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完博士,我发现我未来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处寒门,我该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一个真理:

发达国家失业率第二的是博士

第一是什么?第一是小学没毕业的。

举两个例子。

都记得做孪生素数的张益唐吧,老张当年毕业之后失业,居然在赛百味端过盘子。

张益唐可是北大数学系77级最好的学生。这种人去投行现在身家多半过亿,去当官也是一方诸侯。可是,人家读了博士,于是端了盘子。

钱永健那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给了荧光蛋白,在发现荧光蛋白的过程中,Douglas Prasher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遗珠。就这么一个哥们,在学术界拿不到钱混不下去,最后当了一个开车司机。

博士的工作,是拓展人类的知识空间,至于拓展出来的部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可以用在产业界赚钱的,其他的不是完全赚不了钱,就是在短期内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这种行业,不饿死是因为社会仁慈,饿死才是理所当然。

一定程度上说,博士是人类进步的祭品。所谓祭品,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当然,一些很NB的祭品,比如爱因斯坦,会得到永世的尊崇,超过人类历史上一切君王、教宗、富豪。然而绝大多数博士都是不幸的,倾尽半生心血,做出来的工作毫无价值。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博士也是极度自私的。就是有一种人,认为研究世界、发现真理有着无与伦比的快感。如果有公式可以推,那为什么要推妹子呢?

在这种人看来,有人居然愿意出钱包养一个博士,只是为了让博士推公式,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有口饭吃就得,发财?那是神经病才做的事情好么?有发财的时间不如多推几个公式。

如果没有这种内生的动力,尤其是没有钱,读博士会是非常痛苦的,事实上,在我看来,读博士第一要务就是家里要有钱。几年之前我在人人上写过一篇阅读10w+的文章《

你长得漂亮又呆萌,不读博士可惜了啊

》,就是充分考虑了读博的收益比之后的产品。

读博士大概就是祭品自愿献祭,而围观群众也原因花点钱看耍猴的过程。各取所需。如果没有这个觉悟,为了赚钱去读博,那才是对对子找错了码头。今天是大年初五,想发财,拜财神都比读博士靠谱。读博士过于低俗下流,别老和赚钱搅和在一起,不能玷污了伟大光荣正确的赚钱事业嘛。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认为读书就是升官发财的,是封建残余,是注定要扔进历史垃圾堆的。我在《

为什么只有酸秀才,没有酸举人,酸状元?

》这一篇里面说得很清楚了,过去科举只是为了选拔干部的,考举人考进士和现在的读博士完全不是一码事。

如果为了升官发财,在大多数行业,五年工作经验比读博士有意义多了。如果不是CS、金融之类的博士,而又为了钱去读博的,请尽快转行。

顺便说一句,化学和生物的博士,不管你为什么去读,都请转行,即使你有钱也不例外。

太坑。


user avatar   yinfup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把问题看浅了,而且看短了,未来知识学历会越来越重要,如果能保证你孩子还能高学历,你孙子还是,未来是不可能再居于寒门。

现代对知识文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慢慢形成一个壁垒,过去那种小学没毕业去下海成巨富的日子基本不会再有,各种投机的机会也会也来越少,最后拼的就是能力,而能力是构建在知识文化上的。

我见过不少当年投机发富的爆发户,也就是说的那些土老板,曾经风光一时,然而实际上到现在能快乐日子的没几个,不少负债累累,他们钱怎么没的?运气不好?

这世上哪里来那么多偶然,其实就是被人给忽悠了,于是钱被人给洗走了,手法之多样防不胜防,尽管有知识的同样会被忽悠,但是被忽悠率会明显降低许多。

仅仅凭这一点,以后学历高的人群就普遍不会混的差,而且从几代人看,没有知识文化做底子的家族,富也难超过三代,跟那些几百年一直还是兴旺的家族是没法比的。

近些年不少人通过投机房地产也赚了不少,也催生大量土豪出来,其实过上30年看吧,这类大部分人的日子,不见得过的比你好。

最终建议便是:谋不了一时,便去谋一世,谋不了一世,便去谋数世。


user avatar   ren-yi-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重点是什么叫寒门?感觉题主对寒门的理解应该是跟贵族相对的:除了占据中国顶尖的约0.5%的1000万「上流人士」之外,其他5亿9千万人都算是寒门,还有8亿农民算是穷人。只想靠着读二十多年书就想一步登天,说真的,有点不切实际。


请问题主:

- 是留不起学还是念不起书?

