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在美国法学院读法律博士 (J.D.) 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眼1L已经过去7年了 真是不可思议

  • 我记得我去上学之前有个preview day 我去了以后大家就在那里瞎bb supreme court的justices, 然后我小组的同学就开始一个一个的数名字 我除了kennedy一个都不知道 当时我就觉得完了

现在想想 其实那些乐于数名字的同学可能除了名字什么也不知道 而如今我知道的还是不如非法律专业的

高分子怪物

来的多 另外作为一个化学系毕业生 本人还会数元素周期表不是吗(其实除了元素周期表也什么都不知道了)

  • 上面90后的萌妹子说“就算是对于美国人来说,law school也是最顶尖的那一拨学霸才会去读的” 我只想说妹子还是太年轻 我t大毕业 几乎所有本科同学都比大多数我law school同学要聪明(当然我上的不是YLS) 我2L的时候跟一个比我低一年级的学霸bb 他本科georgia tech读计算机的 我们共同的感受是文科生真是不行啊 我们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学霸(大多数)不是早就毁于financial models了吗 哪有什么功夫来上law school

下面逐条回答:

1. 1L学习建议

  • 如果你问我哪种pre-law education对1L最有帮助,我回答编程会有人信吗。 其实我编程小时候学了点皮毛就放弃了(哎我真是什么都不会,这篇还是匿了吧)但是1L的几个考试真的答得跟编程一样啊 构建无数二叉树 左瞎argue一点 右瞎argue一点 (正经的说法叫"argue from both sides")
  • 如果非说我会啥 我倒是很会打字 小时候打typewriter的 谁知道这种被淘汰的技能也能变得如此critical
  • 我记得上1L的时候就看有文章说过,作为一个交一个section 100个学生以上非常基础课程的法学院教授,加之他还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拿/维持tenure的任务,他是不可能把太多精力时间花在设计一种公平的评估程序上的。而且学生到底对于法律的理解怎么样本身就是非常主观的评估,可能法学院里前5%的学生总是会凸显出来,对于其他学生,考试其实是一个非常random的assessment的过程。事实的确如此,甚言之,如果不是法学院传统要考essay 很多老师可能巴不得考multiple choices (跟考bar题型也相似啊)加机读阅卷啊 而现在的issue spotting 机读essay题目 为了设计的便于阅卷 标准答案总是偏重于cover所有elements 特别喜欢各种multi-prong test (尤其torts和contracts) 这些玩意无他 手熟加二叉树而已。
  • 如果你的老师好到给你提供real past exams或者model exams 一定要好好用起来 这是最重要的资源 但是大多数的老师没有那么transparent 提不提供这种事情也可能到了期末才知道 这会影响你一整个学期的学习策略
  • 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好好听课好好做reading好好做outline了 但是这的确需要恒心和不分心 我1L下学期就基本上放弃了 因为知道老师会提供model exams 而考点不外乎那么多 我是一个喜欢cram的人 平时上课就随意吧
  • 但是cram当然不会对所有课有效 每个老师都有ego 对于那些会有policy issues的科目(尤其1L以后)那考点是啥简直就是看老师喜好 而且即使你觉得老师应该鼓励你独立思考 事实是考试的时候他希望你把他的分析方法和观点视为圣旨一字不漏的写下来 试想law professors的研究又不是啥科学技术看得见摸得着 就是瞎bb而已 他不在你这里找存在感还能怎么办呢
  • 非英文母语的写作 我觉得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但是不得不说有些老师可能还是会对这个有bias 尽量写plain english 用简单句式 直接引用法条和重要holdings 可以避免暴露瑕疵 还有就是定义abbreviations其实非常省时有用 当然别搞太多自己都记不得啥是啥
  • 还有就是尽量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吧 虽然大多数经典case其实都比较无聊 少数远古且莫名其妙的英国cases更是完全看不懂 但是有些还是蛮搞笑的 现在是不是编casebook的也注重娱乐性了 动不动就搞个什么西红柿是不是水果的case 到你真practice的时候才知道大多数facts比这无聊多了呢

2.怎样平衡学习与生活?

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都读到了law school还自己没法回答我也帮不了那么多了 我能说的就是 纽约和dc的同学可以把seamless用起来

3.暑期实习/OCI

  • 其实我和我师兄关于bidding这件事都搞了很多莫名其妙的ranking算法(其中之一的原因是t14没有pre-selection) 不过然并卵 GPA cutoff不是绝对的
  • 如果你要走patent track 或者要打中国牌 就不要只看vault排名 vault排名比较适合那种90后的萌妹子
  • 16万在纽约/DC/加州真的没那么多钱!16万在纽约/DC/加州真的没那么多钱!16万在纽约/DC/加州真的没那么多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实习之前为了社交 除非你是大胸萌妹子 或者天生pop culture小达人 还是恶补点无聊的conversation openers吧 如果跟我一样football入不了门 好歹暑期电影档知道一点吧 政坛八卦知道一点吧 各种cuisine怎么点菜知道一点吧
  • OCI总是有那种莫名其妙的三四年级的律师 自己也知道自己面试不过是充当个收简历的工作 不用特别在意跟这种人没有化学反应 他们对你的申请结果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能bonding当然是好的了 而且如果你觉得他们比较nice 请将此评估放入你选择律所的考量(但仍请多方了解)
  • OCI本身其实不就是个奇怪的过程吗 与其说什么绝对的strategy 那就是成绩搞好 一上来就打patent牌/中国牌/我能拉很多客户牌(这个牌怎么打我也不知道)
  • 如果要打中国牌 别忘了申请去中国办公室待几周
  • 除非你在中国办公室 要不然你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fake work 但是请遵守deadline 不要搞错最基本的rules (google仍然是最好的legal research工具)不要拼错别人的名字 但是不要对自己的work products太较真 他们都是fake work associates如果肯花时间跟你讨论研究那真的是对你很好了

