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解放战争为什么没有打成堑壕战? 第1页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俄战争和一战有个共同点:火力强势,防御力过剩、机动力不足。

说起一战,都很容易想到机枪、堑壕、铁丝网,但真正的火力输出核心是巨炮,前三者都是围绕巨炮运作的。堑壕战的本质就是炮兵阵地战。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一方的最重型火炮是36门155榴弹炮,而且因为根本没有投送能力,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仓库里捂着。解放军一方就更不用多说了。

所以两边都没有重炮这个主力dps,堑壕和铁丝网伺候谁去?


user avatar   lee-28-78-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战打成堑壕战

不是因为堑壕战是个好战术

也不是装备或者意识上的不足

而是因为作战面太窄

机动能力和突破能力旗鼓相当

战场上的双方,都没有办法通过侧翼突破

形成运动战。。。

不得已选择了堑壕战


实际上,整个一战

只有西线战场打成了堑壕战

其他战线都没

比如东线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


一战西线整个战争过程之中

两边都在干一件事情

就是谋求在对方的侧翼形成突破,盘活全局


比如马恩河战役后,

两方都想在北部战区突破对方

开始套娃式的侧翼突击

你包抄,我包抄你的包抄,你再包抄我的包抄

两边的速度和力度都差不多

完全无法实现预想的突破

最后大家很尴尬的在海边碰面了。。。

谁都没有突破,还很无奈的拉长两边的接触线

彻底的把整个西线变成了阵地战

史称“奔向大海”


解放战争没搞成这个烂样子

首先就是因为两边没有泾渭分明的占领区

抗战后两边在全国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

你背后有我的人,我背后也有你的人

大家根本没办法挖坑拒守。。。

因为守不了几天,自己就被对方围殴了

认真挖坑的,都是被死死包围,或者不得不死守的时候

比如黄伯韬在碾庄,林彪在塔山


其次是解放战争的战略回旋空间充足

战场遍及整个中国,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一战西线战场

就那么巴掌大的地方

接触面直线距离就那么二三百公里

在解放战争也就是三大战役的水平

但是解放战争两边投入的部队

合计也就是个百万人

在林彪、粟裕这些大神眼里,机动空间和机遇都很难把握

西线战场堑壕里可是有数百万人。。。

战场和沙丁鱼罐头一样

哪来的回旋余地?


后来到朝鲜战争

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

一开始美国不适应中国的穿插战术

中国没法对付美国的火力优势

无法维持稳定战线

你进我退的跳了一年多的探戈


到后期在三八线对峙

战线就那么二三百公里,地形还复杂

之前互殴了一年,对对方的长短高低心知肚明

如今百万大军对线,谁屁股后面都是几条后备防线

从此两边都无法找到突破点

就又回到了阵地战模式


user avatar   yang-ai-ho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中国当时的铁路太少了2333

首先要明确:一战双方其实都不想打堑壕战,他们一开始的计划都是19世纪式的大规模运动战和野战。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铁路网迅速而密集地在西欧铺开,夸张点说差不多都快村村通了。于是,军队一方面战略机动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可以迅速地从国内开到边境,另一方面其战术灵活性却大大地降低了:你的部队刚下车,敌人也可以利用铁路网迅速运来堵漏的部队,然后双方很自然就会在两片铁路网末梢之间的野地形成对峙,对峙也不可能傻站着,得要先把野战工事修起来,从挖散兵坑扩展到连成线的战壕。由于各自离己方控制的铁路网末梢不远,都能方便地获得人员补充和物资补给,却都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那自然就只能把原本临时性的野战工事一路修到英吉利海峡边上、形成堑壕战的局面……

反观东线战场,地域辽阔而铁路(相对)稀疏,就没有形成堑壕战,双方还是打有来有回的运动战。

而在20世纪的中国,哪怕是围绕铁路枢纽展开的三大战役,战区的铁路密度也太低了,铁路与铁路之间有着广阔的回旋空间,根本不可能说“某个地方有共军活动,国军立刻拉一车大兵去堵漏”,自然也就打不成堑壕战。

