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从非就业的角度说一下。
国家不发展基础学科那只意味着一个事,国家没有前途了。
任何时候基础学科的发展都应该受到重视,而不是跟着就业走。
就业不好应该去解决就业问题,去创造就业机会。
而不是把学科发展给砍了。
这就跟生病的时候不治病直接杀人一样。
没有基础学科的进步,国家的科技将永远被卡死。
换个角度来讲,在短时间内看,学生没有就业机会就不发展这些学科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局部最优解,很局限,只有很短的时间有较大的收益。
长期来看我们将重新回到科技低下的年代,将重新被人压迫。
任何国家不发展基础学科都会受限于人,科技不仅仅只有计算机(没有说计算机不好的意思)。
当我们的基础学科全面领先的时候,国家才有真正的实现富强的基础。
而生物和化学的发展对生活,对国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数学物理也是属于基础学科,但是基本上我看没有人嘲讽数学,嘲讽物理。
最大的可能的原因是:这群人看不懂数学和物理。而化学和生物可能很多人能看得懂。(实际上有时候也是一知半解)。
举个例子,没有化肥我们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饮水勿忘打井人,别一边喝着水,一边说着打井没用。说到底,没有数理化生,你有极大可能早就饿死了。
庆幸的是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人才没有像答主这么想,否则国家就危险了。
不过没关系,题主可以短视,国家不短视就行。发展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不进则退。
——————————————————————
不想学生物,化学的自己不学呗。自己觉得没用就没用呗。反正只要国家不傻就行。
这个问题下面必然很多劝退党,那又怎么样?
“电有什么用呢?”
某公司是做有机材料研发的,搞的就是现在火的OLED材料。
公司一半以上的人就是做化学合成。搞化学难免会跟有毒物质打交道吧,特别是一些有机溶剂。有时候实验室抽风不好使,办公室里的人也会闻得恶心。不要说长期在实验室里工作了。拿着三四千工资,又看不到前途,流动性就大了,基本一年换一批,年年面孔不一样。
上面老总拿着个千人,忽悠政府项目拿钱拿补贴,一年到头大半时间在外面开会,还混个客座教授给在校生讲课都不给自己的员工开培训。中层一班咸鱼博士欺上瞒下,安享晚年,搞研发吗,幌子罢了。
喊着打破外国材料商的垄断,让OLED屏用上国产材料的口号,响亮!
你说行业人才需求低吗?不,总缺人!
国家重视吗?重视,拨钱爽快。
但是就是有欺世盗名的吸血鬼在那里啊。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回答。作者 @傻乎乎大熊猫
说说在Science上1883年的一篇文章
文章里有这么一段话
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的原理。这些原理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得到众多应用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可以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刨根问底,中国人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进步,以至于我们现在将这个所有民族中最古老、最庞大的民族当成野蛮人。
原文截图如下
看完之后,感慨甚多。
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质能转换,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才被引爆。
克里克1958年提出中心法则,人工合成胰岛素1982年才投入市场。
即使是有远见的大企业,投资的也是十年后有回报的项目。对于基础科学这种几十年后才有回报的项目的投资,几乎只有国家才能做到。
为什么生化材专业社会需求这么低的情况下,国家却在大力发展这些学科?
因为国家有记性,不需要列强们再用火炮给我们复习一遍,学费太贵。
前几天听一位知友提到了一篇小学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才发现很多道理其实小学就学过。
我要的是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什么,基础研究还用发展?我要的是产业。”
我知道这答案很多人不会喜欢,不过也没关系。
说我外行前不妨先看一下我简介,花不了几秒的。
提问中只有短短两句话,却没有一句是对的。
很多事情不要想当然,觉得大家都在讨论的,新闻上总在说的,就是国家在大力发展的东西。
看生化材有没有在大力发展,只要去看国家到底花了多少真金白银就可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用以支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官方渠道,[1]其中面上、青年、重点项目资助占大头,地区、杰青、优青、港澳台海外之类的占小头。
先说说面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报告,[2]2000-2012年间面上项目无论是从资助规模(从2000年2831项到2012年的16891项)还是资助金额(从2000年的17.4万元/项到2012年的73.89万元/项)上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但在2012年之后,基金委认识到有限的项目管理资源已无法满足大幅增长的项目资助规模,且项目质量也出现了平庸化和敷衍化的趋势,因此出台了新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办法》。[3]
其中在“项目指南”中规定:
上年(注:本次指2012年)已获得科学基金资助(不包括一年期资助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当年不得申请同类型项目;
自2014年开始,上两年(注:本次指2012年和2013年)连续申请面上项目未获得资助的申请人当年暂停面上项目申请1年。
在“二停一”政策的作用下,面上项目资助规模和金额同时实现软着陆。2013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化学、生命科学和工程与材料科学的资助规模和资助额一直处于平稳期,其中2019年的资助规模较2012年稍稍增长,但生、化、材的资助总额(分别为17.45、10.91、19.57亿元)[4]均少于2012年的水平(分别为20.39、12.37、21.82亿元)。[5]
2020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受到疫情影响估计不太乐观(生医领域除外)。
青年项目资助情况如下:
以及作为风向标的重点项目资助: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无论是面上,还是青年、重点项目,在结束了2000-2012年的加速增长期后(其中2011、2012年的大幅增长或与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均陷入了低速滞涨甚至稳中有降的局面。其中面上项目资助在2012年后不但远远跑输我国年均7%的GDP增长率(即7年61%的复合增长率),还大幅跑输了通胀率(7年13%的复合通胀率)。
如果你把国家对生化才的这种资助力度,称作是“大力发展”,实在是有点太过勉强了。
这点属于老生常谈了,不多赘述。
这就好比餐饮竞争非常激烈,大量餐饮行业从业者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强度大(总结起来就是“就业不容乐观”),但正因为这种残酷优胜劣汰的存在,我们才能以比较实惠的价格享受到鲜美的食物。
显然,我们不会因为餐饮行业就业不好,就得出社会对餐饮需求低的结论。
大学,从某些层面来讲,其实和运营公司没啥区别。
大学的钱靠什么来,靠税收之后的财政拨款,
拨款多少的依据又靠什么呢,各种计划(985、211、双一流、balabalabala...)
