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应不应该为了去美国留学而和愿意资助我的人发生性关系? 第1页

  

user avatar   sunny-sun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seriously????


朋友你是认真的吗??


3000¥/晚,头个晚上给你20W,预定你半年。


ok别的不说!行,你也乐意,你确定在这半年之后这个成功商业人士不会干出点啥丧尽天良的事情??


疾病、意外怀孕、社会舆论、再被搞出点视频和照片啥的,被家里人知道、父母抬不起头!你在学校里名声也不好等等等等的一切负面影响都会接踵而至!他的人品你如何保证!?


伴随的唯一利益就是你有钱了!但是你得到的金钱并不能伴随你一生让你心安理得。你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要怎么给将来的另一半交代你曾经的过往?如果给孩子承认你曾经的这一段经历,


如果你本身比较open你也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其次你是个985高校,这在国内来说本来就算一级学府了,你的起点已经比别人高了!读研究生并不是只有毕了业立马要读!你要是真有心,好好学习,毕业之后进一家不错的企业,努力工作,不说5年,就3年,你攒点钱照样可以选择继续进修研究生去国外读,等学成归来,你比纯本硕连读的人level又高了一截,因为你有工作经验,然后又是个硕士!


我是个猎头,给你说这样的话我一点都不虚!


但是你单纯为了读个硕士,家里负担不起,就打算去出卖身体的话我觉得你怕不是个金融专业学生吧!这笔帐都算不来??


最后!在回答里那些个认真计算收益成本的!


我XXXXXXX!!你的女儿老婆将来要是有这么一个经历一个过往,你啥感觉!


我就不信了,知乎上全是成功商人!全是身价几百上千万的,还来认真给分析收益!!


一个小姑娘!有多少青春需要往这种所谓的“成功商人”的胯下送?


他MIAO的有病么?


如果你真的打算走这条路,其实意味着,你将来是没有路的!


去美国读研上学的人不是每个人家里都很中产的,也有很努力的无产阶级!通过自己的努力边读书,边工作给自己镀真正的金!


你的这种做法没价值,更不保值!


你有这种想法!其实就是不想努力!



————————————————————————————————

答完这道题有小半天的时间了;说实话,看到大家的一些评论,有人说我三观正,怼的漂亮,也有人不认同我的看法,说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装圣母。


我都接受,真的。这也是我匿名的初衷,很多小可爱想关注我,都被我回绝了,不是我假清高或者怎么样,而是我真的怕,打从心底里的害怕,在知乎上,我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人,没有多高多高的学历加持,更没有几十上百万的年薪傍身。我害怕我取消了匿名就遭来很多很多人的网络或者语言攻击,我大概也是很懦弱的那一群人,因为我深刻的知道,在互联网这个平台,说话是可以不用负责任的,到时候不见得有多少人会站出来保护我。


这个题目到现在为止有579个回答,底下有些回答实名开始抨击我的这个匿名回答,我没有明确指责那个做程序的那位大v的回答,我也不知道这么说的那位朋友是如何看出来的,而那位大v也说了,匿名回答他懒得看,我确实很庆幸少了一个抨击我的人。


我接触的金融圈子的人不多,我也不知道知友所说的金融圈、陆家口是个什么梗,或者有多乱,但是我答题的时候心里想的一个念头,就是如果这个女孩是我的朋友、我的家人、或者我的同学,我不愿意她遭受这种非议,真的不愿意。你们说我重感情也好,说我很圣母也罢,总之做善良的人不吃亏吧。


还有,我本科的专业也会接触到一些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吧,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去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或者文化差异,彼此的对比什么什么的,大家说的sugar daddy,在国内来说我觉得不是很可取的办法,有些差异就是没有办法做到同化,国情在这里摆着,包括中美的一些性文化差异、消费观念差异、与人相处之间的差异甚至是语言差异,我都觉得是有对立性的,基数不一样,结果必然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回答这么多赞,这是我第一个这么多赞的回答,即使评论里很多朋友都说我说的对,说得好,三观正,但是看到有些话,真的真的真的心尖尖都在疼,甚至有点委屈。所有才有知友评论“那一刻你在发光”这句话可以让我很感动。


如果我真的“指责”了那些“认真计算收益成本”的答主,我想说一声“对不起”


我接受差异,但是我更认同当下的我自己。





我可真是个底层废狗… 呵呵


我接受的差异不代表可以人身攻击,我会还击!


be adult,okay??!!


