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成这样当然可以挣脱了:
然鹅绑成这样你再挣脱一个试试?
好好的讲事情呢,你们想什么呢!思想有问题啊你们!
这个问题……我正好手边有个人体模型,我们可以来简单做个模拟。
之前好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古代捆绑play大概是个什么模样,那我们就简单复原一下。(咦,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o゚;
首先,正面是这样的,明显可以看到颈部和肩部是被固定得死死的,你很难有大的动作。
背后看是这样的,可以说是简单的一套联动系统了……
绳子在颈部绕两圈,然后交缠打劫,分开束两边住肩膀,再绕手臂几圈最后打结,然后捆住胳膊和腕部。
可以说是很恶毒了,你只要动作一大就会被勒得不能呼吸……
所以这不是愿不愿意,而是能不能挣扎的问题。
事实上,吕布在白门楼是反抗过的,而且可以说是智勇兼用。
不能因为没有成功,就否认吕布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众所周知,吕布是在睡梦中遭到暗算的,在他醒来时,已经被捆成了粽子。试想,在吕布已经成为粽子的情况下,他能做什么呢?
第一步:争取余地。
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你知道,吕布身负高深武功,只要绳子略松一点,待他真气运行自如,就能崩断绳子,逃出生天。他说“小缓之。”,要求不算不合理,因为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捆得松点紧点实在是无关紧要。如果曹操能以一般经验对待他,很有可能会同意吕布的请求。但是,
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
这就不得不佩服曹操了,关键时候识破了吕布的诡计——孙子,你当我是傻逼么?虎牢关那么多人都摁不住你,如今你跑到我跟前装孙子,当我曹孟德弱智么?——直接拒绝了。于是吕布只好采取第二个反抗方案。
第二步:争取团队
布见侯成、魏续、宋宪皆立于侧,乃谓之曰:“我待诸将不薄,汝等何忍背反?”
看,自己的部下之前反了,现在吕布想用情打动,把人争取回来。但凡有一个人被说动了,过来断一下绳子,大事成矣!但是——
宪曰:“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
这就尴尬了,吕布公信力丧失,人家不听你的话。
第三步:瓦解对方团队
吕布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自己团队拉不起来,那我就瓦解你的团队吧!
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吕布反应还是很快的,当年他的第一个官是主薄,可知他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当年在徐州与刘备曾亲亲我我,如今必然要用旧情劝说。凭心而论,如果刘备真地帮几句腔,曹操未必不网开一面,但是,刘备显然不打算这么干。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这就挺狠了,处处扎心啊。大家注意没有,刘备在这里可不是空口白牙落井下石,人家是用了“例证法”,这就很有说服力了。刘备年轻时,曾在汉末大儒郑玄门下读书,那可不是白混的。这也告诉我们,千万别惹读书人。
第四步:争取最后机会
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布回顾玄德曰:“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
——老子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没文化的丘八,当年上学的时候,谁还没写过议论文?就你会用例证法?我也会用!
刘备在曹操那边的地位并不稳,曹刘二人隔着心,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吕布几招都无效,便拿出杀手锏:当年你被袁术威胁,哭哭啼啼要我帮你出头,我辕门射戟救了你,这可是曹操都知道的事,如今你白眼一翻,倒数落起我的黑历史了,我也扒了你的底裤,大家全都光溜溜!
而且,吕布这时候骂刘备,其实是在给曹操一个当头棒喝。曹操但凡杀意不重,说不定打个激灵:“哎呀我去,这刘备够阴的啊!”说不定能把曹操喊醒,运气好了,不但跟吕布纳头便拜,还有可能一刀宰了刘备!
但曹操没被棒喝回来,吕布还是挂了。
吕布是一代英雄,跟丁原时反丁原,跟董卓时反董卓,跟刘备时反刘备,一生都笼罩在反抗精神之下,一生都高举反抗的大旗,即使被捆成粽子,也不忘争取最后的反抗机会。而且吕布武功高强,他与成功之间,只差“小缓之”这三个字。最后不成功,非战之罪,是乃天也。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如果你自认算不上社科学者、作家,或者陈道明那样的艺术家,不用多想,看书没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同这句话。但说到底,真正能让人类得到进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个体。
我大学毕业后才渐渐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每年看的实体书,没仔细数,摞起来大概是身高两倍吧。
网文也看,比实体书少一些。
一开始喜欢读《1984》、《动物农场》、《美丽新世界》和《菊与刀》这些,很幼稚地认为,看这些书会让自己卓尔不群,“独立思考”。
包括王小波的书,黑格尔的大部头,史铁生的散文。
后来,小说占比越来越高,人文社科只占大约一成。最后发现自己钟爱的还是侦探小说,阿加莎的书只剩下《帷幕》,一直不忍心读。
统统没用。
借用阿婆书里一句话,这人就没什么品味,你看看他读的都是什么书,西部拓荒故事和侦探小说!
