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百度百科有哪些历史文化类词条内容错到堪称离谱? 第1页

        

user avatar   guo-xue-shang-guan-qing-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补充一回答

@byo sieuh 知友全文回答复制如下:

刘彻,字通,正史、野史皆无此事,百科误导我八年之久!
当是编者把颜注「讳彻之字曰通」理解错了。

注:此句 「讳彻之字曰通」 不是 颜师古 原《注》 ,而是他 引用「荀悦」 的话。

笔者按:百科又删去一个字,把原来的「字通」改为「通」。不过仍把「通」归为「字号」。显然是错的,详后文。

二、纠正一评论

荀悅曰:

之字曰

@梦露居士 评论如下:

此处的「通」,不是「字号」,而是「避讳」之词(相代之字)正确句读:

「彻」之字,曰「通」

那「彻」与「通」是什么关系?从词义上来说,他们是(同)义词

《说文解字》:

也。

在古代单音节词(一字一词)盛行,而不像现在双音节词盛行。

陈垣《史讳举例·秦汉讳例》:

汉宣帝(刘询)元康二年诏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此上书不得触讳之说也。

灵帝时诸碑,远不避光武讳,近不避桓帝讳,此临文不讳之说也。

惟汉讳有一定「相代之字」,后世无之,即有亦非一定,斯为独异耳。

「通」就是「彻」「相代之字」。如改「蒯彻」「蒯通」

其他如:

  1. 汉高祖——刘邦——改「邦」曰「国」——用「协和万」代「协和万」;
  2. 汉文帝——刘恒——改「恒」曰「常」——用「山」代「山」;
  3. 汉明帝——刘庄——改「庄」曰「严」——用「助」代「助」;
    ……

荀悅曰:

之字曰

梦露知友误判为:

「徹之」,字「曰通」
  1. 把「彻之」当作「名」,
  2. 把「曰通」当作「字」,
  3. 称汉武帝曰「刘彻之」。

汉武帝的姓名就是我们大众所熟悉的「刘彻」

(一)正史

《史记》云:

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母曰王太后。

裴骃《集解》:

《汉书音义》曰:「讳『彻』。」

张守节《正义》:

《谥法》云:「克定祸乱曰『武』。」

《汉书》云:

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

荀悅曰:

「徹」之字,曰「通」

應劭曰:

禮諡法:威強叡德曰「武」

(二)野史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汉武帝未诞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崇兰阁。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有丹霞蓊郁而起,乃改崇兰阁为猗兰殿。后王夫人诞武帝于此殿。

《汉武帝内传》:

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户牖。宫内嫔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回栋间。
……旬余,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帝曰:「吾梦赤气化为赤龙,占者以为吉,可名之。」……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令改名「彻」

《汉武故事》:

汉景皇帝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入其怀。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胶东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曰「彻」

汉武帝名「刘彻」可以无疑也。


避君讳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文义上的若干混乱。例如:

  1. 汉高祖名邦,「邦」改为「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
  2. 汉文帝名恒,「恒」改为「常」。「恒山」被改为「常山」。
  3. 唐太宗名世民,「世」改为「代」或改为「系」,「民」改为「人」。「三世」称为「三代」,《世本》改称《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说》把「民风」改成「人风」。
  4. 唐高宗名治,「治」改为「理」,或改为「持」或「化」。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把「治乱不知」写成「理乱不知」,李贤把《后汉书·曹褒传》「治庆氏礼」改成「持庆氏礼」,把《后汉书·王符传》「治国之日舒以长」改成「化国之日舒以长」。
  5. 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改为「元」,「烨」改为「煜」。所以在清人的许多著作或清刻的古书中,有些地方本来应该是「玄」字的,如玄鸟、玄武、玄黄等,都写成了「元」。

由于避讳,甚至改变别人的名或姓。汉文帝名「恒」,春秋时的「田恒」被改称「田常」;汉景帝名「启」,「微子启」被改称「微子开」;汉武帝名「彻」,「蒯彻」被改称「蒯通」;汉明帝名「庄」,「庄助」被改称「严助」。刘知幾著《史通》,后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讳(基幾同音),改为刘子玄所著(子玄是刘知幾的字)。到了清代,为了避清圣祖讳,又恢复刘知幾著,但是当提到刘子玄的时候,则改称刘子元。地名官名等也有不少由于避讳而改变的。[1]


三、一个回答——「教父」之训诂

百度百科:

「教父」意思指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赐以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出自《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笔者于19年02月07日22:11发了一条想法吐槽:

百度百科还是一如既往地坑爹。

「教父」有两个系统:
①教父(fù)
②教父(fǔ)