- 是买不起房还是租不起房?

- 是买不起包还是吃不起饭?

- 是找不到工作还是没能力工作?


事实上,作为准中产阶级的题主,焦虑感来自与实力不相匹配的野心,急于求成的期望,同时社交网络又设置了过高的对标对象;特别是社交网络为你设置的过高的对标对象,直接造成了心态的失衡与焦虑。

社交网络从不缺少「成功人士」

  • 余佳文。你还记得《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号称一年分红千亿的那个,在2014年时候真是大红大紫,甚至上了中央台,作为90后的创业代表人物——你跟他一比,觉得自己Low爆了;等到余佳文不行了,你又换了一个对标对象。
  • 王凯歆。你还记得神奇百货的王凯歆?18岁的少女CEO,真是牛得闪闪发光,如此韶华年纪就能执掌一家公司,当时还作的有声有色,中央领导都来视察公司—— 你跟他一比,觉得自己Low爆了;等到她不行了,你又换了一个对标对象。

对标标准太高导致自我评估偏低

身边媒体的洗脑即使不会影响我,但总会影响到我身边的家人朋友,而我的家人朋友还会进一步影响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对标标准;

比如我本来只打算在自己的校友师兄、领导、长辈中选择对标对象,因为我与他们日常相处,对他们更加了解,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能够反省自身的不足;但是当社交网络把一个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推送到我面前逼我对比时,由于我并不了解这些「成功人士」的真实情况,只能自行脑补他们的杰出支出,然后再默默否定我自己,认定我是屌丝。

记得以前有篇公号推送某个85后小夫妻到澳洲几年已经拥有了上亿澳元的房产,这看了是不是有种人比人得死的冲动?但是这个公号不会说这对小夫妻还有近亿澳元的贷款,只要现金流出现任何问题,租金不能支付利息,他们就会破产。可我会脑补成他们到了澳洲几年就挣了上亿澳元的房产,进一步认定我是屌丝。

所有30岁之前买了特大城市房产的年轻人都会兴高采烈的炫耀,但是没有房产的沉默的大多数并不会发言,他们只会默默的把自己的对标标准进一步上调,然后认定自己是个屌丝,充满了焦虑感。

急于求成与野心过大

35岁还没当上正处这辈子就没指望了;别人30岁已经是创业公司CTO了;哪个90后已经年入百万了;谁25岁就已经坐拥百万粉丝了;有人20岁已经是世界青年领袖了……可你就算牛掰,也不应该跟这些鸿运当头的人尖子比,你没有运气的话,做不到人家那程度。但是整个社交网络都一直在给你反复洗脑:你20/25/30/35岁的时候没做到人家那种程度,说明你就是个屌丝,所以你以为自己读了博士就应该直接走上人生巅峰,但是这只是你职业生涯的起跑点啊。

2007年,水木社区很火的时候,Worklife版上工资起步标准是30万,同样一到年末就有人晒收入,晒一捆捆十万的年终奖,晒工资条,晒存款,包括晒当年基金挣了多少钱,晒收入的洋洋得意接受妹纸的撩拨,沉默的看客们默默的认定了彼此都是Loser。但是他们不知道,WL版在线人数是2000人,全天将近2万人访问,也不过十几个人晒了高额收入而已,高收入者,大约占总人数的0.1%,但是所有人的对标标准都变成了30W每年。

2017年,知乎上公认的普通男生的标准是年薪百万,爱好健身,有生活情趣,热爱旅行,有小浪漫,没有直男癌,没有原生家庭的问题——恩,又有数千万人默默给自己贴上了一个屌丝的标签。

  • 其实那个年薪百万的,实际上出差可能只住200块的宾馆,请客只请6块钱的麻辣烫;
  • 其实那个热爱健身秀腹肌的,实际上可能是每天晚上暴饮暴食的;
  • 其实那个有生活情趣的,实际上可能是个标准每天点外卖的宅男宅女;
  • 其实那个热爱旅行的,实际上可能只去东南亚玩过;
  • 知乎,让你见识我编的世界。