(这个回答把铁路拔高到这种地步显然带有开玩笑的成分。堑壕战背后的不仅仅是铁路,更是双方巨大的工业产能和近代动员能力,铁路只是这一切的一个缩影。)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必须了解一战为什么打成了堑壕战,

一战为什么打成堑壕战? - 孟德尔的回答

我认为孟德尔大神这个问题的回答比较具有说服力,就是从后勤角度来看一战的战术问题。

以下内容引用自该回答:

一战与之前的战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弹药消耗量。普法战争中用到的火炮,据说为1600门,在40年后火炮数量增加到8000门,而且其中有许多炮要大 得多和重得多。普法战争的6个月中,每支步枪仅发射56发子弹,这些子弹在一战中一个星期就能打光。自动武器的出现更是使弹药消耗数疯狂增长。另外,战场 上还出现了武器供给和维修的需要。过去一门火炮可以从战争开始用到结束,顶多维修一下炮架,而一战中一次齐射就可以报销整个炮兵阵地。这些改变事前已有各 种征兆,但直到马恩河会战爆发后,人们才如梦初醒。马恩河会战前,德国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军队携带的弹药足够坚持完成施里芬计划,结果战役还没结束,全 国的弹药储备就已经用完了。

马恩河战役后,战争的形态迅速变化。防御的威力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 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法国进攻学派的领袖格朗梅松在 一次进攻中被防御火力打死),因此军队不可能自己携带所需弹药,必然要全数从后方送上去。1914年,一个英国师每天仅需要27个车各类补给品。两年后, 给养、饲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每日耗量仍为20车,而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所需的大车增至约30辆。在野战军队所需补给品总量中,粮草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 的一部分。可想而知,连这一小部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公路运输队根本不可能支撑军队的战略运动。因此,运动战在物理层面被判了死刑,阵地战成了唯一符合逻辑 的选择。

在阵地战时期,一切补给都要靠铁路完成,庞大的马车队只负责从火车站向部队各部分发物资。如果军队远离车站或临时仓库,则物资的 运输将越来越难。于是战场上出现了“临界距离”这个概念——即军队离火车站的最大距离,它在过去多数时候只是一个理论而已。以德国的装备水平来说,临界距 离不超过50公里,而且前提是一切组织良好。(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受制于装卸能力,补给物资往往是卸载在终点往后的几个车站上的,所以部队距离物资的距 离要大于部队到终点站的距离)这样军队的移动速度必然等同铁路线的修建速度,而任何企图脱离铁路的作战行动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将遭到失败。反过来说,谁能在 战线后方尽可能多的修筑铁路(不是野战铁路,那时候它还很不可靠),尽可能多的调动车次,尽可能快的装卸物资,谁就能在战场上得到更多的兵力,更强大的火 力支援,虽然不一定能赢得战役,但是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人认为装甲部队是终结堑壕战的功臣,它使得军队能够快速突破敌方防线进行纵深运动。事实上,壕沟和铁丝网只是阵地战的现象,由铁路维持的补给才是阵地 战得以维持的原因。换句话说,依赖铁路的战争只能是阵地战,要想恢复战场运动,比坦克更加核心的要素是汽车运输。

另外,还有一些典型的误解需要澄清。

1 是坦克终结了堑壕
俄国的布鲁希洛夫攻势和德军在后期采用的渗透战术就是不依靠装甲力量的,尤其米歇尔攻势,靠轻装步兵穿越了堑壕阵地,进入了敌军的防线后方。(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临时战术,敌人很容易找到破解方法)
另外,马奇诺和齐格菲防线证明,如果堑壕完善到了要塞化的程度,光靠装甲力量是很难突破的。

