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南老师对《营造法式》及中国古建筑的解读? 第1页

  

user avatar   yuanmu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此项研究多年的秘密听众,我终于可以来正式介绍一下这一成果,很高兴,憋坏了。

2019.12 补充:很高兴,专著已经出版,由中国城市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出版。

大家很快应该就可以买到,不过,很贵。。。期待精简版。

此项研究成果意义重大,我个人认为属于中国科技史的重要发现,而不局限于建筑史。


一、主要文献

1 一席因为面向大众,当然言语用词不那么平实,其实王南的这项成果正规的学术名称是:

《规矩方圆,天地之和——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与单体建筑之构图比例研究》

全书大概写了五年,研究了近五百个案例(实际上就是将全部能找到公开出版的正经古建筑的图全部分析了),正文超过1200页,分上下册,由学长张锦秋院士推荐、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将于2018年8月左右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如果不继续跳票的话)。届时如果能读完的话,大家会对此项研究有个充分全面的了解。

2 而我在过去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听他从最初发现端倪,到一步一步不断发现新内容,种种艰难反复直到最终完成,亲历了一段建筑史学史。只是在当时不能对外吹嘘,一直到去年,佛光寺发现80周年,才算是放出了第一篇相关学术论文,在分析佛光寺的同时,介绍了主体研究的大略,发表于

《建筑学报》2017年6期(总第585期)的《 发现佛光寺80周年》特集,题目是

《规矩方圆 佛之居所——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构图比例探析》

3 后来因为全书写作出版太慢太艰苦,而且也太长了,王南又写了一篇简略版发表在《建筑史》第40辑,即便如此也长达近50页,占了巨大篇幅,可把主编贾珺老师坑苦了。

对非专业读者,看这篇就够了。题目是:

《象天法地,规矩方圆 ——中国古代都城、宫殿规划布局之构图比例探析》

4、2019年四月由崔恺院士提议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参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庄惟敏老师所言:“这是一种具有科学精神的研究,而且这种带有科学意义和科学精神的研究,把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研究的来龙去脉

1 写这本书花了五年,但如果向前看,王南的研究起码延续了十八年。

1999年我们几个还是大三学生开始,就做过很多相关工作,调研古建筑,对营造法式和重要唐宋建筑做数字建模,整理扫描标引营造学社资料做中国营造学社数字图书馆,当时秦佑国院长给我们很多支持,安排他的博士生罗德胤师兄带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其中还包括了一项有趣的内容,就是按照当年学社的老照片角度,重新拍摄新照片。当时在佛光寺外找角度,我还被文管所设的陷阱大铁钉子扎了脚,现在已经被圈起来拍不到了。其中我们的佛光寺模型后来出现在国家博物馆常设展《古代中国》的唐代建筑部分。

2000年出头的时候,我们网站做的还是很不成熟的,毕竟90年代中期中国互联网才开始普及,跟计算机系的同学老师搞了好几年,效果跟今天的网站不能比。但很高兴这些成果,如今已经作为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内容保存了起来,现在仍然可以访问。

但从单纯的兴趣、旅行和玩票,到正规的建筑史研究,还是有很长的路的。当时方可博士也带我们一起做北京古城的一些事情,还跟着郭黛姮老师做了一些的营造法式的相关教学工作。后来李路珂就直接去读了傅老先生的直博,而王南去学了城市规划研究北京古城保护。除了正常教学,还自己组织了很多次测绘,测绘了不少北京的古建筑,部分成果发表在《北京古建筑地图》(豆瓣链接)里。后来在读库连载《建筑史诗》系列,也是写中外古建筑历史。最近他正式转到了历史组,专心做建筑历史研究了。我只是年轻时摸过一点古建筑,而王南用了半生来做专业的古建筑研究工作。

