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清华北大或者其他顶尖 985 院校,到底存在不存在智商被碾压这回事? 第1页

     

user avatar   bruce-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问题,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说说吧

我就是在很多答案中提到的清华基科中过来的,大一的时候,我几乎所有的数理科目都是满分,GPA也是年级前几。从小地方高考过来的我,当时觉得全中国最顶尖的地方也不过如此,我是智商最高的一撮人。

后来到了大二,我发现除了上课、完成作业、考试以外,别的地方我就越来越落伍了。有同学开始读paper了,有同学能和教授探讨前沿问题了,有同学已经圈定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了,有同学自己办起了内部学术杂志,有同学已经开始进入实验室帮着做研究了。而我,还只是默默地刷着题,考着高分,打着dota。

终于我明白,我不是智商高,只是我会刷题,会应付考试,还在用高考的方法进行着大学的学习。而且,并不是别人不能这样,只是别人做了很多更有意义的事,而且分数也不比你低多少。

再后来,我理解了,很多人都是带着理想来基科的,真正的科学理想(绝对不开玩笑)!而我,只是觉得基科比较牛,懵懵懂懂的就来了。他们在我还埋头奋战高考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了人生理想,并且能稳步实施者,在大四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都有了不错的学术成果,现在他们遍布全美最一流的大学,我毫不吃惊他们中会出现很优秀的科学家。

而我,随大流,也考了G,考了托,而且一如既往,分数不错(我是应试刷题狗),但是后来仔细想了想,做学术真不是我所爱,然后阴差阳错当了程序员。

当然,我说这么多不是说做学术有多么高尚。我们那一届中创业的、搞金融的、从政的都有,现在很多都小有成就的,无一例外不是早早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并且有目的的去做。你观察他们的学习成绩,发现他们并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很多精力,但毫无例外成绩都是中上。

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人和人之间不仅仅是智商上的碾压,而是理想、见识、执行力上全面的碾压。别人开始规划人身为目标奋斗的时候,你还在因为大学中的考试成绩好觉得自己智商高。


user avatar   bu-ai-chui-niu-bi-de-cao-lao-ye-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别的吧

本人,高二上半学期一个学期的时间,从我这个差班的倒数前五,追到全校前30,一个年级1200人,这个前30包括尖子班

我想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哪怕跟我一样刷题的几个同学,也没有追上过我的步伐

当然后续就不说了,还是人太懒,学了一个学期后面又不想学了,就靠着那个时候学的考了个烂专科

但是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我这样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形成智商上的碾压,更别说能考进顶尖学府的大佬们了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在给自己智商不足开脱嘛


user avatar   head-ri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去!百!度!一!下!排!名!前!几!位!的!答!主!! .





好多赞....好惶恐.....

下面是这个题目下答题的几位大神,,随手找了几个

排名第一的王立乐,被保送进的清华

王力乐_百度百科

陈立杰 高三时就收到了Google的offer。。Orz

WJMZBMR_百度百科

孙志超 14岁进北大

孙志超:14岁考入北大后的起伏人生

李博海 中学物理竞赛一等奖,保送清华,链接没找到。。

我也已经长跪不起了。。


user avatar   li-bo-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知道有些轮胎的花纹缝隙大得根本碾不到蚂蚁么?


user avatar   the-deer-hun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很坦率很真诚的回答。

其实我不推荐在国内有条件的人去读清华北大,跑到美国会更好。清北这两所大学在国内绝对很好,看看世界排名也很不错。但是这类大学有个很严重的问题,他的教育理念太落后了。这点我仔细看了几个高票答案,感觉真是特别强烈。

很多人理解的碾压是指一张考卷,大多数人考80分,那么考100分那个就是碾压的。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狭隘的。大学教师通过这样的比较选材也是很不合理的。这根本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一个人学数学,先学1+1=2,接着才能知道1*2=2。这就是一个系统的构建。

