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景帝为什么要废掉刘荣? 第1页

  

user avatar   sui-liu-nian-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书上写的很清楚,我觉得没必要非要做过度解读。就是因为刘荣他母亲栗姬的问题。

看待历史人物应当放到他们那个历史环境里面去看。汉景帝已经立刘荣为太子了。快要病死的时候找刘荣的母亲栗姬托后。

栗姬不但不愿意而且还言语不逊,汉景帝那时候就已经对栗姬不满了只是没有发作。

然后等到身体转好,又有大臣上书立栗姬为后,汉景帝发怒杀死了进谏的大臣。废掉了太子。贬斥了栗姬。

起因就是因为栗姬所表现出来的不是一个贤良太后的样子,汉景帝怕栗姬会在他死后变成第二个吕后,而刘荣变成第二个汉惠帝成为栗姬的傀儡。从后面刘荣的表现来看。刘荣确实不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而他的母亲栗姬在汉景帝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不耐烦和不愿意照顾汉景帝其余诸子的态度,栗姬的表态是如此的堂而皇之,又是如此的不加掩饰,简直是赤裸裸的告诉汉景帝她就要在汉景帝死后杀掉他的后代。不把汉景帝当回事。这个表态其实已经没有给汉景帝留退路了。汉景帝根本就没有选择。栗姬的态度就已经替汉景帝做出了选择。

汉景帝评价周亚夫的话我觉得用来评价栗姬最合适不过了。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译文: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不也放筷子。条侯心中不满,扭头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皇帝说了个起,条侯于是不等说完就快步走出宫殿。景帝目送他出去后。说:“这个怏怏不乐的人不是能够辅佐少主的臣子啊。”

说的够明白了吧。: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周亚夫当面对皇帝这个态度,其实不但是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也没有给汉景帝留退路。周亚夫功劳如此之高。对待汉景帝尚且如此傲慢,怎么能够辅佐少主呢?汉景帝对此的认知那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周亚夫以悲剧的结局收尾了。他也只能以这个结局收尾。汉景帝是不可能把他留给汉武帝。

对周亚夫,司马迁的评论就再恰当不过了。

太史公曰:周亚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严庄重,坚韧不拔,即使司马穰苴这样的名将怎能超过他呢?可惜他自满自足而不虚心学习,能谨守节操但不知恭顺,最后以穷途因窘而告终,真令人悲伤啊!(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那么栗姬的罪过是什么呢?不逊。

汉景帝对于历史上那些坑儿子的老爸不同。他对于汉武帝刘彻真的是殚精竭虑,把能做的都做了。所以汉武帝的功劳也有汉景帝一份。汉景帝真的称得上一个好爸爸。为汉武帝刘彻扫除了他能够做的所有的障碍。

他杀死了周亚夫这个不合作的功臣,选择了另外一个以谦恭著称的大臣当丞相,又怕他死之后刘彻年纪太小被外戚摆布,于是在病中为刘彻举行了冠礼。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成年礼)典礼。举行了冠礼之后就表明刘彻已经成年了,可以亲政了。

十天后,刘启病死于长安。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史料的记述很短,但我们应该尽量站在政治形势和路线的视角去审视,才能发现一些帝王心术的蛛丝马迹,而不是传奇化、故事化的解读。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後,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景帝立刘荣为太子,薄皇后被废,却迟迟不立太子的母亲栗姬为皇后。这是因为景帝在七国之乱前,为了拉拢亲弟梁王刘武与自己结下的死盟,曾经亲口说过将来自己死后传位于弟的话。所以刘武一直惦记着这个储君之位,还有他们亲妈窦太后的大力支持。七国之乱后,景帝仓促立庶长为储,是为了堵绝刘武的想法,不让朝堂出现争储风波。立刘荣本来就是权宜之计。

但景帝确实可能不太喜欢刘荣这个儿子。刘荣后来是写了遗书又自杀而死,应该是性格比较弱的孩子。尤其是刘荣这个杠精劲头起来连皇帝都敢杠的亲妈,可能性格特别强势。从这里推断,栗姬和刘荣母子,很可能是典型的【泼妇妈+妈宝男】组合。

刘荣性格弱,不被景帝喜欢。栗姬如果被立为皇后,是个毫不慈悲,毫不怜惜景帝诸子的吕后式的狠皇后。但是,吕后还能拎得清轻重,在刘邦面前至少不会表现出对刘邦儿子们的敌意。栗姬却没有吕后的城府和稳重,不具备一个政治家的气质和手腕。景帝肯定更不放心栗姬。这种女人要当太后,皇权恐怕无法安宁。

汉景帝试探栗姬,其实已经表露出有意立她为后的意思,否则不会说这种托孤般的话。栗姬抬杠,不仅是不顾及汉景帝家庭内的亲情,也是动摇汉景帝的政治路线。

皇帝处在和关中朝堂上的功侯集团斗争中,和关东封国诸侯集团们的斗争中,尤其是景帝更多是任用晁错,郅都,宁成,周阳由等法吏,甚至酷吏,从京畿到郡县到边境,一直在和两大集团争夺政治和人事高地,是非常激烈且关键的博弈期。

