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人满足于打工,做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 第1页

     

user avatar   11x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你们这些少爷不同,我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user avatar   nulli-cedo-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真的。

等你做过自己创业或者需要做出业绩、辛苦程度上不封顶的职业以后,就会觉得朝九晚五的工作是很幸福的了

还有就是医生这种绝大多数需要一辈子上夜班的工作。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是国内普外的前线一把刀,在我童年时代就是似乎永远是在医院,那个时代的普外是真的普外,从头做到脚,所有外科毛病都能做,他最后选择了甲状腺乳腺这个相对轻松的专科,病人稳定,很少急诊,预后好。

他对我说,听我的,做甲乳,老爸带你装逼带你飞。年轻的我看完医龙以后说,甲乳算啥,我要做心外,开胸,体外循环,心脏按摩,心脏移植,做大牛,做教授,做卫生部部长,做神,让所有人膜拜我,我掌控生命,和阎罗谈价。

于是我开始半夜接到电话简直痛苦到不能自已的生活,半夜去医院参加五个小时紧急救命手术咪上半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照常上班的生活,没有人会在意你昨晚有没有睡觉累不累的生活

高年资的肝移植主治经常3天不睡觉,肝移植中心,连续几天晚上有肝源,白天要查房管病人,整个州只有一只手数的过来的人可以做这份工作,还要分成两组一组去取器官,一组留守。所有病人都濒临死亡边缘,让人看着监护仪跳动的数字都可以头上冒汗。他伟大,和死神赛跑,但是他不幸福。

骨科的主治和我说,他一个月能见到她老婆醒着一到两次。因为每天早晨四点起床,晚上11点才回去,她老婆正在考虑和他离婚,他忠诚,给家庭带来一份稳定而舒适的收入,但是他不幸福。

血管外科的主治每天半夜都被急诊叫进去做下肢动脉栓塞,从栓塞到只能截肢只有六个小时的窗口期做手术取栓,做完已经天亮了,对不起,第二天你要继续上班。本是三十不到尚可年轻漂亮年纪的女孩子,一脸痤疮,脸颊上一直带着口罩边压出来的压痕。她睿智,是三千万人口中这一年选出来唯一的一个女性血管外科主治,也是最年轻的,但是她不幸福。

这样的专科还有很多很多

想说这些,不是想强调医生最辛苦,最高尚,政治最正确。我想这些你们都听厌了

只是想说,不管是满足现状还是巧合,有些时候朝九晚五真的是挺幸福的状态,没什么好批判的。

幸福因为可以每天坐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可以不错过家人朋友的生日,佳节,看着孩子出生,花时间陪她玩耍,陪伴、孝敬父母。幸福是每天回家可以不谈淋漓的鲜血,唏嘘生命的过往。

你看有哪一段描写人生幸福的文字中,充满着鲜血,痛苦,死亡和充血的眼睛——不都是良辰美景,采菊东篱,阖家欢乐,子孙满堂


一切看上去所谓的光鲜、伟大的生活背后,都有一个高到让人咋舌的价格。


user avatar   xueba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朝九晚六的人,处处都是,最常见。而那些非朝九晚六的人,生活状态不一样,根本没有相交的点,自然不会看得见。

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被允许,或自我允许,去体验非朝九晚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大多数人活在一个父母是朝九晚六的家庭里,读书的时候老师是朝九晚六的环境中,在二十几年的成长中,默认的生活模式就是朝九晚六每周五天,人是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的。这就像去吃饭,菜单上的选择全是朝九晚六的工作,而其他选项根本就不再菜单上,会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而“朝九晚六”,或是工作形态时间,都只是一种表象。背后,你具体的工作究竟是什么,创造什么价值,而适合你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方式究竟是如何的,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不具备可讨论性。

比如做生意的人,大部分工作时间从每天12点钟开始,但是到晚上12点结束,下午一般看一些东西,见见人,晚上吃饭喝酒才是工作。这样的工作,节假日无休。而这些工作,恰恰可能看起来是很没有“效率”的,要花大量的时间见面、建立关系,有很多饭局也并不会目标明确,圈子却需要常混,才有讯息的流动性。你说这算是工作,还是不算工作呢?