大学的本科就是这样的一个通过许多知识点构建出来的系统。本科是个通识教育。在本科阶段假设有400个知识点,那对每一个知识点只有一个判别标准:掌握了,没掌握。

一个学生能够把这400个知识点都掌握了,同时能够相互串联起来,就是优秀。掌握了就是差不多的。串联能力有强有弱,这个是需要现实的实践来提高的。这一点是大学在很多时候都做不到的,必须去大学外通过实践提高。就像很多人真的跑到哈佛去听曼昆讲经济学原理,听完其实就一个感觉,真是不过如此。这一点都不奇怪,很正常的,因为知识点就那么回事,变不出花样来的。你听曼昆讲和听我讲其实没什么区别的。但是曼昆厉害就厉害在他能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展现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创见。

这里面只有一种碾压,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这些基础的知识点开发出新的点来。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因为绝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我在哈佛里我这个专业也只遇到过一位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而上面我看下来所有的高票其实理解都是错误的。

我上面写的很多东西对于刚读大学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是我相信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人看见我写的肯定很有感触。国内的大学离先进其实还很远,普通的大学是教育质量有问题,名校是理念问题。这个教育理念是需要几代人来努力的,这个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的。但是要是你看见我写的答案,可以回过头来思索一下自己的知识架构,看看不足在哪里,我相信对你一定有帮助。


user avatar   lile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大清那几年,基科有这么几个人,搞得我一直陷入抑郁不可自拔:

王某凡。各种满分无算。《费曼物理学》课程作业,老师看了他的作业,说,我们不接受打印版作业;答曰,我这是手写的。狷介不羁,没进清华学堂物理班,一气之下转投基科数学方向,一众大神顿时舒一口气道,终于少了许多竞争;可这竞争的减少,全被大神们用掉了,我等渣滓丝毫感受不到。

赵某毅。大一上忙不迭地把分析力学和统计力学灭了,大一下把量子力学灭了,然后虐 QFT 去了。问题是这货整天打山口山啊。

廉某,国际金牌,一边儿玩天体物理碾压我,一边跟着翟荟搞冷原子发 PRL,一边跟着翁征宇搞凝聚态,最后被 老张要到 Stanford 去了。大四申请的时候,我苦苦哀求他不要申 Princeton 和 Caltech 的天体物理,给我留点儿盼头……

顾某飞,亚赛金牌,基科男神,身形健美,山口山和科研两不耽误,与蒋某凡一起,在各种报告会上将我等弱众秒得骨头都不吐。Dota 大战一局不落。最后也被老张要到 Stanford 去了。

何陆黄杨四人,整整一个寝室(此处有误,杨是另一个寝室的,该寝室剩下的的李某儒也是学术碾压者,乐器甚牛),把学分绩轰到 94 以上。幸好他们中的前三个集体分流到电子了。杨某猷留在基科,一边干学生工作,一边刷 GPA,一边攒 paper,一边跟我瞎聊时不经意地说,“Harvard 的冷原子很不错,而且那个组私下跟我说好了要我,但是美国人做事儿太功利了,我还是去因斯布鲁克吧”。

楼某婷,基科女神(没错,指的是外貌够女神)。虽然成绩不高,但她每个学期 60 学分啊(参考值:22),且是实打实的 60 学分,绝非某些刷学分绩的人们选大量课程再于期中退掉不理想部分的做派;其中除了物理专业的物理,也包含了数学专业的数学专业课、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专业课、数双、英双…… 校合唱队准专业队员、重要核心(有绝对音高),通晓英日俄三门外语(没错,专业级的);当年跟她一个支教团,那日子真是抬不起头……

还有干字幕组做成大腕、做纳米物理实验做成大腕还来刷天体物理课、诗词歌赋硬笔书法也颇玩得一票者,玩山地玩进半专业、玩超导玩出国内首创的技术并拿着它出去创业者,钢琴十级且掌握了一门世界上仅有几人掌握的实验技术者,说不过来了……

至于隔壁的北大…… 嗯,某学文科的女神师姐工作数年后亦欲申请,跟她交流简历和 Statement of Purpose,她看完之后两点评论:1. LaTeX 是好东西(我可没告诉她这是 LaTeX 排的版…… 不从事出版工作的文科生是那么容易接触到 LaTeX 的么?!),但是你没用好;2. 对称性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太基本了,不要炫耀你那点儿可怜的知识。不过么,本渣滓从小在各种老师口中被她各种碾压到长大,早都习惯了。

四年之中,我在中关村北大街两侧的那两所被某些愤青叫做世界三流的学校,被反复碾压研磨,直到成了纳米级的灰尘,不再妨碍碾压者们的滚动。这坨灰尘随波逐流,又终于流落到美国来了。