栗姬不答应善待汉景帝的儿子们,体现得不仅是妇人之短,更是动摇汉景帝此时的政治制衡布局。

栗姬说这个话,是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的前元年间。七国之乱,说是七国,其实是四大国:齐国、吴国、楚国、赵国。

王孽子悼惠王王齐七十馀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馀城,兄子濞王吴五十馀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齐国原是70城的第一大国,但被汉文帝一分为六。参与叛乱的是齐地的四国,也占了齐地大半。吴国是50城的大国,而且有铜山鱼盐之利,是七国中的第一大国。楚国是40城大国,赵国大致也有40左右。这是一次朝廷和关东诸侯国的全面战略决战,就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丞相陶青带着统管京师军队的中尉,要求景帝必须杀景帝的谋主晁错。那时景帝继位刚刚两年,景帝答应杀晁错之后,周亚夫、郦寄等功侯集团的军事骨干才纷纷上岗,前往关东平叛。中尉这种掌管京畿部队,历来是政变要职的敏感人物,都站在功臣集团一边,继位不久的汉景帝一定会感受到脊背发凉的。这是对皇帝赤裸裸的威胁啊。

平定这场叛乱之后的前元年间,以立下不世军功的周亚夫为首的汉初军功收益集团,也就是汉初功臣集团那个圈子,全面断着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职位。帝党正处于有惊无险后的蛰伏状态,暂时与功侯集团相安。此时,帝党在朝廷势力上,并没有占上风,反而是在关东战后诸侯封国,汉景帝占据了优势。

当时关东十八个诸侯国,汉景帝封了自己的八个亲儿子去填充战后诸侯空缺,又把自己的亲弟梁王刘武扩张为40城的第一大国。而极为重要的楚国,汉景帝把一直在京师朝堂任职的刘礼派去继任楚王。

宗正刘礼为将军,居霸上;
汉已平吴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以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柰何续其後!”不许吴,许立楚後。是时礼为汉宗正。乃拜礼为楚王,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晁错者,颍川人也。学申商刑名於轵张恢先所,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刘礼在朝堂任宗正,深受汉文帝和汉景帝信任,又是晁错的同门师兄弟,可以说是汉景帝的自己人,帝党的一员。

那么,汉景帝平乱后的关东十八国诸侯形势就是:汉景帝的八个儿子,加上汉景帝的帝党刘礼,汉景帝的一奶同胞,窦太后的亲儿子刘武,超过大半是汉景帝的嫡亲。

汉景帝任用酷吏,任职京畿地区长官,打击功臣集团。任用法吏,控制郡县。汉景帝时期,是高、惠、吕、文、景、武,这汉初六朝中,唯一一朝,史料中出现的所有郡守都不是功侯,不属于功臣集团的一朝。

在京畿对抗功臣集团,在朝廷辖区控制郡县,在关东诸侯国遍封自己的嫡亲,这就是汉景帝的制衡局面。

而栗姬呢?不准备善待汉景帝的儿子...抛却家族情感的因素,仅从政治路线的角度来看,这等于是在说:“老娘当了皇后,准备和关东那边的景帝自己人斗一斗...”这是打乱景帝制衡的节奏。

而景帝不断弹压的功臣集团呢?陶青激烈反对废太子,被景帝顺势罢相。当然,景帝还做不到让自己人当丞相。功臣集团威望最高的,太尉周亚夫,自然就接任了丞相。但景帝顺势又废太尉之职。三公变两公,相当于收走了军权,不再让三公插手。周亚夫的立场,仍然是反对废太子。但他既然为此接了陶青的丞相之位,算是得了好,也没有太激烈,最后汉景帝还是顶住压力,废掉刘荣,把栗姬打入冷宫。很快又立王夫人为皇后,其子刘小猪为太子。

这次换太子风波,意义是非常大的。史料中说,王夫人找人在朝堂上设局,让大臣表面谏言立栗夫人为皇后,结果惹怒了皇帝,以越权越职为由,杀了大行官,引发了朝堂之争。

但王夫人的儿子刘小猪,排行仅仅第十。如果王夫人没有百分百得把握,景帝一定会立她为皇后,那么设局扳倒前太子,岂不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如果他百分百能够相信她一定是皇后,与皇帝有如此高的互信程度,就很难说这个能在前朝引发轩然大波,长达半余年,扳倒了丞相,三公变两公的政治斗争,皇帝对她所做的事不知情。这可能就是汉景帝自己设的局,只不过王皇后在操盘。事实上,大行官的职责与太子并无太多交集,反而是和年仅七岁的诸侯王刘小猪,及因其年幼作为代理人的王家外戚有不少来往。这个事,很可能就是景帝刻意而为。

