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为什么不喜欢在乡下/老家过年?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女同学也都年过半百,无法一起玩了。


user avatar   tao-tie-39-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我超喜欢在乡下过年因为放炮没人管。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正好相反,喜欢在乡下过年,乡下过年才能找到真正的年味。

所谓年味,是一个一个的形式叠加而成的,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仪式感。在我们当地,过年对我们来说,除了吃团年饭外,最重要的是拜年走亲戚


过年期间偶尔跟同事微信聊天,问都在做什么,他们有的逛街,有的在家伺候孩子,有的旅游,我每天只有一个事情:走亲戚。他们说,哎呀,真好,每天走亲戚,吃好的。

实际上呢,情况同他们想的不一样。过年走亲戚在我们这里不是业余活动,不是开心的派对,而是强制任务,还是限时性的

过年之前跟外国朋友交代,我们要过春节了,这两周不上班。外国人总问,什么是春节?春天的节日吗?于是我们还得解释,我们用的是另一套的历法,靠月亮纪录日期,叫lunar calendar, 月圆之日就是15号,非常简单,也很容易辨出今天是几号。西方叫solar calendar,不看日历是不知道今天几号的。

春节,其实就是中国的过年。所以我很少跟外国人说春节,都是说Chinese new year。越南也过春节,他们的称呼是Lunar new year.

“年”这个字本义是一种怪兽,要吃人,于是人们到了这天搞活动,放鞭炮吓走它。第二天就去看看亲戚朋友,问候道“你好吗?”。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固定风俗,过年必须走亲戚拜年。

我们这里是山区,平时都有农活,交通又不方便,就靠过年这唯一的机会走动走动,每个亲戚必须走到,不去就意味着以后不是亲戚了。

进入现代社会了,又各自在外打工,平时见不着面,偶尔有人回家了,别人又不在家,只有过年这一个机会所有人都回家了,可以互相走动走动,很久没见的人基本都可以见到,往往也只有过年才能见一面。寒冬腊月,见到儿时同伴,或是多年邻居,都是很亲切的。

谁没有亲戚呢,七大姑八大姨,几十家,多的到百家。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村有家姓孙的,不怎么走亲戚。估计在马克思看来,他们已经不是人了。

具体走的顺序是按辈分和重要性来排列的,比较传统。正月初一去给爷爷奶奶姥姥舅舅家拜年,然后大伯大婶姑父姨父,表叔表婶。反正初一去的是最重要的,初二次之,初三再次之。去得晚了,亲戚心里就想,这说明我在他眼里不重要的。假如我初三才拎两瓶酒去给姥姥拜年,气量小的当场就得罪了,连人带酒一起给你扔出去,以后就不来往了。气量大的,心里也犯嘀咕。所以必须得抓紧时间,尽快全都走一遍。

我们旁边一个县不一样,初一不走亲戚,只在自家玩,初二才开始出门。


拜年如此重要,那么办年货就不是为了自己吃了,主要是为了招待客人

腊月里就开始杀猪,买羊肉,以前从没吃过的东西也弄出来给亲戚尝尝。

整箱的白酒往回搬,买鞭炮,买烟花,写对联,买菜,压饺子皮,炒陷。路上也到处都是人,有的背有的抗,有的开拖拉机,都带着年货。回家先把肉煮好了,能先加工的先加工了,然后翘首以待,就等过年。

正月初一天一亮,大路上到处都是走亲戚的人。带着礼品,抱着孩子,大人都累得气喘吁吁,孩子都冻得脸蛋通红,热闹非凡。

坐下聊聊天,去年种了几亩田,收成怎么样啊?亲戚也问,你多大了,结婚了吗,有女朋友吗, 怎么不找啊?得,话题打住,咱还能愉快的聊天吗?亲戚多了,放下礼品只能坐几分钟就得走,赶去下一家。

时间再赶得紧了,连坐都不坐,放下礼品就走。

男人走亲戚,主妇留在家招待客人。有时候客人都已经来了,男人还是得出去走亲戚,完成任务。每家都是这个情况,也见怪不怪了。

一个人走不过来,还得让孩子帮衬帮衬,分头行事。别人走亲戚,让孩子带着礼品也跟着。到了之后旁人还得介绍,这是谁家的孩子。然后再跟孩子介绍,这是你的谁谁谁,快叫人吶。虽然是去了个孩子,也算走到了。

尴尬的时候也有,一个大人带三四家的小孩走亲戚,帮忙抗礼品不说,到了后还不好看。也有人抱怨,他不重视我们,居然派个孩子来拜年。

穷人孩子早当家,说的不光是家务农活,还包括走亲戚。

既然要吃饭,就少不了喝酒。过年回家每顿饭都有人让喝酒,可惜我不喜欢喝白酒,什么味没有,还辣得喉咙生疼,既然要吃饭,就少不了喝酒。

过年回家每顿饭都有人让喝酒,可惜我不喜欢喝白酒,什么味没有,还辣得喉咙生疼,但不喝人家不高兴啊,还得喝;喝酒可以调节吃饭气氛,一大桌子人吃饭,却安安静静,感觉怪怪的,仿佛丧事一般,还得喝;老朋友老同学N年不见,不喝得吐天呕地显得交情不深,还得喝。

好在年轻体盛,胃里分泌消化酒精的酶比较多,大部分时间还顶得住。


喝酒是老传统了,小时候看大人划拳喝酒,规则很奇怪:赢了的人喝酒。便去问大人,大人说喝酒就是占便宜。我问:你不是想灌醉他吗,怎么是占便宜呢?大人说:你……你,你给老子滚出去!

