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答主没明白题目的意思。我解释一下,也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这样说吧,楼主所说的20-50万是一个范围,从我身边的朋友和当初招聘的员工情况来看,大部分在20W左右,至少占了70%,30万左右的20%,能上50万的寥寥可数,不到1%。大多数是码农,产品经理,BD商务。相信这是北京互联网公司普通至中层员工的主流薪资,也是大多数人的薪资标准。当然,有牛逼的人,但毕竟是少数,也不在这里的讨论范围。
按北京大多数IT公司的13薪的标准,20W的年薪,实际月薪也就15000左右,缴完各种社保公积金3330,基本上拿到手的只有11670。一般女性收入差得多,两口子能到手2W/月就算相当不错了。一年净收入顶多25W。
这个收入,如果纯粹在北京过日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算不上过得好,但至少过得还不错。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孩子,以我身边的情况举个例:
我家附近的公立幼儿园,每月900元,而旁边稍稍过得去的私立幼儿园,基本没有低于5000/月的,一年就是6W。可能有人会说了,为什么不上公立的啊?那我就告诉你吧,公立幼儿园除了要在对口小区有房子,还有要户口,不光要有户口,还要相应的某区某乡的户口。看到这个,基本上95%以上的北漂就只能选择上私立了。
再说说小学,没有孩子的人,基本是不会知道北京的幼升小有多惨烈。从网上查,市教委公开的外地学童在北京借读规定是5证,但是5证可以衍生出近20多证。
对 了,这些证准备齐了,没有北京户口,你小学也未必能在北京借读。北京的几个区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比如有的区会要求夫妻双方工作生活都在这个区内,有的会要求夫妻双方的社保缴在这个区内,有的会要求社保必须在本区缴纳一年以上,有的会要求暂住证必须提前半年以上办理,还有的会告诉你,开的证明格式不对,重新回老家开。呵呵,在北京有多少人是住在一个区,上班也在同一个区的?往上投诉?没用!而且市教委是默认这种要求的。
没办法上公立的怎么办?上私立?直接百度了一下,相对中等偏上的私立学校。基本上一年的学费在12-24W/年。你有这个实力么?上差点的,我有同事的孩子就在里面上,一年2W,算很一般般了。。。
好吧,你牛逼,你进了公立。但即便你在北京上完小学,上完初中,到了高中,基本没有学校会愿意收你。为什么?因为你没办法在北京参加高考,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因此,除了继续交钱让学校收你,你就只能回家念高中!
即便读完高中,依然解决不了问题。目前北京非京籍子女所谓的高考只能在北京考高职院校。说白了,要想考个普通大学,你还必须回原籍考去。但考得怎样就不好说了,北京的教育方式讲究素质教育,能力是强,但分数的确不强。回去同一群只看分数不看其它的学霸竞争大学名额,你凭什么?
教育还只是一方面,再说说北京的空气。说多了就麻木了。咱们这一代人习惯了无所谓。有心人可以去北京的儿童医院或其它医院看看,小孩子看病的占大多数,而这里面治疗感冒咳嗽呼吸道疾病的至少占了90%。我身边曾经有不只一个北漂的朋友尝试过,让孩子回家呆一段时间,回去咳嗽马上就好了。回北京,咳嗽又重新复发。。。看一次病多少钱?北京好点的专家大夫挂次号都至少是50-100,买点药至少是5,600.如果做点其它,其它不会少于1000,一个孩子生病一两个月不好是常事,一周去医院一次。所以在看病这块基本一个月就要干掉5000以上。随便生个病干掉几千上万是常事!不要觉得匪夷所思,没孩子时我也觉得有这么破费吗?但有了孩子发现真TM就有这么破费!!!别告诉我可以报销,北京规定,非京籍是享受不了北京的“一老一小”保险,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
如果在北京租房,4环内的2居基本得5000-6000吧。一年算上水电其它一起不到10W。算了,不细说了,相对于孩子来说,这都是小钱。有人说为毛不合租?哥又笑了。。。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儿不知道养儿费。除了万不得已,有几个家长会带着孩子跟人合租?不说其它,单一个安全问题,一个卫生问题,就可以让你省的钱全部交给医院!
说白了,在北京,家庭25W的年净收入,除去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两个人一年能存十万,就已经算是牛逼中的战斗机了!!!
