今日的资本主义国家,契约自由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譬如,保险这样的格式条款,要对撰写者作出不利解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和大公司之间议价能力的差异。但这里有个前提:合同必须存在模棱两可之处才能作不利解读,而在Strickland一案中,90天这个标准清晰易懂,没有解读的空间,即使发回重审了,Strickland也只能从合同文本之外的地方做文章,而这势必非常困难。

当然,我也绝对不是鼓励“和稀泥”或者“按闹分配”,只不过是想说,严守契约,并不一定是社会问题唯一正确的最优解,也许还会有更为中庸的一条道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天猫总裁蒋凡因传言致歉,并请求公司对自己展开调查? 
  中国生育率是否较低?会有什么影响? 
  最近让你潸然泪下的文章是什么? 
  如何看待「早恋成风」的现象? 
  人到中年,你经历过哪些大型社死现场? 
  是不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网红脸」?如果是,那为什么有部分人想整成那样? 
  为什么在饭桌上,汽车上总会有人谈论政治话题? 
  成都为什么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你的收入改变后,周围人对你的态度有哪些显而易见和令人不安的变化? 
  你为什么化妆? 

前一个讨论
魔兽世界之类的游戏中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无用的白装甚至灰色装备?
下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去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再要一杯免费牛奶的行为?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