后来清楚了,过去物质贫乏,过年一家才分得二两酒,如此稀缺的资源当然给赢家占有了。现在不一样了,根本不缺了,传统却保留下来了。

现在端杯就是想灌醉别人,没安什么好心,良心大大的坏!其实,中国很多老传统我们现在人想不明白,劝酒劝菜劝饭,到农村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现在想灌醉别人要讲策略,先是硬来,激将法,强迫法全用上,然后软磨,拉感情,谈交往。过程和搞销售差不多,所以业务做得好的人喝酒或者劝酒总是很厉害。 有的人正好相反,先是装做不能喝的样子,降低你的预期,等到酒酣之际突然给你个surprise,杀得措手不及。有的人喝了几杯就开始胡言乱语,开始要酒喝,想来是真醉了。


村里有个叫刘大国的(这名字就透着大气),还是前几年的事,一开始喝酒也是不喝,喝了两杯之后就满脸红光了,外套也脱了,说:“你服不服?服不服?不服再喝。”

于是再喝一杯,火气更旺了,高声道:“你服不服?刘邦就是我们本家,刘邦是谁? 刘邦就是汉人祖先,你们都是我刘家后人!”。

我吃了一吓,某自幼生在乡野,未曾见过世面,不想今日在咱这穷乡僻壤处居然遇到了皇亲国戚。我哪儿见过这个,吓得双膝一软,差点没跪下,失声道:“服了,服了,草民服了!”。


结果就喝醉了,在自家门口呕吐。

走亲戚不喝酒的时候也有,家里客人太多,妈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得留在家帮忙。搬椅子倒茶拿烟,走亲戚不喝酒的时候也有,家里客人太多,妈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得留在家帮忙。搬椅子倒茶拿烟,不停的斟酒劝酒,直到把客人都喝得东倒西歪,才觉得有点成就感。然后再收拾桌子椅子,撤盘子,擦桌子打扫卫生。

这时候想,还是走亲戚轻松点。


说到礼品,80年代是一包白糖,后来两包. 再早点的我没经历过,不太清楚。听说是糕点,用纸包着。村里到现在还流传当年谁走亲戚,路上饿了,就把礼品吃了,然后捡几块石头包在里面。90年代送玻璃瓶罐头。

一天走得多了,礼品都十几包,拿也拿不动,装在化肥袋里,用根扁担挑着。

过年到处喜气洋洋,吃饭喝酒,大路上随处可见喝醉睡在山坡上的人,旁边是摔碎的玻璃瓶罐头,也算是春节一景。

要是赶上正月初一是个雨雪天就更惨了,手提肩扛也得走,走亲戚是硬指标,风雨无阻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过年期间下雪的,更有气氛。

到了亲戚家,屋里生一大堆火烤,上面放一个熏得漆黑的水壶,里面的水早已烧得滚开,旁边墙上挂着一串同样熏得漆黑的腊肉.茶缸子就放在火盆旁边,坐在火旁,边聊天边不时往的往茶缸子里添点水。

现在流行送白酒,整箱的牛奶啤酒凉茶,现在要是没个汽车摩托车,连走亲戚都没法走。提三箱牛奶就够你喝一壶的了,根本提不动啊。

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同步发展,在我们这里交通工具和礼品齐头并进。今天把牛奶提到我家,我明天再把牛奶提到另一家,该亲戚再提给另一家,整个正月就这么来回倒腾。

到最后,走亲戚的任务完成了,这箱牛奶最后到底落在谁家不清楚。但这牛奶肯定是没法喝了,里面都起沫子了。


这当然有问题。当然也有明白人,就提议,咱们别送了行吗?全都不送,就吃顿饭也挺好。这么来回倒腾,提着累不说,还糟蹋了东西。

说得是挺有道理,也一直有人响应,可几十年来也没铺展开来。有人说给长辈拜年,送他点礼品是应该的,不求回送。有的说这是去过的标记,不然春节期间我去某家坐一坐,岂不也成了亲戚?有的说亲戚就是要经常来往,送东西才合理。别人办喜事,你要随个份子,你办喜事他又要随个份子回来,这样才亲切,咱们扯平了都不送,反而有问题。