2 只要战术合适,靠步兵就可以终结堑壕
依靠步兵只是从一道堑壕前进到另一道堑壕而已。
米歇尔攻势中,德国确实突破了敌军防线,但很快就停滞了,因为士兵再也走不动了,携带的弹药也全都用完了,弹药补给需要靠马车拉上来,相反,协约国士兵正在坐着火车蜂拥到前线。德军越是往前进速度就越慢,相反协约国集中兵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两方再度形成对峙。
要在突破堑壕后取得真正的战略进展,至少要有闪击法国或者苏联的规模,这也就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和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依靠迅速,长距离的突进,直接破坏敌人援军的集结地,分割包围前线的敌人,这些都是单靠步兵无法完成的。

3 装甲部队可以自己携带弹药燃料完成作战
二战中,德军和苏军一个师的最低补给需求是每天300吨,美军要多一倍,达到600吨,二战后苏军一个摩步师的需求超过700吨。随着装甲车辆的增多,补给需求也会急剧上升。这些补给让坦克自己携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修建铁路动辄就几个月,德军在二战的每一次行动都证明了——没有摩托化后勤支撑的装甲战是根本不存在的。

另外,在进入敌人大后方之前,装甲部队不能单独行动。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战的所有战争都证明,没有步兵随行的坦克很容易就会陷入反坦克部队的火力网。因此步坦协同是装甲战最基本的条件。而步兵的前进,支援火力的跟随,都需要庞大的运输能力。所谓摩托化部队,最早就是指搭乘汽车的步兵。为了方便越野,德国还发明了步兵装甲车来专门运输步兵。

巴巴罗萨失败的根源恰恰就是德国缺少汽车,有人估算,单用汽车一种工具,德军进攻莫斯科所需的后勤车辆将是德军当时车辆数的10倍。而肩负着后勤主要重担的铁路运输,又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德军能进行一场闪电战。结果离铁路终点越远,补给量就越低,所有进攻都是因为补给供给不上而功败垂成。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解放战争,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就当时全国的基建水平而言,铁路与公路运输系统十分不发达,这使得相对于欧洲战场,防守一方很难在广阔的战场上构筑起完整的防线,而只能选择在重点城市与交通线实施点状防御,另外,防御方与进攻方在后勤方面的差距也并不显著。甚至对于共军而言,主动进攻可以获得更多的补给(从弹药到武器,甚至到人员,一个例子,解放军的炮兵部队很多来自于俘虏,由于解放军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像炮兵一类的技术兵种甚至是上午俘虏,下午就编入部队作战了,相关例证可以参考张正隆等人的著作)。

在这样的博弈下,物资方面处于劣势的解放军最好的战术显然是运动战与歼灭战,而对国军而言,受制于补给问题,也无力在全国范围内打一场堑壕战,最多是重点区域的点状防御。甚至可以说,即便国军构筑了一条横贯整个战场的堑壕防线,一旦在某一点被渗透突破,由于解放军后勤系统并不依赖铁路系统,在内战中,解放军可以借由进攻与歼灭敌军取得物资和人员补给,不会像欧洲一样攻势陷于停滞,也就不会像欧洲那样,即便前方堑壕被突破,防御方依旧可以封堵防线,阻截住进攻方,而更有可能导致整条防线的崩溃。


user avatar   wang-yi-jun-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堑壕战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不是以步炮为主的军队就一定会出现堑壕战。主要是当时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败后无力发动进攻决定稳住战线,而英法联军也相对保守,于是双方都沿着战线构筑了梯次配置的堑壕防线对峙,便出现了堑壕战,在东线和伊松佐河战场上也是这样的形式,相对于机动战这是一种保守的防御战,坦克的出现只是打破了这种僵持的局面而不意味着没有坦克就一定会出现堑壕战。与欧洲的平原地形和有限战场宽度不同,中国的面积广阔,许多地区的地形也不适合挖掘漫长的堑壕防线,从自然条件上便阻碍了堑壕战的发生;其次双方的将领都有比较强的运动战意识,目的是在进攻中歼灭敌人,堑壕战这种过时玩意儿也不可能出现于双方将领的头脑中。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双方军队的装备水平与一战时差不多


user avatar   tuo-ma-si-bu-shi-xiao-huo-c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蒋匪军必须要有那个实力。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放军装备和根据地底子处于劣势,而且解放战争长期僵持对中国极端不利,因此他们不愿意打堑壕战。

