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有限博无穷


user avatar   finch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我这张图可以派上用场了。。


user avatar   ne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比较迷惑人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回答成「人生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看英文比较清楚。「意义」— significance,「意思」— meaning。中文很接近,实际上天差地别。最重要的分歧,即为「意思」是自身书写的,他人不可置喙;而「意义」则是他人赋予的是人对人彼此的影响,是你之于他人的重要性。你可以说你活着没什么意思,但不能说你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这样的区分界定,就把很多回答过筛掉了。因为它们都在说「活着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意义是什么」。「意思」总是基于个体体验的,是因人而异,各人有各人的诠释。有人觉得人生就是一个甜甜圈接着一个甜甜圈,有人觉得人生就是朝九晚五努力打拼;有人觉得人生是不停的繁殖,有人觉得追求精神自足才是活着;有人觉得人生有意思,有人觉得人生没意思。

这些回答都对吗?都对。因为这就是答者活生生的人生体验啊,谁能告诉ta人生不是甜甜圈,不是打工,不是繁殖?明明ta就是这样活着的。活着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他人无权置喙的问题。

但对于「意义」—— 由他人所赋予的「significance」,思考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这个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现代人的特性就是一个大写的ego,是抽离了「他人」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的抽象主体。

相对于传统社会中具有确定社会性功能的个体而言。「现代个体」是凌驾于社会角色、功能和义务之上的。ta不再被城邦公民、奴隶、将军、士兵、领主、平民等社会角色所裹挟,也不渴望一个普世价值和终极目的的实现。眼前没有家国,远方亦没有天国。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我」只能从个体经验和个人诉求出发,来思考「我为什么活着」。但这样一个「始于自我终于自我」的考量角度,只能回答到关于「意思」的层面,无法抵达「意义」的层面。

因为「意义」总是被「我」之外的存在所赋予。比如美酒的意义由品尝它的人所赋予,钻石的意义由匠人赋予,一块肉的意义由厨师赋予,一团布料的意义由裁缝和设计师赋予。

当然,你可以说美酒、钻石、肉和布料都没有自主意识。但就算对有自主意识的人类来说,自己对自己赋予意义也是没有意义的。

这句很绕的话的点就在于,你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存在只对「我」有意义,而对我以外的世界无意义,那么这个「我」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事实上,如果没有我以外的世界,我重要不重要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或者“意义”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它们是一个词)始终是一个社会性概念,是体现和实现在群体中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追求「人生过的有意思」,只有很少人追求「人生过的有意义」。前者只要满足自身的欲求与渴望就好了,但后者必然涉及到对他者的价值和贡献,涉及到上帝的使命,或者对于非信徒来说,涉及到天命 —— 老天爷三番四次苦你心志,劳你筋骨,饿你体肤,空乏你身所要完成在你身上的使命。

这是其一。

其二,这世界上也根本找不到「只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

原子对原子施加作用,细胞对细胞施加作用,食物链中的一环对另一环施加作用,胎儿对母体施加作用,生命对生命施加作用,父母对子女施加作用,子女对父母施加作用。不管你愿还是不愿意,一个事物的存在总在对另一个事物施加影响,产生意义,一物总为另一物的因,另一物又为下一物的因,如此往复,没有穷尽。

因此,不仅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具有意义的,并且这意义总是对自身以外的世界发生影响,这是所有事物得以存在和存活的条件。

只对自身产生作用的事物只能有两种结局,自行消亡和被迫消亡

自行消亡的早已失去了它们的名字。也许是大爆炸时短暂出现过的某些化学元素,也许是生命孕育早期出现过的某些有机大分子,如果它们曾经存在过,那么在它们失去对自身以外的世界产生意义的同时,它们就消亡了,连名字也没有。而被迫消亡的,就更多了。比如断了一只腿的椅子。作为椅子来说它失去了自身以外的意义,就只能被劈成柴烧了,然后再以柴禾的新身份继续对世界施加影响。

至此,应该不难看出,以「我」为目的的思维方式是无法得出「人生意义」的答案的。

不以「我」,那就只能以「他者」为目的了,这个「他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但如果是非人,最终还是人。比如保护大自然,但此行为的最终目的依旧是人。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比较安全的得出一个结论了,那就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他人」

