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整个军事生涯都可以说是各种花式吊打盟军各国一大群将领,直到碰上了蒙哥马利。所以我以前看隆美尔的传记时颇为感慨真实的历史比龙傲天小说都精彩(当然也确实有点像布匿和拿破仑战争的情节),太不可思议了。
法国之战不用说了,第7装甲师基本从头到尾横扫法军,甚至有法军将领被俘后大喊“怎么又是你们这个魔鬼之师”之语。
英军名将韦维尔和奥康诺在40年北非战局中大破意军,自损1000多人,俘虏了13万意军,然而也就是这俩,在隆美尔用仅仅1个德国装甲师开始进攻之后(即“向日葵行动”),马上就给打了个一泄千里,奥康诺直接当了俘虏,韦维尔最终也以被解职告终。
之后接任的奥金莱克和里奇组合除了十字军行动以明显优势取胜之外,42年隆美尔卷土重来后就给打了个一连串后滚翻,加扎拉会战被隆美尔以少胜多大败,损失坦克1000多辆。随后的托布鲁克(第二次)、马特鲁(Mersa Matruh),英军又连续惨败,人员装备物资损失不计其数,真成了名副其实的“三百铁骑黄沙卷,十万英军破胆寒”(贴吧吧友作的一首诗)。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奥金莱克发动疯狂的反击,英国人绕地球半圈刚刚调来的一个坦克旅几个小时内打光,丘吉尔终于忍无可忍之下又将奥金莱克解职。
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沙漠之狐的将星开始暗淡了,阿拉姆-哈勒法(Alam el Halfa)之战是隆蒙的第一次交手,隆美尔当时手上有234辆德国坦克和281辆意大利坦克,是相对而言较为齐装满员的一次,结果却被打回了战役出发地,是隆美尔当时少有的一次攻势完全受挫,也是蒙哥马利崛起的开始。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虽优势很大,但胜利也确实无可争议。
诺曼底登陆是隆(B集团军群司令)蒙(21集团军群司令兼盟军地面部队总司令)的最后一次交手,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兵团会战,结果也胜负分明,D日登陆行动完全成功,德军几乎所有的装甲反击都归于失败,只有魏特曼在波卡基村的个人英雄主义使德军阵地不至于崩溃,才为狐狸找回了一点场子。
甚至隆美尔与美军的交手纪录都相当不错,凯塞林山谷是众人耳熟能详的,诺曼底战役的初期,隆美尔也只用一个17SS装甲掷弹兵师增援就守住了圣洛交叉路口,把美军打入了篱笆地里的苦战,这一个成功也使得他可以将几乎所有的装甲师都腾出迎战卡昂的英联邦军。
尤其对比鲜明的是,隆美尔刚刚在凯赛林山谷收拾了美国第2军,然后携得胜之师大举反攻蒙的第8集团军,企图报阿拉曼的一箭之仇之时,却出现了以下这一幕:
这场被称为"卡普里行动"的梅德宁战役,在1943年3月5日打响,德军3个精锐的装甲师突然跃出,后面是几百辆运载步兵的卡车跟随其后,向蒙哥马利的铁壁铜墙撞去。蒙哥马利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隆美尔在黎明时开始向我进攻,他真是个大草包。我在那里设下350门可以发射6磅重炮弹的反坦克炮,而且还有400辆坦克和占据着要冲的英勇善战的步兵,此外还有大批的重炮。这真是天赐的礼物,那家伙一定是疯了。"中午,新任非洲军军长汉斯·克拉默将军向隆美尔报告说:他的坦克部队仍没能越雷池一步,这次进攻显然正中敌人下怀。下午5点,损失了50辆坦克的隆美尔被迫取消了进攻。这也是他在北非的最后一战。不几天,患病的他便决定回国治疗,而且一去就再没回来过,终于结束了他在北非的战斗生涯。隆美尔离开非洲后2个月左右,5月13日,25万北非德意军队经抵抗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由阿尔尼姆将军和梅斯元帅率领,向英美盟军投降。其中德军15万人,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
除了蒙哥马利擅长防守的个人能力之外,他自己这句话也道出了隆美尔总被蒙哥马利克制的一些客观因素:
蒙哥马利上任后,盟军国力优势开始逐渐发挥出来,装备数量和空军逐渐开始明显占优,甚至英军在装备质量方面也不再那么虚德军引以为豪的装甲集群了,42年末起不断的装备升级使得蒙哥马利获益匪浅。6磅反坦克炮的量产装备使得3号、4号坦克的集群进攻成了自杀,美国人送来了在当时比较领先的谢尔曼坦克,它可以在上千米的距离开火,连德军最为倚重88毫米高射炮都不再无敌了。再加上英军炮兵一直有优势,43年德军碰上英军时陷入了几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等到了44年德军开始量产豹式之时,英国人也鼓捣出了丘吉尔扫雷坦克和萤火虫坦克,而这两个武器又在诺曼底起了很大作用。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