2 但如果再往前追溯,实际上这项成果至少是学院四代人的心血结晶,以及更多学科内外学者的成果支撑,只是最终的关键部分在王南手里完成。

这本书里王南系统讲述了中国古代建筑比例研究的史学史。早在十八年前,就有几本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包括陈明达老先生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中国古代结构建筑技术》,还有《建筑史》的很多论文,特别是傅熹年院士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册),正是王南这项研究的前导。当时对前辈们这些研究感觉非常振奋,其中种种复杂奇妙的几何关系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实际上古建筑比例研究从梁思成、林徽因就开始了,他们参照西方古建筑的比例方法,研究中国古建筑比例,而第二代是他们的学生莫宗江、陈明达两位老先生,第三代是他俩的学生王贵祥和傅熹年老先生,而这项研究直接站在所有前面三代人的研究成果的肩膀上,当然还有更多建筑史学者和其他学科学者的积累。其成果也不只是体现在古建筑(王南还在写更多的扩展研究),而是整个科技史的成果。

3 重大学术研究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在漫长而艰苦的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整个学派乃至跨学科系统的漫长积累和协作努力。

有人发现了模数网格,有人发现了整数尺寸利用,有人发现了根号二比例,有人发现了二分之根号三比例和等边三角形,有人发现了天圆地方图形,有人发现了方五斜七方七斜十,有人发现了营造法式原书,有人给原书做了注释,更有一大批学者做了大量的测绘和考古发掘工作,奠定了 研究的最重要基础。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比例规律设计方法的发现和总结。

从1930中国营造学社成立算起的话,已经过去88年,中国建筑史学人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从未停止。


三、成果本身

1 首先,这项成果研究的是城市和建筑的比例问题,这当然不是古代规划和建筑的全部秘密,但无疑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其中的数学几何逻辑,在古代可以称为“高科技”的部分,对建筑技术和工程施工也意义很大,特别是模数化、装配式的工业化生产的意义。而到了今天,其中美学和文化的意义更大一些,所以会说是中国美学密码。但本质上,这是科学、工程和工业建造的技术问题,而不只是美学的。与工业制造的模数标准,行业规范等属于类似技术成果。叫做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工程设计建造密码,更准确些。

直到今天,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仍然还是在工程上创造大规模辉煌,哪怕基建工程不再是高精尖的科技前沿。

2 其次,研究结论的近乎完美,令人极度惊异之外,却又有铁一般的事实支持,真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中国至少两千年的建筑史,五百个大到长安城、北京城,小到一间小庙,一个四合院(其实还有很多器物),从平面到立面剖面各个尺度各个维度,竟然如此清晰而准确的使用着同一套奇葩的无理数设计比例方法,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图纸和数据在上,对其理解可有各种不同,但这么高的符合度的事实,无可辩驳。

直接被打脸的,是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工程不懂立面和剖面,全靠工匠凭感觉,无视中国几千年的辉煌成就,怎么可能没有坚实的理性和技术基础。

王南这一研究成果的独特贡献,则在于首先深耕了几乎全部公开数据,做了最大程度和深度的分析,这部分类似于第谷20年代天文观测对天文学的贡献,大量积累和分析数据。

过去虽然很多学者指出了很多具体的案例比例特征,但很少有人完整系统的整理所有案例(大概也就是傅熹年和王贵祥两位做过类似苦工),这大概是因为这个工作除了艰苦,更让人觉得“不可能这么巧啊”,如果不是因为信念的执著,一般人根本不会相信有这种可能性和必要性的。

虽然并不是所有案例都高度精准,但总体上极高的符合度(实测数据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的吻合度绝大部分均高于98%,且大部分超过99%),已经指出了绝对可信的规律性,而不是简单的偶然。

3 但所幸这次并不止步于数据,王南在长期研究和跨学科的基础上,整合了前人所有研究成果,进而发现了√2比例的内在逻辑,特别是在工程上的合理性,甚至挖出了古人的原(图)文,这是研究成果的一大步,也是王、傅两位老先生所未能达到的结果。

这大概是类似“天空立法者”开普勒的工作,在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其内在规律。虽然还达不到牛顿的高度(解决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全部方法),但也已经是非常重大的成果了。

