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金国时期的女真服饰与后金、清代的旗人服饰有何异同? 第1页

  

user avatar   hasura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注这个问题本意是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问题,希望有研究的人士看到之后能来回答。

很遗憾在这类问题上,往往是研究人士没引来,不知所谓之人倒不少……有这么一篇知乎回答指南,供大家参考和观赏:

沒話講的時候,可以不講話。

又感慨民族主义者操持语言之博大精深:

我就创造不出「通古斯野人」这般提气的词汇,用以告诫明人与唐人宋人别乱攀亲戚……谁来帮我造一个,跪求指点,挺急的在线等。


-------------------------------------------吐槽完毕的分割线-------------------------------------

言归正传。


非专业人士,本回答只为抛砖引玉。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

首先把总结放在前面:

金代女真上层服饰制度融合了辽制与宋制,据舆服志记载,理论上遵循周制。然而依然保有如左衽、窄袖等特点。尽管上层学习宋制,与宋人服饰依然存在很大不同。如幞头(踏鴟)与宋人幞头就有所不同。民间依旧存有女真旧俗,如《大金国志》所言,「金俗好衣白,栎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颅发系以色丝,富人用金珠饰。」

《金史 舆服志》记载,「金人之常服四:带,巾,盘领衣,乌皮靴。其束带曰吐鹘。」所谓「吐鹘」,即满语toohan,带板之意。盘领衣在清代不复存在,然而束带(朝代、吉服带)制度却保留了下来。再则蹀躞制度在清代依旧留存,具体可参考我的专栏文章:蹀躞制度在清代的留存初览

清代服饰与金代大相径庭。《钦定满洲源流考》对金代服制评价曰:「我朝冠服之制,不必尽与金同,而便于骑射。视金史所载尤为过之,洵亿万世所当遵守也」,可见清代服制本身是为骑射方便服务的。然金人旧俗渐无。清代女真服饰多为大襟右衽袍服,系扣无系带,无盘领袍,对襟外褂。男女装相比之下区别不大。

言清代有盘扣而金代无,大谬也。盘扣因盘领袍而创,自唐代起即有所应用,清代早期系扣也非盘扣。详见后文。

---------------------------------------------细节开始的分割线-------------------------------------

女真人从金代到清代,间隔400余年,历经两朝,没有稳定独立的政权,服饰的变迁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然而与汉族服饰不同,对历史上女真服饰的研究,基本上没怎么形成脉络。除了女真人多在北地偏安一隅,算不上中华正统外,也与400年间局势动荡,留下记录、考古资料不多有很大关系。

元明期间女真人服饰如何,我基本上完全不了解,尤其是明时女真服饰,与清代女真服饰的形成是有直接关系的——但基本上我没看到什么资料或者论文……

金人服饰,事实上资料也不多。其原因如同陈娟娟、黄能馥在《中国服装史》一书中所说:

金人死后实行火葬,在北京、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出土金代墓葬均有火焚迹象,故金国遗存服饰实物极少

记录与墓葬相对较多的上层服饰,在金朝进入黄河流域后多向宋人看齐,如《金史·卷四十三·志第二十四·舆服》记载:

昔者圣人制为玄黄黼黻之服,以象天地之德,以章贵贱之仪,夏、商损益,至周大备,不可以有加矣。自秦灭弃礼法,先王之制靡敝不存,汉初犹服袀玄以从大祀,历代虽渐复古,终亦不纯而已。金制皇帝服通天、绛纱、兗冕、逼,即前代之遗制也。其臣有貂蝉法服,即所谓朝服者。章宗时,礼官请参酌汉、唐,更制祭服,青衣硃裳,去貂蝉竖笔,以别于朝服。惟公朝则又有紫、绯、绿三等之服,与夫窄紫、展皁等事,悉著于篇云

一言以蔽之,金大定以来,上层服制理论上是继承周制的。

《中国服饰史》中如此概括:

自女真人进入燕地,开始模仿辽国分南、北管制,注重服饰礼仪制度。后进入黄河流域,就吸收宋代冠服制度。皇帝冕服、通天冠、绛纱袍,皇太子远游冠,百官朝服、冠服,包括貂蝉笼巾、七梁冠、四梁冠、三梁冠、监察御史獬豸冠,大体与宋制相同。公服五品以上服紫、六品七品服绯、八品九品服绿,款式为盘领横襴袍。文官佩金银鱼袋。金之卫士、仪仗戴幞头、形式有双凤幞头、间金花交脚幞头、金花幞头、拳脚幞头、素幞头等。

——可见其理论框架与宋代服制差不太多。

然即便是上层服饰,细节上与宋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金史记载:「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大金国志》也言及:「金俗好衣白,栎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颅发系以色丝,富人用金珠饰。」更勿论左衽、窄袖的特征