双一流这些怎么分,以前看学科评估,
以后看什么QS,Usnews,ESI这些榜单(毕竟你不能一边自己喊的双一流,自己来说自己世界一流吧,还是需要别人的数据)
而这些榜单,刷文章权重极大,
简单来说,提学校排名,就靠灌文章就行,
你问我大学不是靠教育么?教育就是个自己是运动员自己又是裁判的东西,根本没人看什么教育质量。怎么看?清北都给学生70分,一百本都给学生95分,一百本就比清北厉害了?
所以,没人看教育,你也无法定量教育质量。
看着什么C9的生化环材专业的找工作的哀嚎一片,明显是消化不了,供大于求,
一流的学校况且都不需要,你说那些一百本的开这些专业干啥?要坑死人么?
没人不知道这些专业坑人,但是哪个领导都需要政绩,
你说不搞生化环材灌文章去干啥,
给你几百万经费,随便烧烧炉子好的差的总能发出些文章有点产出,
你要去搞别的专业,一个水坝平台搭得够么,几千万丢下去一个泡都没有。
虽然即使搞水坝的研究,哪怕是个实验报告也是珍贵的数据,是很重要的贡献。
可是你不是SCI呀,等于产出是0。
我忧国忧民也是没用的,学术圈自己都没办法扭转,
现在灌文章那些东西,和实际产业需求,差了恐怕不止几十年吧。
我想这个历史大概是这样的,
可能以前在产业中确实需要一些研究,那些研究对提升产业都是有用的,
可是慢慢研究越来越超前,越来越脱节,那些研究产业早早早早就毛都用不上了,
可那些所谓的研究越来越飘,最终成为了SCI的奴隶,
你现在再去说产业、科研?别人就会说,产业是产业、科研是科研...
反正现在就是灌水出来找不着工作,产业缺技术也没个指导,脱节太远。
虽然我上面已经介绍了这个游戏规则,
但是还是想再奶一口看着令人信服的阴谋论: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前中国的材化学术界的发展状况,是美帝带偏中国科技树的巨大阴谋。即使美帝也许并无意于此,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效果的确是拔群的:现在中国的材化类专业的现状就是产学研脱节,产业水平落后于国际,学术界发论文水平遥遥领先于国际,学术界不关心产业关心的问题,产业找不到合适的发展人才。毕业生不转行很难找到工作,继续做学术为了生存又只能继续对产业意义不大的方向。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越多,反而主要消费在国外先进企业生产的仪器、耗材上,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反哺国内相关产业。国外相关企业的产品有足够的需求支撑,本身科研力量很强,会越来越强大;而国内相关企业本身科研力量不强又缺少人才和需求支持,发展会受到限制。
从我的观察来看,简而言之,美国的套路是:通过美国学术界对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培养出一批个人科研方向与出身国国家现状和利益不一致的、评价体系严重依赖于美国学术界的学术人士,然后再通过资源配置让他们溢出美国回到出身国。可以认为是“学术买办”。
详细来说,在美国,对国计民生和产业地位有巨大意义的材料相关专利和技术绝大部分都在业界。国家带头先投入大量资金吹起材料相关的某些学科的某些新方向的学术论文泡沫,捧起一批学术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招募大批崛起国家的高水平留学生,然后教导这批留学生学会灌水、跟风、做学术包工头的套路;与此同时,这批留学生的学术方向基本在业界没有用武之地,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基本只停留在高IF的纸面上。
这样的套路造成两个后果:
1、由于这些学术方向其实对现实生产和产业发展指导意义并不大,后续的科研经费基本依赖政府行为,业界在前期也许会投资,但是经历一段时间的无产出,必然会减少投资。而政府也只是阶段性投资这些泡沫学科经费,不可能长期投入。这就导致本学科在美国本国(泡沫催生地)必然会僧越来越多,粥越来越少。新入局人士必然溢出到别的国家(母国)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2、招募大批外国的优秀留学生当实验室劳动力。由于毕业后并无法满足业界需求,这批人大多只能继续寻求在学术界生存(如果不转行)。而这批人在学术泡沫阶段积累了大量publication,从学术界经历上来说是很丰富的。
恰逢中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阶段,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形成了对国外学术经历的严重依赖,而主管经费分配的人基本是学术界的大学阀们。这是一个典型圈内人“坐地分赃“的模式;上面提到这批人泡沫学科留学生的从事方向虽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但是海外学术经历非常丰富,导致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回国分赃,以自己的个人科研领域带偏国家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向。
这些学科方向虽然泡沫大、实效低,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其价值,对于真正踏实科研的科研人才来说,还是有一些新方向和可实用的研发机会出现的。这种实效低、风险大的方向,对美国这种历史久、基础厚、产业本已占据食物链顶端的国家来说是锦上添花,能做出新产业最好,做不出来其原有产业也仍然是国际领先水平;然而对于中国这种本来就底子薄、产业落后尚在追赶阶段的国家来说,本应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投入比美国更高的经费比例在这些方向上造成资源浪费,则只会导致两国的产业差距越来越大。
后果不言自明。至于解决方案?