别被假故事影响了真心情

知乎上的世界尽管是编的,可是集体的想象却塑造了一个「年薪百万,爱好健身,有生活情趣,热爱旅行」的社会评价,而这社会评价也直接影响了大部分受众,让主流受众认为自己还差得远,是真正的失败者,进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焦虑感。

题主觉得农村出身,34岁,在深圳有一套房,年收入70万的华为员工是不是寒门?我认为他应该是非常出色的人,因为我给人介绍对象的时候也很难遇上硬件条件这么好的男生,但是他都会认为自己不够富有,举债买二套学区房,希望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结果被列入裁员计划……图什么呢?


不光要考虑自己的努力,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啊,少年。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任易」 ,分享个人成长、职场、管理、销售上的经验。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Jessica 说的很励志,不过我觉得读了博士也经常是一眼能够看到三十年后的生活^_^ 读paper,写paper,开会讲课带学生——其实说白了,是不是一眼能看到三十年后,主要是看人的眼界和愿不愿意折腾以及尝试的心态,和学位关系不太大。

直面题主的问题,我就用题主想说的世俗标准来判断「寒门」和「豪门」吧,就是有钱或有权我们称之为豪门,反之则称之为寒门,我想题主就是这个意思吧?

会有『我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孩子依然可能身处寒门』这种想法,始作俑者是宋真宗,『劝学诗』对人的误导太严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真有这么多东西么?楼主可能是以古代的进士自诩了。话说古代的进士自然是人中龙凤了,进士的第一名,我们都知道是状元,状元能怎么样呢?很多京剧里面倒是有穷书生考上状元之后宣麻拜相的情节,可惜这不是现实——就拿宋朝来说,状元榜眼这种一般也就给个七品,约副厅级调研员,一般进士八品乃至九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主任科员,有些四甲五甲连这个都没有,甚至还要等。虽说吃了皇粮,但是远远算不上豪门。


所以古代进士及第之后,即便是在读书人地位相对较高的宋朝,都不能称得上豪门,何况今日?再说……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博士是不是等于进士?

古代没有现代这么多元化,没有太多的社会阶层流动的方法,所以想振兴家族一般就是靠科举。宋朝进士很少,不按照宋朝算,拿人口最多的清朝来说,清朝经过康乾盛世之后,大约4亿人,我们都按照多了算,每年平均产生100多个进士,2万多秀才。现在中国大约14亿人,按照比例,我们就算一年“应该”产生700多个进士,8万个秀才,这个秀才的数字基本上和博士招生计划持平……

所以基本上博士的稀缺度等于秀才,离进士差的有点远,并且在含金量上,可能博士还比秀才差一点,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秀才——举人——进士 这个阶梯几乎是唯一的从寒门走向豪门的途径,秀才作为第一环节少有替代,但是现在博士显然不是唯一的途径,只能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的一条道路,是不是最有效的还非常有争议,所以业界会吸引走至少相当的一部分非常优秀的人才,直接导致博士的竞争并没有古代那么激烈。


古代的秀才日子还是比较保险的,识文断字,开私塾为生也不会饿死,实在不行到街上去给人写字,代写书信,也能过下去,尽管单靠一个秀才学历大富大贵很少,但是说要穷困潦倒也不多。基本上也和现在的博士比较接近。


但是秀才一般不会说:『我都考上秀才了,我发现未来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处寒门,我该怎么办』,秀才一般是会有点『圣人门徒』的清高(这点和博士也比较像)和见官不跪的特权,但是不会把自己和豪门联系起来。即便是在明清,也只有到了举人这一级才勉强可能会有这个觉悟,自己的孩子可能以后会继承家业当乡绅——当然,要是有人说汉朝的秀才那就抬杠了,汉朝举荐制下,秀才金贵无比:州举秀才,郡举孝廉,一般一个州,一个郡就一两个名额,比后来的进士都值钱多了。只有科举制实行之后,才有点比较的意义。