看起来与金代上层好宋制又有不同。

金代灭亡后,经历400年,到了明晚期,金代上层的冠服制度也随之消亡了。至清代,《钦定满洲源流考》则对其评价曰:

我朝冠服之制,不必尽与金同,而便于骑射。视金史所载尤为过之,洵亿万世所当遵守也。

金人女装,《金史 舆服志》记载:

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皁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复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用红黄,前变垂至下齐。年老者以皁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此皆辽服也,金亦袭之许嫁之女则服绰子,制如妇人服,以红或银褐明金为之,对襟彩领,前齐拂地,后曳五寸余

与清代女装是非常不同的。清代女装基本是袍服,相比金代,与男装极为类似。金代女子多辫发盘髻、冬戴羔皮帽,这一点与清代女真(早期)是一样的,如孝庄像:


如今较早的金人服饰,就要数在金代上京(阿勒楚卡)出土的金齐国王墓出土的男女服饰了。《金齐国王墓出土研究》一书断此墓墓主为完颜宴,大约死于大定二年(1162)。

该墓葬的出土,为几乎一片空白的女真服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放出部分图片以供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告知

墓主服饰外观截图(画面左侧为女,画面右侧为男):


皂罗垂脚幞头正面&背面

紫地金锦襴绵袍(圆领袍,左系带)


背面,后禊掀起


男墓主里袍局部(交领、左衽)




蹀躞配饰




蹀躞制度在清代运用广泛,朝服带、吉服带、行服带上均需系挂小刀、荷包等物件。其用法与金代类似。如下图康熙帝行服带


紫地云鹤金锦绵袍(女袍)

黄褐地牡丹卷草印金暗花羅缀珠大带

清代女装通常是不系带的。

褐绿地全枝梅金锦绵襜裙

这种裙子在清代早期女装中可能有所留存,如清文鉴记载hūsihan(女裙)一词,早年颇为令人不解——因为清代定制后女子日常并无裙装。说不定后来固化为朝裙了,如下图:


描绘金人的画像看到的不多,引《中国服装史》《文姬归汉图》局部作为最终的示意吧:


金代暂时就讲到这里了。

---------------------------------------------累半死的分割线------------------------------------------

下面说说清代女真服饰。

清代实物、画像繁多,展开讲太累。所以这里就贴贴图吧~

清代较多的是各类袍。早年以常服袍、行服袍(缺襟袍)为日常穿着,其特征是大襟右衽、马蹄袖、系扣:

康熙 油绿色云龙纹暗花缎绵行服袍


节日时穿吉服袍。早期的吉服袍比较朴素,如:

皇太极 黄色八宝暗花纹绸棉袍



清初 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


清代一般常服袍要与外褂一起穿,如康熙行乐图:

不出门在外的话也可以不穿外褂,如康熙写字图屏:

清代男女袍差距相对较小。女常服左右开裾,男常服前后开裾(宗室四开),如孝庄皇太后常服像:

吉服袍定制以后,男女袍差别多了一些,如女袍有花接袖、女袍可用八团(原本男袍用)、女袍左右开裾等等。


另外请注意观察清代早期服饰的扣子。有人说清代女真有盘扣,金代没有,其实应该说是恰恰相反。清早期基本上是不用盘扣的,盘扣来源于圆领袍,早在唐代圆领袍上就有所应用,如五代 文苑图(所绘为唐玄宗时期人之事),其盘领袍盘扣细节如下:

而清代多用金属扣,如:

清代常服袍褂已有礼服的色彩(可以穿着见皇帝的),非礼服的服装如便服、衬衣,特点是大襟右衽、平袖(无马蹄袖),如:



礼制更高的服饰,除上文提到的吉服袍袍褂外,还有就是朝服。皇帝大礼服有朝服和祭服之分,展开说又可以开一个问题,暂且不表了。

康熙朝服像(无衮服)

孝敬宪皇后朝服像

男女朝服差别较大,篇幅所限略过不表。另各类外褂本应与袍一并穿着,限于篇幅略过不表。

大概就是如此,望熟悉金代女真服饰的朋友可予以补充和指点。




  

相关话题

  清初的辅政大臣索尼有女儿吗? 
  如何评价网络上大汉民族主义者的行为? 
  明清两朝对民间兵器分别是什么态度? 
  娶了个慈禧一样的媳妇儿,是不是意味着没有好结果? 
  明卫所制和清八旗制哪个培养的军队更能打胜仗? 
  为何中国人普遍对于五胡乱华的认可程度高于对元朝与清朝的认可程度? 
  如果没有西方殖民者,清朝统治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为什么郑芝龙把持隆武朝大权还要降清? 
  汉服从人们的日常着装发展到现在很少人知道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汉服看起来像影视戏服,和服看起来像传统民族服饰?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小西行长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的表现?
下一个讨论
国务院在常务会议提出「金融业合理让利实体经济」,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