理由很多,反正现在还是送。

腊月买年货,重头戏就是礼品。过年期间每天晚上在家盘点礼品,这是谁家送来的,他发财了?这么贵重。这是谁送来的,轻了点。这又是谁送来的,明天再换个人家送出去。

等过完年,就看着一堆礼品发愁:这玩意吃也不能吃了,扔了又可惜,都是花钱买来的,可怎么办呢?愁啊。


亲戚越走越多,小时候跟父母走亲戚,大姑大姨,跟着他家的孩子玩耍。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大姑大姨,带上自己的孩子去。再去父母的大姑大姨家走走,小一辈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已经不认识了。

再过几年,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大姑大姨,跟上面一代的亲戚就完全不认识了。再过几年,上一辈的大姑大姨去世了,把我们维系在一起的纽带也就没有了,就得丢掉。

每过些年,就得丢掉一批原来的亲戚,重新结交新的亲戚。偶尔再想走走小时候去的亲戚,去了也不认识了,就得放弃。千百年来,不停的认识新的人,丢掉旧人,风俗依旧。

偶尔走在路上,父母遥指一户人家说:你看那家,是我们什么什么亲戚,以前过年的时候还在来往呢,后来,谁谁谁去世了,慢慢就丢掉了。

想必当时丢的时候,也是经历了一番心理挣扎的。

过年就是这么匆匆忙忙,腊月置办年货,正月完成任务似的赶亲戚,顾不上喝水,顾不上吃饭。当所有亲戚都完成之后,才放松一下,去几家最亲密的亲戚家吃饭,全家出动,妇女也不用留在家招待客人了,打牌喝酒吃饭,才感叹过年还是很好玩的。

不过这时候往往又要开始上班了。

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当年跟着别的大人走亲戚,如今要挑选着走了,有的年长的不认识我,晚辈的互相都不认识。亲戚不停更新,而风俗依旧,五千年的华夏传统就这样从一代传给下一代,过年的味道就在此发酵。

中国人无论漂泊到全中国全世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过年也要风雨无阻的回家,忍受春运,忍受拥挤,忍受大包小包的带行李。忍受寒冷,忍受雨雪。

广西农民工买不到票,每年上百万人,骑摩托车几十个小时回家。

买到票的,要忍受几天几夜在火车上不得休息,开车的忍受高速上堵车走不动路。回到家忍受办年货出钱出力,忍受天天招待客人,忍受走亲戚累得够呛,忍受天天喝酒伤胃。。。。到底图个啥?

有时候想,过年不就是图这个忙乎劲么?


user avatar   liao-zhao-hui-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下一些回答,不喜欢的理由,有很多说是农村的条件太艰苦,比如旱厕,太冷,家里很脏等等。在我的印象中,这几年中国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还是提升了很多。我老家在湘北平原地带的农村,这里的经济条件在全国顶多处于平均水平。我上图给大家看看我们这里农村的生活水平。

这是村道,家家户户前面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且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从房子外面看上去,很多都是没有外墙装饰,红砖裸露。这些房子都是80年代的砖瓦房,后面为什么没有翻建呢?因为城市化,家家户户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房安家。乡下平时只剩老人,只有春节时,城里的儿子才会回来团聚。城里买房基本掏空家底,所以也没有多余财力对房子翻修,而且都是老人,所以就这么将就住着。

村里的道路很干净,没有你们想要中的什么家禽的粪便之类。

这个是县道,也就是县城到各乡镇的道路,基本都是柏油路。


这是我的乡下老宅,前面有一个院子。很普通的老房子。我们这里早就禁止修新房,只能修缮,家里平时只有父母在住,所以就稍微收拾了一下。很普通的农宅,家家户户也基本都差不多。


院子前面有一个角落,专门圈起来养鸡。这是养鸡的地方。离房子还是有点距离,所以不用担心卫生问题,也不会有臭味。

大家一直诟病农村的厕所,所以先给大家看看我们这边的厕所情况。

这个就是厕所外面的化粪池,用水泥砌的。大家可能比较关心化粪池满了怎么办。这么说吧,永远不会满。首先水泥砌的池子,水会渗漏到地下,而且化粪池外面有一根管子,达到某个高度,水会通过管道溢出。化粪池基本是露天,即使凑近,也不会有臭味。

这是厕所,热水器,浴霸,等一应俱全。所以不会存在回乡下无法洗澡问题,或者上厕所难的问题。

还有就是很多人诟病农村厨房的脏和黑,我们这里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抽油烟机,液化气,电磁炉,热水宝,也是一应俱全,打开就是热水。

这是杂物间,放冰箱,冰柜,还有农村特有泡菜坛子,以及自家炼的菜油。基本都堆放在这个屋子。

居住的房间,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空调基本都有装。

我乡下的老宅基本就是这么个样子,而且我们这里基本都是这个水平。

我认为,全国农村,50%应该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这里是内地,而且经济水平在全国顶多是平均水平。有时我甚至怀疑低于平均水平。因为在湘西比如慈利一些贫困地区,由于扶贫,那边农民的房子和居住环境,比我们老家强多了,家家户户都修得像别墅一样。


user avatar   xiao-jin-yu-dou-do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讨厌烟花爆竹。

从小就害怕,怕爆炸。鞭炮的声音又极吵,严重影响我看电视。

后来禁止燃放了,总算消停了。可我仍然不愿意回老家过年。

因为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TMD冷了。

而我已经失去了那一身抗冻的功夫了。

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多度,就从楼里钻进车里的这一会儿,仿佛连内裤都上霜了。极寒的空气让我鼻炎咽炎都踊跃发作。

太难受了


user avatar   nan-feng-si-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冷,你们觉得冷,那你们父母也会冷,所以你们为什么不给父母装个空调?很贵吗?父母不舍得用?你预付两千电费呢?

