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90后不仅现在不会诞生优秀作家,以后也不会诞生优秀作家。
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体会苦难。也就是: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文学是激情的产物,如果一直是安定的生活,诗兴是会被磨浅的,必须是极度的愤怒,极端的情感,才会有极好的诗词。这此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当然,文人学者除了才华,还有文人本身的生活经历,文人生活沧桑,句子中的感情就会饱满真挚,这就是赋到沧桑句便工。 所谓: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亦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并不同意最高赞的观点,高赞认为90后作家不出名只是因为年轻,说这是个年纪小的正常现象。
但其实并不符合事实,现在90后文学的式微是很明显的。
如果我们讨论的是00后作家,还能说道一句年轻,这确实,00后毕竟都还小,最大才刚刚跨入20岁门槛,最小11岁,还在上小学。
可是,现在的中国90后作家们,年龄在21到31岁之间,根本就不是小孩子了,在文学上面,这一代人完全应该交出漂亮的答卷,90后文学作家,集体来看就是不行,如果是因为年轻,敢情其他时代的优秀作家不年轻?
你查查历史上那些著名作家成名年龄,无论古今中外,就会知道他们成名是何等年轻,何等才华横溢。
真正的天才作家根本不会被年轻遮挡光芒。
而90后文学的式微,拿年龄做遮羞布是毫无道理的。
有这样一个事实,古往今来,天才艺术家的人生绝大多数都是横空出世,所向披靡的。平步青云的天才们,要远远多过被埋没大半生,甚至死后才成名的大师。
梵高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错觉,就是艺术家就该生前潦倒落魄,流落街头,死后才出名。
天才艺术家似乎能七八十岁大器晚成都算不错了。
但事实恰恰相反,纵观艺术的历史,真正的天才艺术家绝大部分很早就功成名就,一生多金,比如贝多芬,一个小青年背井离乡来到音乐圣地维也纳,就让当时已经名扬世界的音乐大师莫扎特为他鼓掌,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青年时代的《哀悼基督》,气势恢宏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天赋纵横,年少成名,这句话适用于雕塑,绘画,音乐,也适用于文学。
真正的天才作家,几乎都是年少成名,
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才气和灵气。
比如李白仗剑出川,20多岁写下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烟花三月下扬州”,刚刚20岁的苏轼,带着弟弟苏辙拜访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对这两兄弟惊为天人,更年轻的,如16岁的李清照,一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传唱整个汴京,16岁的白居易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李贺更是在小时候就名满天下,连韩愈刘禹锡这样的文坛领袖都知道这个神童。
现在中国老一辈的顶级作家里面,他们成名才多大?
莫言29岁的时候,写《透明的红萝卜》,就已经成名。而且他是那种震撼文坛的成名,当时文学批评界评价之高,甚至说今年中国文坛最大的收获是出现了莫言。
现在1991,1992年左右出生的90后作家,有哪一个能带得起这么高的评价?
余华,代表作《活着》创作时不是很早,可他成名一点不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等人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也是26岁。
而苏童,在那一年才24岁。
格非,在那一年才22岁。
韩少功成名始于自己26岁发表短篇小说《月兰》,后有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在文坛斩获大奖。
严歌苓成名的时候,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22岁。
余光中,24岁,发表诗集《舟子的悲歌》奠定后来诗文双绝的名声。
林清玄留给人们印象是个敦厚的老年人,其实林清玄才是年少成名的代名词,20岁时,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阳园已唱千千遍》,21岁出版第二本书《莲花开落》,22岁出版第三本书《稚乌啼》,在他人生20岁到29岁,以一个散文作家身份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少年得志,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
阎连科,29岁发表中篇小说开始引起文坛关注,次年提名茅盾文学奖,现在的90后作家,有哪一个能够做到?
你随手翻翻莫言格非余华年轻时代的作品,其纯熟程度,其技艺之高,风格之强,哪一点是现在的90后作家比得上的?