——————————————————————————————————

溜了一圈其他的回答,我觉得有个小哥哥的回答写的很好,看回答应该就是在纽约读了金融之后做金融这块的工作(摩根大通)。在金融专业的学习和工作这方面小哥哥怕是很有发言权了,鹅且我觉得说的很理性。


大家可以看一下,取得小哥哥同意,我在这里艾特他~ @高盛仁

回答的传送门:





我还非得把你这个XX玩意儿贴出来了。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其实挺恶心的。

我读小学的时候,有次去游戏厅玩,一个高中生送了我十来个游戏币,我差点就感动得就简直要当场煽呼“大哥我跟你混了”。其实他也就是要回家了,游戏币不值钱也就随手送人了。

人对钱的感知是分阶段的。高中生一个月能摸到的钱,大概一两百。大学生是一两千,工作的人是一两万。这事恶心的地方不在他想包养你,而在他在欺负你学生没见识。一个工作了的人,靠着自己的经验碾压你对钱和机会的认知,利用着你的涉世未深来占有你的身体。

妹子你想像一下:一个男同学,找到一个小学女生,说妹妹你陪我睡半年,我每次给你20块,我可以先预付500让你安心。

你会觉得恶心不?这就是我的感觉。

三年,五年之后,你总会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20w不少,但也谈不上多,而实习机会也不如你现在想的那样难得。


PS:

20块那个例子是有原型的,在农村出过留守儿童的案子。新闻链接:


user avatar   gao-sheng-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美国留学了五年,读了金融本科,在前30的学校读了金融硕士,现在在纽约的一家世界顶级投行工作,我想我很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答案很简单,不要,因为不划算。

既然朋友你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就应该理解投资与回报这个金融领域里面无处不在的概念。按照你所描述的,你付出的是自己的独立人格,收获的是50万左右的人民币,和一个参与一件高投入,高风险,成功率低的项目的机会,无论怎么看,都是亏。


首先,独立人格,比你想象的要重要,对你今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美国留学之后的发展,非常的重要,能够让你在人生关键的节点,做正确的事情。来美国读金融硕士,50万真的是起步价,有知名度,能被业界认可,普通人有希望申请得到的学校(非常春藤或哥大这样喜欢招收中国人的常春藤),基本都在纽约,这就意味着,你每年要承担7-9万美元左右的学费(无奖学金的情况下,我当年读书时候的价格),每个月1500美元左右的房租(合租,新泽西,或者曼哈顿旧房子),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花费,到了美国之后你会发现,50万,真的只够勉强支撑一年。

相反,你会发现你周围同学里面,有很多不用伸手,就什么都有的人,有国内一线大行的行长的孩子,直接安排孩子去香港的外资投行实习工作,有开着马丁,保时捷,自己住在曼哈顿中城豪华公寓,一个月停车费就比你房租还高的同学,有长相气质远不如你,却在合适的时间邂逅了合适的外国老大爷,然后事业生活迅速开挂的女同学。

而你,需要独立人格,和超然的心态,才能够坚持自我,坦然的活在这个环境中。设想一下,你付出了自己的身体,才得到了并不多的金钱,辛苦的准备着考试,工作,盘算着自己的五十万什么时候花完,而你周围的同学,却一个个要什么有什么,连一你一半的一半都没有付出,你会是什么心态?面对诱惑的时候,会不会不动心?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而一个人在自己是某个群体中最弱的弱者的时候,往往会心态失衡,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既然可以拿身体换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那为什么不继续用身体换工作,换金钱,换事业呢? 反正身体是可以拿来出来换东西的。这样的人我见过很多,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面对自己的父母,亲人,另一半的,也许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在乎这些,但我不希望你成为其中的一个。

请记住,永远不要为了自己目前消费不起的东西,而做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事情。你在国内的985学校,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努力,去了投行,券商,50万真的不难挣。