从功臣集团的反应来看,功臣集团的丞相陶青是极力拥护刘荣的。这代表着,栗姬、刘荣与功臣集团的关系可能不错。

栗姬、刘荣与功臣集团关系不错,与景帝嫡亲的关东诸侯关系一直冷恶,加上栗姬连也景帝外戚的重要人物长公主也得罪着...栗姬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不好说,但能把景帝亲手做的平衡局面全给搅乱,逆着汉景帝的路数来,是没得说。

景帝的一句试探,结合上大的形势,基本可以判断:栗姬与刘荣不是景帝政治路线的拥护者。

而景帝能够在半余年的政治斗争中,成功废掉太子,并册立新的皇后和新的太子,本身也是一种皇权的伸张,是皇权权威的昭示举措。

秦汉历史,由于刚刚进入帝制时期,我们今人读起来,总是用后来的中华帝国视角去审视,很多事件的真实历史意义,尤其是一些里程碑式的首创意义,其实都被忽略了。

比如,胡亥轻视陈胜起义,忽视张楚政权的威胁性,是因为胡亥在那个历史时间点上,翻遍史书,压根也没见过什么叫平民建立的国家政权,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当然,后来这个事情就成了历史常态。

比如,王莽篡权时,除了关于五帝夏商的上古传说,打从时人有纪年可寻的信史以来,也就战国时期的燕国子之篡位,逼燕王哙禅让,短暂出现了权臣接受君主禅让这种事情,还是个失败的例子。人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齐代姜齐,都是大夫一点点扩张实力而具备了诸侯实力,是低一级的封建贵族大夫,取代了高一级的封建贵族诸侯的长期历史过程,而不是朝堂上掌权的某个大臣,利用职权篡位夺权,自立为国君。这在世卿世禄,等级森严的封建贵族社会很难发生。所以,这个事后来也成了历史常态,后人见怪不怪了。但那个时间点上,天子可以直接让,这是远古传说,在当时有纪年可寻的信史中,实在是闻所未闻。

回到汉景帝废太子这个事。后世的很多人读到的感觉是这样的:“哦,换太子了。历史上太多皇帝都废过太子,很平常。”但其实,当时的人听到,应该是这样的感觉:“我去!连太子都能换?而且是天子,换的是皇太子?而且竟然没有出什么大事,这么顺利就换了?”

汉朝以前,太子弑君杀父而自立的事有出现;国君死了,王公大臣拥立其他公子而让太子没能继位的事有出现;国君还活着,但太子被别人杀害的事有出现;国君活着,太子被国君谋杀后,另立太子的事情也有出现...但唯独是堂而皇之,想要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由国君废立太子的事情,极为罕见。

从汉景帝往前追,从西周第一次出现太子制度,就是周文王的太子发开始,一直到汉景帝,能在史料上留名的国君换太子的事件有:

晋献公换太子,宠爱小儿子,导致晋国乱了几代,一度衰落。

卫宣公夺了儿媳,想换太子,还要偷偷谋杀太子,才能在太子死后另立新太子。这之后也是接连几代的乱象。

这两个是诸侯国中仅有的换太子的失败案例,但也仅仅是国君而已。而且只有晋献公是做到废立太子,卫宣公仅仅是谋杀太子。

而天子,周幽王强行废立太子,直接导致身死国灭,西周灭亡。而秦始皇时期,罢黜长公子扶苏,却并没有设立储君。扶苏并不是太子。实则,天子废立太子只有周幽王一例。

所以,站在汉景帝时代的历史视野中,天子成功稳定得废立太子是什么意义?古今第一人!这个事件的政治意义不可小觑,但历来被后人低估。因为后来,这个事情也成了历史常态,经常发生...

当在前元年间,在平乱后蛰伏几年的汉景帝突然发动闪电攻击,迅速完成废立太子整个过程的时候,象征和昭示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将达到了一个历史前所未有的新水平...废立太子这种事情,不只是西汉的第一次,帝制时代的第一次,更是太子制度诞生以来的一千年多年里,历史的第一次成功案例。这对时人内心的震动,对政治伦理、文化心理的改变,是非常大的。这完全不亚于后世的任何一场礼仪事件。因此,汉景帝也是在那年改元为中元。

选择一支能够配合并延续自己路线的外戚和皇子,借机牵连打击功臣集团,向全天下昭示皇权的伸张和皇威的强化,完全是一箭三雕的事。




  

相关话题

  古代人会穿更古代的衣服吗? 
  汉武帝任用霍光,是不是识人不明。(霍光干涉刘弗陵后宫,后来废刘贺,霍显害死许皇后)? 
  夏朝会不会或许与商朝并存? 
  历史上有哪些经典的不自量力的事件? 
  为什么埃及公主不外嫁? 
  邓禹是不是最水的第一功臣? 
  刘邦厉害在哪里? 
  德川军大阪为啥那么拉夸? 
  如何更直观地理解明朝文官、武将地位的巨大差异? 
  播州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 

前一个讨论
想了解世界历史,特别是欧洲的历史,有什么推荐的书籍?
下一个讨论
南非原来的上层白人都到哪里去了?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