不可否认,看书增长了我的知识量,有效提高了我的写作文笔,让我体会了不一样的人生百态,聚会时更有谈资,思考了一些问题,得到一丢丢答案。
但我要告诉你,所谓的提高就这些,你接受吗?
我估计不会接受。
大部分人追求的提高,是那种看得见的生活质量提升,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自信,是升职加薪,是生活美满。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出来。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都要生活。
这个题目下的大部分回答,开头阐述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只要读了这些“好书”,就能实现自我升华。
这其实是个很难征明的论题。
就比如说,我确实认识一些家庭事业都很成功的大叔,客厅里、书房里一整面墙都是书,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阅读吗?其实未必。
他们喜欢读书,是因为双亲都是有良好阅读习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成功,是因为高智商、勤奋、精力旺盛,加之父母督促,考上了名牌大学。
既然能较为轻松地在事业方面做出成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从小被爸妈培养出阅读习惯的他们,选择在闲暇时间读许多许多的杂书。
所以,你看,爱读书说是成功的因,不如说是成功的果。
或者换种思路,我们反证这个问题。
假设读书真的能有效提高一个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如果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方法真的被开发出来了,而且被证明切实有效,那么,它就一定可以转化为一种商机,一项可盈利的教育产业。
换句话说,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成人读书班”。
多么大量呢?今天你能看到多少考研班、考证班、职业技能培训班,就该有多少“成人读书班”。
有吗?并没有。
倒是”5分钟带你读XXX“这种短视频火了。瞧瞧吧,就算是想读书的人,仰慕书中思想的人,最终的追求也是”不读书“。
30分钟带你读完《战争与和平》!
乖乖,配上苏联版电影的剪辑,质量真的高,好看。
其实30分钟视频对现代人来说也太长了,所以视频分上中下三部,一部10分钟。
哪怕是给美少女和精神小伙网上刷礼物这种社交需求,都被开发成了一年不知多少亿的直播产业。
再打个比方,有创业的打算,就该脚踏实地地考察项目,结识合伙人,筹集启动资金。闲下来了,看看名人传记,打打鸡血,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放松项目。
还有那种,认为读书可以提高自身谈吐和综合素质,进而遇到伯乐的观点。
我只能说,我们活在现实世界里,要适当减少一些幻想,放低一点要求。
也许你真的会在一场晚宴中,跟同样喜欢读书的老板、上级所聊甚欢,伯牙子期。但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是,这顿饭过去,领导就把你忘了,该干啥干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领导寻思这小伙子既然有时间看这么多闲书,怎么工作上就不能多加把劲?可见他事业上没太大野心。
而同事们的看法则刚好相反,觉得你这是削尖脑袋往上爬,是在花样拍马屁。
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现实世界里,我不秀阅读量,也不提自己喜欢看书。
作为一种爱好,绘画和摄影可以拿来给人看,唱歌和乐器可以请人听,舞蹈更是赏心悦目。
阅读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会让身边的人认为,你自命不凡,且喜好炫耀这点。
包括很多答案里的用词和腔调,恕我直言,从大众的视角看,不是特别让人舒服。
摄影需要购买昂贵的器材,绘画需要天赋,至于读书,大部分人看来,谁都可以读,谁读都一样。
他们也许没有阅读习惯,也许不能坚持阅读,但不妨碍就这么认为。
在这些人看来,之所以不读书,是因为必须忙活事业和学业,得照顾老人和小孩,要张罗无穷无尽的琐事。
而你,有时间看闲书,必然是牺牲了其中不止一项的时间,逃避了家庭和社会的部分责任。
这样的人,也好意思跑我跟前炫耀吗?
这不是对不对、该不该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问题,更不是价值观扭曲、礼崩乐坏的前兆。
人性使然,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最正确,手头上的事最紧要。
我父母那辈,平时还是有时间和精力看书的。他们对喜欢读书、坚持读书的人也是发自心底地佩服、敬重。
但世界已经变了。
出于这个原因,现实中,我也极少看到有人抱团交流读书体验。
唯一一次意外,是个漂亮姑娘,她喜欢小说,身边自然而然地围拢了一群男生,争相对情节、人物和文笔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