之后,堪堪寻回一些自信来。毕竟,天体物理的门槛并不高(但做下去也够喝一壶的);这边儿的教育理念也太不同了,总能找到一些自我安慰的基础。

要不是在某些极其重大的打击之后学会了把自己的价值内化,我早该 goodbye world 了。

不过,赞同一句狗爷

@andrew shen

(这是一个足以秒杀我的… 学弟):最后留在学术界并作出重要贡献所需的潜质,跟上面提到的GPA 或者本科生科研之类,并无直接的关系。想在学界做点儿什么,真正需要的东西,一曰坚毅隐忍,二曰乐天知命,三曰脑洞大开。我等学渣当共勉。

/* ------------------- 我竟然也会用分隔线 ------------------- */

本来想,随手写点儿东西,权当对自己并不太开心的本科生活的一个 snapshot。隔一阵子来看,竟是那么多点赞的,差点儿吓傻了,诸君谬赞了…… 也看到一些评论,让我有了想回应几句的冲动:毕竟,时值周五傍晚,正是名正言顺不务正业之时。

0. 关于“答非所问”、“知乎的风气愈来愈差,只有废话堆砌,无有详尽分析”

明显地,这是一个想让大伙儿一起讲故事的题目。要是只答一个“是”,大概您会觉着这是废话。

有人试图在这样的题目下论理;同为年轻人,鄙人颇能理解:激扬文字、雄辩滔滔,亦不快哉?可惜,愚以为,这样的论述,并无真正的价值和必要。与其让我等对演化心理学(除了几个名词和动宾短语之外)一窍不通者,做些似是而非的论断、写些无异于妄加揣测的东西,再企图把这论断强加于人,不如好好讲一讲故事;至于,这些故事究竟能说明什么,只好请列位看官自行判断。

毕竟,相较于半吊子的非专业论述,讲故事,更是说明一个体系的方式;说故事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何况,有些体系,就是叙事本身:就像古典时期的希腊人和犹太人,是以民族有关的历史叙事(epic、旧约之类),作为构建他们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方式一样——叙述或追忆被“碾压”的经历,也算是大清基科班的大多数普通学生构建群体认同的重要方式之一。

1. 关于“夸张”、“造神”的质疑和指责

鄙人无意造神,不过是惯常地“戏说”而已。叙述这些人的“神迹”之时,也并没有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个个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怪人(意即,其实也有科学怪人的)

事实上,若把他们中的多数个体,扔在人群中,除了男神或女神,会因为身形或样貌的出众,而有那么一些显眼之外,您是认不出他们的“异常”的。相较于我这个插科打诨的惯犯,他们更能做到与人为善、谦以待人。这也是我在所谓情商(我至今以为这是个比智商更加 ill-defined 的概念,此处借用其特定外延而已)方面被他们碾压的地方。在这“平凡外表”和我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我斗胆揣测,他们也会苦闷、会迷茫,会在一段文字或音乐拨动了最敏感的心弦时潸然泪下,会在心仪的异性面前脸红心跳、欲言又止,也会在某个方面被别人碾压了之后,被迫直面自己内心惊涛骇浪。

甚至,说句冒犯的,君不见,前一阵子某隔壁学霸的作息计划表,把某动作也纳入其中了么?

说那些大牛们很大程度上也是常人,其实也就是说,这种“碾压”,并非来自他们的“直接的鄙视”;更多的,是“被碾压者”相形之下的自卑,是非常自我的内心感受。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某些特定的研究方向中的某些特定人,是习惯了以“鄙视”别人——尤以不经意地“鄙视”外行为甚,因为那些研究方向往往缺乏一种宏大叙事(说白了就是不好忽悠人)——作为获取自身归属感的重要方式的。对这种人,宽心待之吧;毕竟,无论是个人、群体或社会,若要成熟,必先做到宽容。

2. 关于“那些人看起来很牛,享有高薪厚禄,对社会却又有多少贡献?”之类的质疑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是特会搞人际关系从而让自己尽快拿到教职 etc,高薪是不存在的。

