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强答一波。
目前已有的答案大概提供了以下几种可能性:1偷面积,2甲方审美奇葩,3结构要求,4项目进行中出意外。大家都提到信息太少无从判断,所以我先尝试补充一点信息。根据题主位置在北京,搜索安立路,在百度地图立水桥南附近找到了这个项目。项目叫林奥嘉园,而位置在北京市朝阳区。
把东侧的楼放大,能够看到框架部分,可以确定就是相片中的项目。
再从房地产网站上找到该项目,粘贴一点基本信息过来。
从项目规划布局和容积率上看,绝不是高档住宅项目。应该是回迁房+中档商品房项目。根据品质猜测,4栋南北向的,独立的单元住宅可能是商品房。其余的异形大板楼,没什么品质,可能是回迁房。独特框架的这一栋,底层还连着很大规模的底商裙房。
所以首先,应该排除偷面积的可能性。一方面北京的审查比较很严格,规划部门不敢放水;另一方面,感觉也不会有哪个开发商在回迁房上偷送面积的。
上一张网上的项目效果图。从效果图看来,起码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这种裸露框架设计的,所以也可以排除甲方审美奇葩这种观点。
结合下面大面积的底商,应该不是那种普通的临街小门脸,而是较大规模的商场,大空间框架结构的那种。所以有答案中提出转换困难,需要结构加强抗震,以及多一开间以求与下面柱跨对其的可能性,看起来是比较高的。
再粘一张网上找的此项目户型平面,不一定能是带框架的这个楼的,也有可能是其他楼里的,但是一个项目里的,仅说明一种可能性。这个户型是柱网框架的,不是剪力墙的,柱跨大空间灵活,适合与底商结合。
还需要补充的是,回迁类型的项目,都会对各种平米数的套型数量异常敏感:对应补偿不同面积数的回迁户都必须准备相应数量的户型,不能多也不能少。在项目过程中,根据需要将有些大户型硬改成小户型,强行少做一跨,也是有可能的。
综合以上思路,最后有一种可能性是这样的。首先,假设这个楼是框架结构的,一开始设计按N个柱跨设计的;然后,因为有特定户型面积要求,这个楼的面宽做不到这么多柱跨;做不到柱跨的部分,如果只用悬挑,结构性能不足,所以保留这一柱跨的结构,但是建筑面积缺不能多做,所以最后就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