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以为贝聿铭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应该出现在每一门伊斯兰建筑学课的期末考试卷上。与其说它是贝聿铭一贯以来风格的延续,(见下图)不如说它是贝老在阅览完一整个伊斯兰世界大大小小的建筑后,交的一份高分答卷。
卡塔尔皇室在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上付诸了重大希望,从广义上来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 奠定卡塔尔在石油湾乃至一整个中东文化推广领头人的基础。从更小心眼儿的角度来说,卡塔尔的直接竞争对手,另一个石油湾的小国家阿联酋,同年在阿布扎比也请了世界上另外两个最贵的建筑师Jean Nouvel和Frank Gehry,来造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博物馆和阿布扎比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所以说,卡塔尔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自己家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来艳压阿联酋。
卡塔尔酋长把这个重大的任务交给贝聿铭的之后,给了他两年的时间和一张无限透支信用卡,来环游伊斯兰世界,从西班牙一直玩儿到印度。因为贝聿铭自己也知道,他从来没接过这种在文化、宗教、政治方面都要很小心的活,需要做很久的功课。这种挑战性也是为什么卡塔尔在08年可以请九十二岁高龄、已经退休的贝老重新出山。
贝聿铭在08年博物馆开馆时,接受采访说,自己受到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影响。具体受到什么影响,他只提到了埃及开罗最古老的清真寺,9世纪造的图伦清真寺 (Ibn Tulum Mosque)。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他还借鉴了印度的泰姬陵,10世纪左右的波斯传统屋顶,12世纪左右的埃及马木留克传统建筑(Mamluk)。
图伦清真寺是埃及体积最大的清真寺,然而贝聿铭博物馆的主体,借鉴其实也不是图伦清真寺本身,而是图伦清真寺的院子正中心,后来君王造的一个藏宝阁。
下面来讲一讲其他「有可能」影响了贝聿铭的伊斯兰建筑。之所以只是「有可能」,是因为都是我自己的猜测。
印度的泰姬陵,主建筑在一条人造小河的尽头,两旁种树。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造在一条60米人造河的尽头,两旁种比较耐旱的棕榈树。卡塔尔到了夏天,气温高达60度。贝老为什么要历尽艰辛万苦让游客们在室外多走60米,为什么要园丁每天浇水,是因为他自己灵机一动呢,还是因为收到了泰姬陵的启发?
下面讲其他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换个角度,从下往上拍。可以看见圆圈的细节。那个屋顶也是贝老改良版的伊斯兰建筑特征,稍后将。
下图是12世纪左右的埃及马木留克时代建筑的瑰宝,苏丹·哈桑国王的坟墓。注意他的坟墓上方,有相同花纹的圆圈儿。
这个圆圈儿是用来做什么的?登登登登,是用来挂灯的!如下图。
这种挂在空中的玻璃灯,是马木留克时代特有的伊斯兰艺术瑰宝。而贝聿铭借鉴了马木留克用来挂灯的支架,来给自己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馆内空间带来多样化。这个苏丹·哈桑国王的坟墓,也造在开罗城,是埃及内最大的坟墓,著名游客经典。你说贝聿铭已经承认自己受到了同在开罗城的图灵清真寺影响,那么他有没有顺路去苏丹·哈桑墓参观参观呢?