上厕所不方便,现在乡下改造一个真的要不了多少钱,假如你们村没通自来水,自己买个泵从井里抽也花不了多少钱,我老家就这样,你知道你们买一台iphone13pro的钱能在农村干多少事吗?

洗衣机坏了你为什么不给父母换一台?冰箱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放你为什么不给父母买一个大点的。

苹果全套买起来一点不心疼,回家灯不亮,冷,洗衣机坏了,冰箱里有异味,上厕所不方便,你们可曾想过给父母装空调,交电费,拉网线,换洗衣机,冰箱除异味,这些加在一起都要不了多少钱。

说吃的不好,都是腌菜,你们TMD想的不是心疼父母,而是自己遭罪,你如果早起自己去买牛肉羊肉排骨新鲜蔬菜回来,你至于吃糠咽菜吗?父母该伺候你?

你们也TMD有脸在这嚎,有你们这样的孩子真TM倒了八辈子霉了。


user avatar   a-ru-nuo-70-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申明,禁止微博,抖音;等一切转载我这个答案!

申明,禁止微博,抖音;等一切转载我这个答案!

申明,禁止微博,抖音;等一切转载我这个答案!

我刷到了,自觉点,该删就删了!谢谢

我婆婆家是农村的,我第一次去,发现没冰箱,夏天家人吃腌肉,所以买冰箱,去镇上家电下乡冰箱补贴完才1060。

第二次过年,冷,买电褥子,电暖气,交三百电费住三天,后来每次冬天回去住几天交几百,婆婆也不能说我费电,我才住几天,我交的够他们用一年。

有孩子了以后发现回去洗衣服不方便,600家电下乡的洗衣机。打水不方便,第一次去买了个抽水泵,加安装材料,管子才一百四,从井里直接到瓮里,方便老人。提一句,我婆婆村里有泉,打出井水很好喝,每次往回拿泉水给我爸泡茶。

每次去了,买东西,从床单,枕头,被子到锅碗瓢盆,用不顺手,不习惯的就换,把家里的给拿回去,家里换新的。

综上所述,住不舒服还是不想花钱,总共才花二千多到,住的也舒服了,我婆婆全村夸我,村里人一见我的车就知道大包小包卖东西媳妇儿回来了,她们有面,我还舒服。

结婚几年就差拆房从盖了,什么都换了。当然这个还得不计较,我老公家三个儿子,嫂子不常去,去了也不买东西,老三没结婚,我们买的东西过几天就到老三家了,回去怕我看见还让老三藏起来,我知道也发现了,也不想管,反正只要我回去能舒服的呆着,其他随便,我一年才回去几次,公婆和老三住一个院,满院菜,四周的鸡都是老三帮照顾的,我们给钱才能给多少,一年出我老公一个月工资差不多了,余下十一个月工资还是给我们小家花了。理解老人不易,理解她们的偏心。大嫂老说公婆偏心,我们都在城市,就老三在村里,媳妇儿没有公婆平时都他照顾了,虽说钱也都是花老人的,但照顾也是他呀!顾个护工照顾老人每月也得三四千,这才给几个钱,大部分花的还是他们自己赚的。还觉得我们回去有蚕丝被她回去不给用,蚕丝被是我拿回去给孩子用的,我也和公婆说过孩子的东西不和大人混才给放起来,我们回去才能用的。而且男人没心没肺从小这么长大的没感觉,你不习惯可能换呀!比我早结婚三四年,一点也没换,就觉得不好,不回去,回去不是觉得做饭不干净,就是井水脏,要不厕所不不方便,或者跟公婆一个炕不习惯,受不了不想改变就挑剔怎么也不会满意的。我就觉得只要不用我做饭,怎么也行,井水也是天然的,没漂白粉味道很好,余下就买买买换换换。

嫂子还说在城市里姥姥姥爷带孩子爷爷奶奶不管,我也是呀!但姥姥姥爷带娃,女婿,女儿也在自己身边,每天能照顾到,反而爷爷奶奶一年才见几面,能活三十年一共也呆不了一个月,还是在我父母跟前时间长点。