我们知道,跟自然规律不同,人类的动机是无法确证的,而且至少需要当事人的主动表述。可惜两千年留下来的中国古建筑留下的书籍寥寥无几,其中涉及设计方法和动机的部分极少,而这次挖出了其中规矩方圆的图文,并且结合工匠口诀,算是最大可能找到了古人的自述。

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将这种规律归结为工匠的工具特征,也就是尺规的实践性,进而从这种工具理性推演出√2比例的内在逻辑,高度吻合唯物主义史观和科技工程实践经验,这种比例设计方法不只是一个比例数字,而是建立在我们从小就学习过的尺规作图的几何方法上的一整套设计建造工艺体系,甚至教育传承机制。只有这种系统化的科学方法的实践机制,才能解释这么庞大的建设历史和规模。

大概在新的有力的大规模反方文献出图之前,这应该就是最优解了。

4 综合此项研究的广泛性、分析深度、数据精度、内在逻辑合理性、一手文献发掘,确定是结论高度可信的。其学术意义也是极为重大的,解决了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核心比例方法问题,对整个工程技术史的意义都很大。

曾经的猜测,一度被认为过于理想化、过于一厢情愿,怎么看怎么假,怎么看都不可能的理论,大量实例用各种方法分析都找不到规律,却被一种巧妙的方法,一下捅破了窗户纸,所有的证据的数据都在此方法下高度吻合,这种事本来只出现在物理学的实验验证中,竟然就这么在建筑史中发生了。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如此。


四、额外的意义

除了技术上的 成果,我也能从其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本身的悠久传承的力量。工程技术上的高度成就和精准比例并不罕见,但一个民族能在两千年甚至更久的历史中,在没有文字书籍辅助的基础上,仅仅依靠口诀、师徒、行会的传承,就能将工程技术设计建造方法以极高的精度、巨大的规模、惊人的统一性,始终不断的传承下来,直到清末都不走样,这不仅仅是智慧和技术的高超,更是组织性和凝聚力的无比强大,正是这种智慧、技术和组织性、凝聚力的共同作用,才有今天中国的强大。

(完)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直接说好了,最近这些年,国内文化市场还算繁荣,虽然出版人经常叫苦,但书终归是越来越多了。但如果你真看书就能发现,大量装裱精美的书,其实只能叫资料。最明显是敦煌和古建筑,不说书,每天公众号都能收到5-10篇推送,基本都是炒冷饭,炒冷饭,反复炒冷饭。当然,你说没进步也不是,毕竟照片越来越清楚了,但除了当资料,其实没任何意义。

再说古建筑解读。对于多数人而言,了解听听古建筑能学到知识,不错。但问题是,古建筑不是古墓,它没有新资料,中国有多少古建筑,现在大家倒背如流,讲课存在受众不同,翻来覆去可以,专著换汤不换药,就很无聊。因为看专著的,多数都是多少了解的。没有新资料,搞不出新东西。如果是研究文书、字画,出一些资料有意义,因为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见不到,但建筑就在地上,不存在这个问题。天天启蒙?现在交通那么方便……

至于所谓的,“有一定模数比例的重大发现”,就好比我预设古人为傻子,然后发现不是,接着高呼,“你看,古人不是傻子!” 这不废话嘛,人家本来就不是。哪个老百姓买家电、家具时,不考虑房屋面积?你说我发现电视尺寸和客厅面积有关,这叫发现?那我有个更大发展,我发现人买衣服的尺寸,和身高体重有关。然后又发现脚的长度和鞋的码数有关。




  

相关话题

  如何恶补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呢? 
  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宏伟至极的古建筑? 
  建筑师的基本盘应该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高台式的宫殿建筑为什么(唐朝以后?)就消失了? 
  除中国外哪些国家修过「长城」? 
  大同城墙南门瓮城的修建有哪些依据? 
  有哪些建筑看上去让你觉得很吃惊? 
  有哪些做得好的有特色的旧建筑改造项目?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中国古代的房顶上,为什么要站一排神兽? 

前一个讨论
修仙小说里为啥一代不如一代,功法不应该是不断完善改进么,古法为啥描写的这么牛逼?
下一个讨论
国产动画是否幼稚?为什么?





© 2025-0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