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快速进入心流状态(flow)的方法? 第1页

  

user avatar   yinglao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愉快的专注。

曾经连续12小时码字,一直沉寂在故事情节中,根本不知道累……而且吃饭的时候也索然无味,唯有摸到键盘才能愉悦。


user avatar   gao-shan-liu-shui-5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心流”:

米哈里教授在 1970 年代时发现:多数人工作一天之后筋疲力尽,但是,有些人会工作一整天之后,竟然还精神抖擞。你应该会疑惑:这些人不是在工作吗?应该会消耗能量才对啊?精神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他开始研究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例如顶尖运动员、音乐家、学者⋯⋯每个人都会提到自己有时候会有那些精神抖擞的状态,当时,米哈里教授访问了一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作曲家描述了他在创作时候的心情:我会进入到狂喜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我感觉不到自己,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我的手好像跟我的意志无关,我坐在那里,带着崇敬和平静的心情,音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我手中流泻而出。1975 年,米哈里教授首次发表了他对于这个神祕现象的研究,并给它一个很传神的名字 心流(flow)。

心流是一种把专注力发挥到极致时的最优体验,它是当你全神贯注投入、沉浸在充满创造力或乐趣的活动中时,体验到浑然忘我的一种感受。

《心流》一书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知道如何控制内在体验的人们将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人生质量。当一个人进入心流体验的时间越多,就越能提升自己本身的幸福感、加深对目标的坚持、拥有更积极的心态。

(不想看文字,可以看视频)

进入心流状态的5个条件(心流的5个主要特征):

①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

②你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

③要有挑战性,但不会太有挑战,难度大概微微超过你当下的能力( 10% );

④要有阶段性的反馈和奖励;

⑤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大致的步骤。

这五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你所做的事情,将更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状态。

如果你曾经迷过游戏,你也许拥有废寝忘食、完全投入的体验吧?为什么打游戏会有这样的魅力呢?我们来一一检视:首先,游戏很有趣,感官设计很刺激,故事性强,能激发我们玩的兴趣;其次,游戏的设计上,让你很有主控感,得以快速上手操作;其三,游戏会设定难度,还会不断调升难度,让你觉得有挑战性;其四,过了特定关卡之后,你会得到奖励;其五,你会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象是打boss、搜集宝物、过关等等。

发现了吗?这跟心流的条件完全吻合,难怪打游戏那么引人入胜,还会上瘾;如果游戏能够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让你获得心流的好感,给你更多动力,甚至主动想要玩它,我们是否能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自己的工作呢?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心流?

根据上述的心流体验的一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找到让自己快速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具体如下:

1、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或设置略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目标

根据上图,结合前面讲的心流产生的条件,我们可知:心流的产生与一件事情的挑战度,以及我们对应这件事的技能度有关。如果挑战度偏高,技能度不足,我们会感到担忧或焦虑,技能度适中,我们则会感到亢奋而不会觉得无聊。相反地,如果挑战度与技能度都偏高,我们就容易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进入心流状态。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或设置对当前的自己来说略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目标。这会让你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和挑战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觉得做起来游刃有余,下次就挑选难一点的挑战;反之,如果觉得做起来很焦虑或急躁不安,下次就稍微降一点难度。

2、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进入状态,专注的做事,并把事做好的。拿读书来说,如果你阅读速度慢、读不懂、记不住、不会用,那连读书的兴趣可能都不会有,更别说把知识化为己用。所以要不断地磨练技能,提升能力。具体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在心流区内刻意练习,这也是高手们持续精进、突破极限的诀窍。

继续拿读书来说,就是要学习高效的读书方法,然后制定读书计划,逐步提升阅读的效率和能力。比如学习“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学习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等等,这我在之前的视频中都讲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3、把目标拆解成阶段性的任务

确定了任务、目标之后,还要进一步明确,比如把任务拆解成比较小块的阶段性任务,逐项达成。

这样拆解的好处是:①让自己清楚的知道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获得及时反馈;②每一步的完成都会增强自己的掌控感,更有信心和意愿去继续行动;③及时任务被打扰而中断,也能重新快速进入状态。

4、屏除干扰,专心投入

如果外界干扰源太多、头脑中思绪乱飞,想快速进入状态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学好切断这些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干扰,具体的方法我分享过很多,比如这篇文章:

补充阅读:13个方法帮你集中注意力,长时间专注地做事!