刚开始用知乎不知道怎么更,这个是分隔线,解答点大家评论最多的内容。

有人评论文笔不通。这个就是晚上躺这玩手机,顺手写个评论,写的口语话,还夹杂了方言词,方言习惯,望谅解。看问题答案都是抱怨农村就想说下我的观点,顺手写的。

我一直觉得人生活怎么样是自己心态和行动决定的,我小时候在城里住,但父母单位倒了,干了很多零工,很困难,一家人住几平只有小床的出租房,家没钱就一个鸡蛋会把鸡蛋弄碎加盐,酱油,醋当菜就馒头吃也会说,这口是猪肉味道,下口是鸡肉味的,一家人相互逗对方玩,心态调整好很主要,不习惯就改变。留在农村的父母,公婆我们没有本事接出来,就尽力改变他们生活,在他们能接受范围内给他们更好的,另外要考虑他们需要,像我老公老家北方农村,安空调不如买个电暖气,电热毯,电暖气买时就告诉她们一小时几度电,几毛钱,晚上电费便宜,一小时就二度电四五毛钱,老人在内心都怕花钱,因为他们已经赚不了钱了,也不想托累孩子,这是老人的尊严,所以告诉他们这个花多少钱,比烧煤便宜,他们更能接受,我婆婆现在很爱用电暖气。洗衣机告诉他们用一次就半度电,白天才二毛钱,还能省洗衣粉,洗衣粉一勺就一毛,他们就更爱用洗衣机洗。

看评论里很多说,父母,公婆不让买说费钱,买了会骂人的。我觉得是不是你没告诉他们用这个更省钱。而且讲话也是不好听,就直接说,你家这个怎么样不好,应该买个这个那个。你这样说了,他们买又没钱,不买又会觉得没尊严,你即使买了,他也没钱不敢用,也会觉得没尊严才会骂人。就像我们的孩子住校,偶尔回来一家人一起吃饭,一个看上去就很高级餐厅菜贵不贵不知道,自己钱够不够不知道,自己又要供孩子(父母要养老),你不敢进去,而带孩子去旁边平时吃快餐的店去吃饭,孩子跟你这个不好吃,高级餐厅的龙虾面包蟹很好吃,你会不会骂孩子。如果孩子直接拿了奖学金说爸我请你,你也会觉得孩子赚钱不容易不敢去吃,即使孩子点了菜,也会心疼,但如果孩子拿出团购单,告诉你吃这个才花的二三百,花的跟去小快餐点菜差不多,是不是就吃的很开心了?所以你就别说,直接买,买了给拿回去,再讲这个每次用花几毛电费,省多少其他的,他们一定很开心的用。再就是自己把电费交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我很喜欢碗,盘,家里又很多,所以每年把不喜欢给婆婆拿回去,再把旧的让婆婆给村里人,我婆婆有新的自然就不会想旧的,而且还能赚面子。你回去了,不买新的就想丢旧的,当然他们就不开心了,让他们用什么,先买再丟,有了新的用才能丢旧的,而且旧的不是不用,是让它有个更好地方呆,旧的当鸡食盆,给村里过不好人家送去,打点出去了,他们才觉得不浪费。我们生活时代不同了,公婆爸妈从6070过来,饿过,不舍的,很正常。理解他们,一步步改变。我给公婆换被子褥子没换新的,因为知道给新的又不舍的用,我就给拿我用过的,因为是旧的他们就会舍的用。同时他们原来的就能当门帘,盖鸡窝,给村里别人,都打点出去了。

再有像我婆家老三没结婚,我婆婆公公作为父母儿子三十几了光棍什么没有,老大老二城市上班,又有房有媳妇儿,有孩子了,当然想要尽可能给老三谋福利了,从我们这弄点钱,给老三,想让我们把买东西换成钱,或者买了新的给老三,自己不用,骗我们要自己起房子,实际给老三盖房。嫂子就是因为这点才生气不给公婆买东西的,但觉得薅我们羊毛养老三,但没有,人家兄弟三个是亲人,你不给他们自己会给,像老三起房子一家一万,嫂子给五千,哥自己给了五千,我们直接给一万,公婆拿到钱是一样的,但就是不领嫂子的情,何必了。我们买了东西,嫂子不买,也不喜欢回来,哥自己回来,给父母钱比我们多,这钱嫂子知道吗?我觉得应该是不知道,这都哥私房钱。完全没必要,夫妻不一心了,都生分了。其实嫂子是个很好的人,温柔又细心,就是保护太好,她并不明白父母一定是偏心的,我有两个儿子,要一个儿子过的好,一个不行,我一定也会帮不好过的。像朋友相处,一个吃桃,毛都不给我一根的,另一个切四分之一给我尝尝的,你说我会不会对给我桃吃的人越来越不好,给我分桃的人,我有苹果是不是也给她尝一口。

另外就是婆媳问题,我婆婆一动嘴我就花钱堵上了,我婆婆人不坏,就是村里人,嘴长,爱占点小便宜。结婚时我戴金镯子,看见了就说自己从来没有过金镯子,我结婚是裸婚,公婆供孩子读书也没钱,一分钱没出,我就知道她话音是看对我陪嫁金子了,想让我给个小戒指,我反手淘宝买了个金沙的给她,才20多,但她就很开心,可能和邻居炫耀,娶媳妇不花钱,媳妇儿还给买金镯子。她觉得沙金也是金,便宜他占上了。