通过他人的反馈来获取个体意义并不是一件新事。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体系中,一个具有美德的人总是与其所持有的社会角色、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紧密相连。勇敢的人之所以勇敢,不是因为打死过老虎,而是因为打死老虎得以保全了ta的战友;智慧的人之所以智慧,不是自说自话故作高深,而是ta用智慧的言语启蒙了学生传授了知识;仁爱的人之所以仁爱,是ta切实的对他人践行了仁爱的法则。

古代社会这种「为了他人而活」的人生信条并不是一种高言大志,而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但到了现代社会,这种生活方式就行不通了。现代人开始寻求独立的存在方式,逃离家庭和宗族的牢笼,抛弃某种形而上的目的论,取而代之的是关注自身价值和目的人生信条。

请不要误会我在批判现代人的人生观。恰恰相反,我认为一个自由、独立、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现代人的诞生,不仅不会让我们丧失人生的意义,反而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如果说在古代社会,一个人作用在他人身上的意义多半由其自身的社会角色决定,比如一个战士只能效力于他的将领,一个农夫只能效力于他的领主,虽然做好一个战士或农夫也是有意义的人生,但他们的选择总归有限。相比起来,今天不再需要依附于社会角色才能生存的现代人就没有了这层限制,任何一个独立和自由的个体都可以在ta力所能及、心所能及的范围内产生之于他人的意义。我们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

但是,拥有了这种自由,并不代表我们意识到了这自由的重要性,也不代表我们知道如何行使这自由。当现代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ta并不会一下子就意识到,「我」的自由与独立,并非是「自我」争取的结果,也并非是以「自我」为目的「我」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力量的集体推动的后果,而「我」的出现也并非以服务自我为目的,而是以服务于他人为目的。

意识不到这点的现代人,必然会陷入到一个「自我的困境」—— 想方设法实现自我价值,却又徘徊于人群之外、回避与世界和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到最后导致伦理上的虚无和逻辑上的矛盾,所谓的自我价值只是虚空的虚空。

但能够意识到「我」的产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他人的人,是真正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通过对他人的给予和奉献来实现价值和意义。如同任何事物的价值都要通过使用和交换来成就一样,不经过使用和交换的价值是不能被称作价值的。仁爱的品质若没有被关爱的对象、勇敢的品质若没有被守护的家国、智慧的品质若没有接受传承的学生,根本就是虚幻之物,不存在的。

因此,人生的意义,不是关乎自己,而总是关乎自己以外的。作为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理性个体,

—— 爱你的邻舍,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所在


本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还想跟大家分享一部电影。(会有大量剧透!能找到片源的还是建议先看电影!

这个电影叫《It's a Wonderful Life》,不是前些年意大利人拍的《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这个电影更老,1946年的,黑白片。虽然大概比很多人爷爷的岁数都大,但此片一出,就成了美国人的国民电影,很多美国家庭以看此片为圣诞聚会的传统项目。

人生的意义既然由他人赋予,就没有人可以说「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就不可以以此作为放弃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你要放弃你的生命,那么请记得,一定要找到一切你所认识的、认识你的人,要问到他们每一个人,“你觉得我的存在对你有意义吗”?如果做不到问尽每一个人,就不可以以「人生没有意义了」来结束人生。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存在对你生命中过往的人有多么大的意义

《It's a Wonderful Life》的故事很简单,在一个圣诞前夜,在一个小镇上,有很多人在为一个名叫George Bailey的人祷告。上帝听到了这些祷告就想派一个天使下去看看,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据说智商像兔子信心像孩子一样的天使Clarence,只要完成好任务他就可以获得盼望已久的天使翅膀。

为什么大家都在为George Bailey祷告呢?因为他是个好人,一个行将破产的好人。

Bailey一家在镇上是做借贷生意的,但常常为了帮助穷人入不敷出,要从镇上最富有的Potter那里借钱。Potter觊觎Bailey家的公司很久了,终于等到了一次机会。George的叔叔billy去银行存钱的时候把镇上居民放到他们那里的8000美金弄丢了,而Potter正好捡到。Potter把钱藏了起来,等着Bailey的公司破产自己去接手。

绝望的George想到公司破产、自己要进监狱、妻子孩子都要跟着倒霉,就想一死了之。兔子智商天使Clarence在George跳河那一瞬间出现了。然后他就做了一件奇妙的事,他跟George说,“你想死?好吧,我来帮你。不如你从来就没有出生过怎么样?咻—— 好了,George Bailey不存在了,你可以走了。”