4. Networking

  • 我以前还挺擅长的 后来上班了就丧失这能力了 哎
  • 别指望长袖善舞有啥特别大的用处 交朋友还是为了愉悦的友谊比较好
  • 其实你问大多数人问题 他们都会视为恭维并乐意回答 只要你在这过程中不要表现的特别傻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考完1L的最后一门考试,我毫无征兆地想起了电影《一个字头的诞生》英译名:

Too Many Ways to be No.1

有太多种成为第一名的方式。

这样正是本文的主旨:要走自己的路。

你可以走学霸路线。每天上课前坚持按照事实,程序经过,争议问题,法院判决,判决依据的规范格式,坚持对课程涉及的全部案例进行整理(casebrief)。并在考试前闭关一周制作自己专属的知识点归纳(outline),将一学期接触的法学理论,相关案例,实务中的接受或批判等按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很多人一门课自己写的outline就有上百页,相当于自己编写了一本课程辅导书。法学院是一个批量化、模式化生产职业技术人才的流水线,有一套清晰的衡量标准,雇主们眼睛都是雪亮的:能在这一套体系下考高分的孩子,能力总不会太差。

你可以走社交路线。留意学校职业中心推荐的每一个和业界人士交流的机会,盯着本地律所的各类接待会(reception),在有面向高年级学生的校园招聘时也混进去打磨套磁技巧。有的课程会由从业律师兼职授课(比如法律写作一般都是一名从业律师带着8-10人小班教学),那更加是问圈内人士要推荐信、认识更大的世界的好机会。不光是向上的垂直陶瓷,和同侪们的互通有无也很重要。放学后在酒吧特价时间(happy hour)和一起上课的三五同学喝点小酒交个朋友,周末的时候全校范围拉帮结伙喝次大酒,很多有用的情报和经验也就套到了。要知道,法律圈子是个很紧密的熟人社会,上头有人爪,身边有人捧,对于把握职业机会也非常关键。

你可以将关注面放得很广。很多人认为去法学院就是为了当去律所,这其实仅仅是众多选择的一种。实业公司、四大、投行、保险公司、政府(包括检察官,公派辩护律师)、法院、学术,非政府组织,这几类去向在一般的法学院中都会占接近40%的比例。一位金融从业者说,现在大部分新的金融衍生品类型,都是律师们搞出来的。更何况,JD是一个走大后期的职业,在开始几年干什么不重要,只要能干点什么,在未来都会是一种宝贵财富。

你也可以将精力放得很。根据今年数据,美国法学院入学平均年龄是26岁,这就意味着很多人已经有了一定的职业经历,也对自己的能力和规划有了更实际的认识。“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见过了世面再回到学校,在给自己“加技能点”时就有了更实际的侧重。我的一位同学曾经入选过美国奥运游泳选拔队,和菲尔普斯一起训练过,他退役以后读法学院,目的就是为了给运动员朋友们处理商业赞助合同问题。一位同学是空军飞行员,退伍以后来到法学院,就是为了回到军队当国际法律问题顾问。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见过程序员创业的狂热,因此致力于为创业公司提供法律一条龙服务;有的同学来自跨国家庭,深感新移民的居之不易,因此专注于移民法律问题。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那句话,“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记得刚刚进学校的时候,有高年级的学生来分享经验,说了十来分钟,无非就是一句话

“Do what works for you." 按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就好。

当时就觉得,这不尼玛废话吗?

一年过去了,才发现这就是读JD的真理,too many ways to be No.1

非要问我,有什么经验之谈的话,我会推荐一点:

试试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每节课都争取逗得全班哄堂大笑一次。

法律行业讲究的是厚积薄发。厚积,是说对法律条文,指导判例,法学理论能够融会贯通

薄发,是说能用一般人摆龙门阵侃大山的方式,将你的理解用大白话说出来,并找到一种吸引人、能够给人留下印象的呈现方式。

说起来,我现在的暑期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讲笑话能力得到了认可,

大家都疯了一样找实习的时候,我在楼道见到上学期的老师,一个两个都拉着我问”小伙子暑假去哪呀,工作找的怎么样啦?我下学期要开XX课,再来玩呗”

“啊哈哈哈也不是不行,看你愿不愿意给我写推荐啦”

当我拿着三封推荐信去应聘的时候,简直有种高射炮打蚊子的碾压感。

学法律的确不容易,试试把它当作一个笑话吧。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媒称: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设立前总统办公室?特朗普以后还会经常公开露面吗? 
  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美国各法学院中大陆赴美J.D的实习与就业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美国新冠疫情确诊人数突破90万? 
  如何看待2017年11月6日美国德州教堂枪击案造成27死25伤? 
  如何看待美国对华为最新的制裁? 
  2018年年末,曾经喜欢 「不政治正确」唐纳德·特朗普的知乎用户,现在还喜欢特朗普吗? 
  如何看待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5.3-5.4中美贸易谈判的清单内容? 
  如何评价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 博尔顿?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都选择读法律博士 (J.D.)?
下一个讨论
「养只狗狗和宝宝一起长大」值得提倡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