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南京是不是已经落后于杭州了? 第1页

  

user avatar   bo-wa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给答案光抱怨就是耍流氓,相关单位负责人私下里跟我交流了一下。他们承认问题,有问题就会解决,杭州这方面还是走在全国最前面的。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当前的道路规划问题,杭州区和区之间的断头路性质的通道太多,他们将主动跟领导们协商,在最常见的那些堵点,对道路进行优化,比如江南大道到三桥那个下桥口那个位置。同时将风情大道截断的那些路尽快开通,起到毛细血管的作用,缓解江南大道拥堵情况。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杭州的车让人,表面上看是城市管理的软实力,实际上是硬实力不够——给行人的过街天桥不够,过街天桥不够,杭州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到的密度连南京的三分之一,北上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过街天桥少就会增加很多的没必要的人行横道,后期在行人较多的路口,直接放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进一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

至于房价问题,不归那哥们管,那哥们跟我吐槽自己干了多年公务员,就算他买房有优惠,也买不起自己想要的房,自己还挤在父母的老破里。

=====================================


南京住了四五年,杭州住了10几年的来答,现在住在杭州,每年至少去南京两三次。

整体来说,刚来杭州的时候我就觉得南京会比杭州强,一直到现在就没变过。对了很重要一点:南京的姑娘要明显比杭州的姑娘腿长!

主要原因是:

1。南京的基建意识和时间都要早于杭州,大家都很清楚,基建做的好,是一个城市能不能搞起来的一个前提。这里的基建不仅包括你的交通,地铁,还有其合理性。杭州在交通上本来就落后南京10几年。而且杭州的基建设计的合理性,尤其是全城高架高速的合理性都存在很大问题,比如绕城高速,从下沙过桥去萧山,竟然无法出高速,只能先到机场,多缴纳个机场建设费以后再到机场高速,而且杭州的高架匝道和地面道路的就是个BUG,特别喜欢搞出必经节点,而这个节点一出问题,半个城区就废了,我个人觉得,南京浦口区的道路规划科长的水平都能比杭州的道路规划局局长的市场水平高的不是一星。至于地铁么,大家看看南京和杭州地铁开通的时间,以及南京和杭州第一条地铁沿线是啥就很清楚了。杭州第一条地铁,刚开通的时候沿线除了几站以外,全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目的也简单就是这些地方的底价,南京的第一条地铁,基本上都是沿着主要的已成型的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所以双方的基建目的就完全不一样。

另外基建这个事儿吧,其实跟市政府大不大气有关系,杭州一直都是守着个西湖,本地人小本经营思维,历史上出了个南宋皇都也是被人家欺负的不要不要的,没有那种大开大合的感觉,就以高架距离,杭州第一条高架是中河高架,南京那个时候也在造高架,是中山南路高架,两条高架都穿过当时的闹市区,但是你们看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没错,中山南路高架桥要比中和高架多了一个车道!

你能想象么,杭州的绕城高速——注意是高速不是免费高架在城西那一段也是两车道的!

所以不大气,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当前开通的和即将开通的高架,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四车道,而不是三车道,秋实高架开通不到一年就堵成狗。德胜快速路作为长期以来的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走廊也是两车道。另外,不知道为啥杭州特别喜欢往西发展,那边过了仓前全是山呀,但是城北和城东大片平原都没去弄。城西交通巨不方便,你城东搞得好一点,几个牛逼企业如果在乔司下沙附近,你能吸不少上海的血的好不。杭州为了吸上海的血没少动心思的,高铁站在东边造了三四个!但是却把能吸血的产品都放在了交通不方便的城西和滨江。修路搞堵点的思维,放到了杭州吸上海策略的上面竟然也合适。

有人说我瞎扯,我们上个硬核点的:

大家看下面这个交通图,从下沙开车沿着那个高速公路过江,你如果想下高速,你是没有出口的,但是你从南边过来想从新街互通上机场高速是有出口的。你想从下沙出来想去西边的滨江方向,你唯一的选择要么是直接往前开个20公里,到绍兴出高速然后再掉头上高速,然后回来到新街互通转到机场高速上,要么你需要从红肯枢纽到机场互通,然后再到机场,进了机场不管你啥情况,哪怕你掉头立即回头,也要交20块钱的机场建设费。

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最恶心的是这个设计:

这就是传说中的德胜上塘高架魔鬼大转弯。你从上高高架南边过来想转到德胜路往西,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地图标志了红绿灯的位置竟然有一个X路口,你要在那个位置跟从德胜路从东边过来车斗智斗勇一下。所以稍微忙一点的时候,这个位置就会出现各种的堵车。为了过这个路口,堵个一俩小时是常事。