我们看看外国作家,
小仲马写《茶花女》才24岁,文坛名气已经超越了父亲大仲马。
同样,大仲马也是年少成名,写作一生的骄傲之作《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那时候只有27岁。
雨果写《巴黎圣母院》才29岁,如果真正算他成名,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写了长篇序言,那时候才25岁。
歌德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25岁,当时的人们,文艺圈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瘦弱的年轻人将是未来德国文坛的天骄。
托尔斯泰才27岁就已经在俄罗斯文学最顶级的圈子里面了,受到屠格涅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等作家和批评家,写出《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扛鼎大作也才三十出头。
泰戈尔和托尔斯泰情况类似,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园丁集》的发表确实是三十出头,但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奠定文坛名声的时候仅仅25岁。
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在20岁开始写诗,到25岁收录成为诗集,这就是后来奠定纪伯伦世界级名声,赫赫有名的《泪与笑》,日后选入中国初中课本的《浪之歌》《雨之歌》就来自这本诗集。
英国文坛双璧,莎士比亚和拜伦,莎士比亚最黄金的时代在1590年到1600年,服务于当时英国最顶尖剧团,创作的历史剧和喜剧开始蜚声文坛,但那时候莎士比亚只有26岁。拜伦死得很早,因此成名更早,他成名始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问世,轰动了文坛,那年1812,拜伦仅仅24岁。
莫泊桑早在大学毕业后几年,就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29岁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轰动文坛,奠定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名声。
巴尔扎克成名的时候为30岁,而立之年进入了自己创作黄金时代,他不算非常年轻,但了解他生活的都知道,巴尔扎克一心经商,各种创业,各种破产,后来为了还债才写作,他成名比其他人晚,是因为心思不在那上面,如果大学毕业就专心写作,二十出头成名板上钉钉的事。
再看看民国时代的作家们。
徐志摩去世很早,所以他的名声都是年少时期创建的,他从英国翩翩归来创立新月诗派,影响中国文学的时候,只有25岁。
而另一个著名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写出传唱大江南北的新诗《雨巷》只有22岁。
最年轻的是冰心,写《繁星春水》才18岁,出版于21岁。
张爱玲基本上是天赋的代名词,十几岁开始就纵横文坛,23岁就写出了《沉香屑》。
巴金开始创作《家春秋》的时候29岁。
曹禺创作《雷雨》,只有23岁,还是一个大学生。
老舍兜兜转转留学,转校,教书,这么多波折,依然在27岁踏入文坛,很快就成为知名作家。
郭沫若29岁,写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
我知道答案里面有人举例村上春树,鲁迅。
但你们真正了解过他们人生吗?鲁迅确实成名相当晚,37岁,但是鲁迅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半路出家,先不说之前鲁迅从事医学工作,即使是弃医从文之后,他的从文也不是大众理解的写作,鲁迅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其实是在做翻译工作,介绍优秀的外国小说进入中国试图注入新思想,同时担任学术研究。如果不是钱玄同偶然的邀请,有了那段著名的铁屋对话,甚至文坛都不会有什么作家鲁迅。
而村上春树也算是年少成名类型,才29岁就已经很有名了,他家里开酒吧,平时业余搞搞翻译,每天坐在椅子上看棒球赛,肚腩一天天挺起来,到了29岁的时候,觉得生活不能这样了,灵机一动想去写作了,《且听风吟》就此获奖。
现在的90后作家群体,就不像人才济济,只待时间发掘的表现。
90后作家目前能拿得出的作品和文学水平,只能说明他们之中,确实天才稀缺。
其实蛮早之前就有这种声音,说90后文坛似乎太沉默了,这比较对象不是雨果莎士比亚,而是他们的前辈80后作家,在80后作家里面,如双雪涛,班宇,马伯庸之类的作家也算实力派,虽然比起老一辈的天才作家们不敢狂妄,但也不至于彻底尴尬。
而论技艺,文坛地位,甚至名气,90后作家连他们的前辈80后作家都比不上。
你知道90后作家排行榜吗?虽然我也不太赞同动不动就给作家搞个排名榜。
但当有两年,2017年和2019年,他们把苑子豪和孙宇晨评为第一的时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震撼!!!
这是中国出版集团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发布的作家排行榜,不是什么营销号搞的野鸡榜单。
苑子豪苑子文和孙宇晨,他们是不是个作家都还有争议,每天炒作,不是卖腐就是碰瓷,尤其是在北大学生内部,对苑子豪苑子文总拿北大学霸,最帅双胞胎这些标签炒作特别不满,私底下骂他们是北大耻辱,这两人比起写作,更像是卖脸的。
而孙宇晨这几年更是名声狼藉,一度网上疯传要被逮捕,从精致利己的角度讲,他真TM是个天才,但完全从作家角度讲,他也算作家?
他们不行?那其他90后作家在干嘛呢?
两个半吊子作家,写了两本鸡汤书《这世界残酷也温柔》《愿我的世界总有你二分之一》居然就能霸占90后作家第一。
能让他们稳稳坐在第一,其实不也就证明了90后作家里面,那种公认的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几乎绝迹了吗?
