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自杀? 第1页

  

user avatar   lin-lixiong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导师评价网: mysupervisor.org/index.

在知乎上偶然发现这个网站,觉得非常有用。

网站是匿名的,请不要吝啬你的评价。不要放过任何奇葩导师,但也记得别空口造谣。

我们学生要自己团结起来。重要的是,如果有老师强迫学生刷好评,也不一定能胜过我们的力量。毕竟一条差评的作用胜过100条好评。

如果你是研究生,请一定进去给自己学校的不好的导师给个评价,可以给自己的导师,也可以给室友/同学的导师等较熟悉的老师评价,避免后人落坑。

如果你是大三大四的本科生,请将网站推荐给同学朋友,选导师前一定上这个网站看一看。

如果你只是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对学校老师们还不是很了解,没关系,请收藏这个网站,在你决定读研时打开浏览。搞不好这个网站可能会救你一命

如果你不是学生,麻烦转发或者点赞,让更多人知道。


回复评论:

1、网站没有gg,只是打开较慢,因为访问量变大了。(哈哈评论中出现了网站的创始人 @李达多 。我作为广大研究生的一员鞠躬感谢!!)

2、友情提示:网站虽然是匿名的,但是发言的时候建议小心点,不要暴露自己。别用第一人称;别让老师同学们容易猜出你,尤其是没毕业的同学哦。

毕竟有脑子的朋友都是自己悄悄登上网站去发言,绝不会发在朋友圈和同学大微信群里。

3、很多学校和导师没有收录,可以在网站里手动添加。

4、有评论觉得评价了也没用,”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总会招得到学生的。其实不然,现在高校老师越来越多,学生数没怎么增加,所以每年很多老师的招生名额是招不满的。我们的努力就是让奇葩导师们招不到学生,学生们都去更好更优秀的课题组吧~~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他描述的,自己所遇到的这些情况,我多多少少也都遇到过,只不过程度轻重不同罢了,我自己在博士毕业前一年,最困难的时期也对自己说过,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的同班同学大部分都在美帝读博,而我留在国内,少数和我一样留国内读博的同学也都是为了抱大腿,早早就发够了论文坐等毕业,只有我在他们都有了好几篇一区文章的时候,还没有自己最终毕业的课题。

如果看过我的文章的就知道,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我在一个平均每个毕业生毕业时都至少更换过二点五次课题的组里面,我的师妹就是在这种压力下恳求老板给一个硕士学位走人了,靠着本科学校的光环回老家省会高中当了个老师,虽然现在生活幸福美满,但是每次跟她闲聊,都不允许提组内往事,更不许提有机全合成的任何话题,这在她那里成了一辈子的禁区。

而我还是挺乐意用我过去惨痛的经历去跟同组的后来者分享一点过来人的小经验,因为我现在早已走出来了,从我2016年决定不再浑浑噩噩地一轮轮博后做下去等编制的那一天起,我觉得做什么都挺好的,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部分后来生活安逸的人都选择不说话了,而我还一直在这里絮絮叨叨说这么多。


我的大老板人脉比较广,不仅能从传统的基金委申经费,还凭借着社会资源认识了不少两个三角地区的各种化工材料类的企业家,靠着学校和教授光环也能忽悠到不少经费,这就决定了,我们许多人都被迫在做有机合成如此苦逼的方向的同时,还要做许多跟企业产品相关的探索性课题,还要写一堆横向的本子和报告,我们的课题基本上属于大老板圈一个地,然后给你定一个方向,其实他疏于看文献,并不确定这个方向行不行,完全凭感觉分方向,但是具体操作起来的事情他又一律不管,但是他每次组会都会问你要进度,要结果,不准随便自己更换方向,他的格言就是有始有终,不做出个结果,不准半途而废,于是就导致了许多学生的悲剧。

