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四大名著为什么相对来说只有三国具有无限开发的价值? 第1页

     

user avatar   he-feng-liu-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三国是四大名著里唯一的“开放世界观”啊

讨论四大名著的时候,都说三国文学上最末,原因就在于他是个开放世界观。

其他三部都各自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并且其实也多半给出了答案,而三国没有。

西游是问心。

如果懂点佛学的话,读西游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佛教说人一日十万八千次呼息,筋斗云是十万八千里。又正好是凡间到极乐净土的距离。

一念佛土,一念红尘,便只在心猿一息之间。

但是筋斗云载不得肉体凡胎。

这一个筋斗的距离,要整整九九八十一难来渡。

全书中这样的暗喻太多了

心猿意马,五圣成真。

西游书里写了很多凡人世界的龌龊事,恶心吗?恶心

如何得脱?

这就是西游提出的问题,问心之路。


水浒就更直接了,问世

逼上梁山

为何魔头能成为英雄?!为何英雄偏不得不去做魔头?!我们的世界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水浒人物很多,但是,我觉得,林冲才是本书的核心。

看懂了林冲,就理解了水浒要说什么。

这个问题在封建古代可是立意太高了,再追问下去,恐怕阶级理论都要搞出来了。

还有后面的招安。

如果说,旧式的老百姓所崇拜希望的“英雄好汉”,真的能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的话,那为什么最后招安了?不招安行吗?

很明显不行

所以“英雄好汉”这条路走不通

这就是为什么,毛主席说“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


红楼梦是问人

一本书诲淫诲侮,每一个字都是对人本性中最脏的部分的控诉

林黛玉的病是怎么来的?香菱其人,作者对她到底是讽是怜?还是两者皆有?还有最后的机关算尽真干净。到底是嘲讽还是悲鸣?

(具体就不细说了,不然太长了就,而且我的理解又不一定无误......红楼的文学性真的是太高了,我不敢妄语)


与这样三个相比,三国只是传达了一种情怀,一种基于历史变幻的浪漫主义的感动。就“文以载道”这方面说,确实是最浅薄的一本。

然而也正是如此,导致了基于三国进行再创作的话,反而包袱最轻。其他三部,从精神内核上,已经把路走完了。问题也提出了,答案也给了,没有操作空间了。

而三国,故事写完了,但是书没有。甚至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为什么理想主义者终归落寞?强汉末年英雄辈出,竟何以亡?三国就把这一切笼统粗暴地归为“天命”,这对现代人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其实三国要想写深的话,可以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写得很深,可是老罗没有,他浅尝辄止就略过去了,光讲故事去了。

其他三部里的故事精彩,是为了各自完整的精神内核服务的。一旦脱离,另立新核,立刻味就不对了。

而三国的故事精彩,就是为了精彩而精彩。他的精神内核太浅薄了,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所以哪怕是他人的故事,只要写得够浪漫隽永,也能相对好的和精神内核洽接上,而不显突兀。

这就导致了,同是写同人,三国粉买帐其他粉不买账,因为味不对。

有人买账自然就有人写咯。

ps:大量西游ip作品,严格来说是86版电视剧西游的同人作,其精神内核大都是一致的(孙猴子战天斗地,世间不公我要砍翻天!),这一点和原著有挺大区别的。其实也正是86剧弱化了原版的精神内核,才导致了这么多同人作的出现。要不然也会出现精神内核的洽接问题。


user avatar   li-wan-31-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一,三国是有名著+历史两方面支撑。

这一点隋唐比不了,小说不够出名。

水浒也比不了,大宋宣和遗事里只有36人。

西游记和红楼梦就更不用说了。

其二,结构原因。

高赞说得太好了,红楼梦是网状,西游记是一条线,水浒传是百川东到海,三国是三足鼎立,还是争天下。这个是特别好的游戏素材。

另外,我想从剪辑角度说说。

我在B站上刷到的“自己心里选角”视频,基本都是三国的。



哦不,应该说,我就没刷到过其他三本名著的。

后来我想了一下

西游记妖魔鬼怪太多,造型顶不住。

红楼梦的全是性转,现在女演员很少有那种文弱美的,她们的妆造也不合适。

水浒传…我还真想过用85-00这一波男女演员剪,后来无奈地放弃,因为李逵,鲁智深,宋江等这几位主要人物,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影视形象…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做动漫的,不知道咋想的,那么多好题材,就做不出几个好的动画。