2。杭州的软实力也不如南京,南京的高校密度,略比北京差一些,考虑到清北学生一般都是建设自由民主美利坚去了,那么实际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的培养上,南京和上海西安是一个级别的,我记得我那年,光211就11所,而杭州只有1所,虽然浙大强,但是南大跟浙大也是半斤八两,相反,南大还有一众小弟,光一个头铁的东大就能干翻整个杭州除了浙大以外的理工院校了,更何况他们还有南邮,河海等等。

3。氛围不一样,江苏国企外企多,浙江私企多,10年以前,一群人唱衰国企外企,认为浙江的私企民营经济才更有发展前景,但是私企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追求短期利益严重,杭州的房地产搞成这个鸟样,跟那些私企老板也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很抵御炒房带来的诱惑,将钱从自己的小工厂中抽离然后放到房里,后续工厂的技术迭代啥的根本不考虑。而江苏就不一一样,首先外企不炒房,其次国企即便是炒房,炒房的钱后续也会补贴企业的主营业务,所以很多国企曾经闹出来卖掉北京几套房,上市报表就变红了。卖掉的钱最终还是让他们拿去做企业运营了。这样产业也就有了更长的坚持和韧性。杭州虽然也有不少不错的有技术的公司,但是实际上你去看一下,这些公司大都是有国企背景,或者是外来企业。而民营企业带来的弊端——老板赚了钱跑路,员工只能拿点跟自己劳动支出不匹配的报酬的情况却很明显。这一点华为阿里这样的民企做的其实挺不错,起码还喂饱了不少基层员工。

4。阿里巴巴是一个另类,浙人喜经商,能够孕育阿里巴巴这样的巨无霸,但这个巨无霸本身也有自己的问题,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这个公司给杭州带来的正面的效果除了税收和互联网之城以外,负面效果在房产均价上面,以及用人成本方面。同时他们的那种HR制度,对很多杭州有点技术的中小企业是个灾难。稍微有一点技术积累的人,阿里巴巴直接就P8挖走,然后这些人过去以后过上两三个月就因能力不够,换成P7甚至P6,而这些人想回老公司,心态也被搞崩了。因为阿里巴巴的特性,杭州很有可能再也无法孕育下一个海康大华这种科技企业,因为人才的心态都上去了,可能杭州以后只适合网红和各种互联网应用公司。这对杭州来说不是好事,因为硅谷的强大不是因为谷歌和脸书,硅谷的强大是因为二战的时候美军基地,是因为NASA的研究室,是因为仙童半导体的七叛徒,是因为思科和IBM和惠普。

去年南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杭州,而南京边上还有一个巨无霸苏州,还有一个更狠的无锡,加起来比杭州加宁波强的多。

所以南京不是已经弱后杭州,而是杭州就从来没超过南京过。只是南京内敛,杭州外放给你一个假象。关于人均收入,我们自己感觉,10年以前我在南京的时候1万 不到的工资过的非常的滋润,第二年回到杭州以后,工资没怎么变,但是钱很不经花。

最关键一点,杭州2015年以后就是一个不欢迎年轻人和梦想的城市,南京市中心的房价也不过3到4万,跟杭州郊区差不多,而南京现在的人的工资并不比杭州低多少,交通又舒坦,3到5月份还不整天的下雨,确实比杭州强。而现在的杭州,只欢迎资本,炒房客,已经不是10年以前那个胸中有火眼中有光的上升期城市,我也是那个时间来到的杭州,现在任何年轻人来到杭州都看不到机会。我希望杭州好,因为我把家安这里了,但是我不希望杭州变成一个纯有钱人的杭州(虽然即便是变成了,我也有资格在这里)但是我希望杭州依然是十年以前那个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机会,一个兜里只踹了几千块钱的毛头小伙子来了就可以扎根的杭州。

其实解决这个也很简单,杭州市政府赶紧把二手房的价格给控住,我就纳闷了,政府卖地有收益,可以将收益转化成基建,一群炒房客凭什么摘掉城市发展的果实?另外再将几个关键的交通节点给打通,让全杭州城的交通给流动起来,这事也就成了。


user avatar   jian-dan-de-dian-nao-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嗯嗯,落后,和杭州比南京简直就是农村。

杭州再这么发展下去,别说我们小小的南京,北上广深都是被秒的事,坐拥西湖平天下,但叫雄安望临安。

这样可以了吗。


user avatar   xiao-mu-zh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评论区,二更一下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没有说南京的综合实力不如杭州,而是抛开既有的东西,从一定的时间维度上讨论城市的发展状况。

打个比方,假设王思聪他爹给他五个亿,十年后他败得还剩五千万,我爹一分钱没给我,我白手起家赚了三千万,你能说因为王思聪现在比我有钱,所以他比我牛吗?