对于换课题这种事,都是有一天,他自己都觉得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折腾那么久还是那个样子,算了,做这个吧,于是他头脑一发热的新想法就是你的新课题,而你精心琢磨出来的一个提议,他根本都不会仔细去看,只会说,想有自主性,等你自己做PI了再说吧!杨博士是性格内向,不敢跟导师提要求,而我们组内大部分学生面临的情况是,你提了也没用。

我们老板倒不需要你去给他干私事儿,因为他足够有钱,不缺保姆和司机,但是过多的横向课题和企业合作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负担,许多人很难想象我在关系到我毕业生死的论文返修的重要时期,我都在珠三角某二线城市的工厂宿舍里度过的,我自己买了一个电信的流量卡,连着笔记本电脑连夜修改论文。

我整个生涯最倒霉的还不是我自己课题折腾了好几次,许多路线都被我自己做绝了,而是我承担的几个老板很看重的企业的项目都是继承的师兄的遗产,都是他做一半的工作,然后我继续做,我接收后才发现,这位师兄当时估计是为了早点毕业走人,所以许多产品的指标都是根本没达到的,多项数据被他篡改,故意吹嘘夸大产品性能,因为他做到了实验室反应和中试,最后去企业试产不是他的事儿,所以他就可劲儿吹嘘,一切都很好,老板很满意,就给他写了封推荐信去某高校任职去了,这下可坑了我,我自己在实验室重复时就发现一点问题,但是还来不及验证,就带着师兄留的样品去工厂试产了,结果产品连个成型的样子都没做出来,老板大发雷霆,说我没继承好,于是我整个生涯都在给这位师兄填坑,一个有机合成博士,愣是被逼成了好几种材料的研发专家==///


有的人觉得我很神奇,因为什么产品都懂,都能扯一点,那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我们老板不管见了做什么材料产品的企业老板,都说自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回头我给你出一个报告让你看看,然后这个报告就让我们写了,很有可能还会有一个小横向的课题。这些都是没有办法拒绝的,许多人会很气愤,多次说,我们来是读书的,发SCI的,是为了毕业时多拿几篇好文章好就业的,不是做产品的,但是没有一个人逃得了以做产品为主,抽空做有机合成写SCI的厄运。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是看到大部分人都顺利毕业了,只有部分极其倒霉的人,不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课题的人,最后延期或退学。

所以,我觉得还是个人的因素更大一些吧(不管是性格,还是运气),许多人会抱怨,导师不指导学生,不帮助学生,但是我看到的大部分情况,研究生都是自我指导着,晃晃悠悠毕业的,像施一公那样,什么都给你规划好,你只管干活就好了的老板真的很少,如果你期望导师能帮你把路铺好,那么你施一公就是你的理想老板,否则大部分老板都是不会帮助你解决你读博过程中的最棘手的问题的,我遇到了合成路线,具体操作手法上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的,不能解决的,我就只能撞墙,然后等老板同意我换课题,可能我们组每个人都换过课题吧,所以每个人延期的时候,都觉得很正常,所以我如期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毕业就是一个奇迹,所有的论文和数据都是最后一年集中发出来的,答辩的前一天晚上还在修改自己的学位论文,然后就毕业了。

许多别的组的人觉得换课题或者没课题就是一种灾难,绝对不能砸到自己头上,但是我要告诉所有准备读博的人,这都是常态,尤其是做生物化学类的博士们,你们是实验科学啊,实验科学就是一切皆有可能,有可能你做了两年的合成路线,因为最后两步行不通而被否定,然后即使你靠之前几步的合成方法的创新发够了SCI,老板也不会同意你毕业的,因为你的学位论文不是一个完美的闭环。

我见过许多人,都是听说谁谁去哪里,导师给了个课题,随便一做就出了数据,然后老师急着发文章评职称,就自己写文章发表了,然后他是第一作者,然后就毕业了,白混了一个博士学位,然后自己就去读博了,或者是听别人说谁谁就是听了谁谁混了个博士学位,然后也去那个组,发现果然能混博士学位,然后你就心动了,也想去混一个,你要知道,这都不是常态,很可能你去了就不是这样了,你抱着中彩票混学位的心理去读博,就像赌上了全部身家去买一场球,你看球的心态早就被毁掉了。

