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那么多知友的评论和认可。看了大家的讨论,可能这条答案更加能获得女性同胞的共鸣,当然,这是因为鄙人我也是女生呀~~
每一段男女关系中产生的问题成因都是复杂的,即使是像题主描述的这种情形,也并不是题主一个人的责任,或者是题主一方做出改变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只是说,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题主可能比她妻子更加掌握主动权。
我想站在男性的角度为男性同胞们说两句,希望这个答案能更加客观一些。
这就要牵扯到一个词叫做“动辄得咎”。
在长期的和我家那位蜀黍的斗争中,我学习到一个深刻的真理:那就是男性在两性关系的磨合中,更倾向于被动地保持现状,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主动出击,调整现状。这是由男女双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的,男性习惯于从大局着眼,对于小的问题能够忽略和忍耐,而女性则从细节入手,相信细节中能够反映出事情的真相和本质。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女性认为男性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男性则认为女性斤斤计较,动辄得咎。
而这个矛盾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强迫一方一定要去get到另一方的点,这就有点任性了。所以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生活琐事要交给女性掌管,而妻子最大的美德是善解人意。这不是最公平的方案,只是更加和谐。
可是古代人提出的解决方式来到现代忽然不适用了,因为我们有了爱情。爱情的好处在于,婚姻不再只是搭伙过日子和划定权力片区,有了爱情,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有了沟通的基础;而爱情的坏处在于,女人和男人都更情绪化了。
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如此不同,应该如何来沟通?
我想沟通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承认对方的思维方式和双方的不同。如果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把自我从这个事件中抽离出来,冷静的看待争执的本质是什么。
在题主的描述中,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争夺的究竟是什么。
男方争夺的,是人格不被否定的权利。男方的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意就是论事,都是希望避免在争执中落败,从而被妻子无情地以言语打压。我想题主的妻子在对话中频频把琐事上升到人格问题,是题主这样做的原因。
而女方争夺的,是生活琐事中至少50%的决定权,以及被尊重的感觉,她希望通过讨论来确定生活中的方法论并长期用以指导生活,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其实题主的母亲在这里的作用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即使是2个人的家庭,也却很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情形,只是程度没有那么深。女方得理不饶人,抓住一点小事不肯轻易放过,是因为她在每一次的争执中都被对手以不光彩的方式忽略了诉求,她或许通过爆发看似占了上风,但并没有使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和讨论,更不要说是接受了,无奈之中她只能寄希望于接下来更大程度的爆发,能够获得家庭成员的尊重。至于人身攻击么,那就是她爆发的渠道,因为她幼稚地认为如果只是就事论事,根本无法引起对方的注意。
我们很难说,究竟是男方先开始无视女方的诉求,还是女方先开始打压男方的人格,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可是如果没有人主动跳出这个循环,矛盾只会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所以我们说,要建立一个家庭矛盾的长效解决机制,在这个机制中我们不谈男女,但是要互相尊重,你可以get不到对方的点,但你得尊重对方的诉求。
然后谈谈为什么我觉得从题主的描述中认为题主在解决问题中更掌握主动权:
夫妻关系中小事的谁对谁错重要吗?不重要。
是否一定要分清辨明谁对谁错?不是。
可是人犯了错误,是否可以不作任何改变,不负任何责任,无条件地要求受到伤害的一方进行包容和心理上的调试?
不能。请参照我推荐的处理机制。
如果你没有犯错,而对方却毫无理由地坚持要按照他或她的规则来处理事情,怎么办?
请参照我推荐的处理机制。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真正幸福的婚姻原本只有2条必要条件:做一个好人,找一个好人。如果这两条做不到,那就变成了16条必要条件,如果这些还做不到,那就变成了108条必要条件。
就是这样。
以下是原答案:
1.我不是批评题主,我能够理解题主的难处,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在题主,或者在大部分男人看来都非常的没有意义,何必为了这些事情弄的不愉快,可是你得跳出你的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了,否则你的婚姻会完蛋。
2.我也不赞同楼主的妻子,这种对夫妻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任性的,事倍功半的,越描越黑的。如果她不跳出她的心理困境去处理她的问题,她的婚姻也很有可能完蛋。
3.我们不提感受,只看事实。
这些都是琐事,可是我们公平地来看,把鸡蛋和奶瓶一起煮,不洗脚,批评女方买的衣服不好看,等等等等,这些的确是男方和他母亲的错。男方说以前在学校洗脚现在结婚了不洗,意思也本来就是把不洗脚的原因归为外因,是婚姻让他不洗脚。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可是在小的矛盾发生后,我们看到的这个家庭的解决机制是什么呢?是丈夫告诉妻子,你可以停止抱怨,你可以不要把别人无心的批评放在心上,你可以选择不那么敏感。虽然题主没有提到,但是我想题主的母亲应该更加是这样想的。
每个人都有他的舒适空间,在他的舒适空间里他依照他的逻辑和习惯来生活。如果是共同生活的人们,则必然要互相调整和磨合,作出一些牺牲,从而使各人都保有一定的舒适空间。
而我们看到题主的家庭中,题主和他的母亲已经达成了一致,当三个人出现生活琐事上的矛盾时,只要题主的妻子转换思维,下调期待,一切就能得到解决,而且这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由于题主的妻子未能做到这些,相反表现的很焦虑和忧郁,题主和他的母亲便将她当作了家庭矛盾的源头。
所以女方在认知上没有错,题主,你和你的母亲的确是在欺负她,她也没有总是误解你的意思,因为你实际就是那些意思,只是你和你的母亲觉得这样表达很舒服,不愿意主动去顾及她的感受,用更婉转的方式表达。
这是一个三人的家庭(如果不把孩子计入),题主和他的母亲是天然的联盟,有数十年养成的共同的生活逻辑和价值观,所以当妻子作为一个外来者提出对生活状态的异议的时候,她已经是顶着莫大的压力了。而当她的意见(可能表达的也不妥当),还不被重视,不被认可的时候,她对生活的惶恐无助可想而知。
夫妻生活中没有小事,题主的妻子也并不是一个聪明圆滑世故的女人,她还需得修炼。如果换了一个女人,可能可以更好地面对这种逆境对一个女人最大的磨练。
但是题主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是我错了-这是一件小事-小事上不用较真-妻子应该包容我-妻子如果不能包容我就是挑起家庭矛盾
如果我母亲说话欠妥当,没有照顾我妻子的感受-这是一件小事-小事上不用较真-妻子应该包容我的母亲-妻子如果不能包容我的母亲就是挑起家庭矛盾
世上无小事。
一个正常健康能够长久维持的家庭,解决问题的机制应该是:
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它让一个家庭成员感觉到非常不愉快,它就是大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它是什么原因-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各种解决方案里哪种公认最优-我们来分析一下那种最优的解决方案是否还是会让某个家庭成员非常不愉快-
我们通过妥协和考虑实施的可能性,获得最终方案-大家都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每个人都觉得被尊重,互相之间是平等的
另外,对你妻子的建议,如果她能看到的话:
不要让情绪掌控了你,因为情绪让你不能够保护自己,表达自己,捍卫自己的权利。当你情绪化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对话的权利,你的全部诉求都成了无病呻吟。
真的,好好爱自己,让自己平衡,稳定,强大,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心平气和地要求别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待你。这是你的权利,但你得自己争取。