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承秦制为什么秦二世而亡,汉却可延续400年?秦朝灭亡根源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秦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由于长期的战争,这个国家的体制在各方面都是面向战争的。比如说阶层流动性,就很大程度上依赖战争而存在。通过斩首的数量来晋升的体制,在和平时期显然就不好用了。总体上说,秦朝一直未能完成从战时体制向和平体制的平稳转换。军法是极度严酷的,放在战争时期尚可,放在和平时期,久了自然就会引起民乱。

另外,郡县制第一次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但是这是中国最早的中央集权,也是最不成熟的。最不成熟的地方就在于权力的分享。各地都有豪强,当他们分享不到权力而又有一定实力的时候,就会考虑推翻现政权来谋取天下,或至少割据统治。秦朝时,楚国旧贵族分享不到权力,最后自然要起兵叛乱。中国古代的制度演进,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加强全国豪强分享权力的途径。从皇帝任意指派,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实际上就是把权力分享范围不断扩大,不断制度化。秦的时候,如果有科举制度,楚国旧贵族未必会起兵反叛——通过科举来分享权力无疑比战争更可控、成本更低。

汉朝时,为了与地方豪强妥协,产生出来了察举制。察举制,说白了,就是给予了各地豪强派遣代理人进入中央分享权力的机会。由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就能减少地方豪强的分离主义倾向,能够分享权力的豪强自然会主动稳定局势。这对政治稳定是非常关键的。

在此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主要朝着将察举的标准一步步明晰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直到科举制度的产生,又一次将中国的政治体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就这么简单的政治思想,其实很多国家到今天都没有学会。没有这种分享权力的政治制度,就难以长期维持一个统一的大国。一个大国可能在富贵的时候能够维持,但是当走入低谷的时候,没有中央集权和有效的权力分享制度,就可能迅速分崩离析,彻底消失。


user avatar   chen-lian-sha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可能 就是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新政的好。。。


user avatar   zhou-yun-73-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汉承秦制,承接是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但这个体制背后的社会伦理(法家社会到儒法社会),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秦帝国灭亡的根源,正是在一统天下之后,继续沿袭法家极端模式,而没有像汉朝一样,转向温和稳定的儒法社会,这犹如驾驶急速飞奔的马车,不是一定败亡,而是极难驾驭。


一、秦汉体制:中央集团体制纵览

在封建王朝中,君王作为帝国的核心,驱动着帝国的运转。背后的体制结构,如大体下图所示。

(帝国政略图)

1、皇室圈: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在皇城内,最接近皇帝的有三类人,太子、宦官、后宫外戚。这类人相比大臣而言,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极容易借助亲密关系,居高位,结朋党,进而威胁皇权。

2、中央圈:皇权落,权臣出

朝廷百官中,犹以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最为高贵。其中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太尉主管军事,丞相则是百官之首,统领帝国政事。御史大夫是个狠角色,纠察百官,但并无军政实权;太尉虽为名义的军事首领,但帝国最高军事权被君王持有,超过五十人的军队征调,都必须由君王审批同意。将领没有君王虎符,也无法调动军队。太尉,只是君王的军事顾问。真正有可能和皇权产生冲突的,是丞相。汉武帝即位后,有感于相权掣肘,于是设立中朝,建立属于自己的决策班底。

3、地方圈:官吏与生民百姓

秦汉时期,帝国实行郡县制,地方的军政要事,由郡守执行。从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可以窥探王朝的兴衰。秦国时期,行郡县不分封;军事力量集中中央,对地方行使强有力的督察考核;到了东汉末年,中央腐朽,州郡纷纷招募军队,不听中央,杀伐作乱。

体制本无错,错的是,体制里的君王和群臣。

中央和地方,除了权利的制衡,还有两出一进的关系。两出是政令和教化,自中央传至州郡万民。一进,是地方人才进入中央的上升通道。在这三方面,儒家和法家的治国理念,大相庭径。详见下文。

二、秦汉差异:秦法家社会的崩塌

欲分析秦国灭亡,必先看清它的兴盛。

对秦国而言,商鞅变法立军功爵、设郡县、压制贵族势力,加强君主集权。这些是六国变法都做之事,真正让秦帝国摇身成为虎狼之国的,是背后体制背后的社会伦理——一个去私行,行公法的法家社会。

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催发极端的体制。战国时代,是个激进血性的年代,杀伐不断,英雄叠出。纵如吴起、孙膑一类的军事奇才,也不能以一己之力定乾坤。雄主想要一统天下,非变革一国体制不可。在体制变革方面,商鞅走得最为深刻,也最为功用。此后,虽然六国在军事、外交上,有时能胜过秦国,但在长久国运气数方面,已远远落后。

从边陲之国,到虎狼之国,商鞅是如何做到的?