所以,我才说过,读博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永远都是:心态!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两天还在谈论北航性骚扰的导师,这里又来了个把人逼死的导师。

真想骂人。

杨博是个好人,所以他至死都没敢伤害更多的人,换做是我,哪有自己玩完的节奏?咱走之前,也得要点利息,换条命再说。


国内急需加强对博导的考察,把一些人渣剔除出去。


中国博导的怪现象,别人都是西学中用,中国倒好,不少博导是把西方博士制度的渣滓给吸取过来了。

美国导师制度大体上是导师给的钱多,但是难毕业;欧洲老板制度大体上是导师不给钱,但是容易毕业(并不绝对哈)。

中国导师是不给钱还难毕业,而且还心安理得。

我见过一群变态老板交流如何“压榨”学生的经验,呵呵,等有一天逼急了,兔子也要咬人。


不过,无论如何,我觉得自杀是最不应该的事情,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可能。


最后,我不得不帮这个网站义务做一次广告:欢迎大家点评导师,避免后人入坑。


这事情已经结束了,呵呵哒,8万块钱。

西安交大自杀博士家属获8万帮扶金 称被女博导拉黑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绝望不是读博遇到了一个渣导师,而是读博遇到一个渣导师后在学院和学校层面却都找不到任何救助措施和制度。

根据最新消息,西安交大发表了一份《关于医学部博士生杨宝德有关情况的说明》,最后说了这么一段话:

学校和老师对杨宝德同学的离去倍感痛心,深刻认识到要从中汲取教训、反思工作,并以此为戒,全面梳理研究生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育人管理和服务,全面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识粗鄙的我都看得出来:杨同学不是死在研究生“日常管理”的问题中,而是死在遭遇渣导师后被虐得无路可走的绝望中。

西安交大的说明里,只字未提导师的问题,更没有说要颁布出任何查漏补缺的新政策,新制度,新手段,一条生命的逝去仿佛梳理一下薄弱环节就完事了——我真想问一下西安交大的领导,您们当这是在梳头发吗?什么叫进一步加强,什么叫全面保障,能给出点具体的干货吗?

更重要的是,自杀这种事往往通过媒体报道具有社会心理的连锁反应,学校的说明里难道不该在此时赶紧给出学生心理援助的具体措施和热线,以防其他学生受到影响选择自杀吗?

我们的高校,能不能在开学第一天就让所有学生知晓遭遇了渣导师后他们该如何举报,如何换导师,学校会如何保护他们不受到来自渣导师的迫害,又会如何惩罚渣导师?这些制度能不能贴到每一个宿舍的门上?

我们的高校,能不能在开学入学第一天就让所有学生知道专门处理此类举报的邮箱,电话,负责的学院和学校领导的名字?这些信息能不能贴到每一个宿舍的门上?

我母校埃塞克斯大学的宿舍门和走廊里,乃至校园的信息栏里,就贴了很多情绪求助电话和性骚扰举报措施等信息。学校情绪救助中心(night line)由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带领学生志愿者运营,在每天晚上十点到凌晨八点向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私密的小门进入中心,坐在舒服的沙发上喝着热茶和里面的志愿者学生们谈论自己情绪的问题,他们全部接受过培训,对所有信息都会履行保密义务。

而西安交通大学(似乎)也有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但不仅没有在学校的说明中被提出来作为抚慰学生心理的措施,更连网址都打不开了。根据谷歌12月25日抓取的网页信息,我建议西安交大的同学如果觉得心理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可以参考下面的救助方式: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兴庆校区地点:东五号楼B座三层

雁塔校区:医学校区学生区十号楼二层西侧241

预约咨询电话:

82665851(兴庆校区)时间:8:00-12:00, 14:00-18:00

82665851(雁塔校区)时间:8:00-12:00, 14:00-18:00

朋辈辅导热线:

82663338(兴庆校区)时间:19:00-22:00(周一至周五)