一头雾水的George以为遇见了个疯子,但跳河的事情也暂时放到一边了。然后,George就发现找不到家了,那个地方是一栋废弃的宅子。妻子和孩子也不见了。他跑到妈妈家,打开门的是一个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的老妇人。老妇人不认识George,George说我是你的儿子啊。但老妇人告诉他她只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早年掉进冰窖中死了。

George又去找妻子,却发现妻子也变了,完全认不出他。旁边有人告诉他这位中年妇女终身未婚,如今一人孤孤单单的生活。

在小酒馆,George遇上了他小时候打工的药店老板。如今变成了老酒鬼,被人厌弃嘲笑。

整个小镇也变了。小镇被Potter搞的一团糟,Bailey的公司早就破产,Potter开始发放高利贷,George的朋友被警察抓走……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George如果根本没有存在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George没有存在过,他就不会救了溺水的弟弟,弟弟也就不会在二战中救了一个营的人。如果George没有存在过,他就不会看到药店老板配错了药,也不会帮老板避免害了病人,一生为之懊悔。如果George没有存在过,他的妻子Mary就不会和他拥有一个家庭,三个小孩。如果没有George,镇上的人都要被迫在Potter的欺压下生活。

George看到了自己到底为什么来到世上。

不是为了他自己获得的那一切,而是为了那些与他的生命产生交集的人,他才来到世上。这也是为什么当他看似失去一切的时候,却也不能夺去他生命的意义。

电影的结尾,George放弃了自杀的念头,Clarence也恢复了那个现实的世界。当George决定承担责任回到家里的时候,那里早已聚集了小镇上所有的人。他们是因为那8000美金而遭受损失的人,但没有一个人愤怒、抱怨,他们都笑着,从钱包掏出钱来,塞到George的手里,都在跟他说:“Merry Christmas,George!”


为什么观看《It's a Wonderful Life》成为美国人的圣诞传统?因为圣诞节的意义正是给予啊。人生的意义也在于此。


user avatar   mrfoxl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死前比较闲。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读过不少书,里面的圣人也好、大师也好,总是这么说:万物一体。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圣经里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这个意思也是说我们都是一体的。这就奇了怪了,我明明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人格的个体,怎么可能大家是一体的呢?这个理解不了!——直到我看到了知乎的一个问题: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 - 哲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我们都是一体的,这个问题。我简单讲解一下:

假设人类科技有一天可以实现达分子级别的克隆人能力。把一个人名字叫A,完全粉碎,然后还能完全的重建,包括脑细胞的神经细胞连接,分毫不差,那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这个答案很好理解,这个人当然还是原来的那个人。
如果我们再把问题延伸一下,如果按照A这个人的信息,复制出来两个人A和B,那么哪一个是是原来的A?会出现什么状况?我是这么分析的:
当A和B这两个人醒来之后,都会认为自己是原来的A, 都会认为对方是克隆的,自己才是真的。

让我们再思考一个场景:
我们把这个复制克隆过程移到A刚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进行,复制出来A和B两个人之后,分别送往不同的家庭抚养长大,然后20年后两个人再见面,是什么一种情景?
那么,这两个人将形同路人,可能只是觉得对方和自己长得很像,仅此而已。

我们小心的再思考一下:
这难道不就是我们世界芸芸众生的状态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但是,可不可能是这么一种情景: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意识都是同一个意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我都是同一个我啊!

这种想法很疯狂,当然我也没有疯掉,不过我看看本文的题目,也是感觉有点跑题的感觉。不过我觉得这个发现很重要,让我继续说下去:

这只是一种假设,那么如何证明这个想法是对?
这就必须先思考下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关于意识有几点现代医学和科技是可以证明的:
1. 意识出现在大脑皮层当中。
2. 大脑皮层越发达的动物,越有灵性和智慧。
3.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

剩下的我们只能推测。
英国有一个疯狂的前BBC节目主持人大卫艾克,受到他谈话的启发。我开始意识到大脑皮层可能是一个生物天线装置。
有一点可能佐证:如果大脑皮层是一个天线,那么天线必须放在最外面,没有那个工程师会把天线放在机器内部,而大脑皮层恰恰是最外层。
有很多病例可以证明,只要大脑皮层不损坏,只是大脑内部发生病变的,这个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而只要大脑皮层损坏,不管内部多完好,这个人就变成了没有意识的植物人了。
======
综合以上信息,我画了一个图:

这个世界的真相很可能是这样的:
1. 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都是来自于一种类似电磁波的场(field),暂且我们给他取名叫源场(Sources field),大脑皮层是一个生物天线,源场在大脑皮层中感应出电流,就像电磁波在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一样的原理。“我”的意识便产生了。
2. 由此可以看出,每个人心中的“我”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源头。这就是圣人不断重复的“万物一体”。所以,这个世界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你自己而已。只是碍于肉体的隔离,我们暂时是感受不到的。
3. 肉体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的意识只是暂时栖息在这个工具上,来体验这个世界。

基督教里面,不断强调一个概念:人是神的器皿。一般人理解不了为何人是神的器皿,感觉这个侮辱了自己的人格,难道人就是神的奴隶吗?其实不是,这个教义的意思是说人的肉体是神的器皿,而真正的“你”,并非神的器皿,而是本来就来自于神——那万物的源头(Sources)。

我们用佛教风格的语言来说:
人的意识是无限源头在有限时空内的一个实相。

我们来看一段耶稣说过的话:

耶稣:
‘来吧,蒙我父所祝福的人哪,来继承创世以来已经为你们所预备好的国度吧!
因为我饿了,
你们给我吃;
我渴了,
你们给我喝;
我在异乡时,
你们收留了我;
我衣不蔽体,你们给我穿;
我患了病,你们照顾我;
我在监狱里,你们探望我。’
“那时义人将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就给你吃,见你渴了就给你喝呢? 我们什么时候见你在异乡就收留了你,见你衣不蔽体就给你穿呢? 又什么时候见你患病或在监狱里,就到你那里去呢?’
王要回答他们,说:‘我确实地告诉你们:你们为我这些弟兄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事,就是为我做了。’
《马太福音》25章


这段话非常精彩的论述了如何实践万物一体这事情。

以上的论述是偏重形而上的东西了,我们来看看医学实践的报告,我们看到很多人的濒死体验经历中,都有一些很重要的共同描述:
1. 感觉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2. 迅速全景式回顾一生,而且在回顾的过程中能明白当时周围人的想法。
更多内容参考:人死之前脑中会不会闪过生前的记忆? - 死亡

从这种濒死体验中,也可以反推我刚才对世界本质的猜测在相当程度上是合理的:
首先,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源头在个体的一个实相,所以当我们脱离肉体时,我们重新感受到了与宇宙合一。
其次,因为实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你自己,所以在脱离肉体时,你可以感受到其他人当时的内心想法和意识。

所以,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他人,都只是另外一个你自己而已。我们实实在在都是同一个我。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但是你不知道我就是你,我不知道你就是我。但是你的“我”的这个意识,与我的“我”的意识,其实是同一个意识。

分离只是一种幻象——《云图》


-------------------------------------
参考资料:
著名的濒死体验网站(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Afterlife)的创建人Kevin R. Williams在他的书《Nothing Better Than Death (豆瓣)》里也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里面被调查者对“回顾”的描述是这样的:

在這片刻﹐我和這個光的有力部份作了最後一個溝通。突然間﹐我全看到了。我同時看到我是嬰兒﹐小孩﹐青年﹐成年的樣子。同一時間裡﹐我看到我曾經作過的每一件事﹐有過的每一個念頭﹐一切。我看到我一生當中視為重要的事件和人們。同時﹐我也看到似乎不怎麼重要的東西。我立刻都明白了我一生中的每一件事﹐也明白到別人對發生在我生命當中的事情的每一個反應。一切都在那裡讓我明白…每一件“好”﹑“壞”或“不重視”的事。
這是我的人生被回顧的方式。我對我自出生到瀕死經驗中的一生中的每件事以及和別人打的所有交道都有深度理解因而有深刻洞察。所有在光中的人都是我的人生回顧的證人。我被包裹在一種愛的感覺裡﹐有機會洞悉我的所有弱點。我突然明白我的人生的一些方面和光的永恆性之不協調。我現在也知道如何矯正這點。我的餘生從此被賦予了責任感。

死亡.奇蹟.預言 (豆瓣)》里他对“回顾”的描述:

光灵卷绕着我。他这么做时,我开始重新经历我的一生。我看到,而且感受到发生过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就好像水坝决堤一样,所有储存在脑海中的记忆不断的流出。回顾这段生命,老实说,并不令人觉得愉快。因为从开始到结束,我一直都面对着一个难堪的事实:就是我是个不快乐的人,很自我中心,而且行为卑劣。
我在这段生命回顾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深度,实在令人惊讶。我不只能够感受到事件发生时,我与另一个人的感觉,我也可以感受到他们所影响的下一个人的感觉。我处于这一串连锁反应的情感中,体会着彼此对对方所造成的影响有多深。还好,幸运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不好的。

作者被采访时曾表示:

在我所有的教导中,全景式的生命回顾是一个人能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了。每种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你来到一个地方,你看见你的整个一生的经过,以360度全景的角度。什么也不会漏掉,从出生开始,你从另一个人的角度观看自己的一生。你真的变成了每一个你所遇到的人,切身感受到在你们的互动中你对他直接造成的影响。


附上作者演讲视频:Dannion Brinkley's Message of Love

以上资料出处:人死之前脑中会不会闪过生前的记忆?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佐证2:

前段时间有人在我的回答评论提到”元吾氏“,我就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个人挺有意思。我对元吾氏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他喜欢冥想,看到了很多幻象。

我就研读了一些他写的东西,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

第一次进入第6大界时,第一次发现万物原来完全是一体,道德观发生根本改变,自私与恶念突然消失,看人看物的心态:那是自己的另一部分,是另一个我,我为什么要恨他/我。由此发现,修心不能空谈,要真正实修到这个灵界,亲身体证一体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问题。才明白老子为什么说:“失道而后德。”

出处: 出神到各界对我人生的影响

基本上这段和我推导出来的万物一体的想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我是思考想通的,他是在冥想中的幻觉中经验到的。

佐证3:

一位知友在濒死的时候,体验到与宇宙合一的感觉:

作者:C Hilbert
链接:zhihu.com/question/40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开始是非常强烈的空间扭曲感和一堆高速变化的分形,然后我晕厥了,感觉到意识被纳入一个事件集合和空间,同时体验着人生从小到大的无数事件,放大了每一个记忆的细节。很多细节平时根本想不起来,但是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感觉整个人生重来了一遍,信息量在感官上比日常现实生活还大。爆炸一般的记忆库大小和细节。似乎做过的每一道题,吃过的每一份时候都能,咀嚼的触感,吞咽的声音,笔尖划过纸的力度,窗外的天气,室内的光线。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同时高速地涌入涌出。

更神奇的事情是后面我体验的东西开始越来越偏离个体记忆,成为了其他人,从身边的认识的人到各个地区各个种族的人,开始经历他们每一个人的日常和悲欢离合。他们的苦痛爱恨和高光时刻,他们的不同人生。直到完全脱离我的人类身份。开始有一颗树的体验,各种各样动物的感知和记忆。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有许多根须往泥土里面蔓延吸收水分养分,自己的枝叶在阳光下向上成长和呼吸。那种感觉过于真实,而且完全不同于人类的体感,是过去我甚至觉得连想象都不可能想象出来出来的感知和体验,根本不是什么幻肢的程度。你可以想想自己有几条细细的植物枝叶般的幻肢,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高信息量地体验到自己成为一片森林的感觉。不是一棵树,一堆草,而是一整片森林,里面的每片叶子,每个昆虫都能非常清晰地感知到。随后是变成了各种根本不是地球上见过的生物,而且场景也不是地球。我不知道名字,只能说是各种奇怪的生命形式,从微生物到智能生物到智能远超人类的东西。其中包括自己长出几百根触手,每一根感觉都无比真实,还有自己经历了核爆,超新星爆发(准确说自己就是爆炸本身),成为一颗星球,反射和吸收周围的恒星辐射,这样的过于奇怪的体验。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从无到生成到变边。