这实力,还敢在北京买房么?当然,有胆肥的。。。现在北京北五环边上8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一 家三口,要求不为过吧?),价格不用我说了,各位都可以查查,300W左右应该是普遍市场均价。即使按这个价格来算,首付30%+税费,准备100W不为过吧?10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我上面说的,两口子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十年能够交得起首付。注意:这个十年,还是指你从刚毕业到现在,收入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事实上不可能,因为大多数人这个年代的人刚毕业的时候也就能够拿到2,3000块,能拿到这个水平基本上是工作五年以后。另外,你要一开始就遇到你的另一半,两个人一起挣钱。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这个时间会继续延长。所以如果现在不靠家里,不靠父母,不靠干爹,纯粹靠自己快速在北京买房,有是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在京买房的普通北漂,基本都是自己前几年没压力的时候小存了一点,然后结婚时让双方父母赞助大部分,然后自己供月供!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北京不好。相反,北京是一个给大家带来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地方。值得大家共同感谢与珍惜。但如同那些80后的朋友们,他们还没毕业就遇上非典,别说找工作,出门都成了难事。毕业后又遇到一个房价飞涨的时代,工作时朝9晚6甚至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其它大多数时间消耗在地铁公交上。有的人成功了,但大多数人是平凡人,普通人,不可能奢求每一个人都是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周鸿袆。但这样一个人群,依然要生存,要生活,要养家活口,要教育培养下一代。同时,在北京拼搏的这十余年,大多数IT人因为职业和工作的原因落下一些身体上的毛病。。。颈椎病,脂肪肝,心脏病,抑郁症,失眠。持续在北京呆下去,事业当然短时间是有保障的,但是生活如何保障?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又如何保障?父母老人在家翘首以盼,生你养你二十年,你算算一年回去一次,到死还能见你多少次?事业是一个人生命的全部吗?更何况,IT行业,40岁后的大叔你还期望有人要你写代码吗?做产品吗?有些人说,转做管理!我就呵呵了,95%的人都是普通人,更何况80后本来就赶上一个生育高峰,都做管理,管理谁去?
我也有些朋友选择了一些二三线城市,比如成都,比如大理,比如南京,比如重庆,比如青岛。在大理的朋友算做得好的,开了一家酒店,至今做得风生水起,但盈亏如何,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青岛的朋友开了一家杂货铺,本来喜欢淘东西的她把一间杂货铺+咖啡厅做得有声有色;在南京的朋友也开始在自己创业做影楼,他自己都说,没挣什么钱,但离家人近,压力小点,充实。在成都的创业的多些,大多自己做开发,做游戏,做APP,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也就挣个稀饭钱。在重庆的朋友自己开了一家瑜伽店,依然在每月亏损中。。。
其实,我要说的是,对于大多数IT人来说,一线城市产业集群的优势是其它城市短时间无法比拟也无法实现的。如果有梦想,有能力,年轻的时候出来打拼打拼奋斗奋斗。当你年过30,膝下有子,父母已然老迈多病时,如果此时还不能在北京拿到户口,未能成为企业高管,不能持续获得高薪,缺少明显的机会,不能为下一代打好良好的物质经济和人脉基础的时候。对于大多数普通的80后来说,理智的选择依然是回去。回到自己老家,回到父母身边,回到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回到父母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去。同自己的乡亲朋友同学一起,用自己在大城市打工挣下的资金基础,用自己在一线城市获得的思维模式和成功经验,再加上父母亲人遗留下来的一些人脉基础。做点你自己喜欢而有成就感的“小事”,挣点小钱,过点小日子,照顾好父母和孩子。即便,那个地方相对于北上广依然贫瘠;即使,那个地方的很多习惯你开始不堪;甚至,你的收入只是之前的一个零头。但是,相对于父母子女家庭,事业上的成功真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你能从一个小城市习惯大城市,而就不能从大城市习惯小城市呢?说白了还是精英思维在作祟!但你离开了北京,北京不会少你一个“精英”,但父母身边会多你这样一个儿子,子女身边也会多这样一个父亲!
另外,回复一下下面某个答主的回贴。对于一些一线城市的本地人(俗称土著)来说,压力其实要小得多。而这些北漂的压力,即使说出来,本地人实际上也很难感觉得到。他们从小生活在这个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的压力对他们来说其实根本无法理解,即使了解一点,程度也要比北漂们弱得多。但就是这些无形的鸿沟,让一般的普通人难以逾越。本地人能收入20W以上,的确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生活。因为他们在教育,住房,生活养老等各方面的成本都比北漂们要少得多。我身边的北京土著朋友,相较于北漂们,大多数收入要略低。其实跟能力和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也没有其它意思。我的感觉是一种长期在制度保护下的惯性,让大多数本地人失去了菱角和冲动。面对同样的机会,本地人能够付出的远远比不上那些住过地下室,查过暂住证,拿青春和生命在奔跑的北漂们。中国的户口制度,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保护制度。之前是保护城里人,现在是保护大城市里的人和拥有土地的农民。制度难题,短期无解!
