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上层官僚集团的利益,这是它的本真。
1934年基洛夫遇刺以前,政治上的各种反对派已经完蛋了。左翼反对派不是投降了(拉狄克、皮达可夫、拉科夫斯基……)就是在集中营里(柯秀尔四兄弟中的老二、伊·尼·斯米尔诺夫),或者死了(钦查泽);右翼反对派已经完全瓦解了,政治上已经崩溃了。
此时国内出现了另一股势力:地方实力派。
这些人的的确确是官僚,政治光谱上属于中派中的右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奥尔忠尼启则,在格别乌的代表是雅戈达,在地方上,实力最强的是以基洛夫为首的列宁格勒党组织,以及柯秀尔(四兄弟中的老大)、丘巴尔、波斯蒂舍夫、彼得罗夫斯基为代表的乌克兰党组织,此外还有舍博尔达耶夫、埃赫等等。
他们立场之温和,仿佛是右翼反对派的重生。
上层官僚集团不蠢,如果被这些人占上风,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将削弱。作为集团代言人,斯大林更不可能坐视基洛夫做大。
“胜利者的代表大会”可以说是导火索:在奥尔忠尼启则家里,人声鼎沸:奥氏纠合了上述人等集体劝进,企图说服基洛夫取斯大林而代之。基洛夫有这个能力吗?有。基洛夫当年毫不犹豫地拿下了季诺维也夫的堡垒——列宁格勒党组织,几个月时间就让季诺维也夫丧失了阵地。基洛夫的能力不是吃素的,问题是他优柔寡断,他自外于这个小派别。
可是基洛夫没这心思,不代表官僚集团不这么想啊。
基洛夫当了牺牲品。
官僚集团图穷匕见。有时候都不需要斯大林了,他们直接上阵,消灭原左翼反对派和右翼反对派是既定方针,消灭地方大佬才是重点。
所以后来可以看到,极少数左翼反对派意外躲过了清洗,至少保住了性命;但是右翼反对派和地方老大就没这种好运气了。除了彼得罗夫斯基,其他人全部不得好死。
当然会有人说,那还有一些无关之人呢?对于当时的官僚来说,信不过的人就不能容忍,于是这些螺丝钉——其实是小官僚——就被扔进焚化炉了。
1949—1953年期间,官僚集团内讧。斯大林准备把这帮老官僚兄弟都撂倒了,换一波新人,奈何没来得及……
赫鲁晓夫把大锅全都扔给了斯大林,一方面的确是斯大林锅最多(只是最多,不是全部),另一方面,要帮老官僚们(包括同自己)择清问题,好对新的更加有钱的大款宣战。
于是乎,右翼反对派,地方实力派,一个一个平反了。先行投降,倒向右翼的左翼反对派前成员们,慢慢平反了。老官僚企图拆台,被一脚踢开了。
当新的官僚集团起势的时候,这个集团的大路朝西边的岔路口过去,赫鲁晓夫这种自认为在走社会主义的人被打倒了。
那个时候的官僚们已经不需要清洗地方大佬了,毕竟当年的人,想法是不让你吃独食,我们吃6,群众吃4;现在大佬们和集团一块吃,下面的人,无所谓了!
车轮向岔路口驶过去,苏联就这样完犊子了。
热月党人内部派系大决战。
就跟之前NBA辱华,中国赛的门票退不退的问题一样。
成年人的世界,风险和代价是统一的。这几百块钱是您个人的财产,你可以采用任何合法的方式处置。没有人能强迫你为民族尊严牺牲个人财产。
但话又说回来了,入党誓词中有“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之后如果您加入党组织、考取公务员而政审不成时,也不要发泄和抱怨体制,请记得当初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