前几年还有后博寒,陈少侠几位,这几年销声匿迹,而林卓宇也很久没消息了。
在90后作家中,其实这两年真正算得上有成就的,也就王占黑和陈昂为90后作家群体撑面子。
回到题主的原题目,为什么90后中没有优秀的作家?
我的回答是,因为对于顶尖作家而言,天赋太过于重要,
写作这个领域,它不像很多领域,比如熟练的技工,熟练的工程师,能够大量依赖后天训练,实现一定体系培育下面的量产。
如果能够量产的话,那么每一代自然有相同年龄,相同成就的年轻作家出现。
就像机械化的大规模定量制造一样,今年的产量是一百名,明年可以争取产出一百二十名,
这样量产的话,作家每个时代都有,不会出现断层。
但它不是。
在中文系,很早之前就有这样一句话,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学院不培养作家,
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作家这一行,太吃天赋。
无法用小说技巧研究,文笔研究来对一个素人培养成大作家。
北大物理系博士毕业,有没有可能水平不如一个业余研究物理的淘宝店主?一个天赋异禀的业余研究者,能否做出世界级成果?
看着民科群魔乱舞的现状,
很难想象吧。
但是换到写作领域,这种事就完全可能发生,鲁迅学医的,郭沫若学医的,王小波学会计的,刘慈欣搞计算机的,余光中是学外文的,林清玄学电影的,郁达夫学医的,冯骥才本职学绘画,海子学法律的,莫言和余华是自学成才。
文坛大佬们,大量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人士。
原因无他,他们天赋好。
一个家世父母就是大学文学教授,从小耳濡目染。从本科到博士都是中文系顶尖名校,饱读诗书的文学爱好者,可能就是写不过一个半路出家的机械系学生,人家天赋好。
而有顶级作家潜质的天才出现是随机的,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均匀分布,
而每年分配多少名额,谁都不知道。
文学会出现那种人才井喷,百花齐放的盛世,也会出现文艺凋零,天才寥寥的落寞。
可能我们这个时代就不怎么产出文学家,经历了上个世纪天才作家辈出的年代,总以为文学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愈发兴盛。
但事实完全不是,
可能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不怎么出大作家。
可能我们就是在经历一个文学低谷时代,
可能80后作家,90后作家里面天才就是寥若晨星,而且目前的作家们没有一个能比肩前辈们的同年龄成就。
这种事很正常,
比如我们回到唐朝,你猜猜看,唐朝顶级诗人是均匀分布的吗?
不是,你会发现一大批优秀诗人聚集在两个时代,一则是唐玄宗时期,二则唐宪宗时代,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王昌龄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而韩愈白居易元稹柳宗元刘禹锡,还有一个早逝的李贺,聚集在一起。
除开他们,还不得不提的大概就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诗人。
那么在中间,唐朝诗人的断层也非常明显啊。
在李白杜甫仙逝之后,唐朝诗坛不也长时间没人能够接班吗?
而除开这两个时代的诗人,唐诗80%的光彩都要抽去灵魂,而这两个时代其实只占唐朝288年历史的的一小部分。
再看看宋仁宗时代,文坛盛况也堪称极盛,唐宋八大家中六个汇聚于这个时代,苏轼,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
还有白衣才子柳永,晏殊,黄庭坚,周敦颐,司马光,晏几道。。。
而后世整个北宋文坛,也没有再次出现这种盛况。
虽然也是名家迭出,虽然还有李清照,周邦彦之类的诗人,但是也完全达不到仁宗时代的极盛情况了,而这个宋仁宗时代,也跨度不算长,却把整个宋朝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名额占了那么多。
其实我觉得,我们要正视这种情况,不同时代文学是否兴盛,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反正现在还有,莫言,余华、阿来、王安忆,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贾平凹一大批作家在世,当时评《中国作家实力榜》还能评出五十多个实力作家。
当时的评语是啥?
维护汉语言文学纯洁性,他们的文字,理当能代表汉语文学的尊严。
只是希望这段低谷期能够短一点,如果持续时间过长,等到老一辈作家都死了,新一辈的90后到30后作家,压根没人能写。
茅盾文学奖,实在找不到人,最后总得发吧,发给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
你们就能理解我,看到他们把苑子豪和孙宇晨评为90后作家第一的时候的心情了。
这里当然不是什么牢骚话,我觉得,既然现在文学断层这么严重,为什么诸位不试着自己写一写呢?
我觉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