比如独立创作者,知识工作者,也很难呆在一个办公室里,需要一个人安静独处的空间,创造力有高峰有低谷,能尽力保持每天输出,都不容易。上下班时间,更没有明确的区分,甚至昼夜颠倒,都是常态。你说这种工作,相比朝九晚六,又怎么样呢?

我2016年一整年的工作状态都是在出差和学习,其实也不能叫出差,就是得到处走,到处见人,到处体验下新东西新玩法,路上的时间很多。工作时间几乎无法计算也无法定量。至于产出,基本上都是出完差,回广州之后,静静,就能出好东西。(今天早上本来想跑出去玩,查了一圈还是放弃了,继续干活)

事实上,朝九晚六本身只是工业时代,工厂工人完成流水线工作的一种发明。我们的父辈都经历这个时代,而我们必须深刻的意识到,大转型期间,我们进入了完全不同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工作”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朝九晚六的工作形态将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永远是更灵活,更松散,更基于个人知识、情感、洞察的工作形态。一切工作形态都会以解放和发展个人心智、头脑和创造力为基础条件,我们将会看到更高的流动性,更多的可能性,和不得不接受的--铁饭碗死工资时代的注定告别。

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只是不愿意接受变化已经来临而已。给自己一个探索时间,接触一些正常生活中你接触不到的人,看看非朝九晚六的人,各行各业的,究竟都是怎么过的,怎么学习、怎么完成工作的,请大家一定要把头脑中那个“静态、稳定”的职业幻想,慢慢换成一个“动态、活跃、变化”的职业蓝图。

需记住,不要在尚未探索其他选项的时候,就认定自己只有一个选项。就如同,自从我吃过一兰拉面之后,就再也,再也没有办法,吃味千拉面了。


user avatar   chu-shi-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你知道吗?

地球上的任何动物,甚至包括微生物在内,几乎没有一种生物像今天的我们这样,可以没有天敌食物充足不必为随时失去性命而奔波而忧虑。

今天的我们只需要工作几个小时,就能吃饱穿暖毫无性命之忧的活下去。这是几十亿年来任何动物都想达到而没有达到的地步。

难道你还不应该知足么?


要我说,是应该知足。

而满足生存之外的理想,说到底是另一个层次的梦。出人头地也好,改变世界也罢。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游戏了。

我可以选择不参与。

有什么不好么?

-------------------------------------------------------------------------------------------------

3-18日更新。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竞争,都很有道理。

我统一回复一下,我对竞争的看法。


自然选择的框架无法逃脱,基因的指令不可抗拒。

每个人都像拉车的马,盲目的以为自己可以任意驰骋,四蹄飞奔好不痛快。却不知路途的驾驭由车夫,目的地的到达由乘客,而乘客去那里可能是受到自己老板的指令。

习惯是你的车夫,而乘客和老板就是基因和自然选择。

马能做的选择是上帝给出的ABCD,原以为是开放性试题,不料却是选择题。

如此想来不胜悲观。

据说,雄性海狮会比雌性海狮的体格大一倍有余。这个很好理解,雄性争夺帮主之位凭的是武力高下,体格弱小内力不足者只能终生做只寂寞的单身狮,以泪洗面,任滚烫的泪水在脸颊上止不住地流淌。久而久之,雄性海豹的体格就越来越大,一致今日。

原始森林里的鹿群也极为相似,雄鹿之间不仅比个头,还比发型,今天你竟然敢中分,明天我就敢四分。你敢蓄发,我一定要比你还长。久而久之,雄鹿头顶的角就越来越帅。结果就,在森林里挂住了,在树杈上。

哦,刚才那个海狮,就是那个帮主,由于身体太大,已经不利于其逃生,被鲨鱼干掉了。

这并不是作为帮主乐极生悲的个案,这是整个群族面对的问题。群族内的竞争优势,在变成整个群族的劣势。

也许,在某个时候就带来一次灭顶之灾。谁知道呢?

那不竞争了行不行?