其实说白了,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当你在毕业后一无所有的时候,你的主要目标是工作和事业,你就应该选择北京这类大城市去打拼奋斗;当你有家有室,成为一家之主,担负老小责任时,主要人生目标就是生活和家庭。如果两类目标能够同时满足,那是皆大欢喜。如果只能满足一个,那么就选择最主要和你心底最愿意的那个。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选择,鱼与熊掌,能兼得者少之又少!
最后,做个广告:本人投100W人民币以内天使,也寻觅有理想有原则的北漂合伙人,有兴趣有项目的同学请私信!
2014-11-16补充:
其实没有想过这个贴能够这么火,短时间关注的人都已经3000多了,回贴也远远超过我的想像。说明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也有一些朋友提出了质疑,我尽量回复。但有些抬杠性质的,我就不一一作答了。提醒一下:
1.没在北京呆过一年以上的请慎喷!区域不一样,即使上海广州深圳跟北京的区别都很大。拿其它城市的眼光来看待北京,无论户口问题还是生活问题,其实没有价值;
2.没有小孩没当父母的请慎喷!有孩子跟没有孩子完全是两种心态和两种思维模式。说出来也无法理解,我之前年轻的时候也理解不了,有孩子了自然就理解了;
3.北京土著慎喷!别跟我说什么漂二代也是漂。有些东西,土著是理解不了也不可能体会得到的。而且部分土著有抬杠乱侃的习惯,一叶障目却觉得自己是在居高临下,自我感觉良好。说的东西也让人贻笑大方,对问题讨论没有意义!
4.纠结于文章内的什么看病的挂号费,买房的位置等问题的请慎喷。我说的都是普遍现象,有特殊情况,那是少数!看病每个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大夫不同,价格不同,挂号的难度也不同。有孩子的都会尽量选择好点的医院,而好点的医院基本是紧缺资源。如果普通号能挂上,社区医院能治好病,北京各大医院的黄牛也不会如此泛滥,某些医院的专家号特需号也不会漫天要价。这是现状,也是某些部门无能的表现,如何辩解也无用。另外楼下有回贴说在中关村上班可以去燕郊南五环买房等的,然后不在燕效买房就是想在中南海住,这类脑残言论我以后直接无视;
5.那些动不动就说买房很简单,不就是自己存一点,然后拿父母钱出来做首付的人,请慎喷。因为这种人我真心瞧不上。父母辛苦一辈子,存的养老钱还要给你交首付?这种价值观我理解不了!
最后,我希望各位把重点放在这个题目的关键问题上,也就是未来如何?我的回复前半部分是说问题,后半部分是说未来如何操作,操作正确与否,见仁见智。但说的问题是现实的,某些人非要掩饰得多么完美也没意义,不然不会有如此多的人来讨论这种题目!关键是未来如何走?OK?
再次补充:
刚看到一个兄弟的回贴,短小精悍,却又一针见血!是为数不多能够理解本贴的回复。
------------------------------------------------------
原文:
除了极少数的个别人
——你们没有未来
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廉价,更年轻,更高效的劳动力
把你们从自己曾经熟悉的地方,彻底赶出去。
这个答案虽然冷酷,但是却是事实
---------------------------------------------------------
根据题主描述的情况,一句话:没有出路。
为什么呢?不只是房价,不只是户口,不只是异地高考。
还包括很多,比如问题描述里一开始就提到的:
家里的父母双亲逐渐年迈需要照顾,而我们却在千里之外。接到北京,一是北京的气候和交际老人不习惯,没有道理让老人到了落叶归根的年纪还要陪你在外打拼。二是医保还没有做到异地就医灵活报销。再加上雾霾和堵车以及每天投胎一样的挤地铁,北京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
这段话等于是说:我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又不愿把父母接过来,又想在父母膝前尽孝。
这个矛盾存不存在解决方案呢?——在人类掌握瞬间移动技术之前,不存在。
别的几个问题也都可以类推,是同一个句式:
我的现状是A,而我的心愿是B,我觉得没法实现B,我的出路在哪?