选择了自然科学这条路,必须在心中,储备了足够的心力,一则用于面对前述的碾压和鄙视,二则用于面对生活方式和资金的贫乏时,自己内心的动摇和自我质疑。拿着将将够日常生活开销的博士生奖学金(当然,较好的学校的奖学金可能还够一些“发展层次需求”的花销)或者博士后工资——遑论国内大学的博士生工资简直是玩笑,日夜劳顿于书桌或实验台前,每天工作 12 小时的日子已经堪称“休息”,有时还要面对导师(俗称“老板”)的压力,还要不厌其烦地给本科生们解释作业中的疑难。相比之下,那些同龄的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的毕业生们,同样是辛苦的工作,却已经走在通向财务彻底自由(不是独立——奖学金已经够留学生们财务独立了)的路上了。

于国于民于人类的贡献,是一个太大的命题,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承担。更何况,自然科学的研究,一定意义上,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场赌博,是只能在统计意义上有些胜算的。至于学霸中的每一个个体,超凡的天赋,确实能让他们做出优秀成就的几率增加一些;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仍然只能在这个“大科研”的时代,充当所谓的“分母”。不过,也请承认他们的贡献,毕竟,哪怕一直失败,也其实把“此路不通”的信息,传达给了后人。

至于什么“看上去他们就要得诺奖了”、“看上去挺牛,放在世界上也是地位低下”、“全都跑到美国去了”之类,鄙人也不想费力不讨好地论述诸如“其实两校、科院和中科大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上升了很多”之类的命题了。只想说,我们确有许多发展,但总体上,还处在“求知识于世界”的阶段。虽然,我知道学界有那么多的黑幕,我知道海外有那么多纸醉金迷的所谓留学生,我知道有些人留学就是冲着移民去的,也还是请您多多拿出一些耐心,给这个国家中尚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研究人员们,给那些在外苦苦打拼的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留学生们吧。这个国家,一路风雨;回到正轨,也不过区区四十年啊。

3. 关于心态问题

这一点,愚以为,是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如国内)很难弄好的。相对地,美帝把这“碾压”当回事儿的人,就没有那么多。

鄙人目前所在的学校,算是一个以培养学界人才为重心的地方。她的物理系拥有全美最高的进入学术界的比例(18%,我没打错);天文系博士毕业生也有着美国最高的 Hubble Fellowship (哈勃基金,一个博士后基金,一定程度上是全世界天体物理博士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之一)比例和第二高的总人数。照着我们惯常的思维,这两个系,应当把横扫各大 fellowship、在各牛校任教的的过往学霸们,当成宣传重点了吧。

事实上,两个系里确实有所谓“死人墙”,挂出那些历史上在此呆过的传奇人物,如费曼、约翰·惠勒、崔琦、莱曼·史匹哲之流的画像;但同时,他们在宣传时,会更加重视那些进入天文馆、图书馆当馆员,在公共媒体上当科学记者或科学顾问(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学生惨遭碾压了)的前学生的事情。这些“事迹”,常常被放在系的网站上,或是被用来忽悠二年级本科生加盟(本科前两年是通识教育)。

另外,每次去 AAS(美国天文学会)开年会,各个分会场中,最火爆的永远是关于如何做科普的会场(这个会场里头,作报告的全是科普作者或者中小学教师,听众则不乏大腕),火爆程度远超每次的热点领域。

而在一些人目中,仿佛只有做到顶尖,活着才有价值;仿佛只有用那些无人知晓的专业词汇压得别人说不出话,才能快意人生。去中学教书、去搞科普的,是“科研战线的逃兵”,足以为耻。但,很多这边儿的研究人员,包括大牛,会把这些也当成一种重要的工作,而不是许多国人口中的“拿奖”。

总是瞄着“拿奖”、“碾压别人”,这多多少少算是一种心态上的病态,虽则天才和病态常常伴生。不幸的是,心态还常常很重要。

这一点,也算是中关村北大街片区的学生们,应当向大洋彼岸学习的东西之一吧。

/*---- 挖一挖自己的坟 ----*/

我自己其实不喜欢清华——我在那儿呆的四年,堪称噩梦。说到对学校的感情…… 我对 Berkeley 和 Princeton 的感情,其实要更深得多。

但,我更加厌恶对清华的反智的指责。这样的指责完全罔顾现实,而且,出现在这样一个问题之下,根本就是答非所问——无非就是把“国人对国内教育体系的不满”,当成一门红火的生意;卖主进了这个生意场,便可以肆意贩卖荒唐的东西了。

老杨有句话:国内的高等教育,至少到本科,都是成功的。欠缺在哪儿?研究视野。

各种巧合地,我看到了下面那个据说很火的“猎鹿人”的答案。看完之后,我只想问两个问题。一,您说“开发新的点”在 Harvard 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么,Harvard 数学系的本科生就都不申请 grad school 了么?二,您 Math 55 考了几分,及格了么?