①教父(fù):天主教、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圣公会等)行洗礼时为受洗者设置的男性监护人和保护人。 电影《教父》中之「教父」当为「神职人员」的引申义
巴金《沉默集·丹东的悲哀》:「你们是老同学,他又是我们孩子的教父,你去找他。」

②教父(fǔ):父,开始。即教育、教戒的开始。中国最早的「教父」是两个词——「教」+「父」。
《老子·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河上公注:「父,始也。」
「吾将以为教父」补充完整就是「吾将以(之)为教(之)父」

百科已于2019-06-24 16:46修正(右下角):

参考

  1. ^ 王力(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09月,第127-130页

user avatar   gao-wu-f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离谱的其实蛮多

比如这个配图


user avatar   che-you-hua-d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偏个题,不是百度百科,用搜狗百科凑合下吧

叉哥28岁就被烧了,这画像上的老人…

仔细辨认一下左上角的字迹,这分明就是把他同名曾祖父的画像调个方向拿来了嘛…


user avatar   jiang-cheng-23-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斯普鲁恩斯:鬼知道我手下的那帮飞行员怎么炸沉赤城的。


user avatar   wo-jue-de-shi-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版本感人。


user avatar   li-zong-wei-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波维基百科的错误

维基百科词条:晋东南1938年战役

竟然出现了日军阵亡11人,伤19人,”八路军自称胜利“

看了一下编辑历史,明显有人恶意抹黑

--------------------------------------分割线---------------------------------------

郦蟠郦庞等郦姓的词条,基本是郦姓后人随意捏造出来的,但是却在互联网广泛传播,真是可笑。

某段时间对西汉初年的历史颇感兴趣,在看百度百科的郦食其词条时,发现这样一段话

看到这里我就震惊了,郦蟠是谁,郦食其不就是陈留一个看门的吗,祖上十一世都被考证出来了,先看一下史记上对郦食其的记载: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这里没有其他记载啊,再看一下维基百科郦食其的词条:

同样也没有其关于郦蟠的描述,这时候我已基本认定郦食其的祖先是郦蟠应该是捏造的,可是竟然还有郦蟠的词条,那就看一下郦蟠的词条有哪些内容。

且不说陈留侯这种形式的封号只在西汉以后才出现(西汉也并没有陈留侯,唯一的陈留侯在北魏),一个春秋时期的小国有如此详尽的世系传承记载也是很奇怪的。而且春秋战国的史料是很少的,如果有这些记载,应该很容易检索到的啊,试一下用百度和谷歌分别搜索一下郦蟠。

关于郦蟠的搜索结果都是在介绍郦食其时提到的,而且是照抄自百度百科,现在基本可以认定,这些郦姓词条是杜撰,那又是谁又出于什么目的,杜撰这些词条呢。接下来,看一下郦蟠词条的编辑历史,一切就清晰了。

其创建者和最初的编辑都是一个叫郦林春的用户,郦林春的编辑的词条列表,也基本都是关于郦姓人物的。

很明显,郦林春专注于郦姓的研究,可能在一些族谱中得到了一些郦姓人物的历史,或者是完全自己杜撰,编辑到百度百科中,其他用户也不加甄别,继续在其基础上修改。词条的内容也被很多博客或者自媒体引用,也是挺让人无语的。


user avatar   xing-xiang-zi-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一个有点年头的吧——投资2亿的电视剧编剧抄了恋尸癖编的百度百科词条。

2013年黄教主版《精忠岳飞》播出,里面张馨予饰演梁红玉。然后编导组在编梁红玉之死时脑抽了抄了百度百科的内容,还在采访中明确说了是抄的“梁红玉”词条。

这个时间段正在微博和贴吧一起吐槽这个稀烂电视剧,看到这段采访果断觉得不对。稍微一查,这条词条关于梁红玉之死的部分,全是由某个恋尸癖杜撰的。

高能预警!高能预警!高能预警!

目前梁红玉词条已经修复正常,但是编辑记录里还有遗迹保留——

《英烈夫人祠记》“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报北国,金帝命悬于都门。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梁氏遗体,遗世忠。拼合之际,验梁氏全尸,创伤数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追封“英烈杨国夫人”。立祠。”   
《杨国夫人传》也记载:“杨国自领一军,号“娘子军”,用唐平阳公主前例也。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数战于山阳,宿迁,皆胜,威名动于天下。金人忌之。八月丁卯战金人于淮水,遇伏。金军百倍于己。突围不得。身被数创,肠自腹间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顾左右曰:“今日得报君恩”。乃突击。敌以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遗体,数人各得其一体。金人曝其尸于市三日。


看上去挺逼真的是吧?还有两个史料来源互证有没有?——再度提醒,连史料来源和内容都是恋尸癖瞎编的!

