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当年的「知青下乡」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怎么结束的?发起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fei-fan-7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主要原因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这个政策好不好?

不好,对于离开城市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很残酷,但是它保护了中国的工业基础。使得中国工业在原本发展水平极低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完善齐全工业门类,实现了工人队伍的精英化。

中国进入到工业化时代是非常晚的,一直到改开,中国仍然是以农业收入为主体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中国接过了苏联援助的150多项工业项目,但是很快 因为中苏关系恶化,被国际社会孤立,被欧美国家经济封锁,中国工业面临着夭折的危险。

中国当时生产的工业产品因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卖不出去。要让工业在产品没有正常销售渠道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生存,就要找到出路,这个出路就是农业反哺工业,减少工业附带的人口负担。

简而言之,就是农业人口要为中国工业发展做出牺牲,城市多余人口要为工业发展做出牺牲。这里面的牺牲二字,就是字面意思,牺牲

很多人讲五类分子。要知道中国的传统城市是什么样子?从王朝时代一路走来,中国城市就是商业消费型城市。古代政府机关、大地主、贵族、官僚、商人和手工业作坊汇聚在一地而发展成城市。

大家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就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这副表现中国城市的作品里面,你看不到工业的影子,没有任何工业设备,连大规模密集型企业聚拢大量工人一起劳动的场景都没有。服务业就是最主要的内容。人口集中度最多的行业是物流业,运河船工。

这就是农业社会赋予城市的意义,就是利用城市搞商业化,城市人口大多数都是给商业化提供服务,城市的中心就是政治商业中心。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很多城市的中心就是政府机关,县市政府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广场,城市中心广场同时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

中国农业发展的时间太长了。

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各国,城市都是各国的工业中心,城市人口就是工业人口,尤其是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重工业城市,里面没有多余的人口,除了一些给工人阶级提供服务的基础服务业从业人员,没有多余的负担。让工业品具有竞争力,抢占世界大战后的空白市场。

中国对此是羡慕不已,但是又毫无办法。中国当时是一个找不到出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帮第三世界国家当朋友,但是他们还盯着中国不多的余粮。

城市人口如果不释放出去,怎么办?

中国的工业相当孱弱,无法容纳更多人成为工业人口。工业收入不足,就不可能养活服务业,也就不能创造出服务业人口。多余的城市人口如果不到农村去,那么会演化成什么样子?

就是印度的贫民窟。印度就是工业水平差,但是赶不走城市人口,而农村因为收入水平也差,农业人口更富余,他们反而向城市集中,给城市带来了极大负担,印度的微薄的工业收入还要去养活这些多余的人口,造成了印度工业水平发展更为缓慢。

中国要发展工业城市,减轻工业负担,就要将人口往农村赶。当时的中国农村能不能容纳被赶出来的城市人口?不能,当时的农业收入低,低价售出高品质农产品,高价买入低质工业品,这就是将农业人口往倾家荡产的程度逼,在此基础之上还要额外接受这些知识青年,由此付出的代价只能用牺牲二字形容。

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绝不肯用倾家荡产的方式来支持工业化,这是可以理解的。要让他们为工业化做出牺牲,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将所有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人民公社,无条件接受计划经济安排。

而所谓多余的城市人口愿不愿意去农村?绝大多数不愿意。城市再差也比农村好。知识青年动员了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被类似抽签的方式赶出去的。比如说独生子女就可以不去,兄弟姐妹多的,就必须有人去农村,至于谁去,那就是家庭会议或者抽签式安排。上面说的五类分子,就是最低一层,无条件去农村。

中国发展工业化,可以用惨烈二字形容。是以许多人的幸福和生命为代价实现的。这些付出了极大牺牲的人有怨言,要写伤痕文学,要发泄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剧,回城后的种种乱象可以用创伤后遗症来理解。

至于说到如何结束?因为中国终于和美国和解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只是个时间问题,70年代中后期,对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付出极大代价搞出来的工业化基础,得到了为世界提供产品的通行证,中国再也不用逼农民倾家荡产购买工业品了。国外闲散资金,尤其是港资、台资有意愿要进入大陆市场,只要上面做出市场化的风向标指示。而总设计师上台,这一切都明朗化了。

中国看到了勒紧裤腰带发展的工业体系终于可以结出硕果,中国打开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门,中国工业品将走向全世界。这个时候,要为将来工业化的发展做好准备,首要的一条就是快速补充培训工人,先让知识青年都回来,去顶班也好,去增加工业生产线的冗余工人也好,总之中国需要大量的接受过工业训练的工人,哪怕是将国营工厂搞得入不敷出也不管,要迎接工业化的到来。

最后大家都看到了,中国的工业化潜力无限,返城知识青年人口根本不够,还要取消户籍限制,让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

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国最朴实的农民,你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历史证明了你们是一群伟大的人,是值得歌颂的人!