我只想说,一旦一个系统形成了闭环逻辑自洽,那么除非进行革命推翻现行制度,否则谈解决方案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Sens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650510/answer/235475403
>>>贱贱的圈|群|站<<<
我是2001级的环境工程,到今年正好入坑20年。曾记得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填的是生物工程,结果那一年生物专业太火,被调剂到环境学院,二十载弹指一挥间。
环化生材劝退是我乎的一个经典话题,比如 为什么生化环材这么坑了,但招生还没崩,社会宣传也还没崩?,上一个有这样待遇的专业还是土木工程。
朋友圈里面也流行着,“在某乎,环化生材劝退话题永无止境……”
不管是“生化环材”还是“环化生材”,放在一起感觉是刻意要凑成四字成语,总体来说环境专业政策性会更强一些。比如高票回答 @霍华德 所提的就是“生化才”,没有提到环境。我主要讨论环境专业,但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环化生材”却又是分不开的。
先上结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环境产业保持持续的高投入,吸引大量的央企进入和社会资本关注。环境领域就业需求并不低,产业界的投入也在日益增长,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技术,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两年前我回答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薪资如何? 的时候曾经尝试过估算从业和就业情况,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成,这一次再次尝试做出估算。应该说这个估算是极为粗糙的,如果有更好的数字欢迎讨论。
在政府监管端。生态环境系统总就业人数大概在25万人左右,参考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在环境专业端。估算需要50~100万人的从业人员。
在工业企业端。其实工业企业是很大的量,是新的法律法规政策催生出来的,EHS中环境专业人员是一个硬需求。不考虑中小企业,仅按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40万家的数量进行估算,每个企业配备2~3名环境专业背景的EHS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可达到100万左右。(只是一个估算,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这个系数差异会非常大;大型企业的EHS团队可以的达到几十上百人,但往往包括设备运行人员,这些人并不需要环境专业)
也就是粗算的情况下,环境专业领域的从业人员总数在100~200万人这个量级。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909万人(其中本科生800万左右,研究生100万左右)。我还没有找到全国总体毕业生中的环境专业人数信息,按照环境专业约占到总人数的2.5%来估计,那么全国的环境专业毕业生就差不多是20万人。按照环境工程专业400所、环境科学专业250所来估算,每个学院每一届需要培养300人,因此总数量可能少于这个数字,按照10~20万人的规模估计。
总括起来,环境行业的总从业规模与每年的毕业人数相比是100~200万/10~20万,考虑到近十年环境管理要求的大幅度提升,很多就业是新创造出来的,每年的供给和需求差异并没有那么大。我2019年查到的资料也显示毕业生工作和专业的相关程度,环境专业是74%,在各类专业之中处于中游。同样,在各种专业中,工学类的专业相对还是比较好找工作的,毕业生中工学毕业生收获Offer占比最高,达67.8%。
第一,是年轻人就业意向和专业存在结构性的差异。根据智联招聘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年轻人偏好的更多的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超过四分之一),排在其后的是房地产/建筑业(10.9%)、文化/传媒/娱乐/体育(8.7%)、金融业(7.2%)。
第二,核心的其实主要还是收入的问题。“生化环材”专业的就业薪酬在整体行业分布里面确实不占优势。客观存在“同大学不同酬”的情况,这可能是“生化环材”被称为天坑职业的根本原因——“某种程度上说,你高考650读了某985环化专业,你同学550读了普通一本CS或者软件工程,你这多考的100分是白考的。”
具体来说,有不少人在知乎上回答中详细列举了身边人员的薪资水平,比如 生化环材企业真实现状(本科与硕士) - 知乎 (zhihu.com)、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薪资如何? 环境专业待偏遇低,现场工作又苦,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就业倾向,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
最近我和十几个企业EHS进行了沟通,从业时间从二十多年到一个月(刚轮岗过来),里面环境专业背景的只有一个。大部分企业都有EHS岗位,并且越来越重要,但环境专业的同学毕业之后进工厂的比例却不高。EHS岗位钱少事多责任大,一旦被处罚就面临扣绩效甚至下岗的问题,有专业背景的人反而不想干。
在 @地表最强江湖骗子 的回答中已经给出了一些资料,从国家科研投入层面来看,这几个专业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偏好。
但是从产业端来看,却是另外一个景象。据说,在我的母校,环境院的已经超过化学院,成为横向经费最多的院系,人均研究经费也相当的高。是因为现在产业界的投入非常大,对技术的需求和人力资源的需求都非常的迫切。
这里面有代表性的变化,一个就是央企和地方平台性企业扎堆进入环保行业。
