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有寄生虫的可能性比海水鱼要大是事实,但最好都别生吃,因为都有可能有寄生虫。
根据一份2015年发表的研究表明,淡水鱼比海水鱼寄生虫更多样化。研究者通过对14个大型数据库的淡水鱼和海水鱼进行分析,比较两个环境中区域内部鱼类之间每种寄生虫属的物种的相对数量,来验证淡水寄生物的多样化程度高于海洋的假设。
研究发现,在淡水和海洋生境中,寄生虫的分类成分非常相似,并没有明显差异。
但在这两种环境中,淡水鱼的每一种寄生物种的数量与寄生虫的数量之比明显高于海洋鱼类。
这表明,寄生虫在淡水和海洋栖息地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为在淡水环境中,淡水鱼多样化程度更高,这与它们的淡水区域的多样性有关,寄生在这些鱼身上的虫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某些寄生虫卵会被高浓度的盐水杀死,所以有人认为高盐度的海水中就不可能有寄生虫生活。只是,产生这种想法的人也许不知道,寄生虫的种类非常繁杂,生活环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虽然确实有些寄生虫无法生活在海水环境中,但是寄生在海水鱼体表或者体内的寄生虫却不在少数。
Henneguya salminicola,是一种常见于加拿大西海岸鲑鱼体内的寄生虫。
粘虫孢子菌群中的 Henneguya 有一个复杂的生命周期,其中三文鱼是是它们的宿主之一。鲑鱼产卵后,Henneguya 释放孢子进入鱼卵中。当幼体鲑鱼向外迁移到太平洋时,鱼卵中的寄生虫会释放出来感染三文鱼。Henneguya感染似乎不会引起宿主鲑鱼的疾病 - 即使是严重感染的鱼也会成功地返回出生地产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纳奈莫太平洋生物站的科学家对 Henneguya salminicola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一份概述报告指出:“虽然它在水产经济上有害的,但从公共健康的角度来看是无害的。因为它不能温血动物体内寄生,这也包括了人类。“
海虱(Sea louse)是桡脚类下的鱼虱科生物。其下共有36个属,当中最著名的疮痂鱼虱属及鱼虱属就分别约有42和300个物种。它们是水生的体外寄生虫,吃寄主的黏液、表皮组织及血液,会寄生在养殖和野生三文鱼身上。
开放式养殖的三文鱼养殖场因为数量过于密集,海虱的数量会异常大; 如果养殖场在河口附近,大量的青年期鲑鱼会因感染海虱死亡。成年鲑鱼可能存活,但幼体鲑鱼因为表皮较薄,防御力也比较弱。在加拿大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区粉红鲑鱼感染海虱后死亡率通常超过80%。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 又叫海水小瓜虫,属隐核虫属的一种。刺激隐核虫常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皮肤、鳃的上皮下,可引起鱼类的传染性疾病。
刺激隐核虫病是海水鱼养殖中危害最大的寄生虫性疾病,又被渔民称为海水鱼白点病。目前,刺激隐核虫病尚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和人鱼共患疾病,但因其传染性较强,可感染各个品种的海水网箱养殖鱼,,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
脑粘体虫(Myxobolus cerebralis)是一种寄生于鲑科(包括鲑鱼、鳟鱼及其同类)的粘孢子虫,可以导致养殖及野生的鲑鱼和鳟鱼发生旋转病。
大约一个世纪前,在德国的虹鳟上首次发现了脑粘体虫,但范围很快就扩大了并出现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南非及其它国家。1980年代,研究发现脑粘体虫需要感染一种颤蚓科环节动物来完成其生命周期。这一寄生虫利用刺丝囊胞的极丝刺入宿主细胞进行感染。
粘孢子虫病(Ceratonova shasta) 是一种粘虫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北美太平洋沿岸的鲑鱼。
它会引起鲑鱼和鳟鱼肠道的大出血和坏死。如果只是小范围的感染并不会直接死亡,而感染数量过多则会导致死亡。从鱼体内释放出来的成熟的粘液孢子大约有12米长。
上面说到了Henneguya salminicola 对人体没有直接危害,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寄生虫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在海水鱼所携带的寄生虫中,有一部分是将海水鱼作为它们的最终宿主。这类寄生虫由于所要求的生存环境与人体环境差别较大,影响人体健康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有一些海水鱼寄生虫只是将海水鱼作为中间宿主,而它们的最终宿主是海洋哺乳动物,例如海豚、鲸类、海狮等等。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Anisakis),属于线虫寄生虫。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水鱼种类颇多,其中的食用鱼有如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此外,不属于鱼类的乌贼也是异尖线虫的宿主之一。
虽然不能利用人类发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但是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而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
在2016年1月,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卡加里的 Stephen Vaughan 医生在一名报称腹痛的男子胃部㿉疡处发现在进食未经烹煮的三文鱼肉之后残留的海兽胃线虫。它们的最终宿主是海洋哺乳动物,因此幼虫多存在于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北海。
由于食用生鱼片、用生的鱼内脏或者乌贼制作的凉菜或腌渍鱼都有可能引起异尖线虫病,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早已出台了针对性的食品安全法规,规定鱼肉必须预先处理以杀死异尖线虫的幼虫。杀死异尖线虫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温,但是为了保持鱼肉的食用价值,目前仍然以冷冻法为主。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度冷冻超过24小时。
冷冻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异尖线虫病的发生率。但是,由于对鱼肉“新鲜口感”的极度追求,海水鱼消费大国日本并没有规定采用冷冻法处理鱼肉。结果,仅在1990年之前,日本就已经发生异尖线虫病16000多例,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的报告病例仅600多例。
结论:
参考文献:
Uncooked fish trend prompts parasite warning | The Star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 E6%B5%B7%E7%8D%B8%E8%83%83%E7%B7%9A%E8%9F%B2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 E8%84%91%E7%B2%98%E4%BD%93%E8%99%AB
Declining Wild Salmon Populations in Relation to Parasites from Farm Salmon
N.P. Boyce; Z. Kabata; L. Margolis (1985).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Detection, and Biology of Henneguya salminicola (Protozoa, Myxozoa), a Parasite of the Flesh of Pacific Salmon".Canadian Technical Report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