您在答题中体现出来的逻辑水准和语言组织水平,以及“四百个知识点”、“因为绝大多数的基础学科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了”之类断言所体现的知识水平,真是在给您的“母校”抹黑。


user avatar   pangz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咳咳……

我在清华的软件学院,当了四年前端课程的讲师。

不是那种分享性质的课程,是那种带学分的必修课,学生是大学二年级(大二课程已学毕)的本科生。

今年是第五年,七月份我还要去上课,并且今年还录了6节ECMAScript相关的课程。

好了,这其实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上课以及作为评委参加大作业答辩时候收获的一些感受吧,也许能部分回答题主的问题。

补充:答主是北京非清北某重点高校毕业。

---

# 课堂上的反馈非常充分

前四年,我带的是JS基础。要在3节45分钟的课里,覆盖从JS基本语法到高级语言特性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介绍JS语言的二义性等附加知识)。

听起来很紧张是吧?

运算符、语句、基本类型、引用类型、作用域(链)、闭包、原型链、面向对象,外加2次课堂练习……

不是我要讲这么多,是因为我夹在了「HTML+CSS」和「DOM编程 + 服务端客户端通信」两门课中间。

我要承担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对ECMAScript(现在的课程里还包含了ES6/NodeJS)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你会问我:你tmd能讲完么?

我还真讲完了!

因为我使用了接近华少的超级语速!

是的,接近华少!!!甚至偶尔超越华少!!!

(本答主一直有一个愿望:能上奇葩说)

但,即便这样,底下的同学还是能跟得上我的节奏。

我经常在扯完一通以后,问大家明白了没,从反馈的目光中能看出他们真心明白了。

如果(非常偶尔)他们眼光透露出疑问,我就再咆哮一遍,然后原地跳一下,然后问他们:

「同学们,明白了没?好,给你们三秒钟思考,3……2……1」

然后他们就明白了。

# 作业质量高

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非常认真。

很少有同学放弃bonus部分的作业。

针对选择题,很多同学试用一整页或者多页PDF来对题目思路进行陈述。并且会给出在不同宿主环境和不同模式(strict mode)中的运行结果。

最关键的是,他们甚至还极其重视作业的排版……

遇到格式化输出的结果都会在文档中进行highlight。遇到回答中包含多个项目的练习题,也会给出清晰的表格来呈现运行结果。

特别是13年的一位陈姓同学,当时负责课程的刘教授把他的作业发给我时。

我是震惊的!

竟然有人如此认真地对待随堂作业!

作业是啥样我就不贴了,大家往好了想就是了。

你会有一种感觉,有一种可怕的感觉

仅仅是一个可能占最后总分比重不过个位百分比的随堂作业,竟然有人能这么认真的对待。

那最后的大作业呢?会怎样?

果然……

# 为了大作业真是拼

大公司经常会举行厂内编程马拉松。

相信很多coder们都参加过。

我也参加过,还有比如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游戏编程大赛等等。一般来讲,两天时间,要做出一个成品。当然,大家都懂的。老实按照套路,0代码开始搞起的团队,几乎凤毛菱角的。

清华给学生的前端大作业时间是:三天

跟刘教授交流的时候,她说,清华的学生大作业的时候往往连着一直通宵,不搞到满意誓不罢休!

一个组内(一般是2到3个同学),每个人都很拼。

组和组之间,绝对不服对方!

去年他们的大作业是前端游戏。

有一个组(演示者我记得是一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儿),开发了一个质感超级棒的3d游戏。

好看!有挑战!也好玩!

女孩儿说她是现学美术设计(之前没有接触过),和同学边设计边开发(包括物理引擎、游戏引擎、代码+构建)。

的确牛逼!