这些央企里面,有的由建筑业向工程类环保企业转型,有的由本身所具有的细分环保专业拓展至整个环保产业链,有的从相关领域转入环保产业。据统计,,有的由建筑业向工程类环保企业转型,有的由本身所具有的细分环保专业拓展至整个环保产业链,有的从相关领域转入环保产业。据统计,我国现有128家央企,其中实业类有96家,而涉足环保产业的就有53家,包括三峡集团、葛洲坝、中节能、光大国际、中车、以及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基建狂魔。同时,近年国资入股民企事件频出,呈明显增长态势,2018年8月至2020年11月共有26家民企引入国资战投。
在各大央企布局环保产业的同时,各省级、市级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也正在设置有地域属性的大型环保企业集团。比如武汉、宁波、湖州、张家港市已开始设立市级的环保企业集团。2019年11月21日,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亿元。
另一个就是,民企和社会力量也在不断的寻找好的环保项目,在不断的尝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来看,绿色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很多不只是环境专业的人才单独能够实现,而是要把生环材,以及方方面面的人才引入进来。
在科研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速。最近中国环科院与天津市滨海新区联合组建了环境创新研究院,主打环境可研成果转化。近期在我们这里搞了一次 2021年“共筑梦想、创赢未来”绿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复赛活动,涌现了一批很有价值的项目。
在这一次参赛的项目里面,不只是需要环境专业的人才。“森林碳汇计算与管理云平台”“供水管网AR智能监测”“电表大数据”“智慧城市管网感知”,就需要IT方面的人才,“太阳能电动踏(滑)板车”“超级口罩”“新型石墨烯界面热净水应急解决方案”等等,就需要大量的材料学方面的人才。
在园区界,以11个国家级经开区作为支持单位,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绿创杯”绿色技术创新大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赛以园区绿色发展为导向,吸引了机加工行业含油危险废物“零、直”排解决方案项等项目参加。
在企业界,由美团发起了“美团青山科技基金”,资助青年科学家公益性奖项和环保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今年的重点方向包括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绿色低碳包装材料、低碳运输及储能、绿色回收再生、绿色供应链体系等等,对于青年科学家给予100万的资助,而对于落地项目则给予最高300万的资助和支持。今年的活动将在今年8月底开始,申报期是8月31日-10月20日。
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与身边很多朋友进行了交流。总体来说:
一是,环境专业与环境就业的结构性差异确实存在。在不同的学校均出现过一半甚至更多的人本科毕业之后会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的情况。研究生会好一些,我2014年的时候曾经贴过资料,读到研究生之后转行的就少多了,留在本专业的人更多,但去现场的人更少。
二是,环境行业合格的从业者相对稀缺。企业EHS待遇在企业员工序列里面往往偏低,话语权也比较差,很多企业用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兼任环保人员。与此同时,EHS从业人员中能够跟上当前法规、技术进步的也不多,往往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有时候招聘一个环境专业领域的项目经理半年都招不上来。
三是,新的环境技术还在不断的涌现和普及,社会力量投入研发的路径逐渐打通,不断有新的产业创新机会和就业机会。我们国家的环境专业经历了大规模建设的阶段,目前处在精细化管理的中期,下一步将向着产业自主创新的方向继续发展。环境这个“古老”的行业确实不像IT行业那样日新月异,但也同样需要创造性。
最后的最后。环境专业已经进入“双碳”时代,“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是一个伟大的世界级的人类工程,但这个工程的实施又远远的超越了环境专业的边界,需要环化生材的共同努力。环保技术的发展应用必将为环境、健康和气候带来积极影响。选择环境专业,或者生化环材,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生态环境领域十余年工作经验,2013年以来的回答合集:
每当我看到知乎上这么多劝退四大天坑的,我就恨得想抽自己两耳光,我当初怎么没早点玩知乎。
已经从坑中跳出去了,当年是硕博连读,在转博答辩后需要签字表的一瞬间,我思考了两个问题,我能得到什么?我会失去什么?
本科专业背景属于信息科学,因为各种原因,没办法选择了材料领域,融入的过程十分痛苦,毕业的博士师兄师姐找工作是十分艰难的,进高校居多,和老板关系也不是很好,要怪我当年太稚嫩,把"导师"当导师,其实如果一开始摆正雇佣关系的位置,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说不定会好很多。
回归正题,我觉得能够得到的应该就是能够五年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当年做出决定的那一夜没怎么睡,后来第二天找到老板谈,退了硕博连读。当时估计他也不看好我,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个决定得到了众多人的反对,因为大家都觉得博士这个title是很有面儿的,我因为这个事儿吵了无数的架,硬扛了下来,退了。在退了博士之后,也看清了很多东西,比如,老板也是人,也会故意搞你,实验数据也可以按照你想要的规律摆出规律,发好文章并不全是看成果质量,要能进入圈子,攀得上关系等等。
我记得当年还在一个展会上碰到一个从菊厂跳出来的前辈,看到了我们到处吹捧的成果后,冷笑了一声,说:"有什么用呢?"
说到底,这个圈子里脱离实际太远,不吹捧自己怎么拉到纵向项目?不多发几篇好的paper,怎么忽悠更多的人?