82657456(雁塔校区)时间:19:00-22:00(周一至周五)

电子邮箱:zxzx@mail.xjtu.edu.cn


user avatar   tony-13-7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无意间瞥到一条新闻 “西安交大博士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导师冷漠无情不闻不问”。题目中有博士和导师等字眼,顿时提起了我的神经,因为我刚刚从学术圈里出来。

这条新闻大概的梗概是,这位交大的博士生和导师的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矛盾,一时想不开,于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跳入冰冷的河里结束了生命。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这位博士生的各种痛苦和绝望,显然已经抑郁了很久。当然这件悲剧的发生我们作为局外人根本无法仅凭媒体的报道判断出谁是谁非。

以我本人的经历,我很能体会和了解到他所处的环境。我先讲一讲我的经历吧,然后再告诉大家如何不抑郁。

我于前年年底拿到澳大利亚某大学的博士学位。我所研究的方向是海洋生物方向,我的导师是一位五十多岁未婚的波兰女教授。

如果对学术圈有了解的人,就可以从“生物”“五十多岁未婚”“波兰籍”“女教授”这些字眼里判断出我前导师的大概轮廓。

生物学研究很多都是周期长,烧钱,重复辛苦劳动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每天做着同样的东西,但对结果无法预测,如果没有阳性结果可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劳动都是无意义的。

因为只有阳性结果才能发表文章,只有发表文章才能拿到经费,只有经费才能在科研界混下去。科研界流传着一句话“publish
or perish”(要么发表要么灭亡)。

五十多岁未婚的女教授,一般人在找导师的时候尽量会去避免这类人。因为这类人完全是自己嫁给科研生活,她不但这样而且会要求学生也这样,所以这类导师会性格有些奇怪。

波兰人以勤奋和倔强著称,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工作狂而且一旦决定某件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我前任导师就是这所有因素的叠加,但是时至今日我很少抱怨过她,一直对她很有感激之情,当然我从来没有给她讲过(在后面再讲为什么)

我刚来澳大利亚的时候,英文烂到一个地步根本就听不懂别人在讲上面。而我导师带有严重的波兰口音,她每星期都要约谈每一个学生,她一共有十几个博士。

在刚开始的一两个月,由于语言障碍我根本无法跟她交流。很多时候刚坐在凳子上,她就摇摇头说你可以走了。

可想而知每次结束约谈的时候心情落入低谷。甚至有几次和她在开会的时候争吵,她在着急的情况下说了很多不太入耳的话。

我刚开始以为她对我一个人这样,最后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时候,每当谈起我导师他们眼里都有一些恐惧。

于是有几个在民主国家成长的学生就开始组织起来反抗,向学校状告导师是如何的摧残她们。当我知道这件事之后,每当她们再次抱怨导师的时候,我就立刻转身离开,我不想参与到这种无谓的抱怨之中。

事实结果也证明,她们所抱怨的所投诉的最终毫无用处,反而让师生关系变的很僵,而这些学生里很多以前都是向和导师发展私人关系对导师掏心掏肺。

当我对形式看的越来越清楚的时候,我就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 我在这个大学干什么?答案很清楚,为了拿到博士学位。那么很简单,博士学位到底如何要求的,发表四篇英文文章,那么目的很单一想办法在三年内发表四篇文章就是了,其他和这个无关的事情最好不要浪费精力和时间。


第二, 我和导师上面关系?答案也很清楚,同事关系。那么我们之间只有专业交流,只谈工作上的事情,其余一切不问不答,我连Facebook都不更新,因为导师会看到我的私生活,所以除了我的博士论文内容,她对我其他方面一概不知。


借着以上两个问题,排除了博士学习中的很多干扰项,让生活简单了不少,但是还是难免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


在读博士的第一年,有一次导师告诉我:你以后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钱做实验了,因为你花了太多钱定购引物(分子生物学实验的一种基础试剂),于是我被禁止进入实验室长达四五个月。