中国工业发展史是一部血泪史,无比悲壮,气壮山河!


这里说一下凭票供应。

有人用这个来说明当时存在着需求旺盛,实际生产力不足,由此说明知识青年下乡政策是错误的。

当时由于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工业品和农产品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工业企业有义务为城市居民提供工业品。

但是如何进行分配就是一个问题。

一个什么问题?

就是分配问题。

现在的工业品供应都是按照市场原则,等价交换。只要不存在恶意欺诈,所有的商品都是用自己手上掌握的资源量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市场模式下的交换,工业生产企业必须要考虑利润。而利润是企业维持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时所谓的凭票供应的最大问题在于,工业品价格本身不含利润。如果包含了正常利润,按照当时的居民收入水平,绝大多数商品根本买不起。

这样的工业品生产多少亏多少。既要保障供应,又要尽量减少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计划调控,凭票供应。

这是没有有办法的事情,当时工业品最好的出路当然是出口,按照市场价格供应,赚回来大量利润,然后持续投入生产力发展。

中国当时被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又不愿意进入经互会,被苏联控制。中国的工业品根本就出不去,本身也有质量差和技术落后这样的不利条件。中国只有优质农产品出口赚取利润,工业品卖给人民公社将农产品赚来的钱再拿过来。

凭票供应是城市居民的特权,农村并没有。

为什么农村没有?

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比高达80%

剩下20%的城市居民还要凭票,其本质就是为了尽量控制消费。

如果工业品完全按照市场价格供应,一件服装生产成本10元,售价100元。而城市居民也能接受,那么自然不需要凭票了。利润就能刺激生产力发展。

但是这样的发展是畸形的,最后很快形成贫富分化,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句空话。

但是凭票供应的产品就是一件服装生产成本10元,凭票供应价格12元。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特点,不以利润为考核指标。

这一点就是参考苏联的经验,同时由于外部世界的封锁,国民也没有实际购买力造成的。

开源节流,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只能节流。要继续发展工业,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工业负担,坚决不允许中国城市成为消费性城市。一切都是为了工业化,凡事不利于工业发展的都要从工业企业剥离出去。

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凭票供应的都是轻工业产品。而当时国家的发展重点是重工业。首要保障国家安全,对于轻工业的投入不足。所谓不足,就是缺乏资金来源,技术来源,大量的优质零部件来源,甚至是原材料。上下游都没有渠道,自力更生发展工业是非常艰难的。当时在国内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几乎都冒黑烟,因为这些车使用的是国产原油,含硫很高,冒黑烟是必须的。国外进口的轻质原油,要保障部队,重点部门使用。蒸汽式火车,烧的是低质煤,坐火车如果开窗的话,车厢内就会糊上黑煤灰,人容易咳嗽。中国本来优质煤不多,而这些优质煤还要出口换取外汇。

当时非常艰难。我就是将实际情况说清楚,本身既没有左的观点,也没有右的观点。或许这会让左右两边都不满意,一起过来骂,但是我是凭良心说话。你说我水平不行,这一点我承认。


user avatar   luo-yi-guo-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相关话题

  历史上所谓的奸臣,有没有被后人误读误解的?他们又有什么被忽视的功绩? 
  电影《敦刻尔克》是否为英国「洗地」? 
  如果南非到现在为止还是由白人统治的话,会不会比现在更好? 
  如何评价清帝国对亚洲内陆边疆的征服?以及其重要意义? 
  台湾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 
  古人为什么没能从月球身上推理出地球也可能是个球体? 
  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女性? 
  戈尔巴乔夫是美国派来的间谍吗? 
  古代中国和同时代欧洲的识字率相差多少? 
  日本军部二二六兵变的影响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当男生发现女生没穿内衣会想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大妈高铁吸烟触发警报下跪求饶,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合适?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