谈南京必谈科教,其实这玩意对城市发展状况而言意义不大,因为科教基本是不会随城市实力变化而变化的,深圳牛逼上了天,深圳本土的大学还是那样,东北这么衰落,不妨碍哈尔滨和沈阳的科教实力依然强大。

下面是原回答:

某种程度上说,是的

中国四大强省会,蓉汉宁杭,就是除了广州以外的top4。其中蓉汉其实是可以归为一类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强省会的教科书,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集国家政策和区域资源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由于本身所处的经济大环境不如沿海地区,所以经济质量上不如后两位。

宁杭同是沿海经济强省的省会,境遇其实非常像,首先经济发展质量都非常高,南京人均GDP全国前五,杭州人均收入全国前五。其次,由于华东地区有上海的存在,两者都无法成为绝对的中心城市。

在最初,国家给南京的地位是要高于杭州的。国家给南京的定位是“华东唯一特大城市”,是东部战区总部所在地,华东大量的科研机构、行政机构、重要国企都摆在了南京,虽然南京纸面土地面积很小,但是其建成区面积可一点不小,地铁里程排到了全国第四——要知道南京的GDP和财政收入也就全国第十左右。

而杭州在本世纪前十年的定位其实就是一个挺普通的省会城市,资源、政策都给的比较少,城市建设水平也比不上南京,地铁通车更是比地级市苏州还晚。但是,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杭州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飞速发展,孵化出了一众互联网企业,你可以骂杭州浮躁浮夸,996奋斗X之都,明明是一个二线城市房价和限行堪比一线,但是得承认,这些东西确实是杭州发展得好的一种体现,相比之下南京拥有着远胜于杭州的科教资源和大学生群体,却没有吃到互联网的红利,民营经济的环境也比不上杭州,房价倒是实打实的跟杭州比不遑多让。

南京某种程度上说像是缩小版的北京,有底子在,下限绝不会低,即使是在没有吃到互联网红利也没有像中西部省会吸血的情况下经济依然增长迅速,但南京也败在了偏保守的风气上,只会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虽然搞不出蚂蚁金服和P2P,但也孵化不出阿里巴巴。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什么时候领先过?

落后的挺好的,我越来越安逸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半年每周都来回往返于南京和杭州的出差人士来回答一下吧,直接抛出几个直观又主观的论点(带有偏见,不适应可以离开):

1.今天的南京其实早就不能和杭州进行比较了,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南京和杭州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不管是房价,市容,市政管理,还是未来的交通发展,基本上是全面落后于杭州的发展加速度,我总觉得越大的城市越要看细节,细节最能体现市政管理的力度与人民的文明程度:

南京的老城街头冬至的时候可见围着医院院墙烧纸,封建迷信的嫌疑先不考虑,街道上人行道烧的乌烟瘴气,白的一片灰烬,最后是清洁工用高压水枪处理的,还是有很多洗不干净的污渍,这是城市管理的缺失,较老一些的小区烧纸问题已经理所当然了,不知道有没有因为这个发生过火灾。

反观杭州老城区,老城的治理至少外观上已经是一流的水平,街道干净划一,风格相同。管道的明敷线路与管道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基本都走地下了。也减少了安全隐患。南京这边才刚刚开始。老城小区一楼的居民把门口搞个院墙就是自家的地盘了,这在杭州的市区老城已经绝迹了,原因主要是政府借着消防隐患改造全部强拆了。不信的人可以去杭州市区尝试找找看,最好上图。

越大的城市越要看细节,南京南站客流引导能力比不上杭州东站,散客能力更是不敢恭维,如果说地铁与出站层的接驳与先前的规划有关,那么路牌指引性太少这个就真不应该了,刚开始来南京南经常不知道出租车、公交、地铁应该往哪走,有一天晚上走了20分钟才找到打车的地方,一路上问了两个工作人员,地铁好很多,下去就是,但是出租车高峰期很好找但是要排队,夜间不好找,但是车子少,排队时间太长了令人发指。而杭州,出租车的排队时间已经控制在12分钟了,这点车站管理真的应该好好去取取经。