后来又说二表姐过年有貂皮大衣,多暖和,我直接给买个假的200多的,钱没花多,也够她炫耀,也让她觉得占上便宜了。

公公生病,住院费我压了一万,我刚好生完孩子,两口子没办法回去,老三照顾,老大给送点饭,本来说不够了余下老大出,结果出院花了八千多听说是回去新农合报了六千,反正是后来没提,一分没给我,我也当没这事过去了。照顾人住院多辛苦我可是清楚的,我妈住院我照顾的,太累人,钱他们留下就留下吧!老三也不容易,他们七十多了,万一那天没了,老三就点地,怎么生活,还没媳妇儿没孩子

我婆婆她也跟村人说儿子多有本事,把媳妇儿拿死了,娶媳妇没花钱,还老给他们钱花,贬低媳妇,抬高儿子,我又不在农村,她也不会当我面直白说,我不理她全有了。她也知道钱是儿子赚的,但给钱是儿媳妇儿,我也不比我老公赚钱少,她花钱也有我的,起码回去的这几天给点钱,买点东西也就平平静静的,能让一家人都开心就好,咱们能回去几回,再过十年,二十年老人没了,也就回不去了


我看有人几个人评论大哥大嫂收入不如我们,大嫂才会计较。

我们两口都是吃公家饭的,但都有绩效,赚的多点。嫂子也是事业单位,工资应该差不多,但据说哥赚的少,是企业。表面上是我们赚的多。但大哥有私房钱,他每天工作,是学计算机,写程序的。我对这个工作不了解,但我老公说过他哥在公司维护一个很利害的程序,我们现在都会用,余下不能说了,万一让嫂子发现知道大哥藏私房钱就不好了。大哥应该赚的比表面多的多,给婆婆的比我们多,而且我婆婆知道大哥给他的钱大嫂不知道要的更多,收的更心安理得。今年过年应该是想给老三说个媳妇儿,估计得老大出很大一部分。

我劝过大嫂,但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大嫂也就回老家能见上,这几年她和婆婆有意见,每年都是大哥自己或者领孩子回来,嫂子在自己妈家过节。我们微信也就点赞之交,有些话也不能太明白。

我跟她说,家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上了学,本科,研究生,上出来了,只有老三读个初中,也许真有说不聪明成分,但主要还是家穷供不起一个大学,一个高中,一个初中三个孩子读书,老三牺牲自己才让他们两上了学,现在两人每月赚钱给爸妈老三花点也没什么。

嫂子就回我,那是他们兄弟欠的,我又没花他们(公婆老三)钱,评什么我给钱。(大嫂也裸婚嫁的大哥,房子还是大嫂家出的)

我就说,咱们媳妇儿是没花他们的钱,但是他们儿子赚的钱咱们花了

大嫂就说,结婚了他赚的钱就是家庭共同财产

谈话就些结束,下面就没必要劝了,谈不下去了

还有就是大嫂抱怨过老三懒,他一个三十几大小伙,好手好脚却在种地,赚的就够吃饭,老人生病,以后娶媳妇都要让两个哥家出钱,是吭哥哥。送个外卖,快递都能赚个几千上万,就是懒的。 我反而觉得老三不是这种人,老三初中毕业就能上工地扛水泥 干力工的人,怎么会不能吃苦,我们在大学谈恋爱时,老三还在工地干活,还给我老公寄钱,虽然我老公当时代家教一小时35块钱,每周带二天,赚140块,家长现结钱,拿上够一周生活,老三就怕我老公带课影响学习,非要给钱,最后这钱我老公存上,加上假期带课,给家里修了房子,换瓦和窗户了。我记得考研那会儿,要上个政治的时事课,当时挺贵一千多,也是老三出的钱,其实老三真的为这个家付出挺多的。现在回去了,也是因为我公婆都七十了,身体开始各种毛病,我们都在城里工作,又在丈母娘的城市安家,老人觉得城市生活费钱,而且房子老大是嫂子家的,他不好意思住,我家又是外省气候不适应,医保也跨省很麻烦,要住村里,老三才不打工回去照顾老人,要不老三在工地一个月也七八千,何致于现在也没媳妇儿。所以我挺愿意给老三花钱的,我也知道我老公有分寸,给花也是量力而行,不会伤害我们小家庭。

所以我一直觉得这家人都很好,婆婆嘴长,爱占便宜但没坏心,爱孩子。公公勤劳朴实,老大爱兄弟,大嫂有点单纯想不清楚,但也很善良,温柔。老三更是一直付出,沉默寡言 ,一家这么好的人,我也觉得很幸运