还有的同学做第一人称的射击游戏,游戏里有各种恶趣味、追杀、导弹、机枪、魔鬼……答辩时花了一段时间来讲各种武器弹药的运行曲线,移动目标的定位以及碰撞检测。

两个哥们说得特别high……

# 总结

我觉得智商碾压不碾压不好说,但是的确是一群非常聪明的人。

而最关键的是:

这是一帮玩命证明自己的聪明人!

这才是棒棒哒地方。

反正我当年是没这么「疯」过……

补充: 评论区有人说我凭啥能教这门课程。 嘿嘿,也是因缘际会。 13年,清华和百度合开了这门课程,我是第一批讲师。 因为学生对我讲课反响还是不错的(每次都能得到好的评价),所以我一直坚挺了下来(很荣幸也是唯一坚挺到现在的)。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是百度的工程师了,但是还是一直参与这门课程的教学。 这里得感谢刘教授的信任和支持。 说实话,我很喜欢大学的环境,在百度的时候也是部门校招接口人。 可以这么说,我宣讲和校招的学校,手指头加脚趾头加起来数不过来。 当然,这些经历里,让我收获最大的,还是在清华当前端课程讲师。这也是我为什么从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到资深工程师到技术经理到出来进创业公司,职位变迁却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 当然,我并没有多么牛逼,只是我对于自己在人比较多的时候的表达能力有充分的自信。毕竟,教东西七分在讲三分在学识。 跟优秀的学生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知识,也是时刻警醒自己「保持前进动力」的一种方式。 哦,最后一点。我是男的!请大家不要叫我胖姐!我真的受够了! 说实话,一路走来,被坑最惨的,就是自己的这张脸。

user avatar   haohao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题目又让我想起那几年被清华学霸们支配的恐惧!!!!

为了保护我脆弱的心灵,我只罗列一下清华计算机系七字班的一些牛人事迹吧:

1. 三块金牌

据我所知,贵系七字班至少三块国际金牌!奥赛国一数不胜数!

我所知的这三块金牌是:

1.1 YM

中间那位,旷视科技三巨头之一!

我一个月赚几千块的时候,人家一个月就赚几千万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另外两位,唐神印神,因为不是七字班了,我就不介绍了。

1.2 GHY

本科毕业就一作OSDI了,我现在博士毕业才发出来OSDI。

不要问我为什么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1.3 WD

在美帝名校读博,不甚了解。

2. GPA至高强者,石神SLX

说完竞赛,聊聊GPA,一个我最不想碰的话题。

一旦聊起了贵系七字班的GPA,石神就是一个你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他有多强?我给你们做个类比:

1) 那个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清华特奖马冬晗、马冬昕姐妹”,很强了吧!!!!

2) 他们的通选课GPA还没我高,对的,还没我这个被虐了N遍的人高。

3) 石神虐我好像虐狗一样,一点情面都不讲。最后的GPA拉了我4分多(百分制)!

4) MIT CS 的PhD毕业难吧,各种八年十年的!石神四年就拿到PhD了,四年啊兄弟们!!!!MIT CS的PhD啊啊啊啊!!!!!

不要问我为什么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3. 学术新星ZYC

我现在跟别人吹牛逼都说:“老子当年GPA,只比ZYC低0.1呦(百分制)”

你们可以自行对比一下石神的GPA,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恐惧!!!!什么叫做至高强者!!!!

ZYC在Berkeley跟着MJ做ML,已然rising star,看一下他的Google Scholar页面(还没毕业哟):

他现在顶会一作一年能发五六篇,我已经哭晕在厕所。

前两天在Yale看见他正在和统计系的系主任吃饭,过去打了个招呼:“这是来Yale应聘Faculty吗?”

系主任答道:“怎么可能看得上我们这个破地儿!ZYC是来我们这儿指导的!”

不要问我为什么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4. 一些段子

4.1 刚开学的时候,

路人:搞竞赛吗?

我:搞奥数的。

路人:全国第几啊?

我:。。。

我:没排上名啊,省队差一点。

路人:那也叫搞竞赛??!!

我:。。。

4.2 大一上微积分期中考试后,看着周围都是接近满分的试卷,C同学对着自己60多的分数哭了起来:“老子可是高考全省第二啊啊啊啊,为什么会这样啊啊啊啊!”