1、商鞅法家的三大政治原则

在构建法家社会关系之前,要先了解商鞅的政治哲学:铁律制人;举国体制;利出一孔。基于这三大哲学观点,商鞅的一切政治变革,都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

铁律制人:是法家的道德律。在看待人与人关系方面,儒家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银律),君子要忠恕仁义,甚至以德行感化众生(金律)。以仁义道德约束百姓,境界高远,但在战国时代,却十分不切实际。法家因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仁义,从人性最恶的角度,来构建整个价值体系。君王不担心臣子不忠,而让他不得不忠;不怕万民作乱,而让其无法作乱。教化方面,选择暴力威慑而不是礼义教化,轻罪重罚,刑罚于将过。

举国体制:极端的竞争,需要极权体制。秦要争霸,那争霸必须成为举国目标。君王的理想,必须彻底贯彻在每一位国民之上。国民可能有他独有的理想:做个手艺人,演说家……但在秦国霸国梦之下,都被无情碾压。举国耕战,图强争霸,是国民不二的理想。六国之中,战争固然是常态,但能达到秦如此彻底的举国体制,或许只有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吧。

利出一孔:举国体制,能调动巨大的体制力量,但力量如果分散使用,也是徒劳无功。在这一点,商鞅极富有政治远见,把举国力量,集中在耕战二事上。正所谓,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对工商业极度打压,对儒生说客极尽驱赶,对诗书礼乐极数废弃,对农业和战争极端追求!

于是,造就了一个虎狼之国。

2、法家伦理是实践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

(法家社会伦理关系)

商鞅法家的伦理实践,体现在如下五各方面。

于国:以一统六国为终极目标,举国耕战为基本国策。六国呢?有几国能做到举国体制,又能做到代有雄主,为霸业孜孜以求?

于君:王之所以成为王,不是因为仁义道德,而是君王依仗的地位权势。君王驾驭臣下,靠的是刑赏两大权柄。赏有功,诛有过。但仅做到执法贤明,还不够。春秋战国数不尽的子弑君,臣犯上。君王必须以极端的利益关系,来看待君臣、家庭关系。而法术势,就是其中的手段。

于臣:法家从来不幻想臣子会绝对效忠,它深刻地看到了臣子君王利益的不一致。臣子都有私心,只是君王把私欲控制住罢了。所以,秦国体制下,从来都是不遗余力重用人才,同时又不遗余力制衡权臣。

于民:秦国对待民众,是极为粗暴的驱使。秦国的目的,从来不是经世济民,而是王霸之业。为了提高百姓之间的行政效率,商鞅强行改变秦国风俗,让兄弟分家,增加生产;让乡邻连坐,相互监督。对于百姓而言,帝国只留有一个上升空间,就是军功爵。无功不封爵,帝国的社会等级,全然和战争关联了起来。

于法:法律方面,秦国是有名的严苛繁重。轻罪要重罚,不求公正平等,只是为了法律的震慑;有犯罪动机,纵然无罪也罚,那样就没人再敢作乱。乱世用重典,乱世中的严刑峻法,虽然无情,但却是极为功用实效。

于教:秦国教化,冷漠粗暴,一切以耕战为导向,道德仅仅成了点缀。商君书中,明确声明儒士、纵横家、商人等,是社会的蛀虫。如果他们在秦国得到重用,那百姓就会争先效仿,而不是从事辛苦的耕战。

由此可见,商鞅变革后的秦帝国,已然是一个极权主义的军国体制。深刻强大、强大得让人恐惧。

3、亢龙有悔:法家体制的崩塌

有多大的破坏,就得有多大的克制。在我们看到秦帝国强盛的时候,必须看到这个体制背后的巨大风险。法家思想,为了追求效率,让君臣关系、君民关系,走向了绝对的利益面。君王既然无义,臣子何必有情?这样的体制,犹如快速运转的机器,极富力量,也极难驾驭。但始皇不怕,他是千古雄主,大权独揽,刚毅明断。赵高纵然有私心,不敢乱为;陈胜、吴广就算那时起义,必然被迅速镇压;始皇时期,六国反抗势力不强烈吗?远比秦二世时还要凶猛:荆轲、高渐离刺杀,博浪沙袭击……始皇雄霸,能稳稳把控住动荡的时局。