要是说我是这天坑里的loser,我也认可,硕士的我做的成果最后也发了一篇30多影响因子的文章,我觉得至少我还是有一些评价的权利的。
现在这些个领域就是这个样子,不强行包装自己,你就没有项目和经费,即使你在身为学生时看不惯这种论调,但你一旦成为既得利益者,就要帮忙把这个样板戏唱下去,否则大家都没好果子吃。这个行业就是要靠文章来吃饭的,至于最后有没有用,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从国家层面而言,这些方面是必然投入的,就像企业方案投资一样,投入1000万,给10个方案,只要有一个方案成功了,那我就能保证在下一次技术革命中不落后。
但是在企业里,其余9个炮灰可以去接新的项目,作为硕士博士的你,还有这样转型的机会吗?转行也是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和挣扎才可以的!不要听信在研究生阶段可以学一些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样的话语,天天被毕业要求和老板push着,发现你学不相关的东西就会一顿痛骂,要把你的剩余价值榨取的一滴不剩,否则就是不尊师重道,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能一心两用?除非你是要进入到这个圈子里,那你就需要好好抱紧大腿,现在title没几个青千,优青,文章没几篇NS,没有点大牛老板的人脉,你能进的来?你进来了能拉的到项目?你拉到项目了不会被集体排挤?
所以说,找到自己想要的,趁早能将自己想做的同自己的人生方向结合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在垂直领域挖掘自己的深度,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图谱。一堆985的四大坑专业毕业,顶薪还比不上一般学校互联网的白菜价,只能转型做销售,运营,策划这种看似门槛低,实则要求高的领域。
四大坑毕业,如果不是人格特别有魅力的,找工作能够进入中兴,华为这种通信设备商,都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BAT,头条,美团之类听过名字的互联网公司,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差一点的面板行业,华星光电能给出这个行业的顶薪,985硕士均薪一个月七八千,BOE什么的当年只给开了5500。别人一毕业就能拿着你三倍工资的白菜价,而且发展发展跳槽能翻倍,你自己在这个行业的辛辛苦苦干了这么久,连跳槽都没人要的时候,是不是会后悔当年应该好好选一个方向呢?
不管是 @贱贱 老师在回答里提到的美国科技树阴谋论,还是别的什么不可知原因,总之,劝退绝对是坑内过来人的一片赤子之心,不希望看到有那么多的炮灰一波又一波往坑里跳。我觉得 @硅谷IT胖子 答主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死道友,不死贫道。这个领域本身就是给不愁温饱,追求精神领域拓展的人来做的,而不适合我们这些对物质生活充满渴望的屌丝。
古人有句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真想说,古人怎么猜的这么的准呢?
所以,别和我争,我就是来劝退的,不接受反驳。
你要反驳我,我就捂着耳朵"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我来说说,我也曾是坑里面的人。没转行的时候心里日夜有种不安的感觉,转行了10年了,这种感觉完全没有了。
先说我的结论(嫌我啰嗦的看完这个可以不看了):不怨国家和高校,生化环材在美国也是同样坑,这些学科对社会和国家是必要的,但其悲苦的现状又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个人只能远离。穷人一定不要做火坑专业的科研。
看了别人的回答,不带火气的说,跟国家和高校的决策关系不大。你们提的所有问题,美国高校和这些专业都有,可能有程度不同,但是问题是一致的:毕业生多、起薪低、教职难找、工作时间长且环境恶劣、科研造假严重、大牛把持资金、人浮于事派系严重,等。作为普通人,记住的也只有一点:远离火坑专业,碰都不要碰,不去讲任何道理,也不听这些专业人员的任何道理。
首先,这些专业是必要的、必须有的。任何一个综合性大国,中美之类的,必须养这些方面的专家以保持科研体系之完整,但效果不佳,所以只能连哄带骗拉人入坑。即使知道这个行业已经烂透顶,甚至没有科学进展,也必须投入。因为,从国家角度,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没人知道,但不投入就肯定没突破。类似的历史,好像二战前英国有人说只需要100个理论物理学家就足够了,然后官员就问那你养几千这么多搞物理的干嘛?那人说:因为我们不知道是里面哪100个啊!
所有这种探索性的学科,都有这样的问题:有时候就是尝试,无法保证成功率,所以国家和社会根据数学期望,自然也不会寄予太大的希望,于是就低成本养人,低成本尝试,其实也不指望着有什么进展,就是纯碰运气。
第二,既得利益阶层的存在和惯性。大学以及依附于火坑专业的利益阶层是极其庞大的,并且有着很强大的话语权和很神圣的道德高地。大学需要他们,作为学科完整、门类齐全的典型,以及需要有诺贝尔奖等科研桂冠,并且大学可以从这些funding中大量抽成,因此经济上也非常划算;教授和院士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即使明知道自己在制造垃圾论文,也必须制造下去维持生计。无论中美,科研人员爬上去以后的地位都是相对不低的,这也是诱惑。
这就导致,比如美国,所有大学都是左派。因为左派支持大政府,支持更多的税收,才有更多的拨款从事科研。年轻人不从利益考虑问题,就是幼稚;别人说的“有用”、“有意义”,往往是对别人,未必是对你。
而且可以看出:越火坑专业的,大牛们越像神棍和网红,喜欢评论非本专业,喜欢语出惊人,喜欢吸引眼球。热门专业的大牛都相对低调,因为在忙着做事情,甚至怕你的关注;火坑专业没什么前途,大牛们更爱跳出来宣传,更爱跳出来用自己的名声获得更多的利益,因为本专业实在是机会不多、资源太少。
这些人的表演,也在舆论上客观上助长了对火坑专业的投入和支持。
第三,衡量标准的问题(深层次的社会效率问题)。这个可能在中国更严重一些,美国也有这个问题但不大。不要把社会体系想得太聪明,比如你是领导,给你1000万或是多少钱的资金,你投入研究任何方向都行,但要保证出成果。计算机系的告诉你,一个刚毕业的初级程序员一年30万工资和福利,一年还做不出来,保证你吓了一跳;然后生物系的告诉你,美国海归名校博士,只要40万,保证一年几篇文章什么的,你会很满意,因为你可以看到成果交差了啊!
