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正在加班,就简单说一下吧。
作为寒族出身,刘裕的崛起无疑是打了门阀的脸,按照历史的尿性来看,要是刘裕后来不依靠门阀统治,恐怕也会被抛弃,变成历史的边角料吧。
刘裕时代的东晋,基本上已经是个完蛋的国家了。政治黑暗腐败,经济全面崩溃,民族矛盾尖锐,贵族平民处于死斗状态。老刘崛起前,孙恩卢循起义基本上就试探出了晋朝的统治力,结果很明显,东晋对社会的掌控力完全就是扯淡,真正掌控社会的是那帮子门阀贵族,虽然一天不如一天,但好歹正是他们嚣张跋扈的鼎盛期。
现在看来,刘裕取代晋朝完全是顺便的事儿。那个时候的东晋已经无法承担起保卫门阀贵族利益的重大责任了。本着有奶就是娘的原则,诸门阀贵族总要选一个有力的人物,来替代旧晋朝的司马家。当年他们选了曹家取代刘家,后来选了司马家取代曹家,现在看来,刘裕倒是个挺靠谱的货。首先是门阀贵族内部的人担不起这个责任,一帮子连杀人放火都没怎么见过的文弱贵族,当不起战争开国的大任。虽然桓家的玄试了试,但最后让北府兵钻了空子,坏就坏在桓玄有着旧式门阀贵族习气,取代了晋朝的桓楚,跟晋朝时代相比没什么变化。门阀贵族们觉得这么搞可不行,土地、奴婢、家产,再搞下去可就保不住了。于是桓家果断被弃号了,门阀家族开始重练刘裕。
寒族出身的刘裕就这么着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在门阀和军队的扶植下,刘裕成为晋朝的掘墓人。取代晋朝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刘裕代晋,并没有结束一个时代,其实说白了,就是把晋的国号改成宋,干的还是原来的事儿,不过在各项政策方面,改革是必需的,要不然刘宋也不会持续下去。
关于重用寒族这事儿,其实没那么积极。毕竟南北朝时代说清楚点,还是门阀贵族的时代。虽然门阀有衰落的迹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寒族受重用简直就是门阀的耻辱。哪个寒族被重用,就要做好被门阀群起攻之的准备。刘裕当然清楚这一点,但他更了解的是门阀的无能,靠这帮贵族花钱腐败可以,靠他们治理国家纯属找虐。于是,在一定的限度上,至少在不触及门阀贵族总利益的程度下,刘裕逐步任用寒族,但绝不是委以国政那种。这就好像某些国家一样,用的都是一个阶级或者一个特权阶层里的人,那些被打入失败阶级的分子,也不能扔了他们,把他们放到大会堂里,定期听他们说点儿废话,显摆一下公平。
刘裕的军事能力,在那个时代无疑是数一数二的。从战略战术上来讲,刘裕可以成为军事专家,但绝不是军事天才。灭亡北方几个胡人国家,收复几千里土地,这在汉族整体衰落的晋末,简直是不世之功。从大的层面来讲,刘裕终止北伐,回南代晋,其实是保证了汉族文化的政权的稳定后方。毕竟当时的元魏也不是吃干饭的,两国对峙的微妙平衡,有利于相对和平的降临。可以这么说,刘裕是那个时代汉族文化的忠实保卫者,能颁发个奖啥的也不为过。
综合一上来看,刘裕同志是一位忠于民族、目光远大、思想道德优秀的政治家、军事领袖。
PS:读了《宋书》《南史》《资治通鉴》之后,你会觉得刘裕的刘宋像是一个扯淡到爆的王朝。明明外强中干,还各种作死,最后让兰陵萧家捡了个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