宋代史料中关于韩世忠夫人梁氏的结局只有简单一句“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也没有“梁红玉”的名字记载——看这待遇就是寿终正寝,绝不可能是英勇战死该有的抚恤。所以,词条里的中学文言文基础欠奉的两段《英烈夫人祠记》《杨国夫人传》都是瞎编的,还弄错了梁氏去世时的命号,可谓假的不能再假!

同一个编辑者,特别钟情于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女英雄,而他的变态方式,就是给这些女性虚构出同样残酷血腥的死状:斩首、分尸、曝尸……

2013年为止,他祸害过的词条有——

平阳公主

刘金定

佘赛花

穆桂英

梁红玉

李素贞

方咏春

苗翠花

奇俊峰

贺英

…………

所有的词条都有共同的特点——

1、遭暗算而死

2、死前受重伤,尤其喜欢用“露出肠子”

3、死前标准动作“双脚一蹬”

4、习惯性用语“死时芳龄不过XX”

5、砍头、肢解后必遭曝尸

6、尸体最后被缝合

7、最后提一句埋葬处变成某某景点

这样的恋尸情节故事,即使在一般的色情网站上也是尺度过大而难被采用。但是改头换面之后,这种变态故事竟然能够在百度百科上堂而皇之地出现,对众多的网友造成误导。更不用说被缺乏责任心的编剧看到,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了。


再次高能预警!高能预警!!高能预警!!!


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追入林中,顿时伏兵四起。平阳公主的大刀在林中施展不开,一下卡在了树干上。敌兵趁机用长矛突刺,平阳公主身中数枪,肠子都流了出来,惨叫一声,跌下马来,壮烈牺牲了。敌将见平阳公主阵亡,上前将公主的首级割下来号令。这时前来增援的李世民赶到杀散了敌兵,夺回了公主的尸体。李世民见公主的首级满是血污,就把在娘子关旁边的一个水潭里清洗她的头颅。这个水潭就是今天的“公主洗头池”。


佘赛花

王钦若假传圣旨,骗佘赛花说皇帝赐下御酒为其庆功。佘赛花没有防备,被骗进王钦若的营帐,饮下了毒酒。毒性发作,佘赛花方才明白王是奸细,拔剑要杀王钦若。不料中毒后功力全失反被王钦若一刀刺入小腹,将肚子剖开,肠流满地而死。王钦若将佘赛花的首级割下送去辽营报功。又把佘赛花的无头尸体用芦席卷了,偷偷运出宋营,扔进黄河毁尸灭迹。
(后面内容更加重口,不提也罢)


穆桂英

西夏伏兵见穆桂英只剩下一个人就一齐杀出,要抓活的。穆桂英强忍伤痛,一边挥剑跟西夏兵将厮杀,一边用手拔箭。西夏的狼牙箭头都带着倒钩,每拔一箭都会连皮带肉扯下一大块。拔到小腹和肚脐的箭时,箭上的倒钩竟然将穆桂英的肠子都带了出来。
穆桂英忍住剧痛,一手死死捂住腹部的伤口,不让肠子继续滑落出来,另一只手挥舞着宝剑向敌人冲去。穆桂英的武艺高强,西夏兵难以抵挡。穆桂英转眼伏兵杀死大半,眼看就要突出重围。正在这时,领队的两名西夏小校拦在了他的面前。一名用斩马刀,另一个手持狼牙棒,一起围攻穆桂英。
穆桂英虽然英勇,但毕竟身受重伤,流血过多。鏖战良久,她一剑砍倒那名用斩马刀的西夏小校,不料伤后体力不支,这一剑只将西夏小校砍倒在地,却没有将他砍死。西夏小校趁机一刀平挥,顿时斩断了穆桂英的一条大腿。穆桂英大叫一声,扑倒在地上。另一名西夏小校顺手操起狼牙棒,狠狠敲在穆桂英的后脑勺上。顿时打了个万点桃花开。穆桂英的后脑壳被狼牙棒上的铁钉敲出了几个手指粗的洞,粉红色的脑浆咕嘟咕嘟的冒了出来。一代巾帼英雄穆桂英就这么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的手里。