刚才开始看知乎,没想到一个回答这么多人点赞,夸奖,太谢谢大家了,我就普通人,谢谢大家抬爱了。晚上睡前把自己想法发一下,受到大家喜欢,受宠若惊,十分感谢。

我是个男孩子性格,马上四十了,长的不好看,小时候穷经历过饿肚子,受人白眼,校园暴力,也自卑敏感过,是我的老公拯救了我,他是我人生中的光明,人很好,很睿智,博学,大学认识他到现在二十年了,我受他的影响变成今天开朗的人,我爱他,爱屋及乌,也爱他的家里人,对我而言,他是我的战友,帮我战胜过去不好的自己,很感谢他。当然他在家人面前也很挺我,让家人都很尊重我,我才能实施顺利的改造。

顺便更新一下,我们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因为我的工作是医疗卫生,单位通知建议就地过年,不要外出,随时待命,我们商量一下接受建议,就在这过年,而且申请过年,初一值班,让别人能过年。反正也不回去,我多干点,别人能团圆。

结婚这么几年,几乎每年都在老公老家过,我是蒙古族我们23过年,我老公30过年,所以分开了,小年祭火我们就过年了,后面对三十没什么要求,但我老公是山西的,对过年回家很看重,以前尽量是排开班回去,没回去几次因为怀孕那年,老二孩子没出百岁那年,还有有次孩子肺炎,没有好,不敢出门没回去。就是疫情那年我们也是我接了通知初一开车回来的。我们在我家这安家,我父母天天能见上,但我公婆每年就过节,还有我老公寒暑两假会回去,我公婆已经七十出头了,满打满算再活个二十几年,我老公能陪的时间也不长,特别是现在孩子大了,放假会有夏令营,游学,比赛活动什么的,我上班,老公要孩子去参加,能回去时间很少。我希望可以尽量回去,让我老公多陪陪父母。人多大也是孩子,我老公回家也能当个爸妈的小宝贝,挺好的。

大家都说我想的开,其实人生很短的,生死无常,活好自己,照顾好爱自己的和自己爱的人,忽略细节,记心不要太好,过的让自己开心就好。有什么想不开的,可能跟我讲,我尽量都回复你,劝你,开导你。不想让大家知道可以私信我,把我当垃圾桶,我开解你。新一年了,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的


大年初三,大家过年好。我值班再更点,

先说喜事,老三相亲似乎成功了,婆婆打电话给我说有个双方满意的,是个寡妇带一2女孩,人和老三同龄,四处打听相看看老三老实,能对孩子好,老三也觉得这个是最近相亲对他满意的里最合适的。不过女方是要求十万彩礼还要在镇上有房,能陪读,因为两孩子一个今年上初中,一个小学。婆婆,媒人和女方现在谈条件中,看能不能租镇上房子,彩礼可能就要多给点。我告诉婆婆说,结婚连彩礼带办酒席钱买结婚东西可以算下,无论多少我们出一半,但要在镇上买房可能有点难。和老公晚上聊微信,他说大哥说即然老三娶这个媳妇儿要到镇里住,那可能直接到市里来,他可以帮忙租房子,我老公同学都是教育系统看能不能给孩子转市里读书,老三可以来打工,公婆也能接出来。让我老公怼了,此处心疼大哥三秒,我老公怼人,每次直击要害,不知留情面,我都能想到大哥接受我老公冷冷拷问(代入你考试不好,让叫办公室面对的老师冷脸):租房钱谁出?老三一家谁养?能养一辈子?大嫂知道吗?地怎么办?合作社合同怎么办?(村里组了个合作社给企业定单式种农产品,老三参加了,似乎签了好几年)爸妈怎么办?能同意出来住?,牙口无言的样子。所以说似乎成功了,也不一定。现在农村大龄男挺难找的,特别是老三长的不高170多点,还黑,话少,镇上没房,车就拖拉机,有三间砖房,但和老人一起住一个院子。优点是人很老实,勤快,会干点泥瓦匠活,平时帮邻居,附近村里干点活能赚点钱,有两哥哥都有点出息,我婆婆又十里八村宣传我们经常给钱,东西,贴补他们。这个情况很难找对象,而且只要我公公还活着,公公不愿离开村里,老三估计是不会出来的,这也是个硬伤。

对于老三结婚我是愿意给钱的事。一是老三在家照顾父母,真的是给我们省了好多事,老人也得到很好照料。二是我老公升高二(听说中考全县前十,高中免学费上的),大哥考上大学(他俩差三岁,我老公上的早,两人差二个年级),老三才14就不读书打工,别地方不要就去工地当小工赚钱,长不高也许有这个原因。从亲人角度,老三打工供了我老公读书,我们该给老三保障生活。从个人角度,我也敬佩老三为家庭和兄弟的牺牲,在我家庭能力范围内我愿意给老三回报,让他能生活好点。