5、找到或创造意义

在做一件压根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想要获得心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创造意义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比如读书这件事,首先你要认同(或想象)读书是有意义的、有趣的,然后找到恰当的读书方法,以及让读书变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

关于创造意义,米哈里给了一个方法:找到或定义自己的“终极目标”,让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小型目标,都与终极目标配合且与终极目标一致。具体可以用“目标阶层”的方法来定义或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标,全部分类成底层、中层、顶层目标,如果发现跟顶层目标不一致的项目,就删除或者微调使其一致。

小提示: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你也可以多留意一下自己在什么时候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如果有心流的体验,就可以试着将这种经验迁移到其他的地方,帮助自己更好地获得心流体验。

......................................................

注:主要内容梳理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书籍《心流》


user avatar   gao-chong-6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心流是个不错的玩意,不知道咱们是否体验过?

如果没体验过,恐怕再怎么描述了也没有用,对于那种感受而言,所有的比喻都是苍白的。

如果体验过,那么咱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体验到的呢?

最容易进入心流的,恐怕要数下棋了吧?如果咱们是象棋或者围棋爱好者,大多数情况下,从第一个子开始,就可以进入心流状态了吧?

现在下棋的不多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各种游戏,不知道各位游戏玩家是否体验过?

那么游戏是怎么让我们进入心流的呢?

其实就三步,首先引起我们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设计快速反馈系统,最后让我们pve虐boss或者pvp虐人产生极大的满足感。

怎么才能快速的进入心流状态?

答案就是构建一个类似游戏的机制。

1、引起强烈的好奇心。

先看游戏是怎么做的,首先肯定是有广告,对吧?

广告里面展示了千奇百怪的关卡和怪物,绚烂多彩的技能,以及百转千回的剧情,咱们一看,这游戏太酷了,那就试试吧。打着打着,逐渐习惯了、没有新鲜感了,这时网上开始有各种高手视频出来了,你又被吸引去看视频,然后由衷感叹“卧槽,还有这种操作?”于是本来快要熄灭的热情重新被点燃,誓要苦练技术,花样虐boss、或者虐其他玩家。

其实,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很多东西起初都是游戏,琴棋书画哪个不是游戏?诗词歌赋,在古代也是游戏。物理化学无不起始于游戏,就连很多人恨之入骨的数学,最初也是游戏。这些学科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其内涵足够深邃,可玩性极强,所以才被广大玩家持续玩了几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在玩。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游戏已经被玩的太深入了,现在还在玩的都是高玩,对菜鸟确实不大友好,所以才会让人对他们望而生畏。但是你转过头来想,如果有一个游戏可以让你玩一辈子还乐此不疲,不但不会觉得无聊,反而会越玩越上瘾,这难道不应该是你梦寐以求的游戏吗?

例如数学,就是这样一款游戏。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才能对这些古老游戏产生兴趣呢?咱们就拿最可恨的数学为例,参考游戏推广的方法,我们先看数学的广告。我觉得院士们编撰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这样的广告,数学分册介绍了无数有趣的数学趣味问题,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一部启迪好奇心的首选著作。

了解了游戏内容之后,我们就可以去看高玩耍酷了,与现在这些游戏相比,数学这个游戏的高玩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有高斯这种高深莫测的天才、有欧拉这种超脱世俗的圣人、有伽罗瓦这种痴情薄命的神童、有佩雷尔曼这种不问世事的隐者,故事实在太多,这些大神足以让你由衷感叹“卧槽,还有这种操作!”