苗翠花

苗翠花提剑掩护方德突围。半路上碰上白眉道人,搏斗中被白眉的手刀插入小腹,肚肠流出。苗翠花忍痛砍伤白眉,使其退走。苗翠花将流出的肠子纳入腹中,裹好伤口,护着方德跳上院墙正要退走时被高进忠射来的一支冷箭正中左乳,掉落墙外。方世玉赶来将其救起,只见苗翠花被一箭穿心而过,血流遍体,已经气绝身亡了。方世玉来不及将其埋葬,只得将尸体藏在路边的草丛中。高进忠赶来找到苗翠花的尸体,将其首级割下腌制防腐后送往北京报功。第二天方德父子偷偷潜回,苗翠花的无头尸体已经被野狗咬得残缺不全。方德父子含泪将苗翠花的碎尸拼凑起来安葬了。苗翠花牺牲时,芳龄不过二十九岁。

user avatar   xing-chu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例,当然早就被改掉了。

当然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过来说这是钓鱼,所以也在这里改写一下帕特森的“鸭子论”来说一下我对所谓钓鱼党的看法:

你看到有一个沙雕网友行走在互联网上。他的id并没有写着“谣棍”的字样,但他看起来像一个谣棍。他又登上SNS,像一个谣棍一样传播虚假信息。接着他有登上百度百科,像谣棍一样乱改词条。这时你或许就能得出结论:不管这个人id里有没有“谣棍”,这就是一个谣棍。

—————

补一个,瓦格纳的词条

福州???


user avatar   CSzh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对于 @数学老师 的答案有一些意见,关于马拉塔战争的讨论应该需要纳入更深层次的范畴,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军事史之上。并且在我看来,他的答案其中有一些论断遮蔽了很大程度上的事实,而这是需要被修正的,接下来我会提出我的观点。

一、英军在第二次马拉塔战争中是否取得了大量的军事胜利?

被挂起的当事人的论点是,英军在多个主攻方向都获取了胜利,我们从战事开始的1803年8月初开始看,据记载当时马拉塔军队除法国人训练的四万军队以外,总数为二十五万人,而相应的分散在印度各地的英军则是五万五千人,这其中英军增兵的过程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单论此时,英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亚瑟·韦尔斯利却对此有着准备,我们可以看到,战事有着两个中心,亚瑟·韦尔斯利在德干方面,而莱克(Gerard Lake)将军在更靠北的方面(这方面的结果是向德里进军),这两方面都获取了不少的战果。马拉塔军队在此中出现了军事失败的原因我不愿意在不通晓军事史的情况下妄下定论,我们姑且引用R.C.马宗达的观点和斯图尔特·戈登的观点,马拉塔军队渐渐抛弃了前辈所依仗的游击战术,转而在欧洲人的教导下采用他们的作战方法,这种对于欧洲军官(主要是法国人)的依仗随着军官的逃亡并遣散所负责的军队而成为了对于马拉塔军队重大的打击。

现在我们把视线回到战线的推进:很明显的,两个主攻方向都获得了不小的胜利。亚瑟·韦尔斯利的进军几乎可以用“迅猛”一词来概括,8月12日占领尼姆扎边界上的艾哈迈德纳加尔,9月23日对奥兰加巴德四十五英里以北的辛迪亚和邦斯莱联军取得了一场全胜,再往后是在11月29日对邦斯莱军队的彻底胜利,到了12月15日,连加维尔加尔的坚固要塞都落到了英国人手中。另一方面,莱克的进军也获得了不小成果,德里和阿格拉迅速落入了其手,9月的德里战役对辛迪亚的北方军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接着他们又在11月的拉斯瓦里被英军重挫。很明显的,英军在此时已经获得了不少战果,于是辛迪亚和邦斯莱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分别求和:

1803年12月17日的《德奥冈条约》,邦斯莱将库塔克省割让与英国人,并将其出现可能争执的仲裁权交于英国人。“未经英国政府允许,不得聘用任何欧洲人、美洲人或和英国人作战的国家的人民或任何英国籍臣民。”,作为“回报”,英国人在那格浦尔保留了一位驻扎官。

1803年12月30日的《苏尔吉-阿尔金冈条约》,辛迪亚割让了恒河和朱木拿河之间所有的领土以及其余几个拉杰普特邦国以北的领土和要塞,并且同样的接受了对于聘用的禁令和驻扎官的要求。

毫无疑问,英国人1803年在印度北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马德拉斯和孟加拉的领土一下子联结了起来,并且还向着其他方向拓展,挂名的莫卧儿皇帝已经在他们的保护之下,由法国人训练的马拉塔军队业已作鸟兽散,不少曾经作战的邦国也被迫或主动臣服。正如QQ聊天记录中所说,亚瑟·韦尔斯利就此供认:“我声明,就以我最乐观的想法,我也不敢想望我的计划能一下子完成的这样迅速,这样稳妥。”但是与他那个把合约看作永久和平保障的哥哥不同,他认为在自身的迅猛侵略之下的和平一点也不可靠。