要么就喜羊羊那种说话不正常的,要么就光头强那种题材乏味的。

三国演义那动画,凶神恶煞的,适合小孩看吗?我家小孩一看打起来就扭头,害怕。

西游记也一样。

最近让我们家小孩老外做的〈西游记〉,我看就好的多,顺便学英文。


幸亏现在有网络。


user avatar   Lancelotrang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大名著的结构不一样。

左上角是三国的结构。

很多人物很多势力,结成关系网络。但有一个中心争夺点,天下。这些人往里射。

右上角是西游的结构,像一个精子往前游。其它人物的设置只是为了便于师徒四人组在其中往前游的液体介质而已。除了主角团之外的人物相对太过单薄。师徒四人组这个精子是有头部的,头部就是孙唐,猪沙只是尾巴。

左下角是红楼的结构,一群受。没有中心,相互也有关系网。但是阴性地互相影响,且大多数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红楼的多样人物塑造并不单薄,但主体结构太散,没有共同目标。人物行为的主观性太弱。

右下角是水浒的结构。有一个核心,宋江集团,蜘蛛网一样向外发散成梁山集团,这个集团一起向前游。水浒的人物塑造有主有次,一圈一圈由详到疏,就文学艺术来说不错,但做成游戏的话,众多次要人物太单薄。平衡性不佳。

就游戏的平衡性来说,三国题材最好。众多丰富性格与能力的人物可以相互平衡,相互产生联系,可以相互直观地产生互动效果(主要是打与杀)。并且整体上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原命题核心:争天下。

人物与势力就有了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满盘皆活。人物行为都可以方便直观理解与合理化。


user avatar   gua-gua-45-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些答案,我觉得有些误区

1、拿IP价值等同于名著价值,认为IP价值大,就是名著价值大。比如,以此作为依据,说红楼梦就是那么点大观园的故事。

2、认为故事写的大,就是格局大,于是三国演义就是格局最大的名著,结果水浒讲的就是一个山头,红楼梦则更惨,讲的就是大观园里面的男欢女爱。

3、开发价值大小,就只看到影视和游戏

咱们一个一个回答

第一、三国具备开发价值,根本上来讲,不来自三国演义,而来自三国历史本身。三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大IP。

那么《三国演义》起到了什么作用?三国演义,把正史,用一种讲故事的形式,传播出去的催化剂,让妇孺皆知,这是其他历史都羡慕不来的,要感谢罗贯中老先生。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三国历史,相当于一座金山,三国演义,相当于采矿车,金山里面一个个宝藏,通过采矿车,运到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家里。

除了三国,难道没有其他历史值得讲,没有其他金山值得挖?当然有!隋唐历史,比三国历史的格局更大,李世民,李靖,魏征,房谋杜断,秦琼,尉迟恭,关陇贵族,隋唐两家的恩怨,玄武门之变.....突厥,吐谷浑。纵横捭阖之间,比三国的格局大了不知多少。

但是,这座金山,没有采矿车,一部非常烂的《隋唐演义》,篡改了99%以上的历史,除了人名还在,其他没法看。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金矿变金砖。《隋唐演义》没有实,只有虚,金矿变废铁。

此外,春秋战国史,秦末汉初史,唐末五代十国,历史价值本身,都不逊三国,奈何没有罗老爷子的这样的大师了。

第二、四大名著本身,如何排名

论名著内涵的深刻性:无疑《红楼梦》是排名第一的,其次应该是《水浒传》,《三国演义》排名末尾。

《红楼梦》讲的是生存与毁灭,直抵人心,最后告诉读者,万事皆空,梦、幻,便是全书的主旨,此谓大道。

《水浒传》讲的是人性,官府、市井、无奈、人性一面良善,一面妖魔,而社会本身,是触发了人性善良的一面,还是妖魔的一面。

《西游记》呢,现代人喜欢把他当作一本“修心”之作,我觉得不来自西游记本身,而来自“佛家”,西游记既然寄托情感于佛家,那么著作本身是“修心”之作,而非主动去感化别人之作,作者更多是借虚幻讽现实。