2、构建快速反馈系统。

看了广告、见识了大神们的骚操作,现在你可能已经手痒难耐了吧?

这正是开始的最好契机。

如何开始?

你们以为我会说要设计出一个快速反馈系统、制定好计划然后再开始?

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是趁热打铁,不顾一切的马上开始,根本不需要什么计划。还是拿数学举例,找最简单的内容马上开始,什么最简单?当然是算术喽。

你敢说你会算术?连心算两位数乘法都做不到,你说你会算术?所以从这些简单的基本功开始练起吧,给自己出20道乘法题,用最快的速度心算出来,然后检查对照答案,每天做200题,记录自己每次做题时间,你会发现自己越做越快,每次做题时间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缩短,一周之后,最多两周,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算的这么快,原来数学并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可怕,自己也不是如之前想象的那样没有天赋。

有了这种信心之后,咱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计自己的快速反馈系统了。当达到瓶颈时,不要灰心,想想游戏中是怎么设计的?是不是每一刀下去都反馈一个数字,掉了多少血,还剩多少血?是不是每杀一个怪也反馈一个数字,涨了多少经验,距离升级还差多少经验?

咱们之所以遇到瓶颈,就是因为反馈慢了。所以需要把自己的训练目标拆解的更细更小,小到任何一点进步都能被捕捉到、都能被记录下来,这样就不再有瓶颈,而你始终在进步,而且是实打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进步,咱们的信心和热情会随着进步越来越强、越来越热烈。

3、实践。

虐boss也好,虐人也罢,实际上就是游戏中为你设计的实践环节,不管你练的多好,杀怪多容易,升级多快,总有厌烦的一天,但是虐人则永无止境,因为今天你虐了他,明天他又虐了你,你追我赶、没有尽头。

学习也是一个道理,“学而不思则惘”,孔子这个“惘”字用的简直形神兼备,透着字都能感觉到那种“学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的迷茫。

学习怎么虐人?考试算一种,更多的当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当同事们聚餐结账时,服务员还在按计算器,你就告诉她是202块8毛,6个人aa,每个人33块8毛,当大家还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而服务员按完计算器一脸惊讶的盯着你,说出同样的金额时,再看看同事们由茫然转为崇拜的目光,是不是瞬间觉得算术这游戏真没白玩,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当然,算术只是雕虫小技,当你跟老板讨论定价策略时,你直接把价格抽象为基础价格、折扣比例作为决策变量,并把用户购买倾向通过函数与决策变量关联起来,并画出函数曲线的时候,你再看看老板和同事们的表情?

然后你的模型被翻译为算法,写进了业务后台系统。经过几个月迭代,每个月单品毛利下降20%,相应的销量增长100%,总利润增长60%,这时你再看看周围人看你的目光。有了这样的实践经历,恐怕再没有人能阻止你去学习数学、去使用数学了。

这种方法适用于体育、文艺等爱好方面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他同样适用于学习、工作之中。当我们把他用于学习和工作时,他仍然是一套最有效的“沉迷”系统。

只不过与游戏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不同在我们不但不需要“防沉迷”,反而可以尽情的乐在其中吧?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强烈的动机

第二,适当的难度

第三,退出后的理智正反馈(绝对不能在进行中反馈,也不能退出后有负反馈。)


user avatar   li-xu-ra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相关话题

  我28岁了还想学物理,数学,计算机,英语的课程,脑力跟得上吗?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学习怎样进入若无旁人的状态? 
  究竟要多努力才能上清北? 
  我们每天自律、认真学习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就是好? 
  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利用心流flow? 
  假如中国引进大量低层的外国劳务工人会造成什么社会结果? 
  怎么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清华北大的学神为什么能够在娱乐、学工兼顾下还能“考前随便翻翻书”式地在绩点和学术上碾压众人?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视频堪称「有毒」?
下一个讨论
时隔多年再看《蜗居》,有什么感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