社会中衡量标准是很难很难的。尤其是外行评价不懂的东西更是可怕。于是只能通过比较量化的方式:比如论文数目和影响力。火坑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论文很容易出,类似于游戏里刷怪一样地“刷”。这种数目优势导致在掌握资源的外行看来,是最容易出成果的,自然也容易获得更多的投入。
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生物系等最容易拿EB1绿卡,因为论文数多;这也是为什么火坑专业的海归最多,因为国家需要,廉价不说,还可以快速出论文堆数目。计算机、金融的,养不起;EE的,人告诉你10年磨一剑,干么?
年轻人不要太愤青。有人说这不是浪费资金、坑钱么?不是,美国也是这样玩。有人若问热门专业为什么不刷?其实也刷,只不过人谁有闲心玩这个,都赶紧投奔工业界去了。
说到底,就是掌握资金分配的人,自己不懂行。
同时,千万不要神话美国的科研体系,其实差不多:Tom Zhang(张益唐)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也是科研体系外被排斥的孤儿,他最后能在美国做出成就,是因为美国整体生活水平高,PhD落魄到Subway餐馆打工也能活下去,不是科研体系优越,而是社会宽容。如果你细看他的生活,他的老婆只是偷渡打工的餐馆服务员,他的导师莫宗坚的所作所为,你就会深深地感觉到这个体系的悲哀和残酷。
第四,作为人才储备方式。这个跟学科的必要性有点像。对于中国来说,发展这些学科,是没用的;但是不发展,连向别人学习都不会学(抄都不会抄)。开设这些学科,必然会积累一些人才,还有很多跑到美国去了,或是交流过,这样一旦上游(美国)有重大突破,这些人才可以赶紧学习,甚至一部分已经在美国安居乐业的教授也会来回搬运,这种利益是大得惊人的,因此必须养这些学科的人才。当然,小声点说,川大嘴上台后,抓得很严了……
那美国是不是就“傻”呢?因为都是原创?当然不是,通过火坑专业,美国吸收了大量的移民人才,很多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人才。这些人很多改行的,填充了其他缺人的热门专业,没改行的也在继续贡献火坑专业,降低了科研成本;甚至,最差最差当出租车司机去、开货车去,从竞争的角度,这些人才不为他国所用,本身也是有战略意义的。
最后,社会需要牺牲者。Sadly but true。军队需要尖兵和侦察兵,他们的伤亡率最高;也还记得鸡汤故事里的小海龟吧:一只小海龟牺牲自己,爬出海滩,用身体探测天空中是否有鹰,保证群体的安全。这就导致,火坑专业的本质就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保证整个社会的运转和前进。有人说什么没了生物就没了医学,没了化学就怎样怎样,其实都是气话。没了收垃圾的通下水道的处理污水的,难道不是更可怕?
所以,火坑专业其实是很残酷的: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是必须有人填充的,不是张三,就是李四,要么王五赵六。
然而,我只是不希望是你。如果你是穷人的孩子,有家需要养,或是没有到衣食无忧的层次。
我不是妖魔化这些专业。这些专业没有错,问题是你要早点看好自己的路。即使知道这些是火坑,也是会有很多人不经意地摔进去的,这并没有什么稀奇:比如大学调剂,比如为了出国等。
但是,你却要知道,这些专业不太对劲,早点走出他们。最令人扼腕的就是:本来是人才,进了火坑专业,自我麻醉“行行出状元”,然后不断被负反馈打倒,甚至人生被击溃,买不起房子,养不起家,过得很艰难。最后到了40岁50岁,才如梦初醒:原来是专业害了我。但人已经垂垂老矣,只能愤而上知乎告诉年轻人“火坑专业不能读”,却被20岁的年轻人轻蔑一笑:“你自己不行,别BB,这学科很重要的,不可能没前途”。泪眼朦胧中,你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个又一个悲剧的轮回。
所以,有一句古话,真的很精辟:死道友,不死贫道。
俏皮一点则说:你们坚守,我去请求援军!
可能有人说,这样想会不会太自私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做,社会怎么办?
不是。本质上,这些专业应该是由贵族和衣食无忧的人从事的,这是欧洲科研的传统精神。其实就是现在,有些美国人得诺贝尔奖的,从事火坑专业的,很多都是这种。甚至人家里根本不缺钱,自己花钱买仪器设备做实验,高中就开始了,老爹开着公司,金钱无数,儿子一辈子到50岁都不用担心娶媳妇买房子,你们比得了?