《三国演义》上面已经说了,他的主题在写“忠义”,围绕忠义来“讲故事”。所以为啥水浒传写到招安后的征战故事,大家觉得无趣了,很有可能这段时罗贯中老爷子续的,硬把水浒当成三国来写。

所以,按名著内涵的相比之下,

生存毁灭>人性>修心>忠义故事

如果单论故事性:《三国演义》无疑是排名榜首的,所以影视游戏IP价值很大,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无限开发价值

如果论文笔:《水浒传》无疑是第一位的,尤其是聚义故事这一段,写法之高明,用词之精彩,无出其右者

当然,我也不觉得水浒IP,西游IP比三国少,《金瓶梅》不就是水浒IP的最大贡献?《封神演义》不是西游记IP的贡献?此外,按照影视来讲,西游记可能是最多被开发的吧,游戏也不少

至于《红楼梦》,没被游戏和影视开发IP是好事,内涵太深不易开发,就连87版红楼梦,也存在大量的bug,更甭提10版了。

但是由《红楼梦》引出来的各种红学研究,早到胡适、陈寅恪、包括梁启超、鲁迅,到周汝昌,曹禺,甚至现在的刘心武、蒋勋、欧丽娟。各个大家大师就像挖宝藏一样挖这部著作,你还觉得这个IP小吗?


user avatar   heng-mao-l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七实三虚,陈寿的《三国志》是经典史书。三国英雄100%都是历史人物,还有关羽庙、武侯祠、刘备庙、张飞庙……

《水浒传》真实性多少?108将,其中几个人能算真英雄

《西游记》真实度多高?有几个人会去拜斗战胜佛

《红楼梦》真实性几成?里面有英雄人物让人崇拜吗?



离开《三国演义》,三国依然有极大的影响力。

另外三个脱离小说,能有多大影响力?有的干脆不存在呀。

再说难听点,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其中有的如果没有小说,就什么都不是。



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三国这段历史还会如此耀眼吗? - 看脸的赵盒盒的回答 - 知乎


关公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武圣,除了王朝吹捧内里有什么深层次原因吗? - 司过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诸葛亮在古今中外,民间具有那么高的知名度? - 黄粱的回答 - 知乎





三国乃中国固有ip,炒了上千年,经久不衰,估计至少还能再战一千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老版《三国演义》红透半边天!当年红到日本也火了演员 - 哔哩哔哩




要论具体某个ip,我觉得“三国”几乎成中国对外输出的第一ip了。最迷三国的外国人,显然是日本人,西方人对三国不怎么感兴趣。

日本人有多喜欢诸葛亮?日本NHK电视台节目:天才军师孔明!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不过我认为三国这个,是我们沾了老祖宗的光,毕竟三国这ip已经炒了一千多年。

大汉王朝的威仪,三国时代的英雄,令日本人至今崇敬不已。


《后汉书 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三国志 卷三十 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
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巿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汝来使难升米、牛利涉远,道路勤劳,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引见劳赐遣还。今以绛地交龙锦五匹、〔臣松之以为地应为绨,汉文帝著皂衣谓之弋绨是也。此字不体,非魏朝之失,则传写者误也。〕绛地绉粟罽十张、蒨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答汝所献贡直。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



你看日本人是怎么玩三国的



【480P 16:9/超清晰】三国志 (1994年东映版)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BD720P】苍天航路【全26集台配国语】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中字/喜剧】'银魂'导演沙雕新作《三国志新解》正式预告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真三国无双》的销量,一直高于《战国无双》(日本战国)。

明明《战国无双》素质更优秀,更好玩。

众所周知,中国是盗版大国,而欧美人基本对三国不感冒,那么贡献销量的大多就是日本人了。


去VG上稍微整理了一下无双系列的销量 - 无双华彩 - A9VG电玩部落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欧美游戏《荣耀战魂》里的“将军”


《荣耀战魂》将引进的四位中国英雄身世背景及玩法特色简介_游侠网 单机游戏_单机游戏下载_单机游戏门户_游侠网




在日本人的长年宣传下,西洋人终于也做了三国题材的游戏


欧美人听说过三国么,老外那些说不感兴趣的最后会不会真香啊【三国全面战争吧】_百度贴吧



如何看待全面战争:三国发售3天销量超百万份的成绩? - ag獭的回答 - 知乎


《全战:三国》销量破百万套,中国文化靠英国人弘扬引热议 | GameLook | 中国领先的游戏产业媒体


东方版《权力的游戏》?论三国文化是如何渗透欧美的 - 网易爱玩的文章 - 知乎


user avatar   a-yan-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四大名著里,三国演义有一条无与伦比的优势:

唯一能被拿上台面讲,适合全年龄的受众,且永不过时的核心价值观:忠义


任何IP开发的尺度和价值观都要尽可能地平衡两个因素,对原著的忠实性以及传播性,而这二者往往是矛盾的。在目前的市场上,IP开发往往需要为了传播性而牺牲忠实性。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四大名著都有原著,央视版电视剧,青少版读物,后两者是ip开发的标尺。其中,三国相比原著删除的东西是最少的。央视版三国演义相比毛批三国演义几乎是原汁原味地还原,没删掉什么主要内容。青少版的三国,读完也能把握主要的故事脉络。

其它三个呢?原著核心是什么?电视剧和原著的区别有多大?ip开发又能做到什么深度?西游记的核心显然不仅仅是孙悟空的勇敢和唐僧的意志,而电视剧青少版读物只能做到这个层面而已。水浒呢?电视剧只能讲到兄弟情,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红楼梦就更别说了。要知道,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基本上是IP开发的巅峰水准绝大多数IP开发在对原著的忠实性以及传播性两方面都比不上它们。而西游水浒红楼梦的电视剧和原著的差别有多大,删掉了多少关键部分,就不用多说了。就连巅峰的央视版电视剧的开发深度都有限,其它IP开发的水准自然只能更低。

色情,暴力,血腥,厚黑。这些东西都是不能直接作为ip开发的核心卖点出现的。扔掉这些,三国演义能保留了95%以上的核心内容,而其他三部可能连一半都不剩了。如果要改编,顶多只能拿出几个经典桥段或者人物来做。这样算来,开发深度自然不如三国。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第一IP难道不是西游记?

为什么“只有三国具有无限开发的价值”?

话说你能不能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无限开发的价值”?这个我是真没看懂。


user avatar   shen-long-tian-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三国演义》背后有《三国志》、有东汉末年和三国鼎立。

手游和网游我不了解,但是在网文这块我必须反驳你,大部分网文实际上写的是三国而非三国演义,虽说有不少是写蜀汉阵营写刘备的,但是和《三国演义》差别很大,特别是近些年历史类网文比较追求“写实”,不会像《三国演义》那样写武将单挑三百回合、七八十万大军。

很多在《三国演义》里只是跑龙套打酱油的角色,在史书里甚至有自己的传记,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也比《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刘备等角色要丰满复杂的多,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有长达96年的历史可以写。

《西游记》还好一点,因为它背后有《封神演义》、有中国神话;但是西游依旧被取经这条主线限制住了,大部分写西游的都是用孙悟空这些西游人物而不写取经事。

《水浒传》就狭窄了,背后只有宋江起义,如果是写北宋末年的话,有岳飞、韩世忠、宗泽等英雄人物,谁会去写宋江啊。

《红楼梦》更狭窄了,背后就是那个大观园,能写啥?我看过的80%都是主角或贾宝玉收女+振兴家业,写的大一点无非就是代入明清——那样的话我为啥不直接写明清呢?

不可否认《三国演义》对“推广”汉末三国这段历史贡献巨大,但也不能把三国IP和三国演义IP混为一谈。


反对高赞 @历史随心看丶 的回答,《三国演义》的开头不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三国演义》的开头是下面这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作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文学价值不等于IP价值,论IP价值《封神演义》能吊打《红楼梦》,但是《封神演义》写的很差。

@雪山肥胡 @chnama 你俩不是题主吧?


user avatar   jpjpl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有先天的优势,

第一故事整体符合历史事实,三国争霸谁都是主角,虽然作者偏向蜀国,刻意夸大了蜀将的能力,尤其是诸葛亮偏向神化,但是蜀国最后败了。

第二更戏剧化的最后的赢家魏国,被司马家背刺了,变成晋。这是历史,不是编的,造成魏蜀吴三家没有正反派之争,不用为了谁对谁错来判断,应了临江仙的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三这是国家争霸,有胸襟够气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有故事性,都能抓重点,切入点多,切入角度多,无所谓神化还是黑化