蒋匪军不具备在几十倍于一战西线战场上的大范围内根除解放军根据地的能力,更不具备动员几倍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人力修筑和部署比马其诺防线更难绕行的纵深防御的人力和财力。

因此,解放战争不可能从整体上发展为堑壕战。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军有个优点,工兵强,比共军的工兵强多了,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构筑战壕地堡等防御体系,使得共军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攻克阵地。但是国军有两个缺点限制了战壕战术的发挥,一,斗志低下,缺少血战到底的决心,二,派系众多,互相卖队友。所以一旦国军被围困,虽然有坚固的战壕地堡,但是士兵对突围成功没有指望,而且友军不能坚决增援,也无法里应外合杀伤共军,战壕的作用只能是减缓灭亡而已。

双堆集战役,共军对国军的战壕地堡采用了“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战术,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此役优势共军围歼国军,最后国军死伤4万6,共军死伤3万6,国军投诚有5万余人,这还是在国军被压缩到一个小范围,缺粮少弹的情况下,共军的伤亡也非常惨重。但是共军能承受得住这种伤亡,国军俘虏迅速被补充进共军,所以出现了共军不断攻击,而国军节节败退,无法坚守的情况,自然不会有大规模长时间的堑壕战。


user avatar   tun-shi-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军做梦都想跟解放军摆开架势打阵地战,但是永远找不到解放军主力。因为没有视野。

国军最大的问题是出了城就是瞎子,所以只能抢占大城市,打通交通线,沿交通线布置军队快速机动寻求战机,离了交通线国军就没有了机动能力,所以不管什么战役都在交通线上摆一字长蛇阵。想要点亮视野必须靠下面的各级政府和老百姓,但果党对老百姓的罪行罄竹难书,出城找个老百姓问路都问不出来,连解放军在哪都不知道怎么打?

苏中七战七捷,粟裕大将几次都是在李默庵眼皮底下行动,李默庵就是发现不了。淮海战役刚开始,刘峙派出大量侦查人员出城侦查,结果到哪问老百姓都说有共军,把刘峙吓出了猪叫,慌张的刘峙急令孙元良兵团放弃宿县撤回徐州,重镇宿县就这么让给了中野。刘峙还计划用200台电台渗透进解放区,结果一个也没成功。

解放战争中后期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样:国军出了城就胆战心惊,也不知道解放军在哪,然后突然落单的某一部就被解放军优势兵力包围迅速吃掉,后解放军又消失的无影无踪。国军去救说不定还要被围点打援,没办法只能不断扩大抱团的规模,从旅到师,到整编师,到兵团。但是一点卵用也没有。

绝望吧?绝望就对了,这就是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下场。


user avatar   si-ma-yu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说国军解放战争中战术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战水平。

我不敢苟同,看部队展开宽度,说是部分处于拿战到普法之间的水平都不是不成立。

因为部队展开宽度太有限,根本不能在长距离上形成绵亘战线,自然就只能缩成战斗坨,任由pla在野外机动。

可以注意一下拿战时期法军和反法同盟军团在德意志-意大利-东欧的机动模式,你会发现这样的模式更类似解放战争时期,双方特别是国军是以重兵集团为核心机动,而重兵集团之间pla经常可以直接穿插过去……

连战线都没形成,提什么堑壕战……




     

相关话题

  乌方称乌军将从防御转为反攻,这意味着什么? 
  日本为什么产生不出亲中政治家? 
  诸葛亮在蜀汉政权背景下是出于什么样的角度写下的 出师表 一疏? 
  如何评价《西行漫记》? 
  与二十四史对应比较好的编年体史书有哪些呢? 
  为什么太平天国能出那么多优秀的将领? 
  女兵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每个国家都把花在国防上的钱拿来改善民生,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真实的太平天国是什么样子的? 
  如何评价英国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 

前一个讨论
徐州八孩女第四次通报后为啥质疑声更多了?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俄罗斯绑票也是三大作死行为?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