这样的人,才适合搞科研,才有资格做科研。
真正“坏了规矩“的,还真是美国,中国只是跟风。把科研大规模化、工业化、非兴趣化,固然提高了整体的产出和效果,但是也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很多痛苦和悲剧。
你可能会反驳我:难道我们系100多人,天之骄子,都是垃圾?不是的。100多人,可能有30个保送的、家里有关系的、衣食无忧的、可以坐吃山空的,对人来说,专业都是浮云;可能有40人都会看到这一点,陆续在5年内,最终逃离这个专业;可能有20个人,虽然没有离开这个专业,但人有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许政治上,或许商业上的,或许做人上的,完全不惧;最后剩下的10个人,可能有5个在本专业做出很大贡献走得很远,还有5个倒霉蛋,因为这个专业,坑了一辈子。
我只希望,你不是那5个倒霉蛋之一。
一个人能做的其实是很少很少的。我只是希望,如今的年轻人不要过于自负,不要瞧不起热门专业和大众情人专业。年少时的傲娇可以理解,以为整个社会不过如此,鄙视那些劝退生化环材的loser们;其实你没看到的是,每个劝退故事后面,都凝聚着血与泪。我刚来美国时,恰好是最后一波劝退狂潮,里面很多故事读着都催人泪下,只有火坑专业才能写出如此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如今呢?出国的,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专业了,劝退的自然也少了。
人生只有一次,年轻也只有一次,当你在选择时因为自己的偏见而选错,并且因为固执和懒惰而拒绝改正时,我只能说好运了。
===Nov. 19th, 2018 补充更新===
一觉起来600赞,感谢大家支持,好像这个回答是回复里面骂我的最少的。补充说明下。
热门专业是不是就一定好?比如CS。好多人认为是不是知乎上的CSer都吃饱了没几天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我自己觉得不是。
说说我现在的感觉:CS比火坑专业辛苦。节奏快、要求高、累、知识体系复杂、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我经常在周末发呆,什么都不想干,因为太累了。并不是说,一个人从火坑改行到CS,就高枕无忧了,相反,有可能是更累更痛苦的开始。
但是,CS以及热门专业带来的也并不仅仅是钱。CS里面的正反馈机制非常明显:就是你做到了一点,就能收获一点享受一点,然后鼓励自己更多地投入,进而收获更多。这种正反馈持续10年20年,一个人的职业就算爬不上去,也会专业精湛,衣食无忧。
火坑专业最可怕的是消磨人的斗志、折磨人的精神,通过负反馈:努力,被告知更努力,看不到希望,不愿意努力,继续被打击,最后越来越消沉。
所以,我自己的经历感觉是:尽管CS更累更苦,但是因为能看到希望,就免除了内心中对职业、未来的恐惧,人会更投入更精神更努力,同时较多的回报会让人逐渐享受到较为舒服的生活,更集中经历在专业上。
所以,我不是无脑推崇热门专业的,这是其一。
第二,为什么火坑专业是生化环材?因为他们自认为是理工科、生源也是理工科。其实美国的很多文科专业就业更惨,收入更低,但反而没人称为火坑,是因为这些专业大家达成了共识:本来也不是为了找工作的。火坑专业之“火”,是因为投入回报不成比例,并不是真的火坑。
比如你学业精湛优良,进了火坑专业,这是要跳的,因为同样的努力,其他方面机会很多;比如你脑子不好使,读了什么印第安人文化研究、黑人历史研究,这是可以理解的、不需要跳的,跳出来你也干不了什么。
所以,生化环材的火坑属性,是因为学生的相对优秀,并不是真的火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咨询公司甚至IT大公司直接招募名校的火坑专业毕业生,因为人看中的是人才和能力,不是专业。
第三,火坑专业有时候是有用的。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比如近两年,美国CS依然火爆,却面临身份问题:工作签证(H1B)需要抽签,H1B Transfer又卡得严格,这使得很多人很恼火;这时候火坑专业的身份优势就很大了:先读个生物或是化学的PhD,狂发文章,拿EB1绿卡,然后轻松转身当码农或是别的专业。
可能,有部分人因为H1B最后回国,反而是火坑专业的PhD留下来了,哪个选择更好?不知道,这就是社会。
而且,很多ABC本科专业居然是生物和化学!惊讶吧?不必,因为人是等研究生学医学的。所以火坑不是真火坑,关键看你去干什么。
第四,穷人的问题。穷孩子其实想法很简单:能吃苦,但要求也多:快点赚钱,快点养家,娶媳妇,孝敬父母。这种条件下,可以说热门、直接而辛苦的专业,如CS等,是首选。穷孩子还去思考社会问题,是想得太多了;穷孩子不要跟别人比,别人不慌自己也不慌,别人可能有你看不见的底牌,而你自己的底牌大不了也就是肯努力、智商高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悲的是,我更多地看到富孩子或是中产的孩子改行者居多,最后也过得更幸福,因为胆大、路看得清楚。
最后,如果要改行,最重要的两点:第一,占20%重要性,眼光。眼光是很重要的,排除各种噪音,作出最优决定。第二,80%的重要性,行动力。不行动,一切都是空谈。从小事做起,走出自己的惯性生活,可以慢慢试探,并且最后才作出判断,但是不行动,只是空抱怨,是没用的。
=== Nov. 20th, 2018===
有评论终于提到利己和自私了,我一直在等着,然后就更新这部分,谈谈我认为的,利己和自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众所周知,美国是标榜个人主义的国家,而中国标榜集体主义的。历史和源头不介绍了,农耕大家庭VS航海小家庭。这篇不是讲大道理、历史、文化,说说我对个人主义的看法: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没有对错可言,只是两种思潮和表达方式,只有对社会效率的区别。改行、离开火坑专业的本质,是对宝贵的人才资源的整合和重新分配。
别听知乎上牛气冲冲的疑似老板们说“这活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中国有的是人”、“外边排长队”。实际上,的确有的是人,但是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看这么多国家,有的是shithole,有的是一流强国,很大程度的区别就在于用人。