我的奖学金来自私人基金,其中每年有自带充裕的科研经费。但她还是禁止我进实验室,那段时间我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抑郁,澳大利亚每天都是蓝天白云,但是很长时间我感觉每天都是阴天,感觉到极度痛苦和压抑。


在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我的大脑和西安交大这位博士生一样陷入了死循环:不让合成引物——无法做实验——无法按时毕业——学术无望——人生失败——活着没意思。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笑,博士生应该都是高智商的人为什么这点问题都想不通?可以坦白讲很多做学术研究的人都是把精力用在智商上了,导致情商非常低,而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和智商没有多大关系,却和情商有非常大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情商越高的人越幸福。如果高智商没有高情商来调和的话会过的非常痛苦。


我不能再这样痛苦和抑郁下去了,于是我开始了长跑,每天去健身房跑六千米,每当大汗淋漓之后都感觉到身心灵非常清爽,所有的不愉快都随着跑步给发泄掉了。经过一年多的长跑,体重减了近乎十五公斤。


另一个好处是运动之后脑子也开始变的灵活一些,导师不愿意给我出钱合成引物,那么我自己用自己的钱去我们中国合成然后再邮寄过来。用毛主席的话说:有条件得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得上。

截至我博士毕业,实验里所用的百分之九十的引物都是我用自己的工资再中国合成的。我的目的很清楚博士毕业就行,在背地里向一万个人诉苦抱怨不公还不如花点钱解决问题。

博士第三年的时候,导师的性情难以预测,很多女同学和她见面开会之后回到办公室爬在桌子上先大哭一场。

虽然我和她一直是专业交流,但是她当时给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她作为教授非常的忙,每次开会的时候我都要给她解释一次我做的是什么,所以导师不可能也不会给学生实际上的指导,博士生的学习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科学家的过程,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指望导师有什么实际作用。

但问题就出在了,她对我做的东西不懂每次都要听我解释,但是她又强行指挥我的研究反向朝着她的想法走,反正我想能毕业就行,导师开心就行,但是两个月过后因为她太忙,她忘记了以前讲过的话,又不停责难我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在第三年的博士生活中反反复复的出现。

所以这一年虽然我不断的告诉自己,科研生活不是自己的全部只是一个工作而已,虽然我每天还是坚持长跑和健身,但是反反复复因着导师的指导浪费了很多时间,然后我先是焦虑然后陷入很严重的抑郁。

最严重的时候,我呼吸非常困难,感觉到胸口压着一个大石头,心律开始不齐,每当想起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始肠胃绞痛,晚上经常失眠……我老婆也跟着我受折磨。

当然我是不会吃抗抑郁的药物的,我清楚的记得有天深夜外面下着瓢泼大雨,我躺在床上只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小时,凌晨四点的时候我再也睡不着了,感觉呼吸非常困难。

于是我开车去了学校,当我再开车的过程中想起了《圣经》里的耶稣基督说过:“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马太福音11:28)

显然造成抑郁的主要原因就是我所担的重担已经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我最应该要做的就是卸下重担,来到上帝的面前。

那天凌晨,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没有开灯,开始默默的向上帝祷告,告诉祂我所遭遇的一切……

我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当我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看到被暴雨洗刷湛蓝的天空,晨曦的光芒照耀在大地,办公室旁边的树上挂满了闪烁的雨露……

经过祷告之后我的内心一切灰暗一切重担也都被洗刷一空,我也真正体会到耶稣基督所说的安息。从那天之后我再也没有抑郁过,我想以后也不会。

我多么想回到那天晚上,站在浐河的岸边拍着那位交大博士生的肩膀告诉他:兄弟,听下我的经历……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user avatar   xu-bin-z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校长那还不叫造假我真是不知道什么才叫假了。

国内学术圈一直就这个__样。

靠着各位学阀做出这样的research,写出这样的paper,我相信五年内超越美国不是问题。


user avatar   xue-xi-wei-yuan-tao-ke-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柏林墙推倒以后东西德真的彻底融为一体了吗? - 邹博文的回答