另外说点闲话,不喜欢,大过年请轻点骂

很多人纠结我买假的金沙和皮草给婆婆。我买时就告诉她了是金沙和仿貂皮,不是真金和貂皮,不存在骗。婆婆理解里金沙类似苗银(白铜)一样是一种贵金属相似的替代金属,没金贵,但比银强,我听她和邻居也是这么说的。貂皮也是仿的,淘宝就能买到,她想要就买了。致于为什么不买真的?第一,我也不是很有钱到要什么给什么。我可以每年给公婆,老三每人报二千多的体检套餐,买所有要吃的药。每次回去买米面粮油,每年过年老人从内衣袜子到外套,鞋都是我买的,生活必需品我都能买,但我觉得像金子,貂皮这样的超出生活需要的奢侈品我不提供,我自己也不买,不是只针对婆婆。二是,我觉得人的善良是要有牙齿的,人也必须有适当边界线。我可以对你很好,但我不是你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在我能力范围我给你,无理要求,我不会给的


user avatar   yang-chan-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阳能冬天洗不了澡,买了个即热式,请亲戚装的,管子接的特别长,等水到卫生间就是微微热。

今年提前买了四个枕头芯回去,睡觉时枕头里塞的还是旧棉袄。

锅很脏,炒啥都有黑锅灰,调教只有盐和酱油,厨房唯一的电器是一个三角的小电饭煲。刀终于换了一把,砧板还是那个用出了一个坑的,切肉费劲。厨房是婆婆的,我不能动,要不她不高兴。

空调用了十年,每年用两三天,今年坏了,穿毛衣睡的。三个人睡一床小被子,孩子睡中间,两个大人侧着,背漏外面。棉被是一米七乘两米的,没有配套的被套,所以有的边一大团棉絮,有的边是空的。床上垫的旧衣服还是破被子什么的,没细看,反正扒不住床单,早上起来床单团成了一团。

大年二十九早上吃完发财饭就一直吃剩饭,珍珠圆子吃完就只有汤泡饭喂孩子,吃到初一中午汤也没了,其他的都是炖肉和炒肉,孩子嫌柴,不吃了。

完了孩子他爸初一下午说回去,婆婆很生气,说你以后就跟女儿一样初二给我拜个年算了。

大伯哥在上海宁愿住出租房,两年都没回了,但没人告诉婆婆原因。

接着吐槽:今年过年前买了一台50寸的小米电视快递回婆婆家,才一千二多点。以前婆婆家是什么电视呢?捡来的一个21寸的小破电视,跟以前长途车上挂的那个差不多。

有洗衣机,但很少用,因为没有晾衣架,就在墙上钉钉子扯根绳子挂着晾衣服,晒完一股石灰味。因为贴着墙晾,一根绳晾不了几件就满了,没有地方晾,所以夏天衣服盆里泡着能闻到浓重的馊味。这个怪我,晾衣架买了,但每次都忘了带过去。

冰箱是我结婚那年才买的,但很少开,不知道为啥,有时候肉都放臭了也不放冰箱。

冬天给老公织了一件毛衣,穿了二十多年的毛线裤改的,各种颜色各种类型的毛线,穿上像个二傻儿。上次我穿这种衣服还是九几年小学。给我儿子打了不少衣服,还有帽子,都用的旧毛线,说穿里面,丑点不怕,帽子硌人没法戴,毛衣我没让穿,又丑又不暖和,穿了干嘛。婆婆一直教育我,羽绒服没有棉花袄子暖和。可拉倒吧,我又不是没穿过棉袄的90后,我小时候怎么冻过来的还记得一清二楚呢。初一时我爸三百块买的波司登yyds,穿了一个冬天两个月脏的锃亮才舍得换下来洗。

公公婆婆也不穷,是村里最早盖楼房的,公公小包工头,婆婆没做手术前身体好的时候是蔬菜贩子,一年二十多万收入。银行大额存单一小叠,每年过年前就多一张。他们村离城市很近,比较富裕。

难以理解他们那代人想法,也别想着改变,没用,就这么凑合吧,反正一年也就两三天。

他们百年之后,房子我重修一下,也许就爱在农村住了吧,大院子谁不爱呢,过年可以尽情放烟火,可以露天烧烤,夏天可以在院子里放个大号充气游泳池玩水,去万达开车也就十五分钟,方便的很。




  

相关话题

  怎么过年才有年味? 
  有人说:在中国越是大的城市结婚,就越没女方收人彩礼的陋习。你觉得是真的不收?还是转化成别的形式了? 
  世代农民出身的我,如何进政府? 
  如何看待智障母女被性侵 13 岁女儿怀孕,嫌犯系 2 名八旬老人其中一人患艾滋?怎样保护弱势群体? 
  过年期间,如何让宅家变得更精彩? 
  上大学到底给农村孩子带来了什么? 
  有没有人能推荐下介绍清前史的书? 
  为什么讨厌过年? 
  全国多地确认为婚俗改革实验区,有你家乡没?哪些现象需要重点关注? 
  2022 年春节,父母说了哪句话让你鼻头酸了? 

前一个讨论
上海地铁乘客被屏蔽门夹住后身亡,有关部门已介入,事件原因是什么?车站是否需要担责?
下一个讨论
山东 00 后大学生长期遭受父亲家暴,再次遭到训斥时反杀父亲,被判无期徒刑,如何从法律角度评判该事件?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