抛开情绪化的牢骚不谈,目前大家讨论的方向是:是否有可能让那些B被实现?得到的结论大抵是:在北京几乎不可能,在别的地方也许有可能。这部分我觉得已经论证得很充分了。
我只是想补充一点对这种句式本身的看法。
这个句式背后隐藏了一个前提:我这样的情况应该有一条出路(最好就在北京)。
这个前提,首先我不得不说,它是错误的。一个普通人要想运筹帷幄,提前看到未来的出路,除非他生活在一个极其稳定的,几乎一成不变的年代。人们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没有变革,没有挑战,当然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几十年前,个人服从国家安排,服从组织分配,那个年代差不多就是这样,可以一眼望穿自己的人生去向。组织会帮你安排好一切:吃食堂,住宿舍,孩子在大院里从小玩到大,上子弟学校,学习不用太拼,长大反正是接父母的班。生于斯,老于斯,说来也是很美好。但这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留下我的祖父母这一代人,迷惘而失落。几年前我还在为房子发愁的时候,我姥姥就觉得很费解:「你都考上北大了,这么优秀的人才,国家为什么不管你?」
我向她解释:国家不会操心我的事了,我的出路在哪,谁都不知道,国家它老人家也不知道。
国家恐怕连它自己的出路在哪都不知道。变化太快了。干脆说,已经不存在一条所谓出路了。
——再说一句题外话,被大家吐槽最多的户籍管束,正是那个「能看到出路」的年代的产物。
那时候,大多数普通人根本连「去北漂」这个选项都没有。
再说回「应该有一条出路」这个想法。刚刚说了它是错的,现在说,它并且是有害的。
这样的想法,等于说我们希望把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转化为一条确定的途径。就算是HARD模式,总应该存在通关的策略吧!——这种想法,说难听点是逆天而行,是狂妄的。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这些刍狗却说:「天地应该给我们留一条出路!」凭什么?我们以为自己是谁?难道就因为我们「帝都北漂80后」人又多,又可怜,又很努力,命运就应该暗搓搓地为我们埋伏一条通道(最好在北京),让我们又能买得起房,又能从事对口的职业,生活质量还不低,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并且让父母就像生活在老家一样习惯),医保报销,小孩接受高质量教育,高考分数线还比别的省份低?——这就是狂妄。这跟我姥姥说的「国家为什么不管你?」没什么本质区别。
这样想的人,既不笨,也不懒。他们有的是才华,大多数也愿意拼搏努力(真的,你告诉我有这条路,你让我怎么拼命都行)。但他们的问题在于,不愿意直面现实。必须依靠一个幻想中的,带有确定性的,完美的未来,才足以支撑他们奋斗下去。从心理感受上讲,这样当然会安全很多。但这种安全感是虚妄的,是饮鸩止渴,一旦得不到这种虚幻的保障,就感觉现实寸步难行。
对未来的期盼,人人都有。但是历朝历代,不会有人相信「我盼望的,就一定能实现」。唯独今天这个时代,也许是有太多人致力于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了:学习、沟通、恋爱、生子、教养、职场、创业……都搞出一套一套的教程、方案、成功案例,连出门吃个饭都有按口碑排序,旅个游都能搜出最佳线路,跟朋友见个面都要打开手机记入日程,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全面围攻下(加上技术的不断升级),人生好像已经变成了电脑上的思维导图,一个可以拼装拆解的模型。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可以为我的未来找到一个最佳解决方案」。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幻觉。
沉浸于这种想法的人,一路顺风顺水还好,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干脆像题主一样,发现模型中怎么也找不到出路,就很可能一蹶不振。他们不会直面现实:「我在荆棘丛生的地方四处摸索,我需要接受这就是我此刻的人生」,而是会选择逃避,逃避的方式就是去寻找更好的模型:「应该有一条给我这样的人的出路吧?」如果他们实在找不到这样的出口,就只能自责:「当初脑子进水了,怎么会选择这个专业?」或者「都是因为我过去不够努力」。然后被负能量裹挟,然后自暴自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就算未来变得更好了,不如意恐怕还是十之八九。从古至今,有谁敢说把事业、住房、子女教育、父母养老都解决得十全十美呢?不是这里有遗憾,就是那里有牺牲,这就是人生常态。在北京要遭遇种种限制;回到二三线城市又觉得池子小不甘心;出国移民,离父母更远,把父母接过去语言文化还不通。能怎么办呢?生活不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吗,活着呗。
回到问题上来:帝都80后北漂的未来在哪里?我的回答是:站在今天是看不见的,也不必看;过五十年再回头,自然就能看到。也许这一代人其实是时代的宠儿,也许这一代人成为了时代的炮灰,也许这一代人挽起袖子改变了这个时代。都有可能。但站在今天不宜多想,多想无益。
看不到未来在哪,但还能坚持向前走,沿途偶尔还能乐呵乐呵。能做到这样的,了不起。
看不到未来在哪,但还能坚持向前走。能做到这样的,也是正常人。
看不到未来在哪,就没法向前走,亟需看到一条出路……这样,就是被幻想毒害的一代人。
借用弗洛姆的说法,安全和自由不可兼得。你想要生活得更自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不安。
世界上本没有路,你走过去了,它就是你的路。
你觉得难是因为你姿势水平太低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