不是经济学专业,对两德合并无力回答,但是有关两德统一的公法事实的错误有必要指出。

现在讨论两德统一的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两德统一,只有东德灭亡。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引入西德马克来拯救陷入崩溃边缘东德经济。在之后的几个月内,由于经济无法改善,愤怒的人民走上街头,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不愿意向人民开枪,政府迫于高压,自行解散。此时,1990年9月20日,全世界再也没有东德政府这个名词了。政府解散后,旧有各州纷纷独立,并最终仿照60年代萨尔州的例子,加入联邦德国,西德议会一一批准,才有了今天统一的德国。世界历史提到10月3日两德统一的日子,其实是照顾东德人民的感情。这在当时是联邦德国和几个州之间的事,东德政府已经在半个月之前不复存在了。

这一段不符合史实。东德政府并不是自行解散,而是根据两德条约的法定步骤,这是柏林墙倒塌后一步一步地来的。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提出分阶段建立德国邦联(还不是联邦)的计划。

1990年2月13日,华约与北约成员国外长会议做出决议,规定东德大选后成立的新东德政府就可以开始统一谈判。

1990年3月18日,东德举行大选,西德基民盟支持的东德“德国联盟”获得胜利,成立了新的东德政府。此时的东德实际上已经不是彼时的东德了,“有良知的东德领导人们”的几句话无从说起。

1990年5月18日,两德政府签订了第一个国家条约,确定了货币、经济和社会的联盟。货币联盟于7月1日起生效。

1990年8月3日,两德政府签订在两个德国境内举行全德议会选举的准备与实施协议。这个协议又于8月28日得到修改。

1990年8月23日东德国会通过了东德各州以州的身份加入联邦德国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为了符合基本法的规定才按照德国传统上的划分恢复各州;早前的1952年,为了便于统治,东德的历史上的5个州被划分为13个专区。这也是形式上的,东德五州真正建立起民选政府是统一之后的事情了,各州纷纷独立的说法无从说起。直到统一后的1990年10月13号,东德五州才进行了第一次州选举。

1990年8月31号由两德签署第二个国家条约确认两德统一,这个条约确定了两德统一的具体形式是东德解体、以各州的名义分别加入联邦德国。(Vertrag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 über die Herstellung der Einheit Deutschlands;Treaty betwee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rman Unity)

然后两德同四个占领国进行谈判,并于1990年9月12日签订有关修改德国国际法地位的“二加四协议”。

总结:东德政府解散并不是崩溃式的,而是根据相关宪法性法律和国际条约进行的法律步骤。

参考资料:康拉德·黑塞,商务印书馆,《联邦德国宪法纲要》第68-74页。(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0. Auflage, Heidelberg 1995 (Neudruck 1999),pp95-98)

德国自神圣罗马帝国崩溃后的统一问题,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上被称为German Question。可以去Google Scholar查找。

手边有两本英书可以推荐。

Peter Alter的《The German Question and Europe:A History》和Dirk Verheyen的《The German Question:A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Geopolitical Exploration》

中文书可以参考玛丽·弗尔布鲁克的《德国史:1918-2008》

这几本书的最后几章都是讨论两德统一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状况,写作的年代也比较新,都是2000年之后写成或者最新修订的。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中科院的老牌强所,其所长不是院士,或没有发过CNS? 
  博士辍学回去送外卖可以吗? 
  雷达硕士毕业在研究所就业 迷茫于该跳槽还是申博士呢? 
  40岁的时候辞职读博有前途吗? 
  申请英国博士难度有多大?需要如何准备? 
  在科研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思想? 
  理工科数学功底很差,工科思维较欠缺,有希望读到博士吗? 
  如何看待陕科大双非无子刊博士李瑞梓入职西北工业大学院士团队助理教授,且与院士共同担任论文通讯作者? 
  南京河海大学清退 125 名博士研究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看待现在博士「毕业难」? 
  曾在海外读书/工作的博士们, 你们如何找到国内高校教职的? 

前一个讨论
闪婚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下一个讨论
一看就不好惹的女性长什么样?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