在平和稳固的体制下,万历皇帝可以袋政三十年,帝国安稳如常。但对于秦而言,一个飞奔的法家社会,任何差池,都讲以百倍的后果呈现。秦孝公之后,秦惠王、秦昭襄王,秦始皇,个个雄才大略。持有国之利器,能不被利器所伤。再者,战争时期内部压迫矛盾可以转化为外部杀伐;然而,秦二世,已然太平世,而他太年轻,太庸弱,却急欲效仿秦始皇的功业。宠幸宦官、诛杀大臣、将士离心、不理朝政……他把庸主,演绎出了一流水准。帝国的急剧崩塌,变得不可逆转。

三、秦亡汉兴:儒法社会的重建

秦帝国的崩塌,百姓欢呼雀跃。刘邦入关后,约法三章,秦地百姓夹道欢呼,唯恐刘邦不做秦王。汉朝开国后,如何吸取秦国教训,重建社会,就成了汉代思想家萦绕于胸的宏大命题。

肉体和土地的征服,是容易的。但思想的征服,却异常艰难。

1、外儒内法的波折历程

(外儒内法的历程)

历史总是在正反合的波折中缓慢前进,竞争铸就了极端的法家社会,刘邦并非不知道法家社会在行政方面的巨大执行力,但对于久经战乱的百姓而言,休养生息才是最渴望的啊!汉朝开国初期,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奉行黄老哲学,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而治,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息兵生聚,缓和吏治。对外和匈奴和亲,对内重用厚重长者治理乡民。道家追崇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希望摈弃仁义道德,回到返璞归真的社会。这样政治理念,虽然有些理想不切实际,但是在西汉初期,却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政治理念。

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

然而物极必反,经过六十余年的积累,百姓已从战乱中走出。汉帝国开始遇到新的危机,对内财富累积,贪腐滋生;对外匈奴强盛,大军压境。一代有为雄主汉武帝,于是奋然振兴,加强中央集权,连年作战,开疆拓土。名义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武帝一朝本质上就是法家社会的典范,只是相比秦而言,披上了一层儒家薄薄的外衣。司马迁评论其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可谓精辟。武帝一朝,重用武将、酷吏,儒生虽然在意识形态上渐渐占据主流,但依然没有实现儒家社会的政治理想。这样的非理性欲望,在王莽时期达到了巅峰。王莽被当世儒生寄予了重大的政治期望。在新朝,奉天法古,希望实现乌托邦式的儒家社会。他和秦国一样,走了极端。经历了此般大跃进式的跌宕,儒法两条横流开始真正融合。儒生开始研习法律,文吏开始研读经文,两者的界限变得模糊,深谙儒家思想的士人,不再仅仅是博士、学者,渐渐成为掌握政事的士大夫阶层。

2、儒家对社会伦理的重建

(儒家社会伦理关系)

儒家对法家社会的伦理关系进行了几乎全盘的否定。从法制转向德治,并由此重构了君臣、君民、家庭邻里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样的转变,是有社会背景的。商周从宗族社会走来,那个时期的君王、诸侯本是一家,君王诸侯各以嫡长子继承地位。宗法就是国法,君权就是父权。基于这样的血缘亲情产生的礼仪规范,和现在的法律有同样的效用。春秋战国,经济逐步发展,小家庭代替了宗族经济;同时,士卿士禄逐步瓦解,平民之人也能身居高位。在这样的礼崩乐坏大背景下,法家选择了对礼制的极端否定,事实证明,全然不顾礼仪亲情,对当时社会而言过于激进。与法家相对的儒家,并不愚蠢。他们知道全然复古,推行宗族式『亲亲』必然违逆潮流。士大夫和君王之间,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如何建立臣子对君王的效忠?如何在理论上,承认君王地位的合法性?这成为汉代儒生孜孜以求的宏大命题。西汉鸿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东汉白虎观会议所成的《白虎通》,极为精妙地解答了如上两大问题。并借由三纲六纪,构建起的儒家伦理,实行千年。