我这个全省一百多名的人已经哭晕在厕所了。

不要问我为什么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当然C同学也是很牛的,毕竟全省第二。

回忆到这儿就没法继续了,因为已经分不清楚脸上流的是泪水,还是冰雨。

我只想问一句:“都是一届的同学,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另外,图侵删(我主要是对刘德华说的)


user avatar   scarlett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清华流传着一句名言 “一入清华深似海,从此装逼是路人”

大意讲的就是 :

无论你以前多么牛逼多么聪慧过人多么自我感觉良好

在这里都有各方面都能全面碾压你 (EQ IQ both included)

还压的你没脾气的人

碾压的多了也就习惯了

所以基本上清华人从大一到大四是越来越谦逊及温和的

还顺手改掉了玻璃心的毛病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所经历的“碾压”有很多种方式,不限于智商,列举几例:


1. 勤奋能力的碾压

这里说“勤奋能力”而不是“勤奋”,其实卖傻力气也需要一种天赋,有劲也要有能力使出来。清华东门外有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柏拉图咖啡”,名字倒是挺文艺,实则为一个充斥着脚汗味,麻将声,犄角旮旯都是烟灰的鱼龙混杂之地。我在里面待上半小时脑袋就大了,有朋友却可以在那种环境做一晚上高数题,第二天双手不扶把边吃煎饼果子边骑去上课,这一点闹市读书的能力,已经超出了战斗意志本身,而让人觉得与之不是一个物种的。

另外一种勤奋能力则更加能够被凡胎肉体的普通人借鉴了,就是知道往哪里使劲。有个鸡汤段子说,机器坏了,请了一位专家来修。专家扛着大锤,咣当,好了,要一万块。别人不干了,“凭什么”?! 专家说,敲一下十块,知道往哪敲值九千九百九十块。我身边的人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懂得“往哪敲”的,也没见多咬牙切齿拼命,但关键的东西一个也没落下。

2.判断力的碾压

不要低估大学期间的试错成本,很多时候未来的路径是不能兼顾的。要搞学术的话,就要提前跟着教授搞点助研,出国的话得准备英语,工作的话得留意实习,创业的话要注意寻找自己的团队以及积累人脉。这些路径都需要不同的技能点。

您可能要说了,我刚进大学,各种情况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怎么可能一开始就定下来? 这可能就体现出人的差异了:善于收集外部信息,了解自己特点,作出选择以后能够在继续坚持还是及时改换门庭之间做取舍的人,可不就是“碾压”同龄人了嘛。

3. 利用社会资源能力的碾压

我坚定地认为,网上那些“清华男不解风情”之类的当段子看看就好了,社交能力,也就是利用人际资源的能力,绝不等与擅于在人前说几句漂亮话,不等于别人在列车中部连接处畅谈国家大事,不等于和出租车司机侃中南海风云。

我所认识的一些人,可能和女生发信息还要请我代笔,但对于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哪些杰出校友如数家珍;可能喝酒撸串时不言不语,但一到申请学校的时候总能拿出有分量的推荐。

我列举这么多形式的“碾压”,不是说“物种不同别玩了”,而是说大家都有机会把其中一方面培养成自己的一招鲜。


有太多种成为第一的方式,too many ways to be No. 1.

不是吗?




     

相关话题

  小孩子们虐杀小动物、撒泼要东西、滥用特权虐待其他小孩、撒谎告密等恶劣行为是反映了「人性的阴暗面」吗? 
  哪个省份的高考最难?哪个省最简单? 
  如何看待不少的中职、高职学校派学生去富士康等电子厂里的流水线实习? 
  如何看待教育部最新回应高校一刀切封闭管理? 
  考过全班第一,也考过全班倒数第一是一种什么体验?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经常拿金牌,但却没有获得菲尔兹奖呢? 
  华尔街英语将宣布破产,线下门店陆续关闭,为何只能选择离场?你有什么想说的? 
  受疫情影响,各省市2020考研研究生录取人数会增加吗? 
  如何看待2016年清华特奖候选人? 
  家境好的人会在哪些方面输给家境不好的人? 

前一个讨论
用什么可以替代求婚钻戒?
下一个讨论
用不正经的态度严肃地过完这一生具体是怎样的?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