泼了冷水,接下来说点高兴的事情,虽然稀缺度类似,话说当今博士的待遇可比秀才好多了,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要从政,正科级待遇是有的,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给到副处级。在高级机关(中央部委,省厅)干几年之后,可以外放到地方挂职当副县长,副处长——也就是县丞,县尉之流。

这几乎是宋朝四甲进士和清朝同进士出身的待遇。但是在当代,只要博士毕业就可以享受了,虽然是托了当今世界多元化上升通道的福,但是这么一来,是不是觉得博士的身份还挺有用处的?加之在基层的博士学位的县令县丞目前还不多,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博士学位还是有优势的。博士毕业从政之后,大概能有三十年宦海沉浮到退休,咱们就不提宣麻拜相或者执掌封疆这种高难度的事情了,就说如果退休前能够干到比自己的起点高两级的实权副厅,就已经是响当当的道台,臬台或者同知了,正规的高级干部,豪门不豪门不好讲,但是肯定不会觉得自己寒门了吧?当然越往高处走,学位这种证书式的东西能起的作用越小,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


从古至今,会读书,读到底都只是提供了一个从寒门到豪门转变的可能性。不同的是,在古代,这是不多的可能性之一,在现代,是很多的可能性之一。所以读完博士发现依然是寒门,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么?事情从来都是在人为,从来没有一个考试或者证书是拿到了,考过了就让人自动变身的,秀才不能,举人不能,进士也不能,当今的博士也一样。


user avatar   fishofla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在说我抖机灵,我再解释一下吧,我觉得我没有抖机灵。题主的问题无非是,下一代可能难以实现阶级跨越,很焦虑,怎么办;我的答案概括一下就是,题主你想多了,不往下掉就不错了。所以我的回答是切题的,我认为也是符合现实的(知乎上的诸位中产,有多少真的那么有信心觉得自己的下一代就一定还能保持中产的位置?又有多少自信爆棚觉得下一代可以跨入资产阶级或者权贵,哪怕是比较小的权贵的行列?),尽管并不是题主想听到的。觉得我在抖机灵的,可能需要多做一点语文阅读理解题……

——————————————————————————

你确定你未来的孩子真的能身处寒门?

解释一下,从原意上来讲,寒门是一个和士族对立的词,所谓“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比如我们知道陶渊明出身寒门,但陶渊明的祖父陶侃可是当过荆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太尉、大司马的高官(大司马为死后追赠)。但陶家祖上没有代代相传的世家,陶侃之后也没有形成家族势力,所以陶渊明照样是寒门,被占据主流的士族看不起,官场上处处碰壁。

那谁是士族?最顶级的当然就是王、谢、庾、桓四家了。如果你查一下这几家的身世,几乎个个都能追溯到好几代甚至更久之前,至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世代相传的大家族,世代都有为官的,并且诗书传世(当时没有印刷术,一般人很难读得起书,学问基本都是家传的)。刘裕建立南朝宋之后,为了遏制士族势力,重要的职位往往任用寒门,但这些职位通常权重却位低,而士族依然占据着清闲不管事的高官位子。

所以魏晋时期,寒门其实指的是官场上的暴发户,家境就算贫寒也是个中小地主;士族是世代相传,凭血缘就可以身居高位的贵族。像刘裕,有人说他是寒门出身,有人说是次等士族,可见想当寒门并不容易。

那没有钱没有官位的普通老百姓叫啥呢?白丁。

当然,白丁又指没文化的人,在那个年代没点财富和家族势力也很难有文化。至于现代嘛,清北毕业的不也常被说成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底层么。

所以不要多想了,你未来的孩子也就是努努力不要沦为白丁的水平,能成为寒门真心很不错了。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碗老鸡汤:社会地位明明是几代人的接力赛,你非要想像成靠一次高考或是一段求学生涯就能决定的百米冲刺。

你的父母是普通的市民农民家庭,家庭对你的成才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你现在是博士,你孩子将来成才,你就可以给他提供很多帮助,他就可以再向前一步。以此类推,过上几代人,你是……寒门里比较靠上的精英阶层了。至于当统治阶层,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今,基础教育正在不断的劣化,变成安慰剂。双职工育儿的成本不断增加,不少家庭甚至只得选择宗教背景的托管班。下一代的寒门子弟成才的机会更加渺茫,你是博士,你最懂念书和考试,这就是你子女的最大优势。