再后来,我觉得自己变成了球体,矩形,正多面体,三角,无限大平面,四维立方体,函数空间,数集等等一系列过于形而上的存在。日常里有“看到声音,听到色彩”这样的异常意识状态,我在体验这一切的时候,应该也类似,只是范围和程度超出它太深太远。最后的最后, 瞬间一切都消失,我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无限大又无限小的存在,像是一个无限大的点。没有光,也不是黑暗,没有任何色彩又好像是任何色彩和图形,没有概念和思维,但是又好像拥有一切认知和思维。时间变得无限慢长甚至失去时间的概念,但又好像一切都只发生在一个瞬间。我感觉“我”消失了,但是又存在。说消失是因为感觉“我”不是真实而且近乎于无,说存在是因为体验到了所有一切,即便是幻觉也好,但是确实在那个无限长的瞬间,主观感受上,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我消失,然后成为了一切。

知友 @超然而自在 的体验:

以下体验编辑节选自知友超然而自在在一次禅定中的真实体验,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与我上面讲结论基本相同:

我为什么存在?
你突然出现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怎么办?生活要充满朝气,不要死气沉沉,要做拿破仑那样的冒险家,要活的精彩,快乐。我要出去,快乐的活着,有激情一些,我听到了很多认识的人给我说话,不要死气沉沉的,年轻人药充满朝气,我感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这笑容,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软弱的地方。

世界为何存在?
如果什么也不存在都无聊啊,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就诞生了,但是(重点)其实我们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个无(什么也没有)的幻想,其实本来就什么也不存在,只是那个“什么也不存在”自己幻想自己是包涵万物的,是郁郁葱葱的是有生机有活力的,想象突然在一片什么也不存在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意识,那个意识得多无聊啊,几万年几百万年的煎熬,整天待在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里,这样有什么意思呢,然后砰的一声我觉醒啦,我知道啦原来我就是那个意识,好孤独啊好无聊啊,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想哭但是我没有眼泪我想拥抱但是我没有身体,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我要构建一个世界,然后一个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了一个三角锥,然后收缩成了一个正方体(我感觉我的意识好强大),然后成了一片欢声笑语的世界,每个人的脸上洋溢这笑容。

我该如何面对生活?
我又用一种上帝视角看了看我的生活,感觉傻傻的活着也不错,上班回家玩会电脑,和父母一起吃饭,睡觉,上班,这就已经很不错啦,然后我想一个老年人已经很老啦,在家看看自己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多幸福啊,我以前为什么会想让人家修行啊认为死了什么也就没啦他们这么大啦应该很悲哀,我有毛病啊,死了故事结束了我感觉无聊了我在编一个故事就是啦,老是修行修行的干什么呢。 我知道我该怎么活啦,我要活的精彩活的快乐这就足够啦,不要老是去想有什么意义我为什么存在之类的问题,既然我现在存在我就活好它,让这个故事精彩起来,让自己更加快乐这就是赚到了,等着这个故事结束了,我在虚无中感觉无聊了,我就再去编一个别的故事,重要的是活在当下,让自己快乐起来,我既然出现在这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就是有原因的,我不要去纠结这个原因而错过了本身故事的精彩,意识的本质就是活跃的,不是死气沉沉的我要充满朝气,去挑战去拼搏,去欣赏不同的美景。我知道啦,为什么我脑海有不同的声音这个世界有不同的人,因为一直以来都只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我很孤独所以幻化出了这一切,我希望与人交流与人拥抱,所以我们有很强烈的自我重要感希望别人关注自己,希望认可自己,因为根本没有第二个人啊。 每个人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口,每个人都是有爱心的,老板也不想随便开除一个员工,然后我在想我要唱歌给别人听,我要写故事给别人看,我要和别人交流,我突然感觉两个人说一些废话也挺不错(以前我感觉说的都是没有意义的话)我感觉普普通通的活着找个妻子,生个孩子爱他呵护他看着他长大,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相关话题

  PC上你用的是那款PDF软件?为什么? 
  2021 年五一假期,你是怎么过的? 
  如何看待四川师范大学分尸案? 
  你有没有体验过精神高潮? 
  如何戒掉装逼? 
  我30岁,一事无成,该如何自救? 
  我的过午不食法,可行吗? 
  如何跟基本不发朋友圈的女生交往? 
  为什么知乎里很多人都瞧不起美邦、真维斯、森马这些品牌? 
  为什么很多人去泰国做三代试管婴儿,费用需要15万? 

前一个讨论
美国在阿富汗经营那么多年为什么连一个可以单独有效对抗塔利班的政治组织都没有建立起来?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国也有这么多全视之眼标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