中美为什么发达强大,就是因为用人得当、人才流动性强大。靠个人的觉悟是不够的。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人才自由流动、阻碍小。
就业市场整体来看,本身就是各行各业在竞争博弈的过程,有的卖点是钱多,有的卖点是事少,有的卖点是成长好,但钱少事多没成长的,就活该无人问津。火坑专业大量人逃离,其实是在整合市场、对留下的人也是更有好处的:比如工资福利会提高、压迫程度会降低。偶尔会蹦出来几个施一公哀叹国家没前途、奴工不好找、只有冷冻电镜是合格的博士后,但大势是不会被改变的。慢慢地,这个行业就会开始发生进步,向下一个时代进步。
换个角度想,初中课本就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实际上,火坑专业的现状,就是市场在明示你们:这个行业需要衰落,你们非不听,非要用自己肉身去阻挡市场和历史的车轮,那被碾压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有人说,我是为科学/国家/社会牺牲!这种精神可嘉,但是行为未必正确。如果你的事业真的有作用,那么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人才,而不是你一个人的牺牲。甚至,哪怕是其中的优秀人才,如果离职改行,造成重大的损失,才是最好的劝谏,才会让管理资金的人增加行业的投入和待遇,如果你这个行业真的有用的话。
如果人不肯投入资金,说明这行业根本可有可无,你也不用自我感动了。
这就像,一个IT大公司,什么情况会导致待遇提升?员工提出?员工拼命工作?员工跟管理层沟通?其实都没用,真的,who cares?你的老板,你的老板的老板,HR,都是领一份工资的而已,犯不上为公司拼命。
最好的办法,就是跳槽。我亲眼看见亚马逊早年时不办绿卡,很多待移民员工跟HR交涉,HR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车轱辘话无数,一个email chain 300多封来回,有用么?没用!
于是大家逃啊!全跑了。过几年,亚马逊也觉得有点呵呵哒,就开始办了。
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在乎社会/国家/行业,你应该想怎么让他们更好,生效,而不是自己麻醉自己。
当然我这人很阴暗的,那些指责我利己的,大概率三种情况:(1)利益相关的,比如招募生物奴工的副教授、讲师;(2)刚出道的小娃,还梦想着拿诺奖的,缺社会给他三板斧的;(3)搞人事的、HR等、专门忽悠科研做傻了的博士后的;
所以,我正文中喊出了:死道友,不死贫道。是因为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无论对个人,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
绝大多数人都是分母。
"生化材专业社会需求这么低"是真的,这种专业缺乏产业界的体面出口。但是,凡是生化材这方面的需求总是成为一种刚需。
例如上个世纪,中国要经略越南。这个时候应付越南热带环境的刚需就是抗疟药。于是动员了60所军民机构的500位科学家参与了此项目,基本上是当年中国大部分有资质的可以研究药物的都参加了。但是基本上唯一的突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可以说没有屠呦呦,很有可能就没有青蒿素的发现——自然界的天然化合物恨不得几亿种,没有屠呦呦的灵光一现用乙醚来煮黄花蒿,谁知道哪种就可以抗疟疾呢?所以说,科研是一件相当个人英雄主义的事情。
因为生化材专业极难突破,而一旦突破又有重大价值,所以国家只能广撒网,增大分母。至于你个人就业,薪酬待遇,那是你个人“精致利己主义”的事情。国家考虑的是“有没有”的问题。
现在,人类的“刚需”太多了。仅仅材料学领域来说,我们需要常温下就可以超导的材料,经济且可以替代硅的半导体材料,可控核聚变的材料里的抗中子辐射的材料……基本上解决任意一个问题,对于个人起码拿一个诺贝尔奖,扬名立万,名垂青史。对于国家可以抢占技术制高点,对于全人类可能催生下一次工业革命…
所以,生化材的突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诱惑极大的。一万个学生化材的人里面能出一个屠呦呦,甚至一个施一公,就已经很赚了;所以国家动员了百万人去学生化材。
一个学科或者一个领域的战略地位,与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完全是两码事。
以农业为例,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个企图跟西方平起平坐的大国,不能没有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农业从业者收入高,是两回事。
生化材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行业,谁说中国不需要生化材,我第一个去骂他。但是,生化材的劝退者又是有道理的,要给劝退者点赞。
~~~~~~~~~~~~~~~~~
注意,没有逻辑矛盾。一个中国农民可以发自肺腑的希望“中国农业一定要强”,同时也热切希望“我的子女还是不要务农了”。
假设我是中国的科技部长,我会一边为生化材领域争取资源投入,一边让自己的子女不进入生化材领域,前者是发自肺腑的爱国,后者是发自肺腑的爱子女。
~~~~~~~~~~~~~~~~~~
高收入行业有如下特点:“人”的因素极为突出。譬如说软件业高度依赖程序员的抽象思维能力,而不是牛逼的固定资产(电脑)。譬如说销售员高度依赖从业人员的情商。。。。。。
生化材对从业者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培养不足,而且高度依赖仪器设备。“人”在其中的作用被削弱了,当然很难像IT业那样领高薪。
~~~~~~~~~~~~~~~~~~
而且生化材领域的研究—产出,有很重的“试错”的味道。一百个小组的成果,也许只有一组真的有价值。但是国家还没法子事先砍掉那九十九个小组,这一百个小组都要领薪水。
站在国家的角度,必须有一大批人当生化材的炮灰,炮灰多了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才会多。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个体,完全可以拒绝进入炮灰率高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