看看我们自己,你就知道:不行。

普遍地讲,对于男性来说,升官发财是一种竞争优势,学富五车也是一种竞争优势,无论是富二代还是潜力股,优势都理所应当。

对于女性来说,美丽年轻作为优势最为明显。美丽是视觉概念,更在生物学中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生物外在的平均值,代表着更少的基因缺陷。苗条之所以那么有吸引力,是因为在那万恶的原始社会,食物总是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发胖的身材很大程度预示着某种疾病。

所以,喜欢帅哥美女不是你的错,也无需羞涩地红着脸。

喜欢攀比竞争,爱慕名声和虚荣都不是你的错。

这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一个竞争的星球。从天空岛海洋,从地表到地下,几十亿年来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竞争。一切都是为了在自然选择的胁迫下筛选更好的基因。

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们自然也难逃自然选择的魔爪。

顺其自然,却是一个圈套。

可以看到,自然选择和基因正引导着数十亿人不断竞争,无时无刻,根本停不下来。

我们情不自禁的攀比: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车子。搞得自己好痛苦,好无力,简直就想喝一箱脉动喷它脸上。

攀比源于竞争,有时候也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但有时候,却是一生不幸的根源。

一切自卑都源于比较,大多不幸都源于攀比。

刻在我们基因内的竞争天性和自然选择,仿佛是上帝一样。看着几十亿人忘却身边的幸福,拼命追逐,只为得到令他们满意的优胜者。

这本无可厚非。

不过,请记着我说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千千万万的人在临终前悔恨,碌碌无为了一生,没有陪伴好家人,也没有过好自己的一生。

或许我们只是基因的试验品。

在温饱安全感之外的很多东西,其实并不是真正是我们想要的。那只是基因想让我们竞争的的奖品,炫目多彩。

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拥有的已经足够使我幸福, 只是我有时无暇顾及。总被基因赶着往前走,来不及看日落和朝阳,来不及看路旁草长花开。因为,我要跑过旁边的同道中人。

可不可以,我今天不从车夫和乘客了。

停下来歇歇脚,吃口野花,再在路旁的草原上畅快的打个滚,对着夕阳伸个懒腰。

就想这样浪费我的一生。

不要跟我讲意义,谢谢。

愿:

山水秀丽,小马撒欢。

了解更多想法,关注我的公众号:楚士


user avatar   summer-clo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普通人朝九晚五就能衣食无忧。

英雄们【改变世界】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

每个人都要日夜操劳的话,花前月下又与何人畅享呢。

爱逞英雄的人逞英雄。

爱怂的人怂。

既然这个世界已经如此宽容,我们也不要要求别人那么多了吧..


user avatar   bo-cai-2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是因为当社会分工越细越科学,那么朝九晚五的生活就会让大部分人的人生更有效率。

我曾经看过本书是由一个老师用业余时间翻译的,他就谈过类似有一份工作反而生活更高效的说法。事实也是这样,良好的企业本来就是因为有效率而生存发展的,如果你一个人,那么为了做好一件事情你要做许多不拿手的低效的事情,比如你最拿手的是做一个车轮,而你的目标是一辆车,你自己完整拼装一辆车销率要低过你做八个车轮,另一个人做两个车身。再比如就拿个人来说,我喜欢写东西,但我自己拼命地写出来的东西市场需要吗?不知道啊,所以不如进一个公司,由其他人告诉我我该写什么,有的人善于分析市场,有的人善于售卖产品,有的人善于制作产品,因为公司存在,所以我们不需要天还没亮就起来打扫卫生,打猎养猪,种庄稼种菜,然后纺纱织布到天黑,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只需要人生二分之一不到年龄里每天三分之一时间在干活就够了,其他时间我们学习,培养兴趣,玩乐,休息。。。朝九晚五的工作说明了现代人分工的效率之高,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也是最有效率的生活,既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最高速地变现,又能有大量闲暇投入到自己不那么擅长但喜欢的领域,所以当然很满足,当然了,我希望以后分工更高只要工作半天就够了。。