掌握成才的方法比掌握现实的资源更实惠,这有一个例子:

山东泰安1·4袭警事件_百度百科

两个悍匪,是离休后住干休所的老干部的后代,所以掌握着丰富的枪械知识和军事知识,自制了火器,犯下大案。在知乎一些没见识的小市民的想像里,这是X二代的出身啊?成天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怎么就落草了?其实,这种猛烈的阶层滑落在干休所里很常见。老革命从草根到高干虽然是用命换来的,但是他们一步登天,对社会的运转和规律往往缺少认识。干休所家庭经常可以看到不重视子女教育的情况,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干休所子弟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经常表现出草率和愚蠢。所以,很多X二代最多是在有父荫的时候没插队下乡,进了供销社、物资公司、百货大楼这种当时看着很优越的单位,然后温水煮青蛙不思进取的过上几十年,在老子早就失去影响力的时候成了下岗工人。很多革干子弟就是这样一代人从人人羡慕的大院子弟回到了社会的中下层,会学父辈持枪造反并不奇怪,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看完极端案例再看你。你一个博士,在帮助子女成长方面比社会其他成员都有优势,将来你的子女可以更省力的取得你的成就甚至超越你,这个优势世代相传,渐渐的你的后代在社会中的位置就好看了。你现在辛苦的成为了寒门子弟中最有知识优势的一批,将来你的子弟还会比同阶层的其他后代更有优势。记住你跑的几代人的接力赛,不是百米冲刺,切不可早早掉以轻心。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读博士了,应该具备一些显而易见的社会学常识:

  • 1 用财富绝对值衡量的话,阶级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人上去就得有人下来。
  • 2 工业社会的大多数人是无产阶级,而且一直是无产阶级。
  • 3 过去几十年的阶层大幅交换(注意是交换)是一个反常现象,逐渐消失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
  • 4 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靠技术和运气吃饭,这两点都不是可以传给子孙的资本。

知道以上常识未必能提升你的人生硬件,但可以让你少一些无谓的抱怨,过的平和一点。

进一步说,既然大多数人一直是无产阶级,那么唯一的终极解决方案就是让社会无产阶级化,一方面消灭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阶层跃升幻想,另一方面让所有无产阶级过的更幸福,更安宁。虽然历史上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但不应否定这些尝试留下的宝贵经验,更不能否定天下大同的普世价值追求。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小资产阶级的痛苦和狂妄都不应该是唯一的活力来源,毕竟我们是能够理性合作的生物。

相关回答:

为什么知乎上多了之后,无法在有钱人面前做到不卑不亢?如何克服?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有些人认为计算机专业是「拿命换钱」?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zhou-mi-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下面一老哥的一回答,笑死我了~

:离设备越远收入越高

然后就直接给我整懵逼了,又经历一系列的心里活动,搞笑→自我怀疑→困惑→深思→豁然开朗→云淡风轻。

仔细一想,事实好像不谋而合~

该死,作为一个老油条的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呢!

大boos:喂! 老班吗? 公司网络出问题了 赶紧过来瞅瞅 别耽误大家加班
我:好勒~ 马上到

月中您好,您的长沙银行卡到账4853元,请注意查收~ (双眼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ps:以上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凑巧...

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我的第一篇回答,对于网工的职位和相关技术的天花板有详细讲解!




  

相关话题

  你有哪些强行聊天的经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中究竟缺少了什么?中国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还需要哪些核心条件? 
  清华北大博士为何选择从事高中教育工作? 
  本轮沈阳疫情,为何刘大爷没像当初尹老太一样被千夫所指? 
  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再申请香港的研究生把握大吗? 
  你有哪些自以为聪明,但其实愚蠢透顶的操作? 
  如果你遇见了外星人,你会问他一个什么问题? 
  经常戴隐形和近视激光手术,哪一个更伤害眼睛? 
  写论文的时候,使用 Proposition, Lemma 或 Theorem 有什么区别?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及中国人民有哪些地方表现得“反应过度”了? 

前一个讨论
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不学中文是什么心理?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分析“目前只有两个病人醒了”和“目前只醒了两个病人”这两句汉语的语义区别?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