二、数学老师在答案中列出的失败是否确凿?这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确凿的,霍尔卡曾经与英国和平,但是随着1804年4月霍尔卡的宣战,和平就到此结束了。霍尔卡的军事战术据说更加类似于马拉塔人的传统战术,所以能够在不少的战斗中取得胜利。比如在穆昆拉山口逼退了冒进深入的蒙森上校,将其逼退至亚格拉,并进一步谋图德里。德里的围城战并没有持续很久便结束了(仅仅持续一星期之久),之后霍尔卡的好运似乎就结束了,11月13日在迪格的失败和11月17日他亲自率领的军队被莱克将军击溃是其中的表现(当然,在这几天的间隙,霍尔卡也在亲征中取得了自己的胜利)。

情况并没有在几场战役的胜利中变得明朗,莱克将军未能在1805年初期攻占巴拉特普尔的要塞,三个月的围攻并没有造成大的战果,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巴拉特普尔的统治者兰吉特·辛格最终认为情况难以为继而向英国人支付了赔款求和,为的是“保全他的财产”

但是,这意味着什么呢?我是说,部分战役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失败,巴拉特普尔最终也只能是勉强获得一个“体面的和平”。而在1805年的12月24日,霍尔卡最终还是在条约中放弃了自己被占地区的主权,这并不能算是对马拉塔诸邦国的一个好结局。而更进一步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否不止在军事问题之上呢?

三、韦尔斯利的去职问题与康沃利斯的再次委任、巴洛爵士的代理与最终合约,其中到底存在着什么导向?

韦尔斯利在战场上的部分失利只能算是他去职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更关键的在于,东印度公司的定位所在使其必须严肃的对待债务问题,而韦尔斯利的赫赫武功很明显需要大笔的金钱来支撑。单单将韦尔斯利的去职归因于战场上的失败是明显有问题的,因为他在经济方面的手笔会更加触怒公司那些对于盈利兴趣超过征服的董事们。在1797年,公司的赤字是一千七百万英镑,而1806年便成了三千一百万英镑,公司在事实上已经陷入了破产的危机,而韦尔斯利却在这里表现了自己的傲慢与专横,甚至可以说是“独走”当战事顺利时他可以靠着功业来避免弹劾,但是一旦出现败绩,他便不免被调走,转而由稳妥的康沃利斯履行职责了,其职责就是进行谈判来终止耗费甚巨的马拉塔战争。

康沃利斯的第二次任期并没有持续多久便病死了,但是他的继任代理总督乔治·巴洛爵士严格的执行了他的政策,最终以一种不算那么咄咄逼人的态度彻底结束了战争,归还了部分的领土,但是也将一些已占领土地进行了严格的划界。


我在这里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是为了表达,事情不总是与军事方面相关,即使是在战争事务上也是如此。这一点已经被我在三个问题中多次的重复。东印度公司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同面相,需要从多重角度来看待,但是,即使单独的谈论军事史,我同样认为单单将英军的重大失败提出而不讨论此前的胜利,也是不甚合适的。现在,最后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强行将这个过程与大清与英国的战争相比对呢?如果强行纳入这种比对,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因为前后的论点偏移而出现了一些叙述上的偏差——英军到底有没有人力的优势和资源的优势呢?马拉塔诸邦国中一个君主的奋起是否就可以将中国与英国战争中出现的一些表现全部遮盖呢?最后,到底我们视角中的印度是否需要一种认知上的改变——即将“土著”的固有观点抛掷在一边,而认真的承认这里在近代同样是一个充满着复杂变化的社会,而他们与欧洲的对比并不是天壤之别?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哪些当时看起来在下很大盘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的事? 
  德国与奥地利为什么没有合并?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大秦和大隋为什么没有得到这样的评价? 
  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之前一段时期政治氛围和情形是怎样的? 
  促使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还是苏联出兵东北? 
  喜欢曹操跟年纪有关系吗? 
  修《地方志》有哪些意义,古代修和现代修的意义有哪些异同点? 
  刘备为什么不封赵云为大将? 
  如果现代发生战争,您认为是否还会出现像抗日战争时那样的汉奸?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真实历史有何差别? 

前一个讨论
所谓古希腊的马拉松之战是真实的吗?
下一个讨论
过半学生可解开游戏防沉迷系统,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何系统不断完善,学生总能找到「破解办法」?





© 2024-05-0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