看了看,许多是似乎还是不明白,仍然以为朝九晚五是人的一个被迫选择,其实我想说的是,朝九晚五完全是许多人的一个理性选择,当行业越成熟,责任分担越明确,投入和产出越透明的时候,每个责任分担人越容易获得自己满意的收益。只有在新兴行业,责任还难以分担,投入和产出仍然未知的时候,我们才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转换收益。

而那些以为朝九晚五只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为了其他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尽然的,有许多人因为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并非自己的擅长,或者说并非这个世界最需要的的有效转换,所以才理性选择了先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然后再磨练自己的技能。就比如我说的前文那个老师,他既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个翻译家,他虽然很喜欢翻译,但是翻译不可能让他和他的家人过上比较普通的生活,那在这个还算有效率的年代他这种当年的小学霸也没必要过苦日子啊,他就选择去做一个教师,我也认识一些传统行业的中层干部,在业务爱好上也有不小的造诣,但这些造诣的确需要时间和金钱来养,在古代,奴隶在干活,贵族在追求人生理想,但现代就不需要了,我们可以通过朝九晚五来保证自己有一个不错的生活,让家人放心,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闲暇时间追求理想,让自己的人生非常充实,这就是我们满足的主要原因啊。

评论里还有人认为,朝九晚五=安稳=不赚钱,非朝九晚五=冒险=赚钱,我觉得这个等式也不成立,比如某人,在10年前可以拿到年薪20-30的价格,这个价格差不多两年一个首付就出来了,他进入每家公司,都只要拿年薪就可以,换了大概五家公司,这五家公司其中三家是亏掉了收了,一家在做,一家是现在这家,怎么样他也不知道,但这个和他没关系,他只要保持他年薪的增长率就好,他有固定工作,两处房产,若干理财,也是千万级的打工仔,而如果你让他去自己创业,他不可能做出让市场喜欢的产品,也不可能上市,因为他不懂。有些人的特长就在于做好社会分工,而不在于综合后创造一个新生事物,这是完全理性且成功的选择,如果说一定要抛弃自己擅长的范围,在自己不擅长的范围内赌一把,我觉得这不叫冒险,叫做愚蠢。

如果不喜欢朝九晚五,同时知道自己擅长点在哪里,比如有敏锐的预测能力,然后不停地变现赚钱,这完全没有问题,但还有部分人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擅长点在哪里,没有理性分析过自己,也不理解市场,就以为靠胆量和时间,或者靠些灰色甚至黑色地带能把市场和身价做出来,还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喜欢朝九晚五,这。。。只能说市场是不看苦劳的,大家好自为之。


user avatar   hu-xian-jun-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很喜欢这种问题。楼上有人这么说:

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知乎首页上蹦跶,真是烦人。

不要让知乎变成一个鸡汤锅。

让我来终结这个问题:

分三层看:

1.朝九晚六本来就是保守主义给普通人口安排的垃圾工作。诸如今天的德国,80%年轻人没有本科学历,他们有朝九晚六就谢天谢地了,church里面也告诉他们这是正当的,受人尊重的,还care别的什么呢?至于为什么德国没有安排让80%的人上大学?你知道该问谁。中国安排的大学生比例是多少?似乎我们这一代人80%是有大学名额的。60%是有三本以上名额的。(但也有人会说德国的方案才是好的,德国80%不上大学才是它在欧盟猪队友中保持稳定的法宝,这一点不评论。)

GC主义赋予每个人的任务是改变世界(有时候是打翻世界),内圣外王,“六亿尽舜尧”(六亿是当时全部人口),大家听多了不用说了。

自由主义的任务说白了就是“更高更快更强”叫你成为强者,至于干什么工作?没有工作。古希腊哲人有工作吗?他们让奴隶工作。强者工作什么?或者这样说:西方白左们上一周在刚果盆地防治疟疾,下一周又飞去南美呼吁环保禁止开发雨林,他们打飞的钱从哪来?就像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武侠小说里大侠不工作,银两从哪来?自由主义就是永久性的江湖,大侠就是其中的强者模范,他们需要工作?

2.以上是表面上给我们的方案,那么本质在哪里?

