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2011-14届毕业生优良率统计》的结果,江苏河南浙江分获前三,上海排第12,北京排第23? 第1页

  

user avatar   lu-yize-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句貌似跑题的话:图表都是表面现象,戳到痛处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大家的愤怒不是因为“少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担心在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先富抑制后富”。不过说句丧气话,这个担心是现实的。

有人提醒我们尊重第一代北京移民的个人奋斗,这个我们当然尊重。人通过努力拼搏得到了财富资源和社会地位,无可厚非。无论是万里长征还是解放战争,是老三届高考决胜还是80年代初下海经商…都是一路奋力拼杀出来,这些经历都值得钦佩。

但教育有特殊性:教育是财富在代际传递的工具,也是突破阶级局限的最有效的方式。如果哪个集团垄断了教育资源,那就等于成为了“贵族”;如果教育资源恰恰又很稀缺,那就等于掐断了后进者的路。

不怕基尼系数大,只怕流动性小。美国基尼系数大吧?但是很多华人都挤着去,贫富差距大不怕,为啥?一个数十年的统计表明,对于25-60岁的美国top1%阶层的人,10年内有近60%的人会跌出这个阶层——换句话说,美国“土豪”阶层的多数人,无法长期保住自己的经济地位。如果把1%换成5%,或者10年换成20年,这一比例将更高。

但如何挤进北京?大门是曾敞开过,但现在基本关上了。地皮贵房价高,工资低育儿难,高考堵死了,北京人又不出去……所以令人失望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阶级固化。

———————分割线———————

其实这个问题衍生了很多现象。

如今国人不似30年前那么穷,国内大学早已不是唯一选择。很多人发现,好像清华的机械不如MIT,更不如亚琛工大,但清华明显更难考;而且论产业和就业的话,莱茵金属公司、保时捷总部貌似也不在北京,但北京的地皮可比莱茵河畔的贵多啦~

其实我们正在经历的现象,西方第三梯队国家(俄罗斯,10年前的叙利亚)早已有之。苏联80年代末知识届逃亡美国,叙利亚战前就有中产子女去德法读书移民,惠然成风。有人问“北京人又不出去”啥意思。其实即使苏联解体后,官僚精英也不走啊,摇身一变成寡头了干嘛走;叙利亚阿拉维派精英也不走,阿拉维派精英当然有能力送子女去德法,但是他们更愿意把孩子送进叙利亚军校,毕业后接自己的班啊。




  

相关话题

  录到南京大学AI,平时稳定清北选专业水平,是否应该复读? 
  北京大学等一批大学正在培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复读 8 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底值不值得? 
  为什么姚安娜已经是家境富裕的高学历名媛,却还要出道当明星,这是什么心态? 
  请问上职高会有出息吗? 
  如何看待上海交大教授帮学生修改论文时候的批评言论? 
  如何看待五部委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花呗借呗会受到影响吗? 
  如果不考虑物质方面的因素,你觉得教育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它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如何看待迪迦奥特曼被家长举报下架? 
  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庭有哪些共同点? 

前一个讨论
有没有靠谱的世界历史地图集??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改编版本的守夜人誓词?





© 2024-06-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