这就造成你喜欢谁都有充分的理由,现在连三姓家奴吕布被神话成战神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过于狂傲的关羽都是武财神了,兄弟结义都要拜关公,因为你看中的是忠义。诸葛天师算天算地可惜最后五丈原续命失败,七星灯灭了,魂归于天。曹操雄才大略,独霸中原,结果儿子不争气,整个国家成他人嫁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才是人。

转脸看下其他三部,

红楼局限性太大,从文学角度来看,确实不错,但是视线就没离开一家一院,写的男欢女爱,而且按照红学家分析,原本的结尾过于凄惨,而且带有反清的思想所以被禁,高鹗续写虽然文笔很好,但是毕竟是续写,前后思想变化很大,不能说是败笔,亦称不上完美。如何开发其价值?从哪个方面开发呢?好像没有哪款游戏是以红楼为主体吧,貌似Hgame有,这个至少表面上不能鼓励吧。

西游过于隐晦,看似写的主角团五个人(只有两个是人型)的历程,其实写的是背后两大集团的斗争,看似一路披荆斩棘的奋斗,其实全是背后的尔虞我诈,各路关系交错的妥协。看似是五个人的从开始的离心到一路磨合最终成佛,其实又是一个人从外表到内心的最终妥协,磨平了棱角。看西游浮于表面过于剧情单调,深挖内心又过于错综复杂。而且隐晦政治的东西,自己明白就好,说出来对谁都不好。

水浒过于黑暗,开头第一章就跟你说了,一百单八将全是妖魔,看似每个人都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但是细看全是为非作歹,杀人放火。不说宋江卢俊义这些大头领自己内心的龌龊,林冲看似武功高强,光明磊落,其实还是小人物被迫妥协,一点点被逼落草,最后面对仇人都不能杀,这种无奈心酸懦弱,如何称之为侠义?武松同理,从默默无名,到打虎英雄,然后为兄报仇,发配,被坑,然后改头换面去落草。这不也是小人物的无奈吗?鲁智深看上去不也是行侠仗义,可是他和讹杨志的牛二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武功高强,且不说打死郑屠是对是错,就凭行事方法,和流氓的区别也不大,而且在五台山的所作所为,坑的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啊,要不是最后顿悟坐化,都不配花和尚的称号。朝廷上都是贪官污吏,奸佞小人,可是梁山上难道不都是强盗土匪吗?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可是干的是什么事呢?不论祝家庄还是曾头市,至于赶尽杀绝吗?说句黑吃黑都是恭维了。最后结局,除了出海的李俊一票人,回家打鱼的阮小七,也就燕青还能看的下去。而且水浒这个主体开发最难的是人物太多了。

最后看下来,三国有什么黑点吗?

就算作者黑化了曹操和周瑜为人,可也无法黑化人家的功绩。我感觉就算把曹操原话“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加上了天下二字,也只是承托出曹操的枭雄气质而已。虽然有了三气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些改编,可是内事不觉问张昭,外事不觉问周瑜。这句话就奠定了周瑜的能力和地位。

三国无论从史实还是从小说,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多角度多方面全是开发的价值。而且人物方面,无论是以一家为主还是三家共同开发,突出几个主要人物就行,人数可多可少,其他三本真的很难比啊。




     

相关话题

  曾与袁绍为敌的刘备,为什么能受到袁绍出城二百里相迎的待遇 ? 
  如何评价曹操吊打刘邦? 
  蜀汉发行的直百钱对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影响? 
  四大名著中有哪些令人「笑出腹肌」的桥段? 
  刘备为何前半生都无立足之地,与门阀政治有关吗? 
  要拍孙权的电影,电视剧应该怎么拍? 
  如果孙尚香怀孕了,吴国还会背刺吗? 
  如何评价曹操的卞夫人? 
  在讨论吴用、武侯的问题中,为什么只有列出战果,才有大量指出“虚拟人物与历史人物对比”不靠谱的明白人? 
  就三国时代而言,如何理解乱世出英雄? 

前一个讨论
n! 和 n²,哪个更大呢?
下一个讨论
韩国应该说战后发展最成功国家了吧?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