何为三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君王之上,是天。君王作为天子,抚育万民。君王替天履行养育万民的义务,进而享有合理化的帝王权利。君臣关系,在这里,可以理解成一种拟化的父子关系。子随父,妻随夫之间的孝道,可以推演到臣随君。这在后人看来愚拙的推论,在当时,却奉为圭臬。汉帝国在百姓群臣中,大行孝道,唯孝是举。举荐到帝国中央的能人,必是谨遵三纲六纪之人。百姓之间,不再是督察检举的紧张,而是由来已久的亲情乡俗;君臣之间,不再是赤裸裸的利益,而是忠孝道德。可以说,此般变革,虽然降低了法制效率,却给帝国体制更大的适应性。

在治理民众方面,儒家并不是完全摒弃法制,而是德主刑辅。主要体现在春秋决狱。在处理案件方面,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借此提倡孝道,缓和社会矛盾。罪犯如果动机是好的,可以减轻罪行;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匿罪行;准许私人为父报仇……这些在法家看来,极其荒谬的决断,在那个时代,未必合理,却是合适的。

总结:汉承秦制,是沿袭了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但体制之下的社会伦理,君臣关系,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纯粹的法家社会,内部压迫,外部杀伐,有很强的行政和军事效率,但极难驾驭,且一定要有雄主在位。所以太平时代,最好缓和内部矛盾,降低帝国运转效率。所幸,汉朝完成了这样的转变。



补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战争研究、英雄人物和历史解析,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兴亡录

秦帝国虎狼兴盛全解 帝王书:秦灭六国韬略 - 兴亡录 - 知乎专栏

汉高祖一统天下解读 汉高祖韬略:楚汉争霸君王论 - 兴亡录 - 知乎专栏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秦是非常典型的军国。“虎豹之秦”统一六国不是制度最优越,而是制度在战争状态下最优越,他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组织能力把民力集中起来。统一之后,秦始皇没有改变军国体系,只是改变了目标。从把民力集中起来征服六国变成了把民力集中起来搞各种工程。适应战争的体系不一定能适应和平,实际上通常很不适应和平,这就是秦的问题。

战争状态下,秦消耗自己的民力发动战争,但战利品则来自于被征服者。和平状态下,秦消耗自己的民力各种折腾,而供养包括秦始皇在内的军国上层的“战利品”没有了,同样来自人民。情况变成战争结束了,负担却更重了的反差状态,这就造成民怨鼎沸。周分崩已久,六国的本国意识已经很强烈,作为亡国者他们对秦本身就仇视,六国王族很容易利用这些新仇旧恨坐等其变。秦始皇之后只要是庸主,秦就危险,何况二世连庸主都不够格。

再说汉,汉在短暂的战争后很聪明的采取了息民政策。文景对匈奴坚定不移装孙子是汉朝持久的关键,休养政策平息民怨用时间冲淡了六国国家意识培养了汉人意识,这个阶段没有出汉武帝是万幸。汉武帝虽然终于出了,还折腾了很多年,但是昭帝又回到了休养政策。一张一弛,汉朝始终处于不出格的状态。

另外,汉朝有个优势是取代了被六国深恨的秦和又被秦人深恨的项羽,扮演个业界良心七国灯塔的角色,雄踞道德制高点不容易拉仇恨。刘邦虽是楚人却不强调楚国(与其平民出身有关)对化解周时期诸侯本国影响力也开了个好头,如果是大楚沙文主义的项羽得了天下恐怕就久不了。




  

相关话题

  古代宫廷中的那种一夕得幸之后被帝王抛诸脑后的女子会有怎样的下场? 
  第一次海湾战争后,中国军队的反应如何? 
  为什么国学家普遍寿命很长? 
  为什么汉的七王之乱3个月就可以平定,而晋的八王之乱花了15年? 
  哈尔滨有哪些历史故事? 
  汉朝和罗马谁的冶金水平更好?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汉朝如果没有汉武帝,会打败匈奴并实现实际上的大一统吗? 
  既然说北宋军事的疲软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战马,那么明初朱元璋怎么组建起优秀的骑兵部队? 
  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前一个讨论
在网络上认真的付出得不到别人的赞同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为何珠三角地区没有形成或繁荣一个文明?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