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形成文化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继续我的文科科普工作。关于文化的形成,尤其是差异性的形成,有三种主流的说法:

第一,宗教决定论。最先说它是因为对无神论的大家来说,这一点你肯定是不信的,我可以简单说说。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肉身是自然界演化来的,但精神是上帝灌输的。就好比,电脑硬件是电子厂生产组装的一堆金属和硅,得有软件才能发挥功能,而软件则是人装进去的。装什么软件,尤其是装什么操作系统,就决定了这台电脑是什么类型或者风格,比如是Windows还是Mac,又或者Linux。在这里,文化就好比是操作系统。这种观点在西方是占很大份额的。有神论者之所以能与进化论相对和平共处,就是因为他们把肉体的部分让渡给了进化论,但精神部分依然坚守。

第二,地理环境决定论。有本书大家可能听说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这就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简单说,什么地方发展出什么文化,看当地的气候水土。大家常听说的,中华文明由于身处良好的水土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种植,所以形成了农耕文明;北欧地区地理气候环境比较极端,不适合发展农业,最后就成了海盗业的代名词。这种观点在科技信仰盛行的人群里是非常有市场的。沿着这个思路,人们似乎可以给一切文化现象找到自然科学上的解释。然而,这种思路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天命论”色彩,似乎一个文明开局在什么地方,就注定了它后来的命运走向,推演到这个地步时,一些人就开始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产生了怀疑。

第三,经济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属于这个派系,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常说的,耕牛和石磨只能产生农场主的文明,蒸汽机和铁路才能产生工业资本家的文明。这种思路,比地理环境决定论显得没有那么强的“命中注定”的感觉,但其实也是很强调相对于个人主观因素之外的客观因素的,这里面包括地理环境,也包括历史发展的规律等等客观因素。这种理论的另一个特色是强调人的能动性,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创新,改造生产力,进而影响上层建筑,而不是像地理环境决定论那样“天命注定”的感觉。

综合来看,文化形成肯定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其中,地理环境是基础因素,经济活动是主要动力,而历史的偶然性,比如伟人、天灾、阴差阳错等等,也在发挥作用。有了这样的观念,对于克服文化上的盲目自卑或者自大、甚至是文化民粹主义,是很有帮助的。

@知识库




  

相关话题

  如何理解「旅行不是济世良药,它可能是一片阿司匹林」? 
  什么是工农业剪刀差? 
  近现代以来有哪些尴尬的照片,它们背后的故事又是什么? 
  武汉在历史上为什么没能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 
  中国古代法律象征是獬豸(廌)这类野兽,而西方神话体系里是司法女神之类的美女,这和文化背景有什么关系? 
  辛弃疾到底有没有军事才能? 
  如果有一个东西存在,但我们永远无法发现 ,那么这个东西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吗? 
  什么是黑色幽默? 
  怎么看待日里诺夫斯基,以及他的主张? 
  谁能分析一下中医黑的思维局限,是怎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CNN 记者发布香港立法会大楼与美国国会遭遇暴力冲击的对比图,遭乱港分子围攻,对此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拼多多员工去世后股价再次暴涨,创历史新高,如何评价这一事件?拼多多后续发展会如何?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