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看懂了 马前卒 的回答后再看我的。
把GDP理解为增量或总量在不同角度来看其实都对,但也都不太确切。
更贴切的说法其实是:GDP是流量。
如果把一个国家比喻成一个家庭,那么GDP是这个家庭一年的总收入。
如果你不考虑家庭消费的损耗,可以认为GDP是增量,即总收入的增加。
如果你把增量理解为财富的增加,那么扣除该年全部吃喝穿用等消费后(买股票买房子等算投资,不扣除)的差值才是增量。
至于你说的“经济总量”,确切点说应该表诉为财富存量,即某一时刻某国的总财富。对应于家庭的比喻则是,某一指定日期家庭全部现金、存款、房产、股票等全部财富的价值。
因为GDP是二战后才开始统计的,所以现在各国的财富存量实际是无法得知的,当然也无法进行比较。
就如同你的家庭延续了千年,积累了很多财富,但近几十年才开始记账。在记账时你没有也不可能把祖辈积累的全部财富清点入账,而只是从某天开始记你的收入和支出。你实际拥有的财富存量的总价值你是不可能知道的。各国之间财富存量的比较也就无从谈起。
至于马前卒所言的资产总量,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存量,你注意看的话你能够发现该数字其实是有年份区间的。相当于家庭某年到某年的财富净增加值之和,并不是家庭现存的历代全部财富值。
如上所述,如果比较某年到某年之间各国的财富存量增加值,这是可以比的,但其实这和比较该年份区间的GDP本质上是一回事,只是统计口径变化而已,都是流量。
实际上GDP基本上可以看成总量。
表面上看GDP确实是增量,但是大部分实物资产的折旧率非常高,达到5%以上,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即使拿出再多钱来积累,资产总量和GDP的比率也超不过一定的值,大概也就是个位数而已。
而按照目前资产的定价方式,资产价格是由未来的现金流决定的,未来的GDP预期越高,资产价格也就越高。
@马前卒 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过于强调资本积累,他认为发达国家富裕的原因在于人均资本存量高。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全球范围内资本并非自由竞争,一个国家即便资本再多也无法完全自由流动到高收益地区,大多数资产仍然留在本国。资产定价的关键在于未来的GDP,也就是未来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比资产要重要得多,资本只具备一部分议价能力,从中分走一小部分GDP(也就是利润),最大头是占领市场份额的企业它们主要雇佣的员工的所在国。中国资产价格高的一部分原因是GDP的预期高,预期中国能占据高端行业的市场份额。
首先GDP不是经济增量,而是(这一年)生产财富的总量。其中包括折旧(补偿之前一部分财富的转移),也包括消费(当年生产的财富当年消耗)。扣除折旧和消费之后,完全有可能剩下的财富为0甚至为负(向外国借钱,进口消费品)。
只有把GDP-消费-折旧之后剩下的量做了可靠储存和有效投资,这个数值才能体现为财富的增量。至于经济增量,我理解应该是有效投资导致的生产能力提高。
回头再看你的问题:
你把GDP和“经济总量”对立起来。我理解你想问的“经济总量”其实是资产总量,即各国历年积累下来的财富现价(这两个字不能省),其中既包括粮食钢铁等物资,也包括机器和科技等生产要素,还包括高房价包含的炒作溢价。这个数字是有人统计的:
《资产负债表2015》显示,从我国资产总量看:2007~2013年,国家总资产从284.7万亿元增加到691.3万亿元,增长406.6万亿元,年均增长67.8万亿元。
中国的投资率不低,GDP中用于投资的部分提高了未来的生产能力,导致资产总值快速上升。但是,2016年中国GDP是74万亿人民币,前几年更少。而且GDP的多数还是拿去消费和补偿折旧了,不太可能每年直接积累67.8万亿永久性财富。所以这个资产总量,其中肯定包括很多房地产泡沫——房子没有变,但是被炒的价格越来越高,导致中国现有财富的估值越来越高。但无论如何,资产总量是一个重要的参照数据。
抛开房地产泡沫估算的话,一般认为,国家的总资产大致相当于GDP的7-10倍,即每个人的劳动,配合积累下来的十块钱财富,每年可以生产1元的新财富(GDP)。按照这个估算,中国总资产应该是500万亿到1000万亿之间,和上面的数据比较相符。平均到每个中国人,有几十万元资产(注意这包含每个中国人操作的机器,住的房子,使用的有价技术,家里的锅碗瓢盆等等)。即我们每人依托几十万元的资产,生产人均5万多人民币的GDP,获得2万多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要想过好日子,还需要勒紧腰带,快速积累几十年才行。
(当然,如果贫富分化持续,大家乐意不乐意资本家代表我们积累是个问题,但就算是社会主义,勒紧腰带换未来也是绕不过去的道路。勤而不俭,最多保证眼下的日子饿不着,但不能保证未来的日子越过越好)
相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