300万即世界人口万分之四的中国炼钢工人(很大部分在磨洋工)能产出世界一大半的钢铁,美国只有1.5%人口从事农业,却成了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有人计算表明:维持现代人类的生活(注意前提是中国经济不继续增长,非洲黑叔叔继续饥荒!),只需要5%人口从事工农业生产就行了。服务业就是95%的人把这5%人口生产的东西骗过来。所以世界服务业百分比应该是95%。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做一些毫无卵用的工作。也是为什么各种神奇的工作安排方案诸如大学生卖烧烤还可以存在。

这就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工业化,无所事事,科技和理性无用,保守主义横行的社会。中国为什么经济危机?就是中国的产能超过了整个世界的需要。其实我们还没真正开干呢。

直接说了吧:我们的产能已经处于古人想象中的GC主义社会,只是大家的欲望又增加了。你为什么在朝九晚六的工作中感到无聊?因为你的确在做一些无聊的工作,可能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衍生出来的工作,还没有被历史上的说法赋予意义。当然也可能单纯是从5%人口中忽悠钱的工作。

3.那么为什么还要工作呢?

因为我们还有梦想。

人类在最近100年内,用掉了人类史上90%的燃料。

到2040年,石油将完全耗尽。

到2060年,煤、铀也将用光。

波利尼西亚有一些小岛上的人,原本是乘船渡海而来,具有相对较高的文明程度。但是,这些岛上并没有树木足以结筏离开,也没有足够的食物,足以支撑他们发展。

因此他们就野蛮化下去,忘掉大部分祖先会的技能。并且,采用阉割一部分男婴的方法,保证整个族群的存活。

当然也有一些小岛上,有人类的遗骨,却并没有现存的人类,显然,这个族群饿死了。

人类最终会用完所有能源,无声无息地饿死在地球上吗?

有一种怀疑认为,很多行星上的智慧生命,就是因化石燃料用完而灭亡。这是宇宙大筛选的关键一步。因为没有科学也能用煤,也能有蒸汽工业革命,而蒸汽机是燃料利用率极其低下的一种机器,可以在工业革命的威力下迅速用完行星上的化石能源。没有科学却不能发现核聚变。没有核聚变是永远无法真正变成星际智慧生命的。

人类到达月球或者火星,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卵用。人类真正通过这一层考验,存活下来,标志将是大规模移民木星。只有木星上才有足够的燃料。

人类现在到达的最远距离是月球,38万公里。而木星距地球最短距离也要6亿公里,还需要穿越小行星带。这意味着大规模移民所需要的不是摇摇欲坠的小木船,而是战船。

时间紧迫。在我们的晚年,人类必须存活在与现在不同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灭亡。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

不工作(有用的工作!),怎么能创造神迹?没有神迹,一切如常,人类就灭亡。

一方面是维持现代人类的生活只需要5%人口从事工农业生产就行了。

另一方面是维持现代人类的生活,人类就会灭亡。

这就是工作的理由。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简单,

第一、大部分人都是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水准和执行能力平庸的人,社会上大部分工作正好匹配这种能力,这是社会分工决定的。

第二、即便少部分人有能力和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偏好,但大部分人非富非贵又要结婚生子,没有对失败打击承受后盾,不打工无非就是创业,屌丝在没有人脉钱脉的情况下创业失败率是很高的,面对工商、税务、公安、卫生。。。会猝不及防。。。选择更为稳妥的生活方式是风险与收益比在意识或潜意识里权衡的结果,而且冒险人格本来就是一种基因变异,是少数异类。

第三、不安于一分工资且靠自己做大做强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除非在个别行业(而且资金人脉技术门槛也会有),以前是到处是佛龛,自己做进去就是佛,现在都满了,你得把人家请出来才能进去,但人家已经莲花坐定,屁股底下连着各种利益攻守同盟而且经验丰富。能改变世界的屌丝是前20年的it精英,现在挑战bat是死路一条。挑战老行业,比如希尔顿酒店更不可能。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出现,即便出现大部分人如我一般没有足够专业知识。


user avatar   zhihuadm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者耶》第一季第三期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1159503684304896