其次,美国金融硕士的含金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无论是留美,还是回国。这个问题所有的高赞回答都没人提到,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就来稍微说两句。国内的投行券商招人什么要求我不知道,但是美国的投行,真正意义上的front office工作(IBD,Capital Market, Sales&Trading, Equity research 等), 基本上只从那几所target school招人。而真正的牛校,开设金融硕士项目的并不多,所以,你申请到的,很可能是一所因为科学,理工,医学等其他学科强大,而综合排名靠前,光鲜亮丽,但是实在业界没什么认知度的学校。


而且,金融硕士的东西,真的不难。 他不是金融工程这样需要强大数理背景的专业,也不能带你进入quant research,strats这种需要数理背景的岗位, 实用性并不强,如果你能考过CFA2级,那么知识层面来说金融硕士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既然大家都知道知识层面上金融硕士提供的很有限,招聘的时候看学校论资排辈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如果您没能够直接进入藤校,或者NYU Stern这样的target school, 那么除非你个人特别优秀,否则找工作的路真的会非常非常崎岖。不要说front office的工作,如果你在非target school毕业,手上没有一两个金光闪闪的实习,或者有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机灵, 那么,一份Compliance, Reporting,或者Operation这种脱离了市场的后台工作,也许都要几经周折才能拿到。


我见过太多找我来networking的学弟学妹,踌躇满志的来找我聊天,说自己的志向是IB,是capital Market,是Equity Research,结果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毕业后连续几个月的实业后,要么选择了回国,要么接受了现实,进入了小公司,或者operation,compliance这种脱离了市场的中后台工作。


我的这些校友们,家境说不上优越,但应该是好过楼主的,他们在美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了业马上回国,父母一样可以给他们安排国内投行,券商的工作,五十万对他们来说,只是来美国开开眼的花销,对你呢? 如果你花光了出卖自己得到的五十万之后,发现憧憬多时的未来还不见模样,说好的飞黄腾达只不过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你能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这50万,只是一条迷宫的入场券, 如果连一张如场卷都拿的这么辛苦,这么费力,这游戏,您真的玩得下去吗?

最后,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看到有人为了入这行,不惜出卖身体,不由觉得有些哭笑不得,说实话,如果你真的喜欢金融,到了就算出卖自己也要进这行的程度,那你不需要出国,在国内拿出一样的努力,一样可以很成功。


如果你单纯只是为了改变阶级,往上爬,有安逸的生活, 那么卖身给挣钱来美国读金融硕士,是一条成功率极低的弯路。直接找个单纯多金感情经历空白的男人嫁了,一步到位,岂不更好?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肯定不合适。

这么想:如果是邓文迪,肯定不来知乎问。所以你不是邓文迪。


user avatar   yizhi-jiang-nan-yi-mo-lu-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大款包养女大学生,为其在北京高档小区买下价值八百万洋房但房产证上写自己名字,一辆mini 二奶车。每月提供一万元零花钱。
两年以后,大款玩腻了。收回房子和mini二奶车。房子转手卖了一千万,mini送给下一个上钩的。
大款算了算账,草,玩了两年女大学生,还挣了一百多万。
ps.这是有良心的了。郎教授呢?草榴上那些视频呢?你玩不过人家的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相关话题

  留学申请的材料一般需要准备什么? 
  听说在加拿大卑诗省[bc省]读硕士研究生如图专业毕业后就省提名,请问拿到枫叶卡的成功率有多少? 
  如何看待香港城市大学(CityU)发布改名意见调查?如果改名,推荐改成什么比较好呢? 
  真的有人种优势这东西么? 
  中国上哈佛剑桥的学生努力辛苦程度可否与高考考生相比? 
  如何跟国外大学的导师搞好关系? 
  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主要把钱花费到了哪里?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新年伊始的发布会上完全没有谈留学生入境问题,目前赴日留学入境的政策是怎样的,会变吗? 
  为什么讲英语的发达国家里几乎都没有免费或者廉价的高等教育?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少女遭亲友长期凌辱,在亲友入狱后,仍遭到其他亲友的威胁、骚扰,并被媒体曝光隐私信息”事件?
下一个讨论
医患关系一直恶化下去会怎样?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