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桓温? 第1页

  

user avatar   wo-kan-yo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桓大司马是我于东晋一朝最喜欢的人物。除了长相上不太符合我的审美,另外的都非常不错。

桓温出身谯国桓氏,是真正的东汉高门,而且还是诗书传家,世代经学的门第。比起他的出身,琅琊王,陈郡谢,也不过是新出门户。只不过他家在西晋的时候涉及逆案,遭到了牵累,所以声名不显。但是他父亲桓彝已经位列江左八达,他年轻之时得尚公主,所以他有非常正统的世族教养。在世说新语里,涉及桓的段子很多,哪怕是清谈,他也并不落下风。桓温虽然因为以军功著称而被当时很多士人鄙视,但是他不是将门,了解这个背景这对于理解他后来的很多作为有非常大的作用。

我最喜欢桓温的一点,恰恰是他的纠结。孔子说过,小人而无忌惮。桓温的纠结正反映了他忌惮敬畏之心。朱熹说过这样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谢安之待桓温,本无策。温之来,废了一君(海西公)。幸而要讨九锡,要理资序,未至太甚,犹是半和秀才。若他便做了二十分贼,如朱全忠之类,更进一步,安亦无如之何。”后来的刘裕恨不得将司马家诛杀到无遗孑,就是做了二十分贼。什么士族的牵制,对他都是没有作用的。桓温的可爱,正是在于他身上还有贵族的骄傲。他废海西公,而让他终享天年,如果最后他真的能得到天下,文武之道也不至堕于地太甚。有人认为既要夺权,又要温情脉脉,是虚伪,而我却认为,那是对传统的尊重。君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毫无畏惧的人,一旦登上皇位,那才是挞伐天下,无所不至。对于上位者来说,最难得的就是敬畏之心。他要的不是虚名,而是名正言顺。

桓温的事功也令人钦佩,毕竟在那个谈玄论道的大环境下,这太过于难得。他西征灭蜀,北伐关中,实行土断,掌握上游。他曾经因为打猎遭到嘲笑,但是他说,如果不是他这样的人,那些清谈之辈,又如何能够逍遥呢?的确,桓温家学渊源,他不是不可以做一个拥炉饮酒,拿着麈尾清谈的人。但是,神州陆沉,天下事终究要人担当。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以东晋当时的内耗程度以及中央集权乏力程度,虽然桓温有一些手段,却仍然不足以取得北伐的胜利。桓温应该也能预见得到,北伐胜利的可能不是太大,但是他还是想要一搏。有名位的考虑,也有匡济天下的考虑。最后桓温北伐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的失败,不如说是后勤的失败。终究,那样的时代,不能完成以南胜北的大业。

桓温是一个深受士族教养影响的枭雄,这其中的矛盾,让他在历史上进退失据,当不得忠臣纯臣,也做不得反贼,好像最后面子里子都没得到,但是,我却喜欢这样的人。




  

相关话题

  崔杼弑其君为什么不杀光史官? 
  如果石敬瑭没割让幽云十六州,中原王朝能否守得住这片区域,挡住契丹南下呢? 
  如何评价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查以及在他统治下的”新国家”(Estado Novo)时代的葡萄牙? 
  为什么四野歼敌数量不如三野? 
  中国古代国公和王爵封号有什么含义?爵位封号和地位排序有关吗? 
  康有为真的是妄人吗? 
  各个行业中,有哪些传说中如雷贯耳的人物,总以为是历史人物,但其实是还健在的? 
  孔子为什么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如何评价孔子删改诗经、尚书、春秋以符合儒家学说的真实性、影响以及学界当前的看法?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在乱世时大多为北统南,极少为南统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李嗣源?
下一个讨论
北齐一亡,北周也跟着亡了,北周灭亡与平灭北齐是否有大的联系?





© 2025-05-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