本期《知乎者耶》,最近朝十晚十的小管家邀请到了 @cOMMANDO@慧航@吴松磊@柏邦妮@杨蒙恩分享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主持人还是港普八级的 @马家辉 和待业演员 @乔牧心

@cOMMANDO

反对题主,人生成就不应该被工作时长所定义。这个年代对成功的渴望达到了极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你没有成功就是不够努力,甚至还会有各式各样的鸡汤来说服你相信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要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是,当这个梦想最后归结到你的工作态度、甚至是工作时长时,这种判定非常武断且可笑。

@慧航

工作的本质都是为了实现财富、精神或消费闲暇等自由。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非劳动时间或闲暇时间越长,幸福感也是越高的。在健康经济学中,健康资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过度劳动而折旧。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换命,这不应该是常态。从生命周期看,拿一份工资,朝九晚六很有可能是最优的生活方式,无所谓满足与不满足。

@柏邦妮

如果人们已经知道自己的选择,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那么何种选择都无可厚非。但是我个人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安全感与舒适感,失去对生活种种可能性的期待、野心和希望。

@吴松磊

请面对现实,不是我们选择了朝九晚六,而是朝九晚六选择了我们。重复、基础和稳定性的工作是社会得以运转的基础,如果今天的社会向一个不朝九晚六工作,所有人都自由化发展方向的话,那极大可能你看到的是文明回退。

@杨蒙恩

朝九晚六意味着枯燥与单调,它本质上对生活的一种禁锢——画圈将自己圈禁,意味着对自由的失去。

本期视频中,某知友因抽到的是「键盘侠」角色,在自由讨论环节,不断给其他知友「贴标签」(这里不具体提及视频内容)。当我们在谈论「键盘侠」时,在谈什么,什么行为又是「键盘侠」的表现?这里小管家提出如下议题,欢迎知友们移步讨论,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温馨提示:本期彩蛋真的不能错过。

最后一期《知乎者耶》,下周三见。


《知乎者耶》,是一个试图还原「良性讨论」的角色扮演式视频。

我们希望以视频形式,还原某一问题的线上讨论,并引发观众对于「良性讨论」的思考。也许线上讨论无法被 100% 还原,但我们相信,你我或许观点立场不同,但仍可以有理有据、激烈争论。在认真讨论、好好说话的路上,希望《知乎者耶》能成为我们共同的见证者。


拓展阅读:

如何正确使用知乎的「赞同、反对、感谢、没有帮助」功能?

为什么知乎的部分回答会被折叠?

《知乎者耶》,正式开播

《知乎者耶》第二期:如何评价灭霸清除宇宙一半生命的计划?


user avatar   xie-ling-x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回答问题,纯吐槽。

虽然题目貌似很善良无害地使用了“很多人”避免指向个人,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依然是一个充满傲慢的、恶意的问题。

“为什么满足于”,这种用词隐含着一种评价,拿工资是是一种不应该的状态,你维持着这种状态,要么就是无能,要么就是苟且偷生。

小时候父母问你,为什么你没有考第一;长大了亲戚问你,为什么你还没有买房子车子,为什么没有升职加薪。你怎么回答?还不是一句草泥马!去泥马!滚泥马!你凭什么对我评头品足?我为什么要按别人的标准来证明自己?

“满足于”难道不是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吗?我干嘛不能“满足于”?我干嘛要解释我为什么“满足于”?




     

相关话题

  你为什么最终留在了杭州? 
  名校生就该拿高薪吗? 
  如果欧洲很落后,非洲很发达,你会觉得黑人比白人好看吗? 
  一个人该怎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并以此规划自己的人生? 
  读博和30w的工作选择哪个? 
  自己的工资需要给父母保管吗? 
  为什么上学时那么快乐,上班时这么痛苦? 
  如何评价“中国码农996的原因是中国产品经理水平太差”?996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如何看待「超 7 成冷门新职业是 90 后创造」,从事猫粮品尝师、手机入殓师等职业是种怎样的体验? 
  工作该不该有等级之分? 

前一个讨论
天文学中的「卡门线」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作死失败是种怎样的体验?





© 2024-06-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