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苏丹·哈桑国王的坟墓,那让我们抬头看一看他坟墓上空的屋顶长什么样。
这种屋顶叫做muqarnas,是10世纪左右在波斯(伊朗)一带传播到一整个中东、乃至北非,是伊斯兰建筑中最经典的特点。
贝老的设计以线条精简著称。他在博物馆大厅上方,造了一个现代简洁版的波斯屋顶(muqarnas)。
同样来自经典的伊斯兰建筑,是博物馆靠海的两座楼塔。这种楼塔是伊斯兰建筑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每一座清真寺都有一定会有各种形状的楼塔。
我们可以在伊朗找到楼塔
(此建筑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伊尔汗统治伊朗的时候造的,因为蒙古人特别喜欢造巨大无比的蓝色建筑)
可以在伊拉克找到最早最大的肥肥的塔楼:
可以在摩洛哥的清真寺找到正方形的楼塔:
在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竣工后,贝聿铭受到了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许多批评,指责他的设计不够代表「伊斯兰传统」。对着这些批评,我每次都想微微一笑说:哈比比,你睁大眼睛,打开书本了解一下自己文化的历史,再来指责贝老的设计「不够伊斯兰」。能够将这些异域元素与自己的个人风格结合,这才是建筑大师。^-^
来作不同文明的交融、设计思想方面的补充,
@仲树的答案已经非常好了,列出了贝聿铭参考的最主要古代伊斯兰建筑。
中东伊斯兰文明圈的地理位置,使她与西方文明的联系、交错十分紧密,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共称亚伯拉罕系宗教abrahamic religions,承认共同的先知;中世纪黑暗时代,很多欧洲典籍散逸,好在有正处在黄金时代的伊斯兰文明收集整理,得以保存;文艺复兴的欧洲,在阿拉伯语记载的典籍中找回了很多自己散逸的科学、技术、数学、几何学等,希腊先哲们的哲学思想就在其列,而建筑方面,则是穹顶dome的建造工艺,文艺复兴的欧洲建筑师们,也是参考了伊斯兰建筑,才重拾了这项技艺。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Hagia Sophia,建于537年,拜占庭式建筑,作为世界最大教堂长达1000年,曾为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东正教)教堂,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被转化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斯兰教教堂。土耳其人当时被这座伟大的建筑震撼,转化时去除了基督教相关的装饰细节,仍旧还是保留了建筑的主体。而后,Hagia Sophia又继续影响了更多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
所以,新兴文明在它来到历史舞台中心时,一定会去继承前人最优秀的历史留存,哪怕这样的留存来自于一个异族敌对文明。
--------------------------------
贝聿铭时常被称为着重于几何形体的“Hypermodernist”,即继承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超现代主义。不像Jean Noveal那样着重于凸显伊斯兰式绚烂的图案图饰,贝聿铭选取的参考对象Ibn Tulum Mosque(感谢
@仲树的答案),是一个没有什么表面装饰的小清真庙宇,反映的也恰恰是现代主义建筑去除装饰的理念。
一般注重表面装饰的清真寺
图伦清真寺 Ibn Tulum Mosque
贝聿铭的设计回到的是建筑的基础foundamental,即:how do you top a building? 怎么盖建筑的顶?图伦清真寺的立体构成,是正方形上有个小些的正方形,切了角的正方形,继而六边形,最后一个圆形穹顶。这个逐层递进,由正方形转化为圆形的几何变化过程,恰恰也是文艺复兴以来,很多西方建筑遵循的一个设计基础。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多文明对于宇宙世界的基础几何认知。
Santa Maria della Consolazione (Todi),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正方形与圆形为平面组合的教堂
Great Architect of the Universe 上帝作为建筑师以几何学为工具建造宇宙
达芬奇的完美的人
天圆地方
故宫御花园亭子的顶部天花,由方形到圆形的递进变化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顶部未采用穹顶的圆形设计,而为方形,贝聿铭说不想让它看起来太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贝聿铭通过参考图伦清真寺而设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找到了串联起东西方文明建筑传统的文化共性。这就是贝聿铭最令人敬仰的地方,他不拘泥将自己定义为中国人或美国人,甚至不拘泥于是东方人或西方人,而在探索串联起不同文化文明传统、具有文化共性、且不流于表面叙述的建筑形式,真是世界人民的建筑师!
------------------------------
苏州博物馆与我们中国人自身建筑设计艺术的思考: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大概要早于伊斯兰博物馆7-8年,二者的形体造型却颇有相似之处。贝聿铭或许很早就已经开始在提炼这一套设计语言了。
公众刚见到这个设计时,也在质疑其设计是否足够中国,而如今十年过去,似乎很少有人再质疑去它,而把它称为具有苏州本地文化特色的中国建筑。这种态度的转变,就有如贝聿铭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一样。
与伊斯兰博物馆形体相似的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中,类似伊斯兰文化中环形吊灯的设计。
顶部天花
把苏州博物馆与伊斯兰博物馆放在一起解读时,才更能凸显它对我们这片土地甚至世界的意义:
人类的文明传统是由人类自己建构而成的,过去如此,我们现在也能重新构建未来人类的文明传统。
我们不应局限地只看到自己的文明传统,期望只从自己的故纸堆里就能挖掘出新时代的先进文化,而应去继承世界上任何文明的伟大留存,哪怕这样的留存来自于一个异族敌对文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