越大的城市越要看细节,南京的地铁上灯光是灰白色的,不知道为何非要这么设计,也不省电一些。地铁命名为何有的非要带个大写的S,百度才知道因为是城际的意思,和其他城市一样123456789不好吗?但是播报的时候又是另外一个名字。想不通?外地人S1和1,S3和3傻傻分不清楚。地铁上的显示屏满屏的广告,到站提示也不是设置一下。而杭州,生怕你一眼看不到下一站到哪里了,用户体验真的不是一般的好。

南京街头,除了新街口等等黄金地段,普遍市容上干净程度比不上杭州的,特别是老小区的周边街道,狗屎满天飞,一不小心就踩到了。养狗不系绳子。而杭州为此立法了,城管可以直接捕杀不系绳子的野狗。

2.当然也有优点,不论相貌的话,南京的街头,到处出现的女生,年轻女子,身高都普遍很高很匀称,这个不得不承认,优于杭州。想不通为何杭州会输在这里,角度奇特!

3、南京街头,没有风格,没有统一的风格。

4、南京的城区较分散,这点杭州也有此类问题,这也就是评论中为何很多人都说图片中的侯家桥不算是市中心了,因为这里离新街口不远,但新街口名副其实的市中心,但是其不远的侯家桥却被大多数网友称为偏远城中村一般,这两者之间也才1.4km而已,离新街口市中心只有1.4km的地方如果都不能称为市中心,那么只能说明南京的市中心是呈发散点分布式,而不是成块模块化分布式,一家巨大三甲医院对面,黄金商圈的1.4km范围内,居然被当地人称为这不是市中心,我真不知道这个市中心是怎么定义的。还是说每个城市的人有自己的理解吗。

4.最后说一句,一个城市最可怕的是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动力,很悲哀的说南京6年前与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变化,对于外地人反复来看的观感说,真的感受不到变化,2016年来这里与现在来这里,还是以前的味道。与隔壁的合肥比较一下,合肥的变化真的是远远大于南京。而杭州,变化与日俱增!

2020.12.28更新

这个问题确实太容易拉起仇恨了,我就随便回答一下每周往返两地的直观感受,对于普通人来说,最能体会到就是城市面貌,交通,城市路面,一花一草这些肤浅的东西,确实带有一些主观评价,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就像大多数居住在南京的人不能接受人家说南京不好一样,不能说南京不好,只能说和谁比较,比较才会有区别,这种区别会带来不一样的评价

1.风格问题,众所周知,风格不是简单的种种梧桐树那么简单,杭州东每一个人行道与路面的围栏都有杭州很多年前就确定的logo,当然杭州东风格肯定不单存在于这个,相信在这里居住在杭州的人都能体会到,没有居住过没有发言权,当然本人最近半年在南京居住,更是明显感到差距

2.烧纸的问题,这个我只知道全中国官方都在禁止,不管杠精怎么解释,都没用,就像土葬一样,终会是会被摒弃的陋习,陋习,陋习,污染空气不说,还不安全。一个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的陋习怎么说都是违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但是大众都是尊重公序良俗的,法律是底线,既然有法律明文禁止的行为,也就是定义为残风败俗,再去争论没有意思,法律之所以通过就是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你大可继续执著己见,但你改变不了。螳臂当车而已)。让我生气的是居然有人拿香港专门搞个炉子举例子,呵呵!我们为何要和香港这种地方作对比,香港很思想发达吗?香港人自己早就已经感受到大陆人瞧不起他们了好吗?香港人自己都觉得已经衰落了,真是可笑!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就在于一种进化,风俗净化也是人类的进化,陋习都被官方定性了,不狡辩了好吗?南京不能按照法律管不好就是能力差,执行力差,比不上杭州政府,没有其他的解释。

3.关于格局,这一点说真的,如果不在杭州居住两年以上还真的感受不到,这是一种从高层到底层公务员贯彻执行的理念,包容的情怀落到实处,这点不是说某个城市比不上,放眼全国也很少,这就是全国为何幸福感榜单前两名总是杭州成都的原因,是最,没有之一。(评论区有说去查询所谓榜单的,可能你查的是一个山寨版的,因为榜单自在人心。)

格局主要还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执行。

格局也是老百姓的一种素质整体高低。

格局也是对人才的吸引力,这方面数据自查吧。

4.关于的我回答此问的态度问题,我没有提太多南京的优点,这个真的抱歉,每个人就是会不自觉的主观的评价的,就是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感觉,我没办法顾全大局,没办法照顾到你们的感受。一个城市肯定有她的优点,南京的历史底蕴不容置疑,南京的美食也是很有特色,这些不想谈。瑜不掩瑕。

放几张今早拍的图片,绝对算是市中心的地方(这个描述应该改为这是距离绝对市中心只有1.5km范围内的地方。)


2020.12.31最后总结一下发言吧

1.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评论中很多恶意满满的带有讽刺嘲讽味道的评论都是当地敏感的键盘侠用来发泄外地人对他们客观评价的不满,虽说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到过杭州,其实他只是了解到一点皮毛而已,压根就理解不了什么叫格局,什么叫差距,而大多数脑子清晰的人都是能看得出来的,这些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2.有些事实并不是通过辩论就能改变的,也不是因为这些人说几句礼貌话就显得他们素质高了

3.解释一下,为何恼了,因为对于带有讽刺味道的评论,大可不必要装作伪君子般礼貌回复,还笑着看完,就是看的不舒服,就是生气了,没错,生气了!不是不会礼貌用语,不是因为气度差,不是因为没有格局,也不是因为今天心情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不配!从心里瞧不起他们

4.关于态度问题,为何要委婉的回复呢?为何要和风细雨呢?社会就是在批判中前进,就是要有偏见,就是有态度,你讽刺,我就用你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你,否则你还以为自己变高级了。我表达我的观点,只要不违法,不违反公序良俗,我就要这样表达,一点不需要考虑评论者的感受。

5.这种讽刺的评论在预料之中,因为总是会激发很多井底之蛙的表达欲。

2021.1.10再次更新

昨天回到杭州了,今晚又要赶去南京,在去高铁站的路上,有意识的再次观察一下杭州的街道,真的就是和南京不一样,不信给你看看视频图像,不要纠结南京也有什么的了,我相信南京肯定也有这样干净的地方了,但是更多的还是比不上杭州的干净级别,管理上就是有差距的哦。我都想说服自己是我偏见太重,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悬殊


user avatar   zhang-jun-38-69-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fei-gui-zu-qiu-m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xuan-yuan-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tang-seng-81-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说呢,法学本科,月薪500元就别去了。真丢不起那人。你得有点傲气不是。

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年毕业的,原来叫中南政法学院,湖北是二本,外省算一本。后来政法与财经合并,变成211。中南政法学院原为五大政法学院之一,在南方厉害,广深司法系统好多师兄都是中南政法一脉。02年底,班主任劝我在本校保研,我当时不肯读书了,主要是心思不在课本上了,想去大城市发展。

我老家在苏州,跑去苏州人才市场,本来投了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法务岗,结果人事负责人说,我们这里清华北大人大的法学生简历有很多,还有研究生呢。

我心想,HR的嘴,骗人的鬼。北大和人大就算了,03年的清华法学算是个什么东西,清华文科恢复才几年,也来苏州抢饭吃?清华呢能有几个法学毕业生在苏州?心里骂归骂,牌面上打不过,在中国,清华两个字砸死人呦。

当时苏州人才市场上,我还投了一个张家港国泰外贸公司。我是国际经济法系毕业,专业极其对口,国际贸易术语通则是熟练的,再加上刑事民商各类法律护航,还是很香的。人家外贸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说了,张家港和苏州一样,都是苏州。本乡本土的,做外贸来钱快。

我对他后半句存疑,将信将疑,于是去张家港一看,待遇还是不错的。第一年保证不低于3万元,保证月薪达到2500元。公司有单身宿舍,可以选择住公司,我在张家港还有亲戚,可以选择住在亲戚那里。这个价位在2003年应届本科生里面,大概算是顶着天花板了。国泰里面的人还说,外贸系统来钱快,据说开单以后,还有按单提成,乖乖,算起来钱景可观。但我那时还是想去大城市发展,一门心思想去北京。

04年,我就去了北京,当北漂。我北漂第一份工作是1900元,转正后2200元。还不如苏州老家辖下——六线城市张家港的外贸公司的水平。我想,既然北漂了,就忍忍吧。人生地不熟,咱还得奋斗。

05年,老家在北京发展的发小先买了房,叫我去看。我看了眼馋,销售也机灵,发展我跟着发小一起买。于是,我家里出首付,在北京南二环买了一套房,我还贷款,月供2000元。这时候钱就不够用了。巧了,公司涨薪,涨到2700元。我心里还是不满意,我还得打魔兽不是。80后年轻的时候,还是挺看眼前的,这样是不对的。我那时候就开始想办法找工作,跳槽。

06年,最终还是跳槽了,谈了个月薪4000元的工作。好,这下和我父亲供我读大学时候的薪水同一区间了,他一个处长03年才4000元一个月。我出道不过3年,我也4000元一个月。于是,人飘了,志得意满。我父母都是民航系统的,我们民航子弟,去天津民航学院,分配到南通兴东机场,一个月才能拿到900元。后来航油系统被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并购了,他们又托了关系,挤破脑袋进了中石化。

后面一切就比较自然了。反正03年出道那会儿,起步比不上97级的师兄师姐们,他们包分配,我是99级,里外里就差了两年,就得自己找工作。

但是,但是严肃的说,我们那一届赶上了中国经济起飞,干什么都能干成。同学里面检察官居多,文科女生多嘛,女生都喜欢进检察院;不管男女,做法官的都很少。考公务员的也有,工商、税务、海关、边检、城管……都不乏其人。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进银行,我们班在银行系统的,比去公检法司的加起来还多。那时候刚开始发展股份制银行,民生华夏汉口一大堆同学在里面。金融系统里面,做股票证券也是一个方向。还有同学去搞煤炭和钢铁贸易的。

还是应了那句话,我们各有各的工作岗位,我们都有美好的人生。


user avatar   gong-chao-35-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甘肃其他地方不了解,说说河西走廊吧,河西走廊的农村居民生活情况还可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拔尖,在全国都不算低,尤其是嘉峪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位列全国第48,酒泉位列全国第80,经济条件相对较为良好。

【2020年中国大陆338个地级行政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数据可视化】-哔哩哔哩】 b23.tv/jSZwZZo

所以来说河西的农村生活品质相对较好,农业产出比较丰富,全国的制种产业龙头,脱水蔬菜的加工中心之一,可比克、达利园、伊利、蒙牛、长城、威龙等都因农产品丰饶在此投产。又是北方单季亩产冠军,十二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五大牧场之一,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之一,全国先进的戈壁农业优先发展地区,全国1/3的枸杞产出,还有大闸蟹出口,以及特供的乌江贡米。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武威还是武则天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虽然现在陆上丝路衰败西北经济衰颓,但是河西地区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陆丝断绝也只影响贸易又不影响农业嘛。

河西走廊老酸奶:【经济】河西走廊农业不发达??!

河西走廊的农业相关产业也相对周全,万亩隔壁荷氏温棚,酒泉就能生产30多种热带水果,张掖的大闸蟹、乌江稻米,武威的民勤羯羊,酒泉的玉门清泉羊,还有敦煌的李光杏和鸣山大枣等也是珍品。张掖和酒泉在黑河的滋养下生出不少湿地,鱼类繁多,主要以草鱼、鲫鱼、鲤鱼为主,山丹军马场的数十万牛羊提供了极为丰厚的肉类支持,牛奶产量也是全国较多。

河西之所以农村条件好,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的优越,在一圈高原中间不是高原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河西走廊就是水流向的低处,虽然降雨不多但是水量充沛,天干地不干的独特气候让植物能一边享受充沛的水分又能一边晒着太阳完成光合作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给予河西走廊优越的农业条件,河西的独特带田一亩地可产量1200公斤,又被称为吨粮田。

所以甘肃的农村真实生活,在河西走廊还是比较舒服的,河西地区农村人均可支配也较高,即使是放在全国也是如此。加之河西走廊物价房价偏低,农村人民幸福感还比较高,新农村改造也是河西的重点,也随着江浙搞起了小别墅,当然北方为了集中供暖,六层楼的新村小区更为常见。




  

相关话题

  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各位有什么看法? 
  中国诞生两座 4 万亿 GDP 城市,这意味着什么? 
  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为何某些方面给人感觉发展不是很好? 
  你觉得南京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东南亚和南亚的部分制造业会取代中国吗? 
  客观地说,中国真的算基建狂魔吗? 
  如何看待越南现在的发展对中国以后的影响? 
  如何看待很多文章都说中国的“南北差距”正在取代“东西差距”? 
  如何看待桥水公司唱空一切金融资产? 
  如果中国的房价这么坑害老百姓,还透支年轻人的消费能力以及进一步打击制造业,国家就这么放任不管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自动控制理论这么玄学?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6 旬老人持判决书跪讨百万债务,老赖「这很正常啊,我生意亏本了」,其名下房产一年收租几十万?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