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没有人批判86版电视剧《西游记》先入为主,对人们理解原著产生不利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i-jun-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分美化了《西游记》原著”
除了对唐僧形象、三兄弟相貌的美化外,86版还真没太多美化的。剧情大多还是还原出来了。

“导致现在很多人对《西游记》里的黑暗面不接受”
黑暗面?也就是狮驼岭那段比较恐怖的描写吧,最多加上孙悟空打死某些个妖怪,八戒剁了犀牛精的头。哦对了,某些人还觉得蜘蛛精那段算“色情”。觉得这些黑暗的,是童话故事看太多了?这么点一只手就差不多能数完的“黄暴”情节,够得上全书二十分之一不?这都成黑暗面了,那你几乎就找不出一部不黄暴的明清小说来。

且看一下师徒四人经过的国家郡县和干的事情:
宝象国。斗黄袍怪,救百花羞。
乌鸡国。斗狮子精,救真国王。
车迟国。斗法降三怪,救众僧。
西梁女国。和女王的故事。灭蝎子精。
祭赛国。斗九头虫,找回国宝,救众僧。
朱紫国。斗赛太岁,救金圣宫。
狮驼国。降狮象鹏三怪。
比丘国。灭鹿精狐狸精,救了1111个小孩。
灭法国。改变国王灭僧国策。
凤仙郡。求雨,救众僧。
玉华州。教三个王子武艺。收九灵元圣、黄狮精。
金平府。灭犀牛精,还金平府百姓以真相。
铜台府。救活寇洪。
所到之处,救黎民于水火,灭妖邪于弹指——这tm怎么就黑暗了???

至于车迟国、比丘国、灭法国等个别国度的黑暗无道,第一这只能说是对明代社会的曲折的很有限的反映,不构成全书的主流。一部神魔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毕竟才是主体。第二,重要的是,这些内容,86也全都拍到了呀!

结论:1,86版可能对一些佛道金丹的内容没有展现,但一来这些东西就不便也没必要展现在影视剧里,二来这些东西虽然复杂,但实无太多深度。86版对原著的还原应该说还是相当到位的。
2,看问题要看主要矛盾,原著大多数时候孙悟空就是作者心目中惩恶扬善的英雄,原著很多时候弘扬的就是正能量。一切从实际出发,好好看原著才最有发言权,作品怎么写就怎么分析,客观的正能量毫不丢人,yy出的阴谋论、黑暗面毫不高明。


至于86版高妙的审美能力、蓬勃的创造力就不说太多了,毕竟和问题没太大关系。只是想说,某些叫嚷着“86版不尊重原著的人”,可能至今没有好好看过原著,也没有充分体味到这部哪怕已经看了几十遍的电视剧的精妙所在。无限放大英雄指甲缝里的尘垢,无限夸大苍蝇那少的可怜的优点,是现在很多人看人看事的特点。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堪称伟大的电视剧,如果只能保留一部西游记影视剧,她绝对是首选作品,很多方面都确实称得上无可超越。

================================

△笔者看到有的答案说世德堂本不是最原始的西游记云云。这个,就严苛得过头了。试问最原始的版本,谁能找到?谁能找到曹雪芹的初版红楼梦、罗贯中的初版三国演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那我们的研读就不做了?当然不可能。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都是经过时间的淘洗、学界的甄别所选择出的相对较好的本子。虽然不可能复原原貌(这从版本学角度来说也基本没有可能),但还是可以得其仿佛的。世德堂本刊刻于明中叶,已经和作者生活的年代非常靠近,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版本,我们拿它来阅读讨论是没有大问题的。


△还看到有人说:一部文学作品,每字每句都是有价值的,都有作者的深意,都不能放过。这实际是对古代小说生存和流通状态不了解造成的。今人写小说,的确作者就是全书的统筹,书中的字字句句肯定都是此人的意思,《四世同堂》肯定体现的是老舍的思想,《白鹿原》肯定体现的是陈忠实的思想。可是中国古代小说是不是这样的。它们大多有长时间的演变和多方的故事来源,构成非常复杂。然而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古人毫无版权意识,一部小说在流传当中,张三改一下,李四加一点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是西游记这种结构比较松散、由一堆小故事组成的、容易被改编的长篇更是如此,以至于很多章节的风格很不统一(如莲花洞那一回的插科打诨就过于严重。如乌鸡国甚至让三兄弟对月吟诗。都比较离奇)。所以,全书很可能根本不是成于一人之手,根本不可能完全贯穿某个作者的意旨。因此某些人把其中的个别貌似有深意的地方想得太多,这根基上就是动摇的。北大硕士、中华书局编辑李天飞先生在他的《万万没想到》一书中说得好:

《西游记》是一部积累了几百年的煌煌大作,不是由一个人花几年时间写成的。这部书包括了几十个故事,更不可能是一个人坐在家里随便编成的。

网上流传的那些牵强附会的说法,都是以“《西游记》是吴承恩独立完成的一部著作”为前提的,默认此书前前后后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才会认为《西游记》里贯穿了作者的各种微言大义的设计。其实这样想问题是不对的。

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采取偷懒主义,在解读作品时一有想不太通的地方就归结为成书问题。笔者的意思是,对这样成书复杂的小说,千万不要以看待今人小说的眼光看待之,不要老想着从某些字里行间抠出些“真相”“猛料”,因为如前所说,这样的文献根基是不存在的。

那既然这么复杂,有很多作者参与,我们怎么分析《西游记》的人物、故事?笔者认为:看主体。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如果某种人物性格、定位是全书的主流,那说明这是被参与创作的大多数作者所认可,也是被千百年大多数读者所接受的(否则不会广泛流传并得到高度评价)。孙悟空毕竟出身为妖,有个别比较暴虐的描写亦属情理之中。而从全书的多数描写看,孙悟空对师傅、对取经事业的忠勇奋进,对平民的关切,对正义的弘扬,都可看出作者的意图所在。如果对西游故事的发展有所了解,知道在百回本西游记之前的《取经诗话》、元杂剧里的孙悟空是个怎么样猥琐邪恶好色的德性时,百西对孙悟空的美化、正面化的塑造倾向就更显著了。

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26回)
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27回)
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免打!(31回)
今日灭了妖邪,方知是禅门有道,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我今替这个孩儿性命,留下你家香烟后代,我去祭赛那大王去也。(47回)
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78回)
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100回)

至于悟空的某些暴虐行为评论里有人提到,就不重复了(三打白骨精给唐僧说吃人,和乌鸡国处“自小吃素,是一口清气”矛盾,故应属不实;灭妖在原著中为正当,故不算)。该如何评价孙悟空的主体形象和全书的主体倾向,相信各位自有公评。




  

相关话题

  《西游记》中黑熊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观音用紧箍儿来对付他? 
  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到底符不符合原著? 
  如何看待“猪八戒的天蓬元帅属于北极四圣之首”这个说法?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有关系吗,教派之争和共有的神仙可以互为线索吗? 
  《西游记》中黑熊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值得观音用紧箍儿来对付他? 
  《西游记》里最让你心酸的画面是什么? 
  杨戬有何本事,为什么能和孙悟空打成平手? 
  唐僧旅行用了 14 年,如果用三五年跟着孙悟空学习武艺法术,小成后再旅行效果会好得多吧? 
  西游记中,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说了一句:玉帝,如来,俺老孙被你们骗了!如何理解? 
  唐僧在西游记原著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被校园媒体爆出农民工调查问卷造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34 岁未婚